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
吴后建;但新球;王隆富;舒勇;吴照柏;刘世好;张铁平
【摘 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地理统计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国家湿地
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不平衡,总
体上呈现凝聚型分布,集中分布在中部、山东半岛和长三角.②从省市区分布来看,国
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湖北、山东、黑龙江、湖南等省份,并在鲁西南-苏西北、苏
南-浙北、湘北、鄂东形成4个高密度热点区域.③从自然地理空间分布来看,国家
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年平均降水量800~1 600 mm和
400~800 mm区域,以及高程1 500 m以下的区域.④从生态区划空间分布来看,国
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一级流域中的长江区、松花江区、淮河区和黄河区以及八大
湿地区中的长江中下游湿地区、黄河中下游湿地区.⑤从社会经济空间分布来看,国
家湿地公园呈现"中部多、西部较多和东部相对较少"的格局.相关分析表明,国家湿
地公园数量与各省市区的国土面积、GDP和常住人口数量的相关性不强(r分别为
0.16、0.26和0.39)⑥现阶段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源本底条件、地方
申报的积极性和对湿地公园发展的重视程度.%By using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geographical statistical model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national
wetland parks were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wetland parks appeared uneven. As a whole,
they prented the condend type distribution, intensively distributed
over Central China, Shandong Peninsular and Yangtze River Delta.② From
the viewing angle of distribution numbers wetland park in each provincial,
municipal and district, the national wetland parks intensively distributed
over Hubei, Heilongjiang, Hunan, etc., and formed 4 high-density hot
regions in Southwest Shangdong+Northwest Jiangsu, South
Jiangsu+North Zhejiang, North Hunan, East Hubei.③ From the viewing
angl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ysical geography, the national wetland
parks intensively distributed over the subtropical, temperate and warm
temperate zones, intersperd among the regions with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of 800~1600 mm and 400~800 mm, and the regions with the
elevation below 1500 m.④ From the viewing angl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ec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the national wetlandparks intensively spread
alongfirst level river basins, such as Yangtze River Region, Songhuajiang
River Region, Huaihe River Region and Yellow River Region, and wetland
region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within China eight large
wetland regions.⑤From the viewing angl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ocial
economy, they prented the pattern of"many in central China, more in
west China, and relatively less in east China".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rrela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national wetland
parks number and land area, GDP and the numbers of resident population
of all provinces were not high (r=0.16, 0.26 and 0.39, respectively).⑥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for national wetland parks mainly depends on
resources ba conditions, enthusiasm of local declaring qualification of
national wetland park, and the attention degree to develop national
wetland parks from local governments.
【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35)006
【总页数】8页(P50-57)
【关键词】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现状;空间分布特征;中国
【作 者】吴后建;但新球;王隆富;舒勇;吴照柏;刘世好;张铁平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14;国家林业局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14;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北京
100714;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14;国家林业局中南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14;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
长沙 410014;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长沙 41001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759.93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生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结合体[1-2],在
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分为国家林业局主管的国家湿地公园和住
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者在定义、建设要求与条件、主导功
能、审批程序和保护强度等方面都不尽一致[3]。自2005年杭州西溪湿地被国家
林业局批准为首家试点建设国家湿地公园以来,截止2013年底,中国国家湿地公
园达429个。
目前,国家湿地公园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些具体方面,宏观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王
立龙等[4]对湿地公园研究体系进行了系统构建。吴后建[2]等对2001~2008年期
间湿地公园研究内容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相关学者开展了湿地公园建设规范[5]、
经济分析[6]、水质状况评价[7-8]、环境影响定量分析[9]、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0]
等研究。王立龙[11]等首次对包括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内的早期68个国家级湿地
公园的区域分布格局进行初步研究,但未开展深入的空间分析。潘竟虎[12]等运用
GIS空间分析技术初步研究了截止2012年底的我国298个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空
间分布特征,但偏重以旅游为主导的空间可接近性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仍然缺乏
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全面的宏观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未全面地从自然地理空间(气候
带、降水带、高程)、生态区划空间(流域、湿地区)和社会经济空间(国土面积
密度、GDP密度和人口密度)对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
本文以国家林业局主管的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地
理统计模型,尝试比较全面地从自然地理空间、生态区划空间和社会经济空间对我
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的宏观管
理和分区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促进我国国家湿地公园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1)国家湿地公园数据。文中的429家国家湿地公园信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作者亲自参与规划设计和考察评估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为108家,占
总数的25.0%;其余来源于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2)其它数据。空间行政边界矢量数据来自1∶400万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气候带、降水带来源于纸质数据矢量化,高程数据来源于SRTM3,一级流域数据
来源于《中国水资源分区》图矢量化,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水利部,湿地区来源于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纸质图矢量化,国土面积、GDP和
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2012年度数据。
文中的分析都不含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区。
(1)将429个国家湿地公园以其质心抽象为点状要素,建立空间数据库,并建立
包括名称、所属省、批准时间、总面积等信息的属性库。
(2)用最邻近点指数R判别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具体判别方法详见文
献[13],借助ArcGIS9.3的Spatial Statistics Tools中Average Nearest
Neighbor工具进行运算。
(3)采用不平衡指数S对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分省分布的均衡程度进行测度。其计
算公式采用罗伦兹曲线中计算集中指数的公式,详见文献[14]。
(4)利用ArcGIS 9.3的Spatial Analyst Tools中Kernel Density工具,估计国
家湿地公园核密度。
截止2013年底,全国已有429个国家湿地公园(表1)。从发展时序来看,
2004~2013年每年获批国家湿地公园的数量分别为2个、4个、12个、20个、
62个、45个、68个、85个和131个,说明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发展迅速。从数量
来看,处于前六位的省份分别为湖北(9.09%)、山东(9.09%)、黑龙江
(7.69%)、湖南(7.46%)、新疆(5.59%)和陕西(5.13%),六省拥有的国
家湿地公园数量为189个,占全国的44.05%;而处于后四位的分别是海南
(0.48%)、上海(0.48%)、北京(0.24%)和天津(0.24%),其拥有的国家
湿地公园数量为6个,仅占全国的1.44%。
最邻近点指数R的计算结果显示,R=0.61<1,且Z检验值(Z=-15.44)和P检
验值(P=0.000 001)高度显著。由此可见,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总体上属于凝聚型
分布。
(1)按省分布的均衡程度
在计算国家湿地公园不平衡指数S时,不平衡指数S∈(0,1),当S取边界点0时,
表明国家湿地公园绝对均衡地分布在各省之内,取1时表明国家湿地公园完全集
中在某一个省之内。根据表1可计算得出不平衡指数S≈0.43,表明中国国家湿地
公园在各省的分布很不均衡。
(2)空间分布的核密度
借助ArcGis9.3的核密度分析工具(Kernel Density)对国家湿地公园质心数据进
行热点区域可视化探测,得到其空间分布核密度。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国家湿
地公园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性,高密度热点区域有4处:鲁西南-苏西北、
苏南-浙北、湘北、鄂东;较高密度热点区域包括宁北、关中、鄂中、鲁北;中密
度热点区域包括川东-渝西、贵东-湘西、赣南、皖西-豫东、晋中、辽中北、黑西
南部、内蒙东北等。这与潘竟虎[12]等298个国家湿地公园的情况大体一致。
(1)按气候带和降水带分布特征
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按气候带分布特征为:集中分布在亚热带(198个,46.15%)、
中温带(104个,24.24%)和暖温带(104个,24.24%),在青藏高原区(12
个,2.80%)、寒温带(6个,1.40%)和热带(5个,1.17%)有少量分布(图
2-a)。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按降水带分布特征为:集中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800~
1 600 mm区域(198个,46.15%)和400~800 mm区域(142个,
33.10%),其数量为340个,占总数的79.25%,说明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保障
能力是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条件。
(2)按高程分布特征
把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质心高程近似为其平均高程,并按照100 m进行等间
距分割,得到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按高程分布情况(图3)。从图3可以看出,中国
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的区域,其数量为400个,占全国总
数的93.24%,在海拔100 m以下的区域分布最为集中,其数量为148个,占总
数的34.5%,这与中国湿地资源集中分布在这一区域的情况[15]非常吻合,说明湿
地资源本底条件是国家湿地公园申报和建设的基础。
(1)按流域分布特征
湿地的形成演变跟水密切相关,大尺度的水文联系对湿地公园的分布有较大影响。
为了在宏观层面、更大地理单元对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分布的均衡性进行探讨,本文
从流域尺度进行其分布的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分区》的
分区,全国分为十大一级流域,考虑到滨海湿地尤其是浅海水域未纳入水利部十大
一级流域中。因此,本文在十大一级流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一级流域,即滨海区
(具体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长江区、松花江
区、淮河区和黄河区,其国家湿地公园数量为312个,占总数的72.74%,尤其集
中分布在长江区,其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占全国总数的36.60%,这与长江区水资源
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3.70%[16]的情况高度相似,说明国家湿地公园的分布
与区域水文条件和水资源具有高度相关性。
(2)按湿地区分布特征
从国家湿地公园在八大湿地区的分布(表3)可以发现: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
长江中下游湿地区、黄河中下游湿地区,该两个湿地区所拥有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
占全国的近一半,这不仅因为该两个湿地区湿地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社会经济状况
也相对较好,为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奠定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而青藏高寒
湿地区尽管湿地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且地理区位比较偏僻而导
致国家湿地公园数量相对较少。
(1)按东、中、西部分布特征
国家湿地公园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分布情况为:中部>西部>东部。中部8省
有国家湿地公园176个,占41.03%,西部12省有国家湿地公园154个,占
35.90%,东部11省有99个,占23.08%。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东部、中部和西部
分布格局是不尽协调的。针对目前国家湿地公园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筹资进行建设的
现状,东部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经济势力雄厚、且市民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最
为强烈的区域,其国家湿地公园的数量不应排名最后。尤其是上海、北京和天津分
别只有2个、1个和1个国家湿地公园,这是非常不协调的。
(2)按国土面积分布特征
从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按国土面积分布密度(图4)来看,单位国土面积拥有国家湿
地公园数量的省份集中分布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区域,其中最多的为上海,其分布
密度为3.11个/104 km2,其次为山东和湖北,其分布密度分别为2.47个/104
km2和2.1个/104 km2,高于全国平均分布密度(0.45个/104 km2)的省市区
依次为江苏、重庆、宁夏、湖南、江西、贵州、陕西、河南、吉林、安徽、天津、
浙江、黑龙江、北京、海南、辽宁、山西和广东;低于全国平均分布密度的省市区
依次为河北、福建、四川、广西、云南、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青海。
(3)按GDP分布特征
从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按GDP分布密度(图5)来看,每千亿GDP拥有国家湿地
公园数量的省份集中在我国西部地区,其中以西藏最高为9.98个/107元,其次为
宁夏(4.23个/107元)和新疆(2.82个/107元),高于全国平均分布密度
(0.68个/107元)的省市区依次为贵州、黑龙江、湖北、青海、陕西、湖南、吉
林、江西、内蒙古、重庆、甘肃和山东。高于全国平均分布密度的省市区可以分为
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经济总量较低但生态环境本底较好、且重视国家湿地公
园建设的省市区,例如西藏、宁夏、新疆、贵州、青海、江西等;另一种情况是经
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协调共进,例如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重庆和山东等。低
于全国平均分布密度的省市区依次为海南、安徽、山西、云南、河南、四川、广西、
江苏、辽宁、河北、浙江、福建、广东、上海、天津和北京,这些省市区也可以分
为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经济总量较低且对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例如
海南、安徽、山西、云南、河南、四川、广西、河北、福建等;另一种情况是尽管
对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比较重视,但由于经济总量较高,从而导致其分布密度低,例
如江苏、辽宁和浙江;还有一种情况是经济总量高但对国家湿地公园却不够重视,
例如广东、上海、天津和北京。
(4)按人口分布特征
从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按常住人口分布密度(图6)来看,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分布
总体上与中国人口地理分布高度相似,在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右侧,分布着353
个国家湿地公园,占全国总数的82.3%;左侧只分布76个国家湿地公园,只占全
国总数的17.7%。可见,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分布与人口分布有着极大地重合性,
配比关系很高。
但是,从省市区分布来看,百万人口拥有国家湿地公园数量最多的是西藏(2.6个
/106人),其次为宁夏(1.7个/106人)和新疆(1.07个/106人),高于全国
平均分布密度(0.32个/106人)的省市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湖北、吉林、陕
西、贵州、青海、湖南、重庆、江西和山东。高于全国平均分布密度的省市区包括
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口较少导致密度高,例如西藏、宁夏和新疆等省市区,另一种
情况是人口相对较多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热情高,例如黑龙江、湖北、湖南和山东
等。低于全国平均分布密度的省市区依次是甘肃、海南、江苏、山西、安徽、河南、
辽宁、四川、云南、浙江、广西、河北、福建、广东、上海、天津、北京。低于全
国平均分布密度的省市区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口总量大导致密度低,例
如河南、四川、广东等省;另一种情况是人口总量相对较多但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缓
慢造成的,例如福建、上海、天津和北京等,这些省市区应该积极发展国家湿地公
园,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湿地环境的需求。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发现:
(1)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发展迅速。每年审批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由2004年的2
家增长到2013年的131个,截至2013年底,其总数已经达到了429个。
(2)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最邻近点指数R=0.61<1,说明其空间分布不平衡,总体
上呈现凝聚型分布,集中分布在中部区域、山东半岛和长三角。
(3)从省级行政单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北、山东、黑龙江、
湖南、新疆、陕西、贵州和内蒙古等省份,并在鲁西南-苏西北、苏南-浙北、湘北、
鄂东形成4个高密度热点区域,在宁北、关中、鄂中、鲁北形成4个较高密度热
点区域。
(4)从自然地理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
带,年平均降水量800~1 600 mm区域和400~800 mm区域,以及高程1
500 m以下的区域。
(5)从生态区划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集中分布在一级流域中的长江区、
松花江区、淮河区和黄河区以及八大湿地区中的长江中下游湿地区、黄河中下游湿
地区。
(6)从社会经济空间分布来看,国家湿地公园呈现“中部多、西部较多和东部相
对较少”的格局,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布格局是不尽协调的。相
关分析表明,国家湿地公园数量与各省市区的国土面积、GDP和常住人口数量的
相关性不强(r分别为0.16、0.26和0.39)。
(1)我国国家湿地公园表现以上分布特征,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一是国家湿地公
园的发展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较大,区域水文条件和湿地资源等本底条件是决定国
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二是现阶段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更多的是取决于地方申报
的积极性和对湿地公园发展的重视程度。
(2)限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只是对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
没有把地方级或者没有定级的各类湿地公园包括在内,从而忽视了有些地方尽管国
家湿地公园不多,但有不少的地方级或没有定级的各类湿地公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
的作用,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3)本研究只是对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未深入分析其
空间分布演变过程、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这将是作者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关文献】
[1] 但新球,吴后建.湿地公园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 吴后建,但新球,王隆富,等.2001-2008年我国湿地公园研究的文献学分析[J].湿地科学与管
理,2009,5(4):40-43.
[3] 吴后建,但新球,舒 勇,等.湿地公园几个关系的探讨[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7(2):70-73.
[4] 王立龙,陆 林.湿地公园研究体系构建[J].生态学报,2011,31(17): 5081-5095.
[5] 崔丽娟,王义飞,张曼胤,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9,(2):17-20.
[6] 任丽燕,吴次芳,岳文泽.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经济效益能值分析[J].生态学报,2009,29(3):1285-
1291.
[7] 吴 明,邵学新,蒋科毅.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体和底泥N、P营养盐分布特征及评价[J].林业科学研
究,2008,21(4):587-591.
[8] Li Y F, Liu H Y, Zheng N, et al. Analysis of Trophic status and its inf l uence factors of
different water body types in Xixi national wetland park, China[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2: 768-880.
[9] Duana N, Liu X.D, Dai J, et al.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n urban
wetland park bad on emergy accounting and life cycle asssment: A ca study in
Beijing[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1, 222: 351-359.
[10] 秦 趣,代 稳,刘兴荣.乌蒙山区城市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为例[J].水生态学杂志, 2013, 34(5):43-46.
[11] 王立龙,陆 林,唐 勇,等.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运行现状、区域分布格局与类型划分[J].生态学
报,2010,30(9):2406-2415.
[12] 潘竟虎,张建辉.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可接近性[J].生态学杂志,2014,33(5):1359-
1367.
[13] 张 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8-54.
[14]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95.
[15] 牛振国,宫 鹏,程 晓,等.中国湿地初步遥感制图及相关地理特征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
学),2009,39(2):188-203.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9:21.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09:5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663591796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