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3-05-25 23:52:17 阅读: 评论:0

手机卡销户-春节简介50字

兰亭序原文及翻译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排草的功效与作用)

兰亭序原文及翻译

《兰亭序》又称为《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一篇作品,记叙的聚会的欢乐

之情。下面是由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兰亭序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阅读。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

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

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

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

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

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

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翻译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

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

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

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

(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

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

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

(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

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

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

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

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

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

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

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

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

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

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兰亭序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

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

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

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

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

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

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

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

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

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

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

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

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

《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

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

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

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

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

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

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

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

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

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

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兰亭序注释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

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41位国家顶级军政明星在

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

述其事。

2、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3、会[huì]于会[kuài]稽:会:集会。会稽,郡名,今浙江绍兴。山阴:

今绍兴越城区。

4、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

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

词。

6、毕至:全到。毕:全、都。

7、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引申为高。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

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

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和畅:缓和。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22、骋:使…奔驰(使动用法)

23、极:穷尽。

24、信:实在。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

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26、取诸:从……中取得。

27悟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

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

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

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通“趋”,趋向,取向。舍,舍弃。

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

3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32(曾)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曾:竟然。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

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

作为凭证。

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

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

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

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

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养牛培训-朗诵配音网

兰亭序原文及翻译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23:5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299371789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兰亭序原文及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兰亭序原文及翻译.pdf

标签:过兰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