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试说孙悟空思想性格地文化内涵

更新时间:2023-05-25 19:30:10 阅读: 评论:0

洞若观火的意思-如何识别僵尸肉

试说孙悟空思想性格地文化内涵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担保合同)

实用文档

试说孙悟空思想性格的文

化内涵

胥惠民

内容提要 孙悟空作为猴子,他的性格调皮,永不安分

守己,经常有突破规矩的行为出现;他做人做事,与

中庸、温良恭俭让背道而驰;他的整个性格是对“食

色,性也”的背反;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奴隶思想,追

求与最高神佛的平等:这一切使孙悟空成为一个具有

新的时代特色的神话人物。

关键词 孙悟空;不安分守己;背反中庸;背反“食色

性也”;追求平等

人类的一切活动,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不是文化的具

体表现,文学自不能例外。文学是人类文明的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失去文学,人类文明最为生动的部分就没有了。

学术界常常有人用“三国文化”来指称主要以《三国演义》为代

表的反映了那段历史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以及那个时期风云人物所

代表的不同生存方式;用“红楼文化”来指称《红楼梦》所反映的康

雍乾时代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主要由一个文学典型形成一种文化

现象的莫过于《三国演义》的典型人物关羽所形成的“关羽文化”,

而且这还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关羽文化既包含了我们民族文化

的积极面,也包含有一定的消极面。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如果把《西游记》的孙悟空的典型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

们就会发现它与关羽文化有所不同,这个形象包含有不少不同凡响的

内容。

孙悟空作为猴子,他的性格调皮,好动,永不安分守己,他好学

上进,经常有突破规矩的行为出现。这既是猴子本性的表现,又是有

创造性的人的最为基本的特征,倘若没有这一点,猿也就变不成人,

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因子之一。

当石猴面对水帘洞听到“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

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他立即应道:“我进去,我进去!

正是由于他的勇敢,才为猴子们找到一个好的住处,于是他被拜为“美

猴王”。

自人类产生以后,就有一个企求长生不老的问题。美猴王并不安

于“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

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这种快乐天真的生活,他

也想长生不老。于是他出外访道求仙去了。

鲁迅说过:“为什么人类成了人,猴子终于使猴子呢?这就因为

猴子不肯变化——它爱用四脚走路。也许曾有一个猴子站起来,使用

两脚走路的罢,但许多猴子就说:‘我们底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

站!’咬死了。他们不但不肯站起来,并且不肯讲话,因为它守旧。

人类就不然,他终于站起,讲话,结果是他胜利了。”①石猴不同于

从前那些不愿意直立行走的猴子,他自觉地向站立行走的人学习,

在出外求学期间碰到人,“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

摆,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

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学人礼,学人话”,这是石

猴向人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在外漂流十多年,终于访寻到灵台方寸

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经过刻苦学习,实现了自己的

理想。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大体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祖宗

不安于现状,不断地创造,改革求新,推动了自己的文明发展,也推

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个时代孩子中常有一些性格调皮,好动,

大安分守己,突破规矩的行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究竟是好的品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质,还是坏的表现?守成要靠循规蹈矩的官宦,创造新事物靠这些人

却恐怕不行,得靠孙悟空型的人物才成,因为他调皮好动,他不大安

分守己,他就敢于突破陈规陋俗,敢为天下先,可能具有创造性的思

维,从而创造出新事物,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做人做事,与中庸、温良恭俭让背道而驰,是孙悟空思想性格的

又一个重要特征。中庸是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

不倚,无过无不及。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②把中庸

看成是品德的最高境界。温良恭俭让自然也是儒家思想,与中庸思想

是一致的。而孙悟空的思想行为却是反中庸、温良恭俭让之道而行之。

他学习,追求极致;他做事,要把事情做绝。

在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对他说:“‘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

旁门,旁门皆有正果。”向他列举了许多门的道,问他学否?因为不

能达到长生,他都一一拒绝:“也不长远,不学,不学!”当他悟解

了祖师的谜关,祖师高兴,准备教授他长生时,问他:“你要学那一

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

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学习追求

最高境界,只学能够长生的;学习具体本领,也要学最多的。

孙悟空张扬的个性决定了他做官不做小官,而是要做最大的官。

开始由于没有经验,作替玉帝养马的弼马温;待得知这个官小到没法

说的时候,他就反下天宫,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后来以齐天

大圣的身份兼管蟠桃园,偷桃就把熟桃吃个光;偷喝蟠桃宴会的酒,

就要喝个醉醺醺,就把宴会上“百味八珍”吃个遍;酒醉误入兜率宫,

本来并无恶意,“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

一望也好。当看到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

时,大喜道:“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

倾出来,如吃炒豆似的,吃个精光。

他在保唐僧取经的路上,具有主动彻底战斗的精神,其具体表现

就是彻底消灭妖魔,赢得彻底胜利。他在狮驼岭狮驼洞以及狮驼国与

狮子精、白象精、大鹏精的斗争,有胜利的喜悦,也有暂时的失败。

晚上从狮驼国逃走后,没有忘记狮驼洞还有万数妖精,进洞后变作三

头六臂,将大小妖精悉数打死。每次战胜魔头后,最后都要与八戒一

起用火将洞中妖精全部烧死,决不留后患。在他第三次打白骨精的时

候,他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

道,‘虎毒不吃儿’。”调动当坊土地、本处山神协助,冒着师父念

《紧箍儿咒》的风险,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为了保护好

师父,除掉妖魔,就是蒙受《紧箍儿咒》带给的痛楚,就是被赶走,

也不后悔。

在毒敌山琵琶洞消灭蝎子精,在深山里遇到一群强盗,悟空在被

百般痛打的情况下,打死两个贼首。夜宿于杨老之家,不料杨老之子

带领二三十个贼徒追赶上来,“拿住这些秃驴,一个个剁成肉酱,一

则得那行囊白马,二来与我们头儿报仇!”按照唐僧之意,“切莫伤

人,只吓退他便罢。孙悟空却将其中不知进退穷凶极恶之徒打死了。

为此唐僧大念《紧箍儿咒》,“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

在地下打滚”唐僧声言:“你这泼猴,凶恶太甚,不是个取经之人。

屡次劝你,更无一毫善念,要你何为!”在取经领袖人物唐僧这里,

是非黑白是颠倒的,又一次将孙悟空赶走了。

在高老庄抓住高才不放,主动要帮助高老儿擒拿妖怪。在驼罗庄

闻知有妖怪,就主动提出帮助擒拿;此事被八戒嘲笑为“惹祸”,被

唐僧批评为“这猴儿凡事便要自专”担心他捉不住妖怪“打了诳语”

但是,胜利无不属于这个惹事的猴儿。

他主动擒拿妖怪的这个性格特点声名远播,连天神都替他传扬。

西行路上遇到的车迟国,重道灭僧,把和尚捉来让道士当做奴才用,

致使大多数和尚愿以死了此一生。唐僧抵达车迟国之前就有神圣托梦

给僧人:教不要寻死,“且苦捱着,等那东土大唐圣僧往西天取经的

罗汉。他手下有个徒弟,乃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与

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只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

还敬你们沙门禅教哩。在到祭赛国前,受苦的和尚梦到神人托的梦:

“昨日夜间,各人都得一梦,说有个东土大唐来的圣僧,救得我等性

命,庶此冤苦可伸。”孙悟空在这两个国家分别灭了虎力、鹿力、羊

力三个妖怪和碧波潭的万圣妖龙解救了这两个国家受苦的众生。

在比丘国救助1111个被困小儿;在凤仙郡“硕德神僧留普济,

齐天大圣广施恩”,求来大雨,解了民困:已经超越了除妖保师父这

个任务,真正做到了“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专与人间报不平之

事”沙僧特别称赞师兄在凤仙郡的功德是“法力通天,慈恩盖地”

这一点都不虚。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孙悟空性格的另一个特点是对“食色,性也”的背反③。“饮食

男女”是人生两件大事,古今中外,几乎概莫能外;但孙悟空在著名

人物中却是个例外。

先说食。“民以食为天”,那是指的老百姓,只求其果腹而已。

古代有文字记载的美食家,恕我孤陋寡闻,只知道孔夫子是货真价实

的美食家。据《论语》记载,他老人家吃饭讲究多: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

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

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④

孔夫子的美食要求影响了二千六百多年。我们现在的美食,说实话还

没有超出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八个字。“色恶,不食”

说的是颜色;“割不正,不食”说的是刀工;“不得其酱,不食”

说的是调味:总之,色、香、味都有了。沿着这个路子发展下来的美

食,是属于统治阶级的美食;现在仍余风未尽,掌权者“嘴不抹油不

办事”,那“抹油嘴”的山珍海味非此而何?猪八戒虽然是“食色”

的代表,他要求的只是基本生存权,平日饥肠辘辘,他的食也只是求

其吃饱而已,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孙悟空诞生后,和群猴一样,“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

果”。待做了美猴王,所食也无非是山野蔬果之类。当他要出外访道

求仙时,众猴鼓掌称扬,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

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次日,众猴果去采仙桃,摘异果,

刨山药,劚黄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齐齐,摆开

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所谓的“仙酒仙肴”不过是山中所产的绿

色食品的美称而已。至于后来做了齐天大圣之后偷吃蟠桃,盗饮仙酒,

窃老君之丹,那也只是人生中偶然为之的事,并非人生中的常态。

他被如来佛擒捉之后,那惩罚是极严酷的,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断绝饮食,“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等到保护唐僧取经,一路上化斋找食品,无非是粗茶淡饭,山野蔬果

之类。在金平府同三只犀牛精大战一日,众僧问他:“孙老爷可吃晚

斋?”行者道:“方便吃些儿,不吃也罢。”众僧道:“老爷征战这

一日,岂不饥了?”行者笑道:“这日把儿那里便得饥!老孙曾五百

年不吃饮食哩!”众僧不知是实,只以为说笑。总之,孙悟空对饮食

的要求从来不高,能果腹就好,即就是饿几顿饭,也不在乎——这就

是孙悟空对食的态度。

《西游记》中在“色”上屡次闹笑话的是猪八戒。如果说八戒入

赘高老庄是解决一个普通人的基本要求,但做了和尚以后还屡次在

“色”上出问题,表现的则是人性的基本弱点。凡是见到美丽点女子,

他莫不动心。他见了白骨精,“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

不住胡言乱语。”他居然想让西梁国女王打发唐僧取经去,“留我在

此招赘,如何?”还曾做过天竺国公主的绣球打中他的美梦。在四圣

试禅心时,“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

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当他得知三个女

儿不肯招赘他时,他就对丈母娘说:“娘啊,既是他们不肯招我啊,

你招了我罢。”人在色上的弱点,在猪八戒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余象斗编写的《南游记》中孙悟空有家庭,他有个女儿叫月孛,

曾代替父亲降服了在天上地下反叛的华光。这里孙悟空在“色”上至

少有成家并育有儿女的事实。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与此绝然

不同,他从始至终,没有家室,自然也没有儿女。他有个大家,这就

是花果山水帘洞内的四万八千毛猴子,都是他的儿孙——非血统意义

上的儿孙。由于他是石猴,所以在“色”上与众不同,在性上就没有

任何要求了。第23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中,女主人对唐僧

说:“你就是受了戒,发了愿,永不还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

得一个。”唐僧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 行者道:“我从小

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这表明孙悟空也是个元阳未

泄的奇男子,可以同十世修行元阳未泄的唐三藏比美。《西游记》的

作者为什么要把孙悟空在性问题上写成个“懵懂汉”?这是值得探讨

的问题。这或者同这是个宗教题材有关,作者要把孙悟空写成个纯净

的一号主人公吧。

没有奴隶思想,追求与最高神佛之间的平等,是孙悟空思想性格

的重要侧面。他由于尊重自我,追求活得尊严,所以他同玉皇大帝和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各路神仙的关系,用一句现代化来说,就体现出一种新型的官民关系

——平等的关系。孙悟空第二次被礼请上天,做了有职无权的“齐天

大圣”,他每日的生活是:

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

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

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

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

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天上的神仙年寿大约都是“万岁级”的。如来佛祖对要夺天上神权的

孙悟空说:玉皇大帝“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

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孙悟空当时年龄多大?阎王生死簿上“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

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他的年龄与各路神仙相比,最多只能算

作“儿童团”;但他与那路神仙相会,“俱只以弟兄相待”。他见三

清称个“老”字,怎么称呼呢?是“老官儿”三个字。第39回为救

活乌鸡国国王之命,孙悟空去找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太上老君

吩咐看丹的童儿:“各要仔细,偷丹的贼又来也。”行者作礼笑道:

“老官儿,这等没搭撒。防备我怎的?我如今不干那样事了。”他见

了四帝之一的玉皇大帝也是如此,请玉帝查找妖精的来历,完了他只

是说:“老官儿,累你,累你!”以此表示感谢。他与这些至高无上

的神仙交往从来是没有上下之分,没有大小之别,保持一种平等亲昵

的关系。他在蓬莱仙岛碰见寿星、福星、禄星,上前这样叫道:“老

弟们,作揖了。”

后来皈依佛门,对至高无上的如来、观世音菩萨,也保持着一定

的独立不羁精神,以不卑不亢的态度来对待所有的佛、菩萨。他敢批

评如来生活在那极乐世界没得事干,弄了个《三藏真经》又舍不得送,

让他们辛辛苦苦去取。还批评如来同情妖精六耳猕猴,笑话如来是妖

精的外甥。他天不怕地不怕,敢在如来面前揭露佛门公开的腐败:“如

来!我师徒们受了万蜇千魔,千辛万苦,自东土拜到此处,蒙如来吩

咐传经,被阿傩、伽叶掯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

教我们拿去,我们拿他去何用!望如来敕治!”他在平顶山经过殊绝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的战斗,消灭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当他得知他们是太上老君守金

银二炉的烧火童子时,就尖锐批评道:“你这老官儿,着实无礼,纵

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束不严的罪名。后来得知这是海上菩萨借来

送他们在此托化妖魔,考验他们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时,悟空闻言心

中作念道:“这菩萨也老大惫懒!当时解脱老孙,教保唐僧西去取经。

我说路途艰涩难行,他曾许我到急难处亲来相救。如今反使精邪掯害,

语言不的,该他一世无夫!”敢于在内心诅咒观音菩萨,这在佛门弟

子中应该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至少这表明孙悟空在心灵上是自由的。

在和唐僧的师徒关系中,孙悟空也保持着平等关系。他的任务不

仅是保护师父,而且承担着批评教育师父的责任。在三打白骨精时唐

僧骂悟空道: “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

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他不明白孙悟空除恶就是向善,而

且是最实际的向善。他经常批评唐僧:师父要善将起来,就没药医。

唐僧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虽然他对悟空表白过,“贤徒,今番经此,

下次定然听你吩咐。”可是临事还如悟空批评的:“只管行起善来,

你命休矣。妖精乃害人之物,你惜他怎的!孙悟空每次除妖的胜利,

首先得破除唐僧的“善心”才成,这无形增加了除妖的困难。在理解

佛经意义上,悟空也高于唐僧,经常帮助唐僧理解经义。在师父每遇

愁思的时候,都是孙悟空帮助他讲解乌巢禅师的《多心经》,这才达

到“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的地步。

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没有奴隶思想,保持心灵的自由,这是

孙悟空保持创造力战斗力的生命线,舍此就可能变成了奴隶。

孙悟空是在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个神话英雄,

他具有现实人的一般特点,又是独特的“这一个”。总之,孙悟空是

一个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神话人物。研究这个人物,或者会对我们做

人做事提供借鉴,可以保持并发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注释:

①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见《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版,第12页。

②《论语·雍也》,杨伯峻编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第

69页。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档

③《孟子 告子上》,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255页。

④《论语·乡党》,杨伯峻编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109-111页。

来自:中国文学网

文案大全

原载:《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

拜月神教-日记15篇

试说孙悟空思想性格地文化内涵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9:3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142101785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试说孙悟空思想性格地文化内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试说孙悟空思想性格地文化内涵.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