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
作为金庸晚期代表作之一的《天龙八部》,被许多人誉为金
庸小说的绝顶。《天龙八部》也中出现了许多典型人物,如痴情
而善良的大理王子段誉,质朴简单的和尚虚竹,风流王爷段正淳,
复杂阴险的慕容复,兰心惠质的王语嫣,温婉柔情的阿朱,口蜜
心狠的马夫人,各具特色的“四大恶人”……一起来看看天龙八部
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天龙八部读后感1
耕读书院的乔老师向我们推荐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
部》。买回来一看就五册哩!阅读的兴趣失去了大半,我随手翻
翻就搁一边儿了。后来在爸爸催促下,我又开始硬着头皮开始读,
谁知这一读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太精彩了!
小说有三个主人公,三个人拥有三种迥异的性格,三种不同
的人生。机智多情、书生气浓重的翩翩公子——段誉;充满英雄
气概和悲剧色彩的大英雄——萧峰;善良迟钝却又好运不断的小
和尚——虚竹。无数英雄好汉、美女佳人、恶霸小人粉墨登场,
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江湖。
我最佩服而又同情的人是萧峰。我佩服他武功高强,侠肝义
胆,但是他总在养育自己的宋国和血缘所属的契丹中不断徘徊,
内心挣扎。他逃避不了又不能做到两全,还误杀了自己喜欢的阿
朱。他一生重情重义,最后却选择自杀,来了结让他痛苦矛盾的
一切。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是段誉。比起萧峰的沉重,他轻狂了许多,
但我羡慕他的逍遥自由,不为外世所累。他喜欢文雅的诗词歌赋,
不喜欢粗蛮的武功。然而潇洒的他,却亲眼目睹了母亲和养父之
死,家庭的变故让他变得成熟了。本来无意从政的他,最后当上
皇帝。从一个贪玩的贵公子到一国之君,他经历了痛苦的成长过
程。
虚竹是一个让人羡慕、嫉妒的人,他的运气简直太好了!在
少林寺里诵经礼佛,相貌丑陋,性格木讷老实,不善言辞的小和
尚,竟意外得到了十分深厚的内力。在李秋水和天山童姥打斗之
时,他左帮右帮,无意间又获二人内力。获得逍遥派武功后,又
阴差阳错的做了灵鹫宫的宫主,最后竟然还取了漂亮美丽的西夏
公主。因为他的善良、单纯、朴实,总是有贵人相助,因祸得福。
我很讨厌书中的慕容复。他表面上谦逊有礼,但实际极为虚
伪、冷酷,本性暴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为了复兴燕国,杀
死了姑妈及得力手下包不同,为当西夏驸马,逼得妹妹跳井自杀,
他的罪行使我恨的牙痒痒,但恶人终有恶报,最终落得发疯的结
果。
爸爸说:“武侠世界的江湖便是现实中的社会。”书中出现的
各种人物都代表着现实生活的人。现实社会不会成为“武侠世
界”,但仁义、道义和爱国精神是相通的!我课间读、饭后读、
路上读、睡前读,终于在三个星期内读完了五本《天龙八部》。
书里的故事太精彩了,希望更多的人走进这本书!
天龙八部读后感2
《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极其出色的一部,着于1963年,
前后三版,尤其在2005年,金老先生以80多岁的高龄又对其进
行了大篇幅修改,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抛开修改的效果不说,
金庸先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人都疑惑这本小说为
什么叫做《天龙八部》,和书中前言提到的天众、龙众、夜叉、
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又有什么关系?看
过各种说法,我觉得最合理的应当是想用这八种神灵来对应书中
人物经受着的佛家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
五阴炽盛、求不得。个人感觉其中对求不得的体现尤为突出:萧
峰想要做汉人而求不得,虚竹想当和尚而求不得,段誉迷恋神仙
姐姐而求不得,段延庆要做皇帝而求不得,慕容博要复国而求不
得,萧远山要复仇而求不得……其实,现实中我们也是如此,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实力达不到;想
谋求某一个位置,客观因素达不到……这些都是求不得的苦。然
而话说回来,即使达到了自己的愿望又如何呢?山谷易满,人欲
难平。第一个愿望实现了,第二个愿望便很快地生了出来,所以
求不得的苦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既然无法避免,那我们就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从容地去面对
人生的种种不得意。人生不能没有追求,但也不能被暂时的得不
到而影响自己的幸福生活。人们面对求不得时,往往产生很多不
适,比如为何别人得到的,我却得不到?于是嫉妒、仇恨、失落、
怨尤……种种情绪纷纷而来,对别人、对自己都是极大的伤害。
何不放下执着,笑看人生?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
命。”对于难以得到的东西不刻意地去追求和奢求,反而有时能
活出另一种精彩。试想一下,倘若萧峰苦苦追查带头大哥未果,
索性带着阿朱到雁门关外打猎放牧,又怎会有“塞外牛羊空许约”
的爱情悲剧呢?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你一样东西,就会让你失去
一样东西;他让你失去一样东西,也会给你另外一样东西,甚至
是几样东西。从书中还可以看到,萧峰虽然没有成为汉人,却最
终得到了汉人的尊重,成为了民族英雄;虚竹没有如愿成为和尚,
却习得绝世武功,并获得了名望、地位;段誉无法找到心中的神
仙姐姐,但也收获到了自己的爱情;慕容博和萧远山没能复国和
复仇,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大彻大悟……虽然他们都没有得到
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他们同时也得到了
另一种实现。
正确地面对自己的追求吧,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充实的
人生应该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不必太在意结果。在这些看似没
有结果或者没有结局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收获良多。
天龙八部读后感3
对于《天龙八部龙八部》这部电视连续剧,我相信很多人看
过了,而我更是看了不止一遍。而《天龙八部龙八部》这本书,
却是因为读书比赛才看的。
以前,我沉迷在电视中,不喜欢看书,也不喜欢那些厚厚的
武侠小说。不过,当我读了《天龙八部》,发现书中的内容远比
电视丰富。因为电视画面具有局限性,不可能把书中的内容都淋
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所以我觉得看书有以下几点好处:
1、看书时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3、看到后面的情节时,可以翻到前面加以对照。
4、看完一本书后,可以在回味那些精彩细节。
当然,看电视也有其自身的优点。看电视可以使人放松心情,
暂时放松大脑,得到休息。
然而,我这次读了《天龙八部》这本书,感触甚多。在这本
书中,乔峰的豪迈,虚竹的憨厚,断誉的深情,都是我喜欢的元
素。而且通过这本书,我也深切地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融入
到了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之中。
当我看到乔峰被人误认为是杀人凶手,有理说不清时,我在
内心深处为乔峰含冤,也痛恨那些自称正派的所谓武林英雄。我
最为乔峰感到不值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辽宋两个国家的
和平。有一部分人不理解他的善心。不过,当他深陷牢笼中时,
许多中原的英雄去救他,这对于他的一生也就够了,至少他没有
白活于这个世界上。而发生在乔峰身上的那些事情,使我明白了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也不能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职能当事情
的真相浮出水面时,才有资格去评论,才有资格去作出最后的评
判。否则,可能会因此而误伤好人,甚至作出令人终生遗憾的决
定。
金庸写过许多武侠小说,其中多部被拍成了电视剧。而他的
`书,我只看过一本《天龙八部》。虽然他写的作品不一定是最
好,但是我从中能够懂得很多道理,也能够学到许多写作的技巧。
首先,他写的作品中,人物各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擅长描写人
物的语言、心理、动作,将人物的性格和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
来,使我们了解主人公,慢慢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仿佛身临其
境。同时,他还写出了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的细节――
断誉是段延庆的儿子。其实,仔细想想,也会合乎情理地推测出
来。书的前面曾几次提到段誉不像他的爹爹段正淳,但因为他母
亲是王妃,所以没有许多人怀疑过他们的父子关系。不过这样段
誉反能够和他最敬最爱的王姑娘在一起了。这种写作方法,我也
许学不会,这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我会尽量地尝试。最后,
他写《天龙八部》时,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而对于一些同
时发生的事情,他又很巧妙地用插叙,自然地交代那些事情,一
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没有丝毫牵强和唐突感。
我觉得自己的文笔不是很好,有时写的*只能算“凑合”,有
时却写的很差。不过,我这次读了《天龙八部》这部小说,真的
受到震撼,感触良多。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书的内容远比电视剧里
的丰富。其次,我看事情时,学会了不止看表面,而要了解深层
次原因。最后一点,也对我最有益的,就是我学到了另一种写作
方法,明白了什么叫做写作技巧。我一定要努力,争取在写作方
面取得新的进步。
天龙八部读后感4
小说《天龙八部》写的是造化弄人,倏而地狱,倏而天堂,
人在命运面前极其渺小,大部分遭遇都是爱别离、求不得,怎么
做怎么错,苦海无边,但只要苦苦求索,结局多半是好的。
我想找小说中的八个人物和天龙八部中的八个神怪一一对
应,但附会的成分太多,就不执着了。
萧峰是大英雄,他做不好汉人也做不好契丹人,以死使辽宋
罢战,功德无量。段誉是情圣,但爱的都是妹妹,而结局突然转
折,又都不是妹妹了,最后和女神终成眷属,还做了皇帝。虚竹
本来命苦,一心一意要做和尚,但终究做不成,却学成神功,成
了消遥派掌门、灵鹫宫尊主、西夏驸马,福缘深厚。段延庆本是
太子,却成了残废,浪迹江湖,但终究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鸠
摩智的目的是打击少林寺、天龙寺,进而打击中原武林,而有利
于土蕃,履行国师职责,屡不成功,最后武功全失竟大彻大悟。
慕容复一心做皇帝,他说人心思定是不对的,当时正逢乱世,只
不过他家底太薄,又没能和权力中心扯上关系,每次都有萧峰、
段誉、虚竹等坏他好事,所以他虽然非常努力,临机选择也都是
对的,但不够幸运,最后疯了,自己在心中做了皇帝。游坦之也
是情圣,但自始至终求不得,而且不分是非,结局不好,是可怜
的人。丁春秋道德败坏,手段高强,要在中原武林称雄,但被更
强手制住,不能再做恶。
这八个人都是求不得,但都执着求索,最后的结局是萧峰、
段誉、虚竹、段延庆、鸠摩智五人的结局是好的,慕容复好坏参
半,游坦之、丁春秋结局不好,可见渺小的个人在命运面前苦苦
挣扎,只要坚持,是好结局的概率大,这是金庸先生给我们的希
望。
其余最矛盾甚至可笑的是少林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高僧
没一个行的,方丈犯戒,七十二绝技当成宝贝却早传出去了,藏
经阁谁想来都能来竟一直毫不察觉,最后是一个扫地的出来收拾
局面。
段正淳的女人都不是合格的母亲,甘宝宝知道女儿钟灵被擒
不去救,秦红棉和自己女儿朝夕相对却不认,什么都不教木婉清
只教她杀人,王夫人不让自己女儿出家门,阮星竹把孩子送人,
康敏杀了自己的孩子,也就刀白凤还行,但她是王妃不用操心养
孩子。读后感段正淳的情人对段正淳都是一片痴心,希望段正淳
·
离开大理留在自己身边,而段正淳却是爱美人更爱江山,与情人
分手的原因都是为了回大理履行镇南王的职务,慕容复和段延庆
误以为可以用女人胁迫段正淳交出帝位,段正淳却眼看着情人一
个个在眼前死去而不答允。段正淳理性。
学到一个催泪的方法,人在死时说一个美好的事情,比如想
着一个人或者畅想和一个人在一起的美好情景,这是在扼杀美
好,是悲剧,容易催泪;或者死的原因是为了一个人很小的一件
事,这是为一件小事付出巨大代价,表达震撼的感情,也能催泪。
里边的人物都很二,我的理解是为了情节需要,作者笔下的
人物越二,做事越没有逻辑,作者越容易把握情节。也许有讽刺,
但作者很多作品都有这种情况,所以做上面的猜想。
天龙八部读后感5
近日,我看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甚是喜欢其中
的段誉、虚竹还有乔峰,不过,让我更为自豪的,还是书中三位
伟大的女性:阿朱、阿紫、王语嫣。
阿朱,一个善良、孝顺、善解人意的女子,为了保护自己的
父亲而甘愿牺牲了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牵挂着自己顽皮的
妹妹。这种善解人意的行为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使我们对阿
朱肃然起敬,衷心佩服她的善良。
阿紫虽说是阿朱的妹妹,可品行却差很多。她很阴毒,总把
别人害死;她无比自私,只顾自己,从不体会别人的感受;她泼辣,
说话蛮不讲理。总之,这两姐妹的性格反差很大。在姐姐阿朱去
世之后,她就跟在乔峰的身后。其实就是帮乔峰查身世,还有履
行姐姐临终时让姐夫照顾自己的承诺。但泼辣的阿紫最后居然陪
着姐夫跳崖了,这令我大为不解,但仔细想想,这也许是她勇敢
的一面吧!
王语嫣是一奇女子,她美丽善良,处处为“表哥”着想;她终日
守在闺中看些武侠门派的绝技与之法,这使她精通天下武学;她
不幸,母亲杀人不眨眼,而他的表哥慕容复则是个卑鄙小人,只
懂得利用别人,对王语嫣的真情却全然不屑。这个奇女子最后识
破了她表格虚伪的真面目,放下了这一厢情愿。
王语嫣、阿朱、阿紫,这三个女子坚强、勇敢、善良,其的
“精忠义骨”却丝毫不比段誉、虚竹、乔峰差。合上这本书,我知
道了自古男儿要自强,女儿也要自强!
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12:0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73960179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