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十大英雄人物

更新时间:2023-05-26 09:07:14 阅读: 评论:0

小时工资-小学作文写景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十大英雄人物
2023年5月26日发(作者:九月九日忆)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十大英雄人物

盘点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十大英雄人

一个民族,必须有民族精神才能立于天地间。那些担当

了民族精神的人,就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国家评论》(The

Nation Review)说:历史是前进的,英雄是伟大的,但是追

随历史的只有这些软弱无力的文字。人心只会随着社会的发

展而堕落。正如我心目中的英雄----丛飞却只是众多人眼中

的傻子。“好人好报”成为对这个社会对那些英雄人物的最

好的嘲弄。英雄也罢,傻子也罢。所谓民族精神不是在发扬

光大,而是在历史的潮流里灰飞湮灭……

NO.1 墨翟

对墨翟的赞誉来自他的论敌。孟子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孟子虽然指责他的说教使人无父无子,过着

禽兽般的生活,却又说他不辞劳苦,不顾身体,百挫而无反

顾,以拯时世之陆沉。庄子亦反对墨翟学说,说:“其生也

游,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

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能

独任,奈天下何?”却由衷地赞叹墨翟其人:“虽然,墨子

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他上穷碧落下黄泉,嬉笑怒骂,

说尽天下英雄,皆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迈者形象出现,

唯独在墨翟面前失去了自信,只是说他此等苦行,惟有你墨

翟自己能践之,不能责望于人。庄子的预言倒是没错。墨翟

其人其学均成为中国文化的绝响。想到两千多年来一以贯之

的“外儒内法”牧民之术,造就了中国政治的虚伪和残酷;

庄禅文化进退自如的人生哲学,造就了中国人心理的自私和

麻木,我们一定会为这个民族不能让 爱人者,人必从而

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样具有宗教情怀的思想种

子生根发芽并长成参天大树而遗憾。《圣经》上称,种子撒

出去,会落在四种不同的土地上。墨翟的思想应该是落在荆

棘里了。胡适说:“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人物。

在我的心目中,墨翟急人之难,勇人之事,虽杀身成仁,而

足不旋踵,乃我国第一位大侠。

NO.2 颜真卿

谁都知道这是一位创造了汉文字艺术巅峰的书法大家,

却鲜有人知道他刀光剑影的一生,知道他是出入十万敌军如

履平地的一条铁血汉子,知道他是风雨飘摇、烽烟四起的中

唐时代之忠臣烈士。刚正耿直的人格和瑰丽雄浑的艺术在他

身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巨大骄

傲,也是其历尽苦难仍然生生不息的根由。每次感受颜体厚

重雄强、大气磅礴的书风,我就觉得自己回到了汉唐,那个

创造经典的时代,也是人格伟岸的时代。在平定安史叛乱中,

颜真卿凑集河北二十万大军拖住叛军,打赢了平定安史之乱

的第一场大仗。叛军势盛时,河北各郡大都被攻陷,只有他

固守的平原城没有陷落。后来,为了平息李希烈叛乱,他以

七十七岁高龄独闯虎狼之地,面对土匪们明晃晃的尖刀,毫

不畏惧,面不改色,在被李希烈扣留一年多后自缢殉国。身

为朝廷重臣,他为官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以致闹到了

“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不得不写信向同

事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这就是书法史上奇特的《乞

米贴》的来历。寥寥数言,但研读起来却觉浩然正气,扑面

而来。著名艺术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

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

心,与其字体无异也。”

NO.3 辛弃疾

我一直以为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萧峰萧大侠式的人

物,其人格魅力和武功修为均冠绝当世,而文彩风流更是千

古一人。你了解了他的一生,然后再去读他的词,便一定会

惊异于我中华青史竟有这样光明俊伟的人杰。他会让我们看

到的所有西方大片中的孤胆英雄黯然失色:比得上他的勇猛

剽悍比不上他的奇志大勇,比得上他的卓绝功业比不上他的

忠义之心,比得上他的风流潇洒比不上他怒澜排空的滔滔文

才。青年时,辛弃疾献身民族救亡,起兵于已经沦陷敌国十

多年的山东。他亲率五十骑兵,奇袭金营,生擒叛徒,连夜

弄驰千里押回建康,谱写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传奇,其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后在湖

南主持军事,创置“飞虎军”,“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

诸军之冠。”但观其一生,多遭朝廷误解,投散置散于乡里

数十年之久,与萧大侠一样受尽冤屈。英雄报国无门,横戈

跃马、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郁积为满腔忠愤,尽托于如椽大

笔而自铸伟词,造就了中国诗歌史上罕见的硬派抒情风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

万里须长剑”、“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将军百战声名

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中国文人的传统是“达

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辛弃疾一生却有进无退,始

终没有忘记收复故国,复我文邦,真大英雄也!

NO.4文天祥

去年过吉安,去了一趟文天祥纪念馆。在里面参观的一

个多小时内,未能见到一名其他游客。馆内陈列物有文物价

值的不多,只有于佑任老先生的一幅字印象深刻。于先生病

逝台湾后,遗嘱要求面北立墓,并赋《望大陆》一诗:“葬

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这

让我想起当年文丞相伏首就刑前,要求面朝南方故国的情

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江南死不休。”真是千古英雄

同一心啊!我中华历经浩劫而至今屹立,皆因为这些忠贞烈

士的存在。公元十三世纪,蒙古人横空出世,从东亚打到西

亚,再打到欧洲,无人能撄其锋,其残暴酷虐更令天下人不

寒而栗。欧洲人在饱受毁灭性打击而无可奈何后,把罪责归

因于自己犯错太多,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称蒙古人为“上

帝之鞭”。征服欧洲人后,他们开始攻击中原诸国,用22

年时间灭掉西夏王国,用23年时间灭掉当时看起来最强大

的金帝国。然后开始包抄南宋。在蒙古人看来,南宋将是最

容易解决的一个对手。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一仗打了近半个

世纪,大汗蒙哥还在攻击合州钓鱼城的战斗中毙命。他们不

明白只会吟诗作画、体格瘦弱的南人何以能抵抗这么久?在

见到文天祥后,才发现这个民族身上蕴藏着一种很神秘很强

大的力量。征服了大好江山,却征不服人心。蒙元统治中原

近百年,如同过客,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而文丞相一曲《正

气歌》,却以满腔精忠之气,千年万世,让人们感受到一个

伟大民族悲壮雄烈的人格力量。

NO.5王阳明

少时读《三国》、《大明英烈》,觉得诸葛孔明、刘伯温天

上之事知道一半,地上之事全部知道,谈笑间,强虏灰飞烟

灭,真乃神人;后来沉迷金庸武侠世界,对那些在人迹罕至

的山洞突然悟得武学真谛,然后横行天下无敌手的神奇际遇

心驰神往。再后来,明白这一切都是传说和虚构,是自以为

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白日梦。但读过阳明先生的传记后,

我才明白中华历史上还真存在过这样的牛人。这个人集伟大

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武术大师于一身,千

古之下,无人可比。想当年,他站在贵州龙场那个小小的驿

站门前,独对如血残阳,惊天一悟,“宇宙即是吾心,吾心

就是宇宙。”从此中国的思想河流发生了巨大的转向,这与

武侠小说中的大侠突然悟出武学秘笈具有同样的浪漫主义

色彩,而且在他人生的每一个转折时刻,确实都有僧人、道

士、方外异人出现。他断言:“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

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这不仅彻底瓦解了宋明理学,

而且直抵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想境域,更为

要紧的是,让匍匐了数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突然明白了主观

能动性的巨大能量,“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

望,无我这般人!从此中国的历史由帝王史变成为名臣史、

知识分子史。王阳明的个人气质近于古人所谓“豪雄”,或

者说他根本就是一个武林高手。他青年时任侠骑射,留情兵

武,足迹踏遍江南塞北之地。在江西比武时,他以九矢全中

的成绩震慑向他挑畔的内侍高手。正德十四年,宁藩朱宸濠

在南昌发动叛乱,以十万大军,兵下南京,震动朝野。王阳

明手无寸兵,却义无反顾,在强弱悬殊得不可思议的情况下,

35天就生俘了朱宸濠,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技

巧。他的事业功绩不仅在古今读书人中绝无仅有,在两千年

的文臣武将中也十分突出。所以有人说:彪炳显赫,自明之

后,唯此一人而已。而我以为,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孔子之后唯阳明先生可当此论。

NO.6 夏完淳

中国诗歌自唐宋之后,沦落为文人吟风弄月,赏花佐

酒的小道,步入江河日下的状态,特别是有明一代,时世钳

口禁声,诗人低轸轻弦,几无大家。然而,至南明时期,时

局板荡,山崩地裂,明诗词竟在谢幕之际重回高音区:悲歌

击筑,不让荆轲《易水》;穿云裂石,可比东坡《大江》。

在四海狼烟中,有一翩翩美少年成为我心目中千年才可一见

的卓然英豪,他就是《别云间》的作者夏完淳:“三年羁旅

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他出生在一

个忠烈之家。十五岁,即随父亲和老师起兵抗清,其父其师

兵败后均投水殉国,自己也在回家探母时被捕,八十天后英

勇就义,时年17岁。在南京受审时痛骂大汉奸洪承畴的情

形成为那个山河破碎的时代著名的历史细节。“万里飞腾仍

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一个17岁的少年在那样艰难的

时世尚能如此力挺狂澜,知不可为而为之,乃我数千年礼义

廉耻之邦屹立不倒的精髓。

NO.7 谭嗣同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他无疑属于后者。但人们心中也

一直有疑问,谭本来有时间有条件像康梁一样脱身,为什么

一定要决绝赴死,以33岁的大好头颅抛掷京华街头?这个

疑问只能从谭嗣同的精神气质寻找答案。“吾自少至壮,偏

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濒死累矣而卒

不死;由是益轻其生命,以为块然躯壳,除利人之外,复何

足惜。深念高望,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矣。”这是谭嗣同

在《仁学自叙》中的一段话,联系到后来名垂青史的壮举,

可见他是个以自己的行为实践自己思想的烈士。在那个新旧

交替而前路不明、国家又危机四伏的时代,觉醒者的内心大

都怀着极度的悲愤和焦虑,甚至绝望。谭嗣同的选择除了不

屈不挠的勇气外,还有着“抵抗绝望”的悲情,而决不是“文

死谏,武死战”儒家的忠君道德所能规范的。一百多年后,我

读到《圣经》里的话:“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

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

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

生。”这总让我想起谭的铮铮誓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

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NO.8 张自忠

关于张自忠的事迹网上书籍中到处都能看到,我并不

比别人了解得更多。我的家乡,抗战时属第九战区,是中日

两军搏杀的主战场。我小时念书的学校不远有座梧桐岭,当

年就发生过激烈的战斗。山上至今有战壕和弹坑遗迹,我们

还在岭上拾过弹壳。在一个名石溪的山乡,我见过一座合葬

的抗战烈士墓。那是人迹罕至的山间,就一块平常的墓碑,

刻着当时县长题的碑文,字迹已不太清楚。细看方知是国民

党军李天霞部曾在此与敌寇激战数昼夜,为长沙会战的一部

分。不久前读到萨苏先生《国破山河在》,这本书是作者在

日本翻阅了大量史料写成的,真实而感人。他在书的《后记》

中说:“在这些资料中,我看到的分明是一个个当年的中国

人,他们或刚烈、或勇猛、或聪颖、或机变,用他们的脊梁

扛起那个时代中国的命运。”八年抗战,那一代中国人为保

护自己的家园和尊严而英勇赴死,以简陋的武器和凶残的敌

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是中国的国魂。

张自忠将军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NO.9 赵一曼

最后两位英雄我选了两位女性。中国历史舞台给女性提供的

机会不多,或者即使有也被男人们编写的史籍所埋没。只是

到了近现代,国运多舛,加上五四启蒙,女性的觉醒成为民

族精神觉醒的重要内容和成果,于是我们能看到一大批有血

有肉的女性英雄。赵一曼,一个生于四川宜宾的美丽姑娘,

在民族存亡之秋勇蹈绝地,与凶恶的敌人展开了刀枪相见的

生死搏斗,“红衣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后因战场

负伤被捕受尽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

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

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

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在走

上刑场的前夕,她给儿子写了一封遗书:我的亲爱的可怜的

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

,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

你的记忆里了。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的起你,因为妈妈是慷

慨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

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

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

NO.10 李九莲

在赣南这块曾经风云际会而又终于被遗忘的贫瘠之

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竟出了个刚烈女子,再次让我久难释

怀。几千年专制暴虐的政治文化,造就了这个古老民族根子

里无边无际的黑暗,种种残忍乖僻的邪气,凝结充塞于民族

心理的深沟大壑之中。偶尔风荡,四处漫延,即成劫世。文

革就是这样的劫世。吾生虽晚,记事时值七十年代中期,那

个疯狂的年代却深印脑海:居住的老屋里满墙雪白的大字

报,民兵们在批斗会上用梭标捅打四类分子的双腿。更有一

位眉目清秀的老太太,因为丈夫是逃往台湾的国军军官,隔

一断时间就要在村子前的谷场跪上一两个小时。老太太在寒

风中或烈日下的满头白发,成为我关于人生的最次记忆,那

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其中会有凄婉的情绪影响自己的一生。后

来,在看到报告文学《历史沉思录》时,内心的震撼难以言

喻。《国家评论》()说:主人公之一的

李九莲——一个平平常常的中国女子的名字,二十年来让我

无法忘记。这个女子短暂一生的故事我甚至不忍在这里复

述,那需要很大的勇气。她无疑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但一个

童养媳、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小城女性,在那个疯狂血

腥的年代用鲜血担负起一个民族最后一丝理智和尊严,却是

沉重的悲剧。想起从省城到北京那么多大人物要置她于九死

不生之地,我就感到无比的羞耻,他们比那个在她枪杀后凌

害她身体的变态之徒更不可饶恕,尽管他们中还有很多人仍

然活在这个国度里享受荣华富贵。最后,请记住她喋血的日

子:19771214日(这时文革已结束,这位文革最激

烈的批评者也被残杀);请记住她临终前写下的话:“我就

是像一只杜鹃一样啼出血来,又有何用?我向冰冷的墙壁喊

一声,还会得到回音,而向活人呼喊千万遍,恰似呼唤一个

死人!”

越怎么组词-参差不齐的近义词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十大英雄人物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09:07: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632341796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十大英雄人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十大英雄人物.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