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原文
XXX(1819-1892),美国实业家,以经营造
纸业起家,后集资铺设第一条横越大西洋、连接欧美两洲的海
底电报电缆。经过两次失败,1858年7月28日在大西洋
中部分两头开始进行第三次铺设工作,终获成功。8月16日
晚,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致美国总统的贺电通过海底电缆传到纽
约第二天,欧美沉浸在一场狂欢之中。然而,由于当时XXX
其他方面的限制,如发射机的低功率,电缆被连接上了,但电
传信号很快又沉默了。人们的情绪从对XXX的欢呼转为愤怒
的谴责。,谣言四起,纷纷传说XXX本来就是一个骗子……
然而,事隔六年,不屈不挠的XXX又于1865年重新继续
这项事业,并于1866年取得最后胜利——通过海底电缆从
美洲向欧洲传来清晰的电报讯号。
XXX在如实纪录XXX的荣辱升沉的过程中,热情讴歌了
这位无畏的勇于实践的创业者,同时也反映了闲言碎语随波逐
流的炎凉世态。火苗点燃
1854年,一个名叫XXX的英国工程师要铺设一条从纽约
到美洲最东边的纽芬兰的海底电缆,以便能提前数日获悉有关
船只航行的消息,但工程不得不在中途停止,因为他的财源已
告枯竭,于是他前往纽约寻求金融家们的支持。他在那里遇到
一个名叫XXX的年轻人,这位传教士的儿子,在经营企业活
动中财运亨通,是一个殷实的富豪。XXX想争取得到他的帮
助,完成从纽约到纽芬兰的电缆。XXX从未见过什么电缆。
但是当XXX这位专业工程师还仅仅着眼于直接的目标——把
纽约和纽芬兰联系起来时,这位充满灵感的年轻人却已立刻把
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在连接上纽芬兰之后随即通
过海底电缆和爱尔兰联系起来呢?
决意性的火苗就如许点燃了,创造奇迹的新的电的力量和
另一种生活中最强盛的动力因素——人的意志结合了起来。一
个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任务,而任务也找到了它所需要的人。
筹备初航
XXX和所有专家建立了联系;恳请有关政府给予开发权;
为了筹措必要的资金,他在欧美两洲展开了一场征集活动。而
由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所发出的冲击力竟是如此强烈,35万
英镑的原始资本在英国几天之内就被认购完了。
不过,在这伊始之初,唯一有把握的大概也就是这笔铺设
电缆所需要的估计费用。至于技术上究竟如何实施,没有任何
先例可循。而铺设那根横越大西洋的电缆至少得持续航行三个
星期,当时也没有一艘巨船能在货舱里容纳下比海峡水线长
100倍和重100倍的电缆卷筒。XXX为此提供了它的最大的
战舰之一“阿伽门农”号;XXX提供了一艘五千吨级的三桅战
舰“尼亚加拉”号,但这两艘船必须进行特殊的改建。此时,铁
和铜的矿冶厂全都围着这一根电缆转。隆隆的机器声响了一年,
两艘船上终于装满了全部电缆各一半的线盘。铺设电缆用的笨
重的新机器也已设计完毕并且安装好了。最优秀的电气专家和
技术专家都集中在船上,以便在整个铺设过程中始终用仪器进
行监测电流是否中断。
1857年8月5日,在爱尔兰瓦伦西亚的一个小海港,数
百条舢板和小船团团围住这一支前去铺设海底电缆的船队,一
次盛大的告别仪式自然而然形成了。政府派来了代表,致了贺
词。接着,数千只手和帽子从岸边和海面向船队挥动。人类最
大胆的梦想之一正试探着要变成现实。
失败
从大陆出发把电缆铺设到大西洋中部的任务交给了“XXX”
号。这艘美国三桅战舰小心翼翼地向预定方向驶去,一边像一
只蜘蛛似的从它庞大的躯体内不停地在后面留下那根线。一架
铺设机在甲板上慢慢腾腾地发出有节奏的嘎嘎声。电缆已经铺
了335海里,没有把握的头五天五夜已经过去。到了8月11
日晚上,那嘎嘎的绞盘声突然停止。船上所有的人急急忙忙跑
到甲板上。第一眼就发现:放缆机的出口处已空空如也。电缆
突然从绞盘上滑落下去;要想马上找到那扯断的一头,显然是
不可能的,要想现在找到掉在深水里的那一头并重新捞上来,
更是不可能。可怕的意外事故就这样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技术
差错毁掉了几年的工作。
坏消息早已在英国传开。唯一不动摇的人是XXX,他虽
然损失了三百多海里长的电缆,约十万英镑的股本,但也有笔
小小的收获,电缆本身证明是可用的,这样就可以把电缆卷起
来收拾好,为下一次远征时用。只是放缆机必须进行改装。
1858年6月10日,两艘船载着旧电缆再次出发。这一次
还是在大西洋中部开始,分别向两岸铺设电缆。最初两天平平
常常地过去了。可是到了第三天,“阿伽门农”号船长已暗暗感
到不安。气压计为他表明,水银柱正在以可怕的速度下降。一
场特大的暴风雨正在逼近。第四天暴风雨就来了。“阿伽门农”
号熬过了10天的狂风巨浪,终于在预先约定的洋面上和其他
船只相会。可是经过持续不断的颠簸滚动,这批绕着数千圈电
线的宝贵货物受到了严重的损坏。船上的人抱着一线希望,想
把电缆铺下去,结果无非是白白扔掉了大约两百海里的电缆,
它们像废物似的消失在大海之中。第二次试验又失败了。第三
次航行
两次航行已消耗掉股本的一半,可是甚么结果也没有,伦
敦的大多半股东们都想要一笔勾销这项铺设跨越大洋海底电缆
的荒唐计划。但是XXX坚韧不拔的决心和理想主义的献身精
神并没有因而而动摇。他解释说,甚么也没有损失,经过考验,
证明电缆本身的性能十分良好,而且船上的电缆还足够进行一
次新的试验,只是需要再一次的勇气,要么现在敢于做最后一
次试验,要么永远失去机遇。1858年7月17日,船队第三次
离开了英国的海港。7月28日,“阿伽门农”号和“尼亚加拉”号
在大西洋中部开始了这项巨大的工作。两艘船之间把电缆的两
端跟尾起来再沉入深海,然后英国船驶向英国、美国船驶向美
国。两艘船越离越远,电缆却始终把它们接洽在一起。有史以
来,两艘船能越过风波、空间和距离,通过无形的电流互相进
行接洽这照旧第一次。8月5日,“XXX”号报告说,铺完了不
少于1030海里的电缆,已到达纽芬兰的特里尼蒂海湾,并已
望见美洲海岸。“阿伽门农”号也报告,已顺利地在深海铺完了
一千多海里,看到了爱尔兰的海岸。现在,人类已经可以第一
次把话从这个大陆传到那个大陆——从美洲传到欧洲。
一片欢呼
旧大陆和新大陆简直在同一个小时获悉这一奇迹成功的消
息,它所发生的反响是难以描述的。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
论说:“自从XXX发觉新大陆以来,还从未发生过这种以无
可比拟的方式扩展了人类举动范围的事件。”XXX·菲尔德——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一夜之间成了国家的英雄。不过此时的热
忱还没有达到最**,因为眼下传来的不过只是一个简单扼要的
消息:电缆已经铺好。这一根电缆果真能通话吗?于是出现了
令人激动的场面:全城的人、天下的人都在等待和悉心倾听从
大洋彼岸传来的第一句话——只要一句话。他们知道,英国女
王将率先发来贺电。8月16日晚上,XXX女王的贺电传到了
纽约。
成千上万的人纷纷拥到布鲁克林的港口,去迎接那艘胜利
的英雄船“XXX”号。8月17日,报纸用特大号字的醒目标题
欢呼这次胜利:“电缆传送成功”、“人人欣喜若狂”……这确是
史无前例的胜利,因为自从地球上开始有种种思想以来,还从
未有过这种情况:一个想法能在同一时间内以自己同样的速度
飞越过大洋。8月31日,全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一
次只是为了一个人——XXX。自从有帝王和统帅们的时代以
来,几乎还没有一个胜利者被他的人民这样庆祝过。
沉重的十字架
但是就在欢庆之中,却发生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恰好就在
这一天大西洋的电缆截止了工作;而头几天传来的讯号也已经
混乱不清、简直不能辨认,好像一个临死的人的最后喘息,现
在电报终于完全断了气。9月1日,从大洋彼岸再也没有传来
清晰的声音,再也没有传来纯正的电流振荡。
欢呼的浪潮就像反冲回来似的一齐气魄汹汹地扑向XXX。
说他欺骗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说他早就知道电
报失灵,但是为了XXX的目的而让大家围着他欢呼,而且利
用这段时间把属于他自己的股票以高价脱手。甚至还有更恶毒
的诽谤也纷繁传开:越过大西洋海底的电报从来就没有真正传
来过,所有收到的电讯都是伪造的,都是骗局,那份英国女王
发来的电报是事前起草好的,而且根本不是通过大西洋海底电
缆传过来的。此外还流传着如许的谣言:在整段时间内,从大
洋彼岸传来的电报没有一条是真正清楚的,而是电报局长们根
据猜测把断断续续的讯号拼凑而成的虚构电文。XXX这个昨
天还被当作民族英雄、XXX的兄弟和XXX的后继者的人,现
在却不得不像一个罪犯似的躲避他的昔日朋友和崇敬者。真可
谓成于一朝,毁于一夕。
六年沉默
这条被人遗忘的电缆在大洋底下毫无用处地躺了六年。尽
管铺设横越大西洋电缆的计划一年又一年地被人遗忘,对于热
衷于这项计划的那个富有幻想的人,人们也越来越不去注意。
不过,重新进行这项试验的时刻总有一天会到来;只是缺少一
个能把这项旧计划灌注以新力量的人。
突然之间这样一个人出现了,他还仍旧是那个怀着同样信
念、充满同样信心的XXX。他从默默无闻的放逐和幸灾乐祸
的蔑视中又站了起来,他第30次远渡大西洋,重新出现在伦
敦;他用一笔60万英镑的新资金获得了旧的经营权。而现在
供他使用的是著名的“伟大的东方人”号,吃水两万两千吨,能
负载全部海底电缆的巨大重量。
本文发布于:2023-05-27 00:46: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119595180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原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原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