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6期
vol.30No.6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2020年12月
Dec.2020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
桑纤,陈杰
12
(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400715;2.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石刻墓志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材料,记录了墓主的生平事迹、家族历史等,对历史、语言文字的研究具有
极高价值。但由于石面泐痕严重、文字字形变异等原因,墓志铭的释读会存在困难。本文就《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
汇编·中》里收藏的部分唐代墓志拓片进行研究,对书中所给出的释文提出一些补正意见。
关键词:《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释文;校补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094(2020)06-0049-06
ExamplesoftheProofreadingonAnnotationsofTheCollection
ofEpitaphsinXi'anBeilinMuum
SANGQian,CHENJie
12
(InstituteofChineLanguageandTextStudies,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ofInternationalEducation,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Asanimportantdocumentarymaterial,theinscriptionsonthestonerecordedthelifestoryand
familyhistoryofthetomb.Theyhavegreatvalueforthestudyofhistoryandlanguage.However,duetothe-
riousscaronthesurfaceandthevariationofthefont,theinterpretationoftheepitaphwouldbedifficult.This
articlestudiessomeoftheTangDynasty'sepitaphsinThecollectionofEpitaphsinXi'anBeilinMuum,and
givessomeopinions.
Keywords:TheCollectionofEpitaphsinXi'anBeilinMuum;annotations;proofreading
①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收藏原释文:“未搏九萬之風,忽見三千之日。”
按:《汇编》释文中“未”后为“搏”字,“搏九万
之风”文义不通。复查原拓,该字作,字形微
了130多种唐代墓志,该书不仅对这些墓志拓片
做了简单介绍,而且附上了拓片对应的释文,具
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由于石面残泐、文字异体
讹化等因素,《汇编》中给出的材料释文存在一些
疏漏之处。本文就其中部分可考校之处,提出补
正意见,兹分条列举于下。
一、误释
②
(一)一三○《韦晃墓志》(332)
泐。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前后文内容,复原该字
轮廓,应该是“抟”字。从字形轮廓看,该字的右
边更接近“專”,在碑刻文献中,“專”与“尃”常常
相混,不易区分,“摶”既是“抟”的的异写,也是
“搏”的异体,具体是何字,应该结合文义判断。
在此墓志中,应该是“抟”字,这里“抟风”引用了
收稿日期:2020-07-30
作者简介:桑纤(1996—),女,重庆开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文字学;
陈杰(1995—),女,重庆武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49
桑纤,陈杰《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抟并序》:“蹐厚載以長號,仰高旻而泣血。”其中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典故。“未抟九万之风”
是对墓主未实现壮志就逝去的惋惜。其他文献
中也有此典故的用例。唐钱可复《莺出谷》诗:
“抟风翻翰疾,向日弄吭频。”宋文莹《玉壶清话》
卷八:“纵辔诚亏于远到,抟风勉屈于卑飞。”明张
四维《双烈记·寇逸》:“夹攻里外施英勇,看他鹏
翮怎抟风?”另外,在《唐代墓志典故误释文举证》
中对“抟风”一词也有相关讲解。因此,根据字
[1]
形轮廓,结合文义及文献,释文中的“搏”应该为
“抟”字。
(二)一三一《赵玄敏墓志》(334)
原释文:“德興時進,補隨氣奕。”
按:《汇编》释文中“德”字后为“興”,“德興时
进”意义较通畅,但与后文“补随气奕”不对应,复
查原拓,“興”字作,字形微泐。根据残存轮
廓,结合前后文内容,应该是“與”字。碑刻文献
中,“興”、“與”的写法较接近,两者的区别主要在
上半部分,当两字不易分辨时,应结合文义判断。
此句中,“與”和“随”皆为动词,意义相近,两字对
应。另外。《西安碑林新入藏唐<赵有君墓志>小
记》中的释文也将其释为“德與時進”。此处“興”
当为“與”,文义通畅。
释文中“補隨氣奕”文义不通,复查原拓,
“补”字作。该字泐化严重,左边的“礻”旁较清
晰。根据残留轮廓,结合前后文内容,应该是
“神”字。从文义上看,“神”与“气”、“奕”搭配更
常见也更通顺,是对墓主精神状态的赞扬。其他
墓志中也有相关用例,如明朱国祯《资德大夫正
治上卿高先生墓志铭》:“自幼神采奕奕,善读书,
言动如成人”。“神隨氣奕”与前面“德與时进”对
应,是对墓主幼年时期的赞美。
(三)一四七《暴仁墓志》(371)
原释文:“厚载以崩心,仰苍旻以泫目。”
按:《汇编》释文中“厚载”前一字写为
“”,原拓为,未给出规范转写字,今按当
③
为“蹐”字。其他墓志中也有相关用例,如:《大唐
故平凉郡都尉史公(索岩)夫人安氏(娘)墓志铭构件,常常混用,释文释错是由于作者未仔细理
50
[3]274
“蹐”作形。《唐故游击将军虢州刺史直中书省
史公(訶耽)墓志铭并序》:“蹐厚載以長號,仰高
旻而雪泣。”其中“蹐”作形,拓印模糊,但
[3]285
字形轨迹仍可见。另有相似字形“塉”字形,《敦
煌俗字典》中收字形,《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
[4]
典》中收字形,据此并结合例句中拓片字
[5]275
形,我们推测字演变线索如下。“蹐”字右边
“脊”的上半部分变为,然后上面的四点横向
结合变为形,“人”字形再拉直为两条横线,形
成形;“脊”的下半部分则变为“日”字形,碑刻
文献中也存在“日”、“月”字形构件通用的例子,
如:《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间”下收字
[5]292
形,“涧”下收字形。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
[5]294
用例,《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跼;谓
地盖厚,不敢不蹐。”碑刻原文中,“蹐厚载”与“仰
苍旻”相对应。
(四)一六二《宋子墓志》(409)
原释文:“東臨黃柚,西望長流。”
按:《汇编》释文中“黄柚”一词用在此处不合
文意,复查原拓,“柚”字作。根据字形轮廓及
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岫”字。“黄岫”意为“黄山
的峰峦”,用在此处文意畅通。拓片中“岫”字左
边应该为“山”部,其下半部分的笔画疑为刻写过
程中误刻所致,刻写者先刻为了“木”部,然后在
上半部分加重刻痕,改为“山”。“黄岫”和“長流”
对举,文意畅通。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唐
李敬方《题黄山汤院》诗:“楚镇惟黄岫,灵泉浴圣
源。”《史氏墓志》:“岩岩远岫,浩浩长源。”《唐
[6]
故潞州潞城县申屠君(行)墓志》“前瞰神羊之岫,
五龙通鸟道之川。”
[7]
(五)一六四《李著墓志》(414)
原释文:“樞衣□道,才為時最。”
按:《汇编》释文中“樞衣”不词,复查原拓,
“樞”字作。根据字形轮廓,结合墓志内容,应
该是“摳”字。在碑刻文献中“木”“扌”作为字的
第30卷第6期
vol.30No.6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2020年12月
Dec.2020
解文意。“抠衣”意为“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徵”对应,行文通畅和谐,均是赞美墓主德行高
时的动作,表示恭敬”。这里用以形容墓主恭谦
好学的品质。释文中“道”前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字形泐化。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墓志
内容,应该是“问”字。此处,“摳衣問道”文意畅
通,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王通墓志铭》:
,好古好新,如何不淑,奄丧斯文。”《宣“抠衣问道
州昭亭山广教寺讷公禅师塔铭》:“师虽久于自
晦,一旦复出,四方释子抠衣问道,云集辐辏方来
不已。”《礼记•曲礼上》:“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
隅,必慎唯诺。”《全唐文补遗》中也将其录为“问
道”。
[8]381
二、阙文
(一)一二四《苗文墓志》(318)
1.原释文:“子男居秩,□旐馳軒。”
按:《汇编》释文“旐”字前缺一字,原拓作,
该字微泐,仅残存大致轮廓。根据残痕及前后内
容,还原其字轮廓,应该是“斿”字。“斿”古同
,《故训汇纂·方部》:“斿,俗又作旈”。此处“旈”
意为“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
字意为“古代画有龟蛇的旗”,与“斿”字对“旐”
应。《玉篇·㫃部》:“斿,旌旗之末垂者也。”《集韵·
尤韵》:“旈,旌旗之旓。或作斿。”《周礼·春官·巾
车》:“建大常,十有二斿。”
2.原释文:“匍匐□天,忿窮拊地。”
按:“天”字前缺一字,复查原拓,该字作,
字形微泐。根据残存轮廓,再结合墓志内容,应
该是“捫”字。“捫天”表示摸天,极言其高。《楚辞•
九章·悲回风》:“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
天”。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頫杳眇而无见,仰
攀撩而扪天。”唐李白《游太山•六》诗:“扪天摘
匏瓜,怳惚不忆归。”墓志中“捫天”与“拊地”对
举,文义通畅。
3.原释文:“調諧宮□,德合商徵。”
按:释文中“宮”后缺一字,复查原拓,该字作
,拓片有些磨损,但字形轮廓比较清晰,结合上
下文内容,应该是“角”字。宮、商、角、徵、羽是我
国古乐中的五个基本音阶,墓志中“宫角”与“商2.原释文:“□□兮聲振□,公傳芳兮□平
尚。其他文献中也有“宫角”连用之例。谢庄《南
齐书•乐志》:“时奏宫角,杂以徵羽。”宋曾巩《八
月二十九日小饮》诗:“筝匏出人指,逦迤奋宫
角。”
(二)一二五《宋元逸墓志》(320)
原释文:“灼灼含曜韜其明,汪汪不濁□其
清。”
按:《汇编》释文“不浊”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拓片中字形泐化严重,仅残存上半部
分轮廓。根据残留痕迹,结合前文内容,应该是
字。俗字中,“隱”的字形有“”,《正字通•“隱”
阜部》:“隱,俗作”。《广碑别字•十七画•隐字》
中收有“”字。《干禄字书•上声》:“上俗
中通下正。”这些字的上半部分与拓片中的十
分像似。此外,墓志中常常对比行文。从句式上
看,该条志文前半句的“韜”字与字相对,“韜”
在此处意为“隐藏”,而“隱”也有隐藏意。所以,
这里“不濁”后缺失的字当为“隱”,与“韜”对应,
文义通畅。
(三)一二七《李嵩墓志》(324)
1.原释文:“翦錯貞瑉,敬□懿德。”
按:《汇编》释文“敬”后缺一字,复查原拓,该
字作。拓片中,该字残泐较严重,只有右下部
的“口”部较清晰,根据残存轮廓及前后文内容,
应该是“昭”字。“昭懿德”就是宣扬墓主美德的意
思。《全唐文•卷五百四十•贺顺宗谥议表》:“殷荐
鸿名,光昭懿德。”《濂溪周氏广东族谱》:“祖妣何
氏,诰封敬昭懿德一品夫人”。一些文献、工具书
中也有类似用法。《汉语大词典》:“昭德,宣扬美
德。”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序:“镂山岳,雕篆
[9]690
素,昭德垂勋,可谓多矣。”《清史稿•郑献亲王济
尔哈朗传》:“抑有请者,垂谟昭德,莫先于史。”另
有相关成语“昭德塞违”。《左传•桓公二年》:“君
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
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
邪,使违命止息也。”
51
桑纤,陈杰《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
吴。”
按:《汇编》释文“公传芳兮”后缺一字,复查
原拓,该字作,字形微泐。拓片中,该字左边为
“纟”旁,右下部为“贝”,较为清晰,右上部大致有
三横轮廓,竖画泐化。根据字形轮廓,结合墓志
内容,应该是“績”字。“公傳芳兮績平吴”中的“平
吴”出自一典故,“績平吴”是对墓主伟大功绩的
赞扬。《汇编》第325页唐开元四年《申屠践忠墓
志》中“庶績其凝”的“績”写作,在字形上与
相近。
(四)一二九《王君妻独孤氏墓志》(329)
1.原释文:“曾□義順,右光禄大夫。”
按:《汇编》释文中“曾义顺”意思不通,复查
原拓,“曾”后有一空格,由于泐化严重,该字字形
轮廓几乎不可见,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祖”字,
可以补上。“祖”与前文组成“曾祖”,后文有“祖元
恺”、“父思庄”,文义通畅。其他墓志中也有此用
法。《汇编》第330页唐开元十年《韦晃墓志》:“曾
祖万顷,隋秘书监、开府仪同三司。”《汇编》第375
页唐开元十七年《和善墓志》:“曾祖德,隋豫州司
马。”《汇编》第453页唐天宝三年《韦正己墓志》:
“曾祖琬,潞王府司马、赠礼部尚书。”
2.原释文:“父思莊,右□吾將軍。”
按:《汇编》释文中“右”下缺一字,复查原字,
该字作,泐化严重。根据残留的些许轮廓,结
合前后文内容,应该是“金”字,可补上。“金吾”是
古代官职名,“右金吾將軍”是指墓主父亲的职
位。《汉语大词典》:“金吾,古官名。负责皇帝大
臣警卫、仪仗以及徼循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
员。其名称、体制、权限历代多有不同。汉有执
金吾,唐宋以后有金吾卫、金吾将军、金吾校尉
等。”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例子。唐白居易
[9]1148
《东南行一百韵》:“醉曾冲宰相,骄不揖金吾。”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入朝为金吾将军,散骑常
侍。”马其昶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权为右金吾
卫大将军,充左街使。”宋乐史《广卓异记·三世执
金吾》:“程知节为武侯将军,知节子处弼,处弼
子孝伯,并为金吾将军。”報,采翟知馴。豈□黎庶,獨懷其仁”,文义较通
52
(五)一三一《赵玄敏墓志》(334)
1.原释文:“始偶酆城之劍,先孤葉縣之□。”
按:《汇编》释文中“葉縣之”后缺一字,复查
原拓,该字作,字形微泐,上半部分磨损严重,
周围有许多石花,下半部分轮廓较清晰。根据残
存轮廓,结合墓志内容,应该是“鳧”字。此句前
半句中的“酆城之劍”即是指“酆城劍”,出自《晋
书•张华传》中的典故。与此相应,后半句中的
,为“葉縣鳧”这一典故。汉应劭《风“葉縣之鳧”
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
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
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
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
得一双舄耳。”后常以“葉縣鳧“”指代得到皇上眷
念的县令。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如唐高
适《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诏宠金门
策,官荣叶县凫。”唐岑参《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
师周明府同入都》:“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句中“酆城之劍”、“葉縣之鳧”对举,文义畅通。
2.原释文:“祥鸞且□,采□知□。”
按:《汇编》释文中“且”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字形泐化。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前后
文内容,疑为“報”字。从字形上看,拓片中的字
与“報”有些差距,由于该字所处的空格位置狭
窄,并且此墓志文献中许多字形变化较大,此字
疑为“報”的变形,我们推测有两条演变线索。在
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中,“報”字下收有《
[5]21
字形,《华山碑》中“報”字作,同時代
的行书体有。所以拓片中“報”的左部分“報”
”应该是由“幸”先简化为“”形,最后简省为“
类似“丰”形;该字右上部应该是由于原类似“口”
的部件泐化或“构字重叠符号”替代下方“口”而
形成。《曹全碑》中收有“”字形,所以该字第二
条演变途径可能是“”上面的两横画位移到右
上部,两点再异写为横画,形成“”字形;然后右
边的横折讹变为“口”字形,形成“”。“祥鸞且
第30卷第6期
vol.30No.6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2020年12月
Dec.2020
畅,其他文献中也有类似用例。明邹智《送温重
廉还临江》“祥鸾忽报当年信,灵鹊真成此夕缘。”
汪莘《沁园春·自题方壶》“尘寰外,被鸣鸾报客,
飞鹤传书。”《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良以安国
郡,金(今)喜迴鸾凤。”
释文中“采”字后缺一字,复查原拓,该字作
,泐化严重,根据残留轮廓,结合墓志内容,还原
字形轮廓,应该是“翟”字。《龙龛手鉴·隹部》中收
有“”,从上半部分看,与拓片中的字形接近。
墓志铭文常常讲求对仗,“采翟”即指“彩色野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山气巃嵸兮石嵯
鸡”,与“祥鸞”对应。其他文献中也有“采翟”用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
例。如《元史·列传第一·后妃》:“春宫主馈,共瞻援桂枝兮聊淹留。”“大谷梨红”出自晋潘岳《闲居
采翟之辉;椒掖正名,莫际飞龙之会。”隋仁寿三赋》:“张公大谷之梨”。“小山桂白”与“大谷梨红”
年《萧秒瑜墓志铭》:“采翟荣隆,油軿礼盛。”对举,文义通畅,句式整饬。其他文献中也有相
释文中“知”后缺一字,复查原拓,该字作,
字形微泐。该字左边的“馬”旁因磨损严重几乎
不可识,只剩下一些竖画、点画,右边的“川”字较
清晰。根据字形轮廓及墓志内容,当是“馴”字,
与“采翟”对应,指采翟顺从。文献中也有“馴翟”
例。《南史·六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
能使人结去思,野多驯翟,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
其五德。”
(六)一三二《申屠兴墓志》(336)
1.原释文:“君稟质岐嶷,體□温雅。”
按:《汇编》释文中“體”后缺一字,复查原拓,1.原释文:“琳為社稷之器,孟康表之而豈
该字作,字形残泐。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墓志
内容,还原其字形轮廓,应该是“度”字。“體度”意
为风度,此处是赞扬墓主风度温和温雅,其他文
献中也有类似用例。《闾伯昇及妻元仲英墓志》:晰。根据残存轮廓及结合前后文内容,还原该字
,资庆岳神,体度闲凝。”《周故人轮廓,应该是“略”字。此句中的“寔”为“崔寔”,“公禀灵秀气
[10]
冯处士墓志》:“惟君体度儒雅,器宇淹深。”明用了“黄琼荐寔”这一点典故。《后汉书卷五十二·
[11]72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徐幼文、张来仪如乡崔寔传》:“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
士女,有质有情,而乏体度。”士,司空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根据残留字形
2.原释文:“望□□□□□,□空堂而飲淚。”
按:《汇编》释文中“空堂”前缺一字,复查原
拓,该字作,左边“亻”旁较清晰,右边泐化。
根据字形轮廓及结合墓志中相关字形,应该是《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廓州诸军事廓州刺史上柱
字。墓志文献铭文“魂兮何处”中的“何”字,国崔公(思忠)墓志铭并序》也将其录为“谋“何”
拓片作,同字形相近。
(七)一三七《董忱墓志》(342)
原释文:“□山桂白,王孫攀折之郊;大谷梨
紅,張□□□之池。”
按:《汇编》释文中“山”前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字形微泐。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墓志
内容,还原其字形轮廓,应该是“小”字。“小山”即
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姓名不详,“小山桂白,王
孙攀折之郊”出自其辞赋《招隐士》:“桂树丛生兮
关用例。明柳如是《西陵十首·其六》:“桂白小山
惟叶落,梨红大谷识春阴。”清阮葵生《茶余客话
卷十一》:“邱庸谨诗云:‘小山桂白天香晚,大谷
梨红树影秋。’传为佳句,盖亦有所袭也。”南朝梁
庾肩吾《寻周处士弘让诗》:“梨红大谷晚,桂白小
山秋。”南宋陆游《初夏昼眠》:“葱蒨小山桂,潺湲
幽窦泉。”北周庚信《枯树赋》:“小山则从桂留人,
扶风则长风系马。”另外,原拓铭文中“小山”之
作,同字形相近。“小”
(八)一四○《崔思忠墓志》(354)
慚;寔為謀□之□,黃瓊薦之而莫愧。”
按:《汇编》释文中“謀”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字的左部分一泐化不清,有部分较清
以及相关文献,当为“略”字。释文“之”后所缺
字拓片已残缺,根据文献及文义,疑为“士”字,
与“謀略之士”对举。《全唐文补遗》中“社稷之器”
53
桑纤,陈杰《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
[8]365
略”。
拓,该字作,字形微泐。根据残存轮廓,结合墓
2.原释文:“所謂黃公衡降吳而不可,始踐儀
同;霍去□絕幕而論功,初為驃騎。”
按:《汇编》释文中“霍去”后缺一字,复查原
拓,该字作,字形泐化严重,只剩上部点画。根
志内容,应该是“佩”字。“佩子男之印,驰令长之
车”用以形容墓主任命官职,其中“佩印”和“驰
车”对举,文意通畅。其他文献中也有“佩印”用
例。《大唐絳州聞喜縣令蘇府君德政碑》:“仰其忠
臣,佩印乘轩。”唐王维《既蒙宥罪旋复拜官》诗:
“闻道百城新佩印,还来双阙共鸣珂。”唐韦庄《东
阳赠别》诗:“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
归。”吴建伟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
释文商补》中也曾提出:“□字略有痕迹,疑为‘佩’
[13]65
字”。
据文义及结合相关文献,应该是“病”字,可补上。
该句前半句出自刘备伐吴这一历史事件,“黃公
衡”为人名,即黄权。与之相应,“霍去□”应当也
为人名,查阅文献,应为“霍去病”。霍去病为西
汉抗匈名将,多次深入漠南、漠北与匈奴作战,曾
官至骠骑将军。此处,“霍去病”与后文的“絕幕、
驃騎”照应,也同前文“黄公衡”对应。《全唐文补
遗》中《大唐故中大夫使持节廓州诸军事廓州刺
史上柱国崔公(思忠)墓志铭并序》也将其录为
[8]365
“霍去病”。
(十一)一六二《宋子墓志》(409)
原释文:“元□既興,棟樑斯設。”
按:《汇编》释文中“元”后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字形残泐严重。根据字形轮廓,结合
”。《偏类碑别字·竹部·符字》收易讹写作“
”字“”字形,《敦煌俗字谱·竹部·符字》收“
(九)一四三《冯猛墓志》(363)
原释文:“□□嗟歎,□骨無□。”
按:《汇编》释文中“骨”前缺一字,复查原拓,
该字作,泐化严重。根据残留轮廓及结合墓志
前后文内容,应该是“符”字。碑刻文献中,“”
[10]5-236
形。《元斌墓誌》“祥~電彩,祚隆降天”中
内容,还原字形轮廓,应该是“風”字。此处“風
骨”是指墓主的品格,嘉禾上句的“嗟歎”,表达了
对墓主逝去的惋惜。其他文献中也有相关用例。
《元崇业墓志》:“英量高伟,风骨凝峭,端思出玄,
谈入妙。”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
[12]154
“符”字作。《侯掌墓誌》“五運乘符,世資簪
。“元符”意为“大的祥帶”中“符”字作
[10]5-262
瑞”,与“棟樑”对举,文意畅通。其他文献中也有
相关用例。《文选•扬雄<长杨赋>》:“方将俟元符,
以禅梁甫之基,增泰山之高。”
石刻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越来越受到学
界的重视,研究石刻文献的成果也越来越多。但
由于时代久远,石刻磨损泐化以及字形演变等因
素,石刻中有些字难以辨认,这给相关方面的研
究造成了困扰。本文对《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墓
志汇编·中》所录释文中一些处理不够准确的地
方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阅读和使用此书的学者
提供参考。按:《汇编》释文中“子男”前缺一字,复查原
神道碑》:“以公名家子,又后唐之出也,且风骨俊
秀,异乎诸孤。”胡先骕《诗别萧叔絅燕京》:“萧郎
二十风骨奇,崭然头角何嶷嶷。”另外,本篇墓志
中有“風□早從”,其中“風”拓片作,从外部轮
廓看两字相似,当为“風”。
(十)一五七《温纪墓志》(398)
原释文:“□子男之印,驰令长之车。”
注释:
①西安碑林博物馆编、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以下简称《汇编》。
②“一三〇《韦晃墓志》”为此篇墓志在书中的编号及目录题名,“332”为此篇墓志释文在书中对应的页码,后同。
③《汇编》中此字按原拓字形摹写,未给出规范转写字,所录字构形理据不明,本文归为“误释”类。
(下转第71页)
54
第30卷第6期
vol.30No.6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
2020年12月
Dec.2020
[2]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434.
[4]薛瑄.薛瑄全集[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
[5]陈来.宋明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6]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6.
[责任编辑:周哲良]
(上接第54页)
参考文献:
[1]姜同绚,毛远明.唐代墓志典故误释文[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4(2):45-49.
[2]李阳.西安碑林博物馆新入藏唐《赵有君》小记[J].碑林辑刊,2009(0):128-130.
[3]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4]黄征.敦煌俗字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77.
[5]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4.
[6]陈长安.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第五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71.
[7]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08.
[8]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八辑[M].陕西:三秦出版社,2005.
[9]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10]西安碑林博物馆,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M].北京:线装书局,2007.
[11]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北京:线装书局,2008.
[12]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154.
[13]吴建伟.《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释文商补[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11):65.
[责任编辑:周哲良]
71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22:5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266371788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