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字“触”。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节。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的意境。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音。
降、润、罚、扬、臂、赏、碰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闰——润臂——劈虫——触角——触
B、换偏旁以及的字:汤——烫壁——臂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突然原野互相狂欢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
同学思考每一节诗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节诗的内容。
第一节: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节: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变放假了。
第三节: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以上,冲了出来。
第四节: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
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
上跳着狂欢的舞。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
的花”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
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
景吗?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
关了门在做功课”?
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变放假了”?
3、指导学习第三节。
A、教师范读。
B、合作探究。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说明了什么?
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哗啦啦地响”一句的?
“蕾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变穿了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衣
裳”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四节。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
“那儿”是指哪儿?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在作者看来,蛤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拉哪个度、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一节。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花孩子: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真可爱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会写“落、荒”
等13个字,正确读写“阵雨、荒野”等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意境。
3.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表达,品读感悟积累语言,并尝试迁
移运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关了门做功课”“地下的学校”“他们的家是在天
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等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链接诗人,激趣导入
(一)谈话引入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假如你变成了金色花,你会怎么做?
怎么想呢?
(二)链接诗人
1.出示泰戈尔散文诗《金色花》,读句子。
(屏显)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
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
吗?
2.交流读后感受:把人当作花来写,想象奇特。
3.揭题引入
如果把花当作人来写,又会是怎样有趣的事情呢?揭题、读
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花怎么会有学校?花的学校
是怎么样的呢?
(二)检查朗读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字音字义
读准多音字“假”:让学生联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放
假”的意思是暂时离开工作、学习场所的时间,读第四声,如“假
期”“假日”“度假”;表示不真实,读第三声,如“真假、假
话”。
读准轻声词:“衣裳”读音“shang”,拟声词:“簌簌”
读音“sù”。
2.指导读好长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
草上/跳舞、狂欢。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
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
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读好短语
先指导学生读好“无人知道的地方”“一群一群的花”“突
然跑出来”等短语。
(2)指导把短语连成句子读。
(三)了解大意
1.读文后,引导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老师示范圈划词语:跳舞狂欢
3.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主说画面,圈划词语:关门做功课、
放假了、扬起手臂。
4.自主概括,串说大意,连起来说说花的学校是怎样的。
三、情境朗读,想象画面
(一)情境创设,想象“狂欢”
花孩子们是怎样跳舞狂欢的呢?找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
读一读。
预设一: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
上跳舞、狂欢。
1.字理识字:舞
甲骨文:一个人两手舞动花枝,后来加双足,强调双足配合
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跃。
书写指导:四竖要均匀,第二个长横要舒展。
2.根据“舞”字的意思,交流:花孩子们会怎样跳舞呢?(摆
动身体、摇晃手臂)花儿们会从哪里跑出来?周围环境如何?
3.雨中“Party”:儿歌律动
抬起头,向上看,对着天空招招手;低下头,地上看,对着
草地抖抖手;
抬起头,向前看,对着蝴蝶点点头;转过身,向后看,对着
蜜蜂握握手。
4.想象画面
情境创设:小朋友们,我是一只爱睡懒觉的小蜜蜂,刚才没
赶上舞会,谁能向我介绍一下刚才花宝宝们开舞会的情景啊?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描述看到的画面。
5.朗读品味。朗读重音指导:突然、跳舞、狂欢。
预设二: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
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从哪里感受到花孩子们在“狂欢”?(穿了紫的、黄的、白
的衣裳、冲)
借助图片理解:白色的是谁?紫色的是谁?黄色的是谁?从哪
里冲出来?出示梨花、薰衣草、紫云英、紫藤、迎春花、油菜花
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开在树丛里、草地上、墙上、田野里的花
朵。
2.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画面。
3.朗读品味。读出“快乐兴奋”的心情,朗读重音指导:冲
了出来。
(二)引导发现,关注表达
1.再读句子,联系生活,思考:作者写的是大自然中的什么
现象?(植物生长,花开了。)
2.讨论:作者是怎么写的呢?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
把花当作人来写的表达特点,感受这样的表达特别地有意思,特
别有新鲜感。
3.尝试仿写。
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清风一来,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蜜蜂一来,他们……
……,他们……
你能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花孩子们的表现。
学生练习,交流小结。
四、学写生字,积累词句。
1.“荒”“笛”书写指导
根据形声字特点识记,如“荒”字声旁是“亡”,所以没有
一点;“笛”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
2.积累语句。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
过huāng()野,在竹林中吹着口dí()。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
跳wú()狂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积累运用
回忆雨中“Party”的情景,用文中的词句填一填。
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来参加舞会
了。
花孩子们(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来参加舞会了。
设疑:还有谁也来参加舞会了呢?
二、想象品味,关注表达
(一)想象品味,体会把万物当作人的写法。
1.划出描写“雷云、树枝、东风、绿叶”的句子,读一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
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
大手。
2.划出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联系自然现象,引导学生
理解“吹着口笛”
“互相碰触着”“拍着大手”的意思。
3.情境朗读,想象雷云、树枝的动作,读出轻松快乐的心情。
4.思考:这样写为什么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呢?
5.交流:把自然万物当作人来写。
(二)联系生活,体会充满奇特想象的词句
1.质疑问难,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交流。
预设1:
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
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学生质疑:花孩子们做什么功课呢?
(1)联系植物生长知识,想一想。通过交流,明白花孩子们
做的功课是吸收营养、吸收阳光雨露、努力往上、顶尖冒出、努
力往下,扎根生长……
(2)通过朗读指导体会花孩子的心情:植物从种子到开化需
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呢,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么漫长
的时间,花宝宝们都要待在黑黑的泥土里,心情怎么样?(厌烦、
想透口气、想偷偷溜出去玩)
(3)结合生字“罚”的教学,体会花孩子厌烦的心情。
上面的四:就像一张网,表示逮捕,抓住;言字旁:表示审
讯;利刀旁:表
示用刑惩治处罚。
(4)联系自己经历,说说被罚的滋味。老师顺势引导,做功
课时不能贪玩。(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预设2: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
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
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
妈妈,就像我有我的妈妈一样。
(1)提出疑问:花孩子的家为什么在天上?他们的妈妈是谁?
(2)联系自然现象理解:他们的妈妈可能是阳光、雨露、大
自然,所以他们的家在天上,是在天堂里。
(3)联系自己放学后找妈妈的情景,进行想象写话:花宝宝
们会怎么找妈妈呢?请学着诗人的样子,写一写。
(4)渗透母爱教育:在小朋友的笔下,花孩子们也和我们一
样,爱自己的妈妈。有妈妈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再读最后三
段。
(5)再读句子,体会作者奇特想象。
三、回顾写法,聚焦想象
(一)着眼全文,回顾写法
提问:你觉得花的学校有意思吗?你知道泰戈尔成功的小秘
诀是什么吗?
(二)交流总结,聚焦想象
小结:把花当作人来写,把花想象成人,让它们具有像人一
样的动作、行为、心情,多么富有想象力呀!我们以后要像诗人
那样,多观察大自然,当我们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
这种智慧,就叫想象力!
四、链接文本,推荐阅读
(一)链接文本
出示泰戈尔散文诗《榕树》片断,读一读,体会奇特的想象。
妇女们常到池边来汲满水罐,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蠕蠕而
动,仿佛睡眠挣扎着要醒过来似的。
(二)推荐阅读《新月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诗人以清
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巧妙地从孩子
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全诗充满了童真童
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
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过对课
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
二、教学目标
1.“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
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
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
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
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
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
学习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
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获诺贝尔文学奖。*选自泰戈尔的散
文诗集《新月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
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
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
在“衣裳”中读轻声。
(2)去拼音读一读。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
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
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
住“裳”的字形了。
(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
假:①jiǎ②jià真假()暑假()假()发假()日
(5)理解“荒野”和“口笛”。
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
吹。
(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
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
臂
(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
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花们的妈妈是谁?
花们的老师是谁?……
3.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交流解疑。
(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
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
在全班进行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
5.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
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
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
来。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______。他们
的家在______。(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
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
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
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
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
么,教师相机点拨。
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
避让。
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
笛:下边是“由”,不是“田”。
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
4.教师示范“舞”“扬”“臂”。
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
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
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听到了什么声音?
①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
②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
响”。
③“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
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
④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
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
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
动啊!
(2)指导朗读,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
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
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
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
生的画面。
2.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2、6自然段。
(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
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
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
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
点词语。
(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①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
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②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
抓住“跳舞”“狂欢”来想
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
③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①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
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
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②指名汇报。
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
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
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
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
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
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
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
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
③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
的”“黄的”“白的”这
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
④指导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出来。尤其
是描写颜色的三个词,在读
的时候要读得生动,语调要有高低变化。
3.配乐朗读第1、2、6自然段。
(六)激发想象,体会童真
1.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
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
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
预设:
(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
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
生。
(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
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
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3.同学们,读着这些想象内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
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
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
(七)想象练笔,拓展阅读
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
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
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23:0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113686180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