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亮程《一个人的名字》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
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
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
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冯三一出世,父
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
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道我
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
好:冯富贵。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我这辈子就
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
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
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
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自从父亲
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
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
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的大名上面,堂而皇之地成了
他的名字。夜深人静时,冯三会悄悄地望一眼像几根枯柴一样朽掉的那三个字。有时四下无
人,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很久,没有人答应。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
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地没关系了。为啥村里人都
不叫你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
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
太想出人头地了。谁不想富贵呀。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
就得贫穷。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你想想,我们能叫你得财吗。
你看刘榆木,谁叫过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个榆木疙瘩,谁都不眼馋。还有王木叉,
为啥人家不叫王铁叉,木叉柔和,不伤人。
虚土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冯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
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
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边
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似乎死亡是别人的,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
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
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
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十年、五十年。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起名字的人还说,
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不过,走到那里已
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
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
(节选自《虚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虚土庄的人们相互之间都只叫对方姓氏加上兄弟排行数而成的小名,他们的大名多数都
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
“”“”
B“”“”“”“”
.冯三父子取名为富贵得财,却不被村民认可,是因为村民喊富贵得财,冯家就
会遂愿,而村民不愿冯家独得富贵。
C
.虚土庄人们的名字只记在户口簿和墓碑上,说明虚土庄的人们虽平时对名字不上心,但
还是非常看重生与死这样的大事的。
D“”“”——
.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另外一个村子指的是另一个世界死亡之后,这
反衬出现实世界的无奈。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语言朴实无华,生活气息浓厚,如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运用人们日常语言,
形象地表现了名字弃之不用的情形。
B“”“”
.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的议论,形象而生动,如以生铁被擦亮设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
生活的特征,让人印象深刻。
C
.小说中写夜深人静时,冯三突然张口叫自己的大名但没有人答应的细节,表现了他对听
到人们叫他大名的渴望。
D“”“”“”
.虚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表明故事是作者虚构
的,但也削弱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3“”“”
.有人称这部作品为散文化小说,请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答案】
1D
.
2D
.
3①
.淡化情节。小说只有冯七大摆酒席,冯三自叫大名,王五爷细说原因等生活片段
①
虚化人物。的叙写,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链。小说主要人物是冯三,
但缺少个性化的特征,除了大名叫冯得财外,与村中其他人并没有大不同。营造意境。摆
①
脱对人物生活现实的叙写,着力于对风土习俗的描绘以及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营造出一种
迷蒙的氛围。抒情味浓。小说语言叙事性弱化,多人物心理描写和作家直接的议论,具有
①
很强的抒情性。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
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
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
“”“”“”
行分析。
A“‘’‘’”“
项,他们的大名多数都是榆木木叉等不正经的名字错。原文虚土庄没有几个人
有正经名字是说没有几个人会被别人叫他们大名,并非榆木铁叉等名字不正经。
”“”“”
B“‘’‘’”
项,因为村民喊富贵得财,冯家就会遂愿错。是因为村民不愿冯家独得富贵。
C“”
项,非常看重生与死这样的大事错。文本中没有透露出这个信息。
故选。
D
2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
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
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
“
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
”“”“”“”
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
项,削弱了小说的现实意义错。小说中的村庄名为虚土,增强了故事的虚构性,
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让人联想到虚空虚幻等词语。
“”“”
故选。
D
3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文体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
本题有人称《虚土》为散文化小说,请分析其散文化小说的特点,然后要回顾散文和小
“‘’”
说各自的特点,再看本文虽然为小说,却有哪些散文的东西。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
环境,散文的要素主要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散文化小说是作家在淡化了情节、
人物和背景这三个小说的主要构成要素之后,将散文抒情性的艺术审美特征和创作笔法渗透
到小说创作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小说文体。其文体特征有以下几点:淡化情节;虚化人物;
营造意境;突出情调。此题从淡化情节、虚化人物、营造意境及抒情性味浓等方面进行分析。
淡化情节结构,全文只有摆酒席冯三自叫大名王五爷细说原因等片段,没有故事
“”“”“”
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并不鲜明,冯三没有明显的人物性格特点;冯三就这样蛮横地踩在他
“
的大名上面冯三会突然张口,叫出自己的大名五十年前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
…………
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的没关系了,反映了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大家互不叫大名,只
”
叫小名。本文是一篇小说,却符合散文的特点,全文围绕生老病死这一主题,表现出一种
“”
散文化的特点,文中大量抒情、议论的句子,如冯得财就像早已陌生的一个人,五十年前
“
就已离开村子,越走越远,跟他,跟这个村庄,都彻底的没关系了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
”“
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
的为一个小名活着一辈子等,更增强了小说的抒情色彩。
”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
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
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
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
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选项的命制
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11:07: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70479550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亮程《一个人的名字》阅读理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亮程《一个人的名字》阅读理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