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孟郊《游子吟》欣赏

更新时间:2023-05-26 13:38:23 阅读: 评论:0

兵役登记全国征兵网-手表的英文怎么写

【唐诗三百首】孟郊《游子吟》欣赏
2023年5月26日发(作者:文书管理)

【唐诗三百首】孟郊《游子吟》欣赏

【作品简介】 《游子吟》由孟郊创作,被选入《唐

诗三百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

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

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

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

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

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

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

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

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

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

子的共鸣。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

子身上衣⑵。 临行密密缝⑶,意恐迟迟归⑷。 谁言

寸草心⑸,报得三春晖⑹!

(书法作品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注解】:⑴吟:吟诵。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

己。⑶临:将要。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⑸言:

说。寸草:萱草。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

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

⑹三春晖: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

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

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韵译】:慈祥的母

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

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

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讲解】 这是唐

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它把人类伟

大的母爱置于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加以弘扬和歌颂,使之脍

炙人口。 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县

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所作。深挚的母爱,

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颠沛流

淳,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

痛苦时刻,此诗写的正是这样的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

而表现的都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这是一首乐府体

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

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全

诗淳朴素淡、情真意切,拨动了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

游子的共鸣,尤其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两句已成为

千古流传的名言佳句。 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

《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

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着一层淡淡

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

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

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诗人以其亲身体验

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曲折地反映

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

联,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

催人泪下。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

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

的丝丝缕缕情思。“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

母系情的“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

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 尾联,从“欲报

之德,昊天罔极”化出,但较之原诗句,比拟切当,对比强烈,

形象更为鲜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要解脱和

抛却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难而前,锐意进取,冀报恩于万一。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母爱”是人类纯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性主题。

《诗经》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的诗句,简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声。冰心也在诗里写

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

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全诗无华丽的词

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

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和真切情意。平和的语言,这也得益于民

歌形式的运用。它俚语入诗,明白晓畅,着语不多,纯是白

描,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那真挚深沉的感情就从平淡的

语言中得出。 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深。到清朝,溧阳有

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爱萦我襦”

(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

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总之,这首抒情小诗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称得起广泛流传千

古不朽之作。千百年来拨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引起了万千

游子的共鸣。 【点评】 这就是著名的《游子吟》。它

亲切而自然地歌颂了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中所讲的“游子”,指离家在外或久居他乡的人。“吟”,古代诗

歌的一种名称,意思同“歌”、“曲”相近。“寸草”,指小草,在

诗中象征子女。“心”,指草在生长中抽出的嫩茎。这里语意

双关,既指草心也指游子的心。“三春晖”,指春天的阳光,

象征母爱。三春:即春天的三个月,包括孟春、仲春、季春

(从每年的立春到立夏) 伟大的母爱,如阳光一样沐

浴着儿女们成长。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给儿女们留下许

多感受至深的印迹。对于孟郊这位长年离家在外,四处奔波

的游子来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母子离别的痛苦时刻。因而

他在诗中选取临行前母亲为他缝补衣衫的场景。“慈母手中

线,游子身上衣。”通过“线”和“衣”,把母亲对儿子难以割舍

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无论儿子远行千万里,母亲缝制的

衣服总会穿在身上。也就是说,母亲无时无地不在遮护着孩

子的身,温暖着孩子的心。“临行密密缝,竟恐迟迟归。”这

两句写母亲缝衣服时的情景:慈祥的母亲手拿衣服,针针线

线,细密缝补。惟恐儿子迟迟难归,所以把衣服缝得结结实

实的。但做母亲的内心里,又何尝不盼望儿子早日平安回家

呢?诗人就是通过母亲所做与所想的矛盾,非常细致地表现

了慈母的一片深爱之情。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心声:“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春天的阳光哺育小草,生动地比喻

母亲对儿子的温暖,抒说儿子报答不尽慈母哺育之恩。

这首《游子吟》选取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景,用朴素自然,明

白如话的语言,细致而真切地突出了一个情字——慈母的爱

子之情和儿子的感恩之情。千百年来,每当读起它,都会使

人心弦为一片爱的纯情所震颤,引起儿女们对母亲的深切思

念。 【评析】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

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

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

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

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

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

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

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

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

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

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

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

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

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

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

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

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

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

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

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

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

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

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

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

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

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

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

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

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

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

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

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全诗无

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

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

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

代,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

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

《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

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作者介绍】 孟郊,字

东野,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

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

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郊岛”】 中唐诗人孟郊、贾岛

的合称。孟郊比贾岛大28岁,是贾岛的前辈诗人。但他们

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

郊“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送卢郎中汀》);贾岛“一日

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相传他“二句三年得,一

吟双泪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他们又都是韩愈的诗友。

韩愈对他们的诗也都很赞赏,说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

排奡”(《荐士》),贾岛诗“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

本师归范阳》),但重视郊较过于岛。郊、岛二人偶有诗相投

赠,在当时并不齐名。唐末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孟郊为“清

奇僻苦主”,贾岛则为“清奇雅正”的升堂七人之一。宋代欧阳

修始以两人并举,谓“孟郊、贾岛之徒,又得其悲愁郁堙之气”

《书梅圣俞稿后》,苏轼有“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

论。二家诗“清奇”“悲愁”,造语刻炼,白描不用词藻,是共同

之处。但孟郊诗以五古为主,不作律诗;贾岛诗以五律为主,

古体较少;孟郊对社会生活观察较广,感情较深,有关心国

事民生的作品;贾岛则生活较窄,对世事较冷淡,一味枯寂

幽峭,情调凄黯,是不同之处。潘德舆以为“郊岛并称,岛非

郊匹,人谓寒瘦,郊并不寒也”(《养一斋诗话》)。此论有代

表性。但贾岛对后来的影响大于孟郊:晚唐五代被诗论家称

为“贾岛时代”(闻一多《贾岛》,宋代“九僧”、“四灵”,明代

“竟陵派”,清代“浙派”,学贾岛成为流派;学孟郊的只是个别

的诗人。

描写人物的好词好句-杨华荣

【唐诗三百首】孟郊《游子吟》欣赏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13:3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79502185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唐诗三百首】孟郊《游子吟》欣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唐诗三百首】孟郊《游子吟》欣赏.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唐诗欣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797℃幽默笑话段子
  • 792℃恋爱说说
  • 764℃五儿孝母
  • 628℃陈大惠老师
  • 411℃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406℃银行印鉴卡
  • 361℃联想思维
  • 354℃分门别类
  • 353℃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