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地图和矢量地图的概述
数字地图作为整个城市交通GIS系统的基础,它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了解一下数字地图的概念以及目前GPS实验室做过的与城市交通GIS系统
相关的工作。
1栅格地图和矢量地图的基本概念
数字地图按照其数据结构的不同,又主要分为数字矢量地图和数字栅格地图两
种(文中为叙述方便分别简称矢量地图和栅格地图)。
栅格地图是各种比例尺的纸介质地形图和各种专业使用的彩图的数字化产品,
就是每幅图经扫描、几何纠正及色彩校正后,形成在内容、几何精度和色彩上
与地形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数据文件。栅格数据为按给定间距排列的阵列数据,基
本信息单元由数据点的空间位置和数据信息构成,数据信息可以是高程、遥感图
象的RGB值或其它信息。数据按图幅或按区域存放,文件结构包括文件头和数据
体,文件头包括对数据的各种描述信息(如行数、列数、格网间距、坐标等),数
据体依次记录基本单元信息。一般为节省存储空间,栅格数据需进行压缩或以其
它形式进行重新组织。
矢量地图是每幅经扫描、几何纠正后的影像图,对一种或多种地图要素进行矢
量化形成的一种矢量化数据文件,是一种更为方便的放大、漫游、查询、检查、
量测、叠加地图。其数据量小,便于分层,能快速的生成专题地图,所以也称
作矢量专题信息DTI(DigitalThematicInformation)。此数据能满足地理信
息系统进行各种空间分析要求,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可随机地进行数据选取
和显示,与其他几种产品叠加,便于分析、决策。通常矢量数据的基本单元定
义为点、线、面3种目标形式。基本信息单元由反映其分类体系及位置的基本
数据组成。同一类基本空间信息单元具有类似的质量、数量特征,构成一个要素
层;多个图形要素层构成一个图幅,数据按图幅存放;同一比例尺的多个图幅构成
一个区域。
这两种数据结构的优缺点对比如下:
矢量数据,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有利于网络和检索分析;图形显示质量
好,精度高;但是数据结构复杂,多边形叠加分析比较困难。栅格数据,数据
结构简单;便于空间分析和地表模拟;现势性较强;但是数据量大,投影转换
比较复杂。
例如成都市地图,按照比例尺1:200000(约),转化为24位位图,大约
15M,而利用城市交通GIS系统生成的矢量地图数据库,只有137K,近3000条
道路(矢量边)的矢量文件大小只有约61K。可见矢量电子地图的优越性。
2 GPS实验室开发的城市交通GIS系统
绝大多数GIS系统中使用的地图是以矢量地图作为其表现形式的。国内目前矢
量地图常用的生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数字化仪从纸质地图中提取,另一种
是从点位图中利用模式识别的有关理论进行识别和提取。生成一个准确而完备
的矢量地图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用数字化仪生成矢
量地图,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生成一副实用的矢量地图,
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一个实用的GIS系统,是GPS实验室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课题。
GPS实验室从1993年以来,一直在从事GPS定位、监控与导航和GIS系统的研
图2-1矢量地图的组成
一副地图可以看成是由点、线、面三种几何图形构成的。点指的是单位之类的
地物实体,线则是道路、铁路之类的实体,而区划这类的实体就可以用面来表
征。依照传统的习惯,把点、线、面这三类地物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生
成、编辑电子地图的过程就是生成、编辑地图矢量库和数据库的过程,下面我
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两个最重要的库。
2.2地图矢量库
矢量库定义出几何结构的位置形状信息。点标志比较简单,只是一个点;面标
志对应的几何结构就是一个多边形,也比较简单;而线标志则包含较多的内容,
要相对复杂一些。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与线标志有关的一些定义,也就是道路的
有关定义:
定义0:矢量边。是一些点的坐标的集合,表征着一条连续的折线。它有以下
的性质:
a.点的排列顺序决定了折线的行进方向,决定了折线的形状和位置;
b.只有两个端点可以属于别的矢量边。
定义1:大节点、小节点、节点。大节点是矢量边的端点;小节点是指矢量边
除端点之外的内部点;大节点和小节点统称节点。
定义2:弧。一条弧就是一条矢量边,是若干个节点的集合。组成弧的节点是
顺序排列的。
究。无论是GPS定位、监控、导航,都离不开GIS系统的支持。在GIS系统方
面,已经有过多个版本,分别是在DOS、WIND31和WIN95下开发的。经过许多
人多年的努力GPS实验室形成了一套有实验室特色的,而且比较成熟的GIS软
件和GIS环境矢量地图生成平台。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GPS实验室开发的矢
量电子地图生成平台和GIS系统。
2.1系统组成
我们所说的GIS往往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而且包含了很多各类数据管理、
决策的模块,它是一种针对性比较强的系统,对于不同的用户,往往对数据有
不同的操作、管理、决策。但是它毕竟是一个以地理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的系
统,所以有一个因素不能少,那就是电子地图,它为系统提供最基本的地理信
息。
我们如何来组织一份矢量地图呢?数据是矢量地图的核心,电子地图可以看作
由点、线、面这三种几何对象以及它们的属性数据构成的数据的集合,所以我
们引入了地图矢量库和地图数据库这两个概念[19]。矢量库是一组图形描述数
据,保存了地图的几何数据;数据库则是一组描述数据,保存地图各种几何对
象的属性数据,二者之间通过地物对象的序号建立索引关系。如下图:
定义3:路。路是若干条弧的集合。
如图所示:
图2-2几种拓扑结构的定义
对于线地物,需要知道的属性有:类型、位置、形状、名称、颜色、显示宽度、
显示级别等;
上面提到的各种地物的属性数据中都有一项——类型,也就是它所属的组
(Group)。组,定义出了某一批地物的缺省属性,是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属性
的同类地物的集合。
整个数据库的层次如下所示:
我们以后所有的工作都要针对以上定义的几种结构来展开的。
2.3地图数据库
地图数据库中包含了各种地物的属性数据。
对于面地物,需要知道的属性有:类型、位置、形状、名称、颜色等;
对于点地物,需要知道的属性有:类型、位置、名称、显示图标、显示级别等;
图2-4地图对象间的关系
图2-3地图数据库的层次
地图对象类包含地图的属性和组成成分,属性表示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名、
比例尺等等,在这个类的层次上我们可以定义地图的基本操作,例如放大、缩
小、漫游等。从这个对象的关系图来看,在实现的时候,地图的数据库与矢量
2.4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可以最自然地描述现实世界,将实体抽象为对象,用
对象中的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模拟客观世界及其运动。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有
很强的扩充性。根据面向对象的数据组织方式,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了一个
稳健的,易于扩充和修改的数据库模型。如图2-4所示:
地图的数据库有四个层次,最上层当然是地图数据库,它由三个部分
(Division)构成的,也就是点、面、线三大类地物;每个部分又由若干个组
(Group)构成;每个组又由若干个地物实体(Entity)构成,实体,就是点、
面、线这类的地物个体。这种分层结构使得配置地图数据库时显得特别的方便。
生成一副较完备矢量交通地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①彩色地图的道路识别;
②地图矢量化;
③矢量地图的校正和地图信息的添加;
彩色地图的道路识别,就是根据一幅彩色交通地图,利用一定的算法,提取出
其中的道路、区域信息,形成一幅黑白位图[20]。地图矢量化则是根据得到的
线状的黑白位图抽取出有意义的模式特征。矢量化后的地图经过校正和添加地
图信息就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我们的监控和导航系统了。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
下地图矢量化和地理信息添加这两方面的内容。
4地图矢量化
在矢量化之间一般要先作一些预处理工作,以减少噪声的干扰,保证数据的质
量。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平滑:
所谓的平滑处理是将图象上由于噪声引入的孤立点去掉,将孔洞、缺口、间隙
填补上,将小突起删除。平滑处理是预处理的第一步,平滑的结果将影响细化
的结果,最终影响矢量化。
②细化:
所谓的细化是将图象上的线条细化成一个象素宽的线条的处理过程,细化的结
果使得线条所在的地方总保持一个象素宽。对细化的一般要求是:保证细化后
曲线的连通性,细化结果是原曲线的中心线,细化处理速度快,保留细线端点。
矢量化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化算法。
③连接断点:
计算断点之间的距离,如果之间的距离小于给定的误差,则在断点之间画一条
直线。
④删除毛刺:主要是删除图像点外细小的分杈。
在最终的细化位图上就可以完成图形的矢量化过程。我们给出地图矢量化的基
本流程如下:
库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相反,数据库实际上包含了矢量库。也可以这么看,矢
量库实际上是一个几何对象集,提供某些Entiy的几何数据。
Entity包含了基本地理对象的属性和空间几何信息,指明了基本地理对象的基
本特征和组成的几何对象,几何对象包含几何对象的地理位置和相互关系的信
息,可以分为纯几何对象类(如点、多边形等)和拓扑几何对象类(如节点、
弧等),后者是由地图矢量库来提供的。
3 交通矢量地图的生成
要生成一副交通矢量地图,首先是生成地图的矢量文件,生成矢量地图的拓扑
结构——矢量库。我们采用的是从点位图中识别、生成矢量地图的方式。我们
将从纸制地图扫描得到的点位图进行识别,提取出其中的道路信息,然后将这
些道路信息矢量化得到一副只包含道路信息的矢量文件,将这作为一副矢量地
图的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编辑、校正,并输入各种地图上的有关数
据,生成电子地图的数据库,最终生成一个完整而准确的矢量地图。
图2-10地图矢量化的流程
5矢量地图的编辑
地图矢量化完成以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包含了所有道路拓扑信息的基本的矢
量文件,它只是矢量地图库的一个雏形。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对矢量地图进行
编辑,将地图上地物的属性信息输入地图属性数据库中,并确定地图的地理参
数,从而生成一个完整而又准确的交通矢量地图。
矢量地图的编辑主要完成以下的几个方面的工作:
编辑GIS地图数据库;编辑地图的拓扑结构;利用已有的轨迹记录确定地图的
地理参数。
一副地图编辑过程可以用如下的流程图来表示:
转换成矢量地图合并矢量地图地图数据库图形数据组属性数据组改正后地图地
图修改无误差的地图有误差的地图矢量文件
图2-11地图编辑的流程
图2-12地理数据的分层组织
另外,对于一个GIS系统,不可或缺的功能就是根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一些决
策,例如搜索两个给定点之间的最优路径。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节
点、弧、路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此我们提供充分的机制,使得它们之间
能够顺利的相互访问。如图2-13所示。
5.1地图数据的结构
数据是地图的核心。一副完备的电子地图的数据量是很大的,我们采用了分层
的数据结构来组织这些数据,最大限度的考虑和满足用户的需要。
地理数据的分层结构:
电子地图由基本地理对象集(点、线、面状地物集)组成;基本地理对象由几
何对象(点、线、面)加上其属性数据组成,几何对象包含地理对象的几何数
据,并维护对象间的拓扑关系。
5.2矢量库的组织
地图矢量库保存了组成地图的线状元素的几何数据,也就是包含了节点、弧和
路的信息。它是整个电子地图和GIS系统的根本,也是我们后面实现路径寻优、
动态轨迹校正等智能决策功能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个矢量库中是如
何组织这些数据的。
像我们在最前面提到的,弧是节点的集合,路是弧的集合。我们可以把矢量库
看成由三个表构成,一个节点的表,每一行表示一个节点,X、Y坐标组成这个
表的两个列;一个弧的表,它的每一行表示一条弧,它的列是构成这条弧的点;
还有一个路的表,它的每一行表示一条路,构成这条路的所有的弧是各个列。
如图2-13所示。
图2-13地图矢量库的组织
5.3矢量地图的编辑
主要包括地图的整体操作和地图上地物信息的编辑。
地图的整体操作包括:地图的拼接和地图的平移。这两个功能是整个GIS和地
图平台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因为一副纸制地图往往是很大的,由于条件的限制,
我们不可能把地图全部一次扫描、处理完成,一般是将地图分成几个部分,分
块扫描处理,得到这几个块小图的矢量文件,然后再将这几块矢量文件合并起
来,地图拼接完成的就是这个功能。我们要将拼接图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然后
将其中有用的信息加到目标图上,这就需要对地图进行整体的平移。
地图上地物信息的编辑包括:路的操作(定义,删除)、矢量边的操作(添加、
删除、弧的整体调整)、节点的操作(节点的添加、删除、合并、拆分)、区
域的操作(定义、调整、删除)。这些都涉及地图矢量数据库中各种拓扑结构
的调整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整个矢量地图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整个
GIS系统和地图平台最重要的功能。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GPS实验室——RS篇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04:3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466951793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免费下载】栅格地图和矢量地图的概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免费下载】栅格地图和矢量地图的概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