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酝酿(liànɡ) 憔悴(qiáo) 威慑(shé) 咄咄
....
逼人(duō)
B.凯歌(kǎi) 清冽(liè) 静谧(mì) 拈轻怕重
....
(niān)
C.霎时(chà) 愕然(è) 喧嚣(xiāo) 参差不齐(cēn)
....
D.嗔怪(chēn) 蜷伏(juǎn) 绽开(zhàn) 恍然
....
大悟(huǎnɡ)
【点拨】A项,“酿"应读niànɡ,“慑"应读shè;C项,“霎”
应读shà;D项,“蜷”应读q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搓捻 缭亮 霹雳 翻来复去
B.烘托 葱茏 询职 人迹罕至
C.优雅 伶仃 劫掠 沉墨寡言
D.宽敞 点缀 倜傥 妄下断语
【点拨】A项,缭-嘹,复—覆;B项,询—殉;C项,墨—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几十年过去了,刘老师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诲人
..
不倦,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
1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
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
C.孙悟空是《西游记》塑造的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的
....
大英雄形象.
D.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
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
【点拨】“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不可形容交响乐,使用对象错误。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
任。
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
一。
C.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
提升自我.
D.通过认真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父
母的不易。
【点拨】成分残缺,应删掉“通过”或“使”。
5.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是那样的混沌无涯。一
声雷,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2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6.古诗文默写。(5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
北》)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鉴:镜子),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读后回答
问题。(3分)
话说那六健将出洞门,径往西南上,依路而来。行者暗想道:
“他要请老大王吃我师父,老大王断是牛魔王。我老孙当年与他
相会,真个意合情投……虽则久别,还记得他模样,且等老孙变
作牛魔王,哄他一哄,看是何如。”
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后是如何引起红孩儿的怀疑并最终被识
破的?后来孙悟空又是怎样救出师父的?
牛魔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
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便
请来观音菩萨,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出师父.
3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
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
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
成熟。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只能从中取其一瓢,区别
在于取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
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材料三:2019年4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
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以下是2017年与2018年未成年人
阅读率的对比图:
(1)阅读材料一与材料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示例:读书要有所选择,应选择能引起自己的阅读兴趣又有
阅读价值的书来读。
(2)阅读材料三的图表,综合2017和2018年的数据,写出
四条信息。(4分)
示例:①2018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下降
4
了7.8个百分点。②2018年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较
2017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③2018年14-17周岁青少年
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④2018年我国0-
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较2017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示的画面。(2分)
示例:潮水上涨,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顿时开阔;船行
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
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生”“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
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深刻哲
理。
(二)(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5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
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
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①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
平蜀.②令誉:好的名声。③钟繇(yáo):三国时魏国相国。④
敕:皇帝召见。⑤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约定 )
.
(2)相委而去( 离开 )
.
(3)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少年时 )
.
(4)卿何以不汗( 出汗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表示道歉)。元方走进家门,
连头也不回。
(2)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钟毓、钟会)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
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13.用【甲】文原文填空.(2分)
6
③④⑤
①②
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曰:“卿何
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表明友人认识到
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友人惭,下车引之”.
14.【甲】【乙】两文都是写儿童的聪颖机智,【甲】文中陈
元方的聪颖机智主要体现在他小小年纪却能反驳父亲的友人并
指出友人的错误,【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兄弟二人在
魏文帝面前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且语言风趣诙谐.(用自己的话
回答)(2分)
【乙文参考译文】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名声.
(钟毓、钟会)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
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
晋见。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
钟毓回答:“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
出。”文帝又问钟会:“你脸上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由
于恐惧战栗,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也不敢冒出。”
(三)(16分)
拾荒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
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
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
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
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
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
7
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
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
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
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
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
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
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
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
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
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
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
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
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
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
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
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
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
8
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
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
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
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
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
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
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
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
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
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
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
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
“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
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
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
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
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9
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
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5.参照下面的表述,分别用两个四字短语将小说情节补
充完整。(4分)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婆媳争吵,妥协
寄居→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
决然离去→②捐建学校,拾荒依旧。
16.小说第⑫段中写道“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分)
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
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这笔
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
17.选择一个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3分)
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
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
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示例一:动作描写。通过对拿钱的一系列动作的描绘(“咬、
撕、揭"等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王婆婆救弃
婴的决心,对这笔钱的不舍,以及王婆婆的善良仁爱.示例二:
细节描写.通过“咬牙"“颤抖”“一层又一层”等细节的描述,_表现
了王婆婆这笔钱来之不易和对钱的珍视。_示例三:运用比喻的
修辞手法,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过程比做“一层层剥开自己
10
的心”,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不舍,表现了王婆
婆的善良仁爱.
18.小说第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
大量的篇幅来描述,第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将这一年发
生的事情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分)
第②③段详细描述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
更能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表现王婆婆的善心;_第⑬段中,新
教学楼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
用不大,故一笔带过。
19.小说最后一句写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
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
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3分)
示例: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
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正确的金
钱观”“纯真”);③王婆婆的儿子儿媳与王婆婆争吵,让王婆婆寄
居别处,丢弃了孝顺;④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
(四)(13分)
薄荷
①有一年,小姨从城里回来,给我们带了一包糖。小姨说,
是薄荷糖呢。小姨的眼里竟然还闪着光。我一听“薄荷”二字,
本来像阳光般在花枝上跳来跳去的欢欣,呼啦啦落了一地。薄
荷有什么可稀罕的呢?
②乡下孩子虽没见过世面,但对植物有一种天然的熟识感,
11
且这薄荷在乡下实在太普遍,甚至到了令人漠视的程度.去学校
的路上,有一段马路,马路两边有深深的沟,一丛丛的,都是
浓青青的薄荷,落满了尘。每天来来回回好几趟,几乎不会多
看薄荷一眼.
③薄荷的味道也不怎么样,家里西屋药房的柜子上放着一
瓶薄荷做的药片,父亲曾给我吃过,凉凉的底色里竟藏着辣。
我悄悄把那薄荷片吐了,之后再路过那满沟的薄荷,开始有几分
厌烦。
④对薄荷的感情,现在想来,和对故乡的感情竟有几分相
似。那时候,人是小小的,心却大得很,轻狂得不行,热热切
切地要去外面的世界.眼前的简单素朴,泥土和植物,太熟悉以
至于腻烦。
⑤后来到底出去见识了,从小城到大城,又到了天子脚下,
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喧嚣世界,很多时候却不由自主会想起曾经
令人腻烦的宁静乡土,还有光阴里一丛丛宠辱不惊的薄荷。
⑥到超市买东西,看到标签上的薄荷二字会无端升腾起莫
名的亲切感.生活日用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成了薄荷味的。
出门时手包里会塞上一小包薄荷味的口香糖,并不为吃,只为能
常常看包装上那片绿绿的薄荷叶.
⑦有一回,在居住附近的集市上碰到卖花人,这卖花人特
别,竟只卖一种植物,是薄荷!天太热,他把一盆盆青郁郁的
薄荷小心放在刚下过雨的浅水沟里。水沟虽不太干净,可那薄
荷却越发的青茂。我站在一旁看得痴,那一盆盆薄荷,在记忆里
12
绵延开来,延展为一条明亮的乡路,通往那无忧无虑简单清寂
的乡村岁月.
⑧卖花人笑着告诉我,薄荷一点不娇贵,好养得很。
⑨从乡村出来的我当然知道薄荷的脾性,薄荷是乡下人的
植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多半是没有矫情的习惯的。
⑩我坚定地买了两盆薄荷抱回家,养在客厅亮亮的窗台上.
而此时,这明亮的窗台俨然已是薄荷环绕的一个清新简素的世
界,没有姹紫嫣红,只有一片令人心清心宁的青碧。
⑪之前,家里的窗台已养着好几盆薄荷了,还有几瓶剪下枝
养在清水里的。可是,当出门碰到薄荷,总有他乡遇故知的亲
切温暖,会不由自主地驻足问候。不忍心擦肩而过,错过这缘
分,便要带回去一些养着。
⑫家里那人笑我,你呀,这是要在窗台上养出一片故乡嘛。
⑬我一愣,还真是如此,光阴流转,往时光深处,心却小了,
不再渴慕外面广阔的热闹天地,只想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
朴朴地过日子,像从前的故乡。也像字句简单的一首诗,像木心的
《从前慢》。
⑭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最想念幼时家中的院落,母亲在
院子里种菜种花,那才叫生活,真美.这位朋友是生意人,走南闯
北,见过大风大浪大繁华。当他说起这世间的美味莫过于他母亲
做的清炒苦瓜时,那眼里也闪烁着一种光,和小姨当年说薄荷
时的神色一样。朋友说苦瓜是自家院落里种的,一点都不苦。
⑮才明白,当年小姨眼中的光,是一种何等的意味。
13
⑯如今,我也早已爱上了那薄荷味,那清新,那凉,那寂,
甚至那辣。周末,摘几片薄荷叶,清洗干净,泡一杯薄荷茶,坐在窗
边,翻几页书,发一会儿呆,看几朵云。只想把生活变慢,把日
子过得像故乡的薄荷一样。
20.阅读全文,请筛选出薄荷的特点。(3分)
宠辱不惊;清新,清静;好养,不娇贵。
21.结合全文内容,表现作者对薄荷情感变化的词语依次是
漠视、厌烦(腻烦)、亲切、热爱(喜爱)。(3分)
22.请简要分析第⑭段的作用。(4分)
表明作者理解了小姨眼中光的意味,丰富了薄荷意象的内
涵,升华了作者依恋故乡,向往清静、简单、素朴生活的主题。
23.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你是
否认同,为什么?(3分)
清清静静、简简单单、素素朴朴过日子的方式。认同。慢
节奏生活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或
不认同。快节奏生活能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适应社
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作文(50分)
24.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
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
水依然,初心依然。
请以《________依然》为题,写一篇文章。
14
题二: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云起云涌山长水阔是风
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
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
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
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600字左右.
略.
15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02:4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403131791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