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的典故

更新时间:2023-05-26 04:52:42 阅读: 评论:0

三顾茅庐缩写-实训体会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的典故
2023年5月26日发(作者:如何分辨翡翠好坏)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的典故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

成绩。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的典故,欢迎阅

读。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汉语拼音】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

【词语解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字词解释】鸣:动词,鸟叫。

【成语性质】褒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

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典故一】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礼》是用

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

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是用来抒情达意的,《易》

是用来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通晓微言大义、

衡量是非曲直的。”太史公说:“世上的道理广阔无垠,难道不伟大

么!言谈话语果能稍稍切中事理,也是能排解不少纷扰的。”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

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

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

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

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没有一个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

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

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

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

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

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

长达三十六年。这些话全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

出使赵国请求救兵,送(赵国)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头

朝天大声地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威王说:“先生是嫌礼物

太少么?”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威王说:“那你笑,难道有

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祷

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狭小的高地上收获的

谷物盛满竹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五谷丰

盛堆积满仓。’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

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

辆。淳于髡告辞起行,来到赵国。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

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而去。

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设置酒肴,召见淳于髡,赐他酒喝。问

他说:“先生能够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

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

一石呢?能把这个道理说给我听听吗?”淳于髡说:“大王当面赏酒

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战,低头伏地地喝,

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父母有尊贵的客人来家,我卷起袖子,躬着

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屡次举杯敬酒应酬,喝不到两

斗就醉了。假如朋友间交游,好久不曾见面,忽然间相见了,高兴地

讲述以往情事,倾吐衷肠,大约喝五六斗就醉了。至于乡里之间的聚

会,男女杂坐,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

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

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

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余的

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在一起,杯盘

杂乱不堪,堂屋里的蜡烛已经熄灭,主人单留住我,而把别的客人送

走,绫罗短袄的衣襟已经解开,略略闻到阵阵香味,这时我心里最为

高兴,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

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这番话是说,无论什

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来婉转地劝说

齐威王。威王说:“好。”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

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

作陪。

典故二】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

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

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话,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

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

“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

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

你放心,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

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

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

处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庄王不因为

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事先显示,故此能有好

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

越不可估量。”

成语相关人物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

臧王,汉族,姓芈,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

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侣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

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

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

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

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

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

影响。

情绪对人的影响-补充协议范本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的典故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04:5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479621793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的典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谁的典故.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