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洪迈《容斋随笔 · 野史杂说三事》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野史杂说,多有得之传闻及好事者缘饰,故类多失实,虽前辈不能免,而士
大夫颇信之。姑燕真宗朝三事于左。
魏泰《东轩录》云:“真宗次澶渊,语寇莱公①曰:‘虏骑未退,何人可守天 雄
军?’公言参知政事王钦若。 退即召王于行府,谕以上意,授敕俾行。王未及 有言,
公遽酌大白饮之,命曰‘上马杯’,且曰:‘参政勉之,回日即为同列也。’ 王驰骑入魏,
越十一 日虏退,召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②。予案澶渊之役乃景德元 年九月,是时
莱公为次相,钦若为参政;闰九月,钦若判天雄,二年四月,罢政; 三年,莱公
罢相,钦若复知枢密院,至天禧始拜相,距景德凡十四年。
其二事者,沈括《笔谈》云:“向文简③拜右仆射,真宗谓学士李昌武曰: ‘
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敏中应甚喜。’”予案真宗朝自敏中之前拜仆射者 六人:
吕端、李沆、王旦皆自宰相转,陈尧叟以罢枢密使拜,张齐贤以故相拜, 王钦
若自枢密使转。及敏中转右仆射,与钦若加左仆射同日降制,是时李昌武死 四年
矣。
其三事者,存中④《笔谈》又云: “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
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公
心欲之,而位在七人之下,度必不及已,乃谕有司:‘某自有小私带可服,候还
京别赐可也。’既各受赐,而晋公一带仅如指阔,上顾近侍速易之,遂得尚衣御
带。”予案景德元年真宗巡幸西京,大中祥符元年,巡幸泰山,四年,幸河中,
丁谓⑤皆为行在三司使,未登政府。七年,幸毫州,谓始以参知政事从。时辅
臣 六人,王旦、向敏中为宰相,王钦若、陈尧叟为枢密使,皆在谓上,谓之下
尚有 枢密副使马知节,即不与此说合。且既为玉带,而又名‘比玉’,尤可笑。魏
泰 无足论,沈存中不应尔也。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寇莱公,寇准。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名。宰相级官职。③向文简,
向敏中。④存中,沈括。《梦溪笔谈》的作者。⑤丁谓,丁晋公。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
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B. 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
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C. 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柢候库止/
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D. 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
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而士大夫颇信之”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两句中的
“信”字含义不同。
B. 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
也很大。
C. “予案景德元年真宗巡幸西京”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中的“案”字含义不同。
D. 泰山,文中指五岳中的东岳。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百姓崇拜、帝王
告祭的神山。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魏泰《东轩录》记载,寇准在宋真宗面前推荐王钦若,王钦若不负圣望,
后来王钦若因功官位与寇准同级。这事其实不符合史实。
B. 《梦溪笔谈》记载,向敏中被任命为右仆射时,皇帝对李昌武说,向敏中
一定很高兴。这是错误的,因为向敏中任右仆射时,李昌武已经去世。
C. 《梦溪笔谈》所说的丁谓凭借小聪明获得真宗“比玉”等事不真实,因为
丁谓根本没有跟随皇帝出行过,当时的辅佐大臣也不是八人。
D. 本文分析了三个典型事例,对两本著作所记载的一些史料进行考证,考
证的资料包括沈括的名作《梦溪笔谈》,体现了作者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退即召王于行府,谕以上意,授敕俾行。(4分)
译文:
(2)公心欲之,而位在七人之下,度必不及己。(4分)
译文;
14. 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野史杂说中记载的事情? ( 3 分 )
【答案解析】
10. A[(原文标点)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
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 数。
]
11. B(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这
些都还是正确的,但又说他们“职位很高”,是不准确的。虽然这些近侍有些时 候
对帝王影响大,甚至有不小的实权,但历代政权为了防止他们胡作非为,都要
限制他们的职位,否则将会影响政权的稳定)
12. C(“因为丁谓根本没有跟随皇帝出行过”与原文不符)
13. (1)寇莱公退下来就在行府召见王钦若,把皇上的意思告诉他,授予他
令符让他前往(2)丁晋公心中想要这个比玉,但他的地位在七人之下,估计自
己一定得不到。
[第(1)小题的关键点:“退即召王于行府”状语后置句;“谕”意为“告诉”; “俾”意为“
使”。第(2)小题的关键点:“欲”意为“想”;“位”意为“地位”; “度”意为“估计”。每小题
关键点各1分,大意1分]
14. 野史杂说,有许多是来自传闻和好事的人的夸大之辞,所以很多和事实
不符。(1分)我们对待野史杂说记载的事情,应该仔细考证,以确定其真伪。(2
分 )
【参考译文】
野史杂说,有许多是来自传闻和好事的人的夸大之辞,所以大抵很多和事实
不符,即使是记载前辈名人的事情也不能幸免,但士大夫很相信野史杂说的记载。
在此姑且摘取真宗朝的三件事来佐证。
魏泰《东轩录》记载:“宋真宗驻扎在澶渊时,对寇菜公说:‘敌人的骑兵没 有
退去,什么人可以守住天雄军?’寇菜公说参知政事王钦若可以。寇莱公退下 来就
在行府召见王钦若,把皇上的意思告诉他,授予他令符让他前往。王钦若还 没有
来得及说话,寇莱公就急忙倒上一大杯酒喝干,命令说‘这杯是饯行酒’, 并且说:‘
参政努力,你班师回朝的时候,咱们就是同级别的官员了。’王钦若骑 马进入魏郡,
过了十一天,敌兵退去,王钦若被召见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我考查澶渊这
一战役,是在景德元年九月,这时寇莱公任副宰相,王钦若任参政; 闰九月,王钦
若兼管天雄,景德二年四月,王钦若被免职;景德三年,寇莱公被 免除次相,王
钦若又掌管枢密院,到天禧元年才被任命为宰相,距离景德元年已 经十四年了。
第二件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向文简被任命为右仆射,真宗对学士
李昌武说:‘我从登位以来,未曾任命过仆射一职,向敏中应该非常高兴。’”我 查证,
真宗朝在向敏中之前被授予仆射之职的有六人:吕端、李沅、王旦都是从 宰相
转任的,陈尧叟因为撤除了枢密使一职后转任,张齐贤因为旧相被任命为仆 射,
王钦若从枢密使转任仆射。到向敏中转任右仆射,和王钦若任左仆射同日降 下
诏命,这时李昌武已经去世四年了。
第三件事,沈括《梦溪笔谈》又记载:“当时丁晋公跟随真宗巡幸各地,巡
行各地的仪式完成,下诏赏赐辅臣玉带。当时辅臣有八人,天子所在的地方库存
只有七条玉带,皇上衣服上还有一条玉带叫作‘比玉’,价值数百万,皇上想用 它
来凑足那数目。丁晋公心中想要这个比玉,但他的地位在七人之下,估计自己 一
定得不到,于是告诉主管这件事的官员说:‘我自己有一条小的玉带还可以用, 等
回到京城后再让皇上赏赐给我就行了。’各人接受玉带的赏赐后,唯独丁晋公 的
那一条玉带只有一个指头宽,皇上看见后命令身边的侍臣迅速换掉了它,丁晋 公
于是得到了皇上衣服上的玉带。”我查证,景德元年,真宗到西京巡行,大中 祥
符元年到泰山巡行,四年,到河中巡行,丁谓都担任朝廷三司使,未能位列朝 廷
辅臣之职。七年,皇帝到毫州巡行,丁谓才开始凭参知政事的身份跟随。当时 辅
佐大臣一共六人,王旦、向敏中做宰相,王钦若、陈尧叟担任枢密使,地位都
在丁谓之上,丁谓之下还有枢密副使马知节,即跟这个说法不合。而且既然叫作
玉带,又称为‘比玉’,尤其可笑。魏泰不值得评论,沈括是不应当这样做的。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22:58: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267011788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洪迈《容斋随笔-野史杂说三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洪迈《容斋随笔-野史杂说三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