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书写的四个弊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更新时间:2023-05-25 21:13:05 阅读: 评论:0

人资管理-回头背书

隶书书写的四个弊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推荐免试研究生)

隶书书写的四个弊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

、偏枯

运笔的偏枯,即用两种字体的笔法,写成一个字。“真草合成一

字,谓之偏枯。”偏枯当然也包括真隶合成一字,隶篆、隶草合成一

字等混杂写法。运笔的法度是区别字体艺术特性的准绳,不能有毫厘

之失,“若豪()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因而,绝对不允许运笔

偏枯,写成杂体俗字,反以为是书艺创新。运笔偏枯的弊病,近代以

来更加严重,主要是由于“欲变而不知变”,不理解“每作一字,即

须作数种意况”的意旨,以致把意、法混淆了。这当然也与讹传误导

以及标新立异等有关。

2

、板滞

由于运笔的基本要求,是把笔画写活,所以历代书家都把运笔的

板滞,视为一大弊病。“书忌板滞,画忌板结。”唐太宗论笔法也说:

“勿令有死点死画,方尽书之道也。”时至清代,人们对笔法更加隔

阂,加上社会政治原因,遂形成了死板凝滞的“馆阁体”。但是,在

反“馆阁体”的人士中,崇尚法帖的书家.未能摆脱板滞的弊病;尊

碑的书家,因为“古今阻绝,无所质问”,竟用秃笔描摹篆书,用羊

毫笔涂画隶书,也把笔画描画得板滞不堪。至于板滞的表现,有如枯

木、死蛇、破笛等形态。枯木形病笔,是运笔直锋牵裹所致,即所谓

“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死蛇形病笔,是运笔生拖硬拉,缺乏虚

实导顿的缘故。破贫形病笔,是信笔抹画造成的,多见于隶书和魏碑

字幅。

3

、浮薄

运笔的浮薄也是一大弊病。运笔要求遒劲有力、万毫齐力、力透

纸背、“人木三分”,把笔画写成“铁画银钩”,以表现书法艺术的

生命力。运笔浮薄的毛病,古人多半是因为运笔方法不当,而今人明

显是缺少临习功夫。一些“书法家”,运笔不仅横勒不能紧越涩进,

竖努不能摇曳战行,而且连横平竖直都做不到,就必然会把笔画写得

浮薄曲枯,如同败蔓;或者用锋遣毫,铺裹无度,运行失节,把笔画

写得形似烂绳;或者指腕不能运转,笔卧纸上,把笔画写得好像面条

等.书法是“书而有法”的艺术,过不了运笔法这一大关,就不能跨

进书法艺苑的大门。

4

、俗浊

书法是高雅而奇特的艺术,最忌俗浊不雅。运笔虽有多种弊病,

而最可恶的是俗浊状态。俗有庸、粗、野、鄙等形态,而矫揉造作的

鄙俗最可厌。浊有混、污、昏、拙等形状,而触笔、涨墨的污浊更可

恶。由此可见,学书要想除掉俗浊的弊病,只有坚持“书而有法”的

原则,以画沙、印泥的运笔,把笔画写得遒劲健美,“明利媚好”,

才能脱俗去浊,进人高雅而清新的艺术境界。

至于运笔的其他弊病,如触笔、涨墨、缠绵、棱角等,有的已经

指明,有的在研讨某一字体病笔时还要涉及,就不在此节论述了。总

之,由于书法的技艺性特别强,而误导错学的弊病特别多,所以必须

澄清是非,提高认识,才能顺利学习,以期得法成家,为促进书法艺

术复兴繁荣作贡献。

孙雨涵-吃什么提神

隶书书写的四个弊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21:1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20385540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隶书书写的四个弊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隶书书写的四个弊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弊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