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汤、姜粉、姜粉泥、鲜姜泥、姜膏)的制作与应用!

更新时间:2023-05-25 16:47:21 阅读: 评论:0

馄饨汤的做法-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姜汤、姜粉、姜粉泥、鲜姜泥、姜膏)的制作与应用!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虞山尚湖风景区)

(姜汤、姜粉、姜粉泥、鲜姜泥、姜膏)的制作与应用!

姜,味辛辣,性温热。因是居家常备之食物,又可外用,故为原

始点医学所推荐的一种常用热源。

本文介绍几种常见姜品的制作及其应用

首先澄清两个观念问题

其一,有说“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认为姜皮、姜肉寒热

性不同。这是不对的,因为姜皮味辛辣,故性亦温热。

其二,有说“早吃姜胜参汤,晚吃姜赛砒霜”,这也是谬见。喝

姜汤若出现症状,其因或由原本身体运作失调,以致所服姜汤相对过

量过强使体伤加重而造成;或纯粹由姜汤过量过强,消耗热能,以致

影响身体运作,形成体伤所致。

但不论何种情况,此时皆应按推相对应原始痛点,病症若解,就

继续等量服用;若无效,则须酌情减量减淡,可以姜加西洋参、白晒

参、 红参等,或加少量甘草、龙眼干、 红糖等,加一种即可,或改服

红参汤,以减弱内热源之药性,并改善其口感。

() 姜汤

1、材料制备

(1)选姜材:一定要精选有机新鲜瘦小土姜或老姜,以确保品质。

(2)鲜姜片:生姜先去土、洗净、切掉坏的。如用以制作干姜片,

则切成34毫米的厚片(因薄片日晒或炒制时易碎 裂);若直接用以

熬姜汤,则可切得薄些。

(3)干姜片:鲜姜片经晒干 (注意:若两天内不能晒干, 很可能会

发霉)或烘干,再用小火炒约25分钟,即制成干姜片。视产地、品种

不同,十斤鲜姜片可制成1.01.5斤干姜片。

2、浓姜汤熬煮法

直接以鲜姜片,或将鲜姜片加少许油、小火炒到金黄色(时间约

2025分钟)再加水熬煮。鲜姜片用量至少为一斤(500克以上);

如用干姜片,则按101比例换算(即50克以上)。

(1)水量:以一升(1000毫升,约5碗)水为基准量。若为了增加

姜汤浓度而增加姜片用量,致使一升水不足以淹没姜片,则须增加水

量至姜片全部淹没为止。(不论是用鲜姜片或干姜片,熬煮第一遍或

第二、第三遍,皆以此法定水量,但第三遍浓度已淡宜当保健用)。

(2)熬煮:关键在浓度,姜汤要浓缩到所加水量的三分之一(如加

5碗水,则熬成约1.7碗)。用普通炉灶或瓦斯炉大火煮开后改小火,

或用电药壶熬煮,依不同器具约需24.5 小时不等,但重点不在时间

而在浓度,只要姜汤水量熬煮剩三分之一,即使熬不到1小时,亦可

关火。期间尽量不要掀盖。若水分太多对重病患者造成负担,可以熬

得更浓些。

【以干姜片熬煮的另一种方法】

将炒制干姜片过水清洗一遍,置锅中加适量水浸泡约40分钟后,

先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熬煮45分钟即可。 此法因熬煮时间短,可通过

减少用水量来增加浓度。

3、姜汤的应用

(1)内热源:主要用浓姜汤作为重病患者的内热源,以补其日常饮

食热源摄入之不足。

(2)外热源: 姜汤不论有无创口皆适用。但以淡姜汤为主,除非患

者能忍受,才可用浓姜汤。使用时以棉花棒蘸温姜汤清洗或擦拭患处,

尤宜于清洗大面积创口(一天可多达56次,且可不必再辅以其他外

热源)。

() 姜粉

1、制作:

将上述炒过之干姜片细研成末,即成姜粉。

2、姜粉应用

(1)内热源: 重病患者每天5075克,分35次用少量开水冲

服或调成糊状慢慢吞服。因姜粉不易消化,且可能含有重金属,不长

期服用,必须审慎。

(2)外热源: 姜粉多用于小创口,但腐烂流脓之小创口则宜改用鲜

姜泥。姜粉经高温处理(如用微波炉打、锅炒、密封隔水蒸)降温后,

可直接撒在各种小面积创口,要薄撒以免化脓。裸露创口不须包扎,

并尽量保持干燥,以加速愈合;非裸露创口则可用药用纱布包扎固定,

以避免与衣物磨擦。更换纱布时,要先打湿再缓慢揭开,以免伤及皮

肤。

() 姜粉泥

1、制作:

用姜粉经高温处理后,加少量温姜汤或温开水调成泥状,现做现

用。

2、姜粉泥应用

用作外热源,虽可敷在小创口或无创口的硬结、肿块、皮肤病等

患处,但无创口必须慎用,以防伤及皮肤。使用姜粉泥温敷,可视情

况以不织布及纱布包扎、或保鲜膜包裹固定,外层可再用暖贴等热源

保持温暖,以加速体伤修复。患者对此类外热源的耐受力差异极大,

可从十几分钟至12小时不等, 尤其前10来分钟最为难耐,若15

钟后 仍感严重不适,就立刻拆除,换用其他温暖合适的热源。

() 鲜姜泥

1、制作:

鲜姜洗净切成小块,加适量温开水,用果汁机或其他工具打成泥

状,再用纱布将汁水挤掉(汁水可用来煮姜汤),现做现用。

2、鲜姜泥应用

鲜姜泥经高温处理(见前述“姜粉” 应用)、待温度降至温暖舒

适后,可用于大创口或腐烂流脓之小创口。大创口须先用淡姜汤清洗

过,然后垫一层纱布,再敷姜泥于其上,并在姜泥上铺一层塑料膜隔

水,再盖上薄毛巾,最后加盖热红豆袋保温。但因鲜姜泥较刺激,若

用以全身温敷,应分日进行,譬如一日四肢、一日躯干,如此交替循

环;温敷时间亦须视患者的耐受度而定,多在20分钟到60分钟之间。

如小面积温敷,可用药用纱布将鲜姜泥包起来使用。

(五)姜膏

1、姜膏的制作

1)材料准备:

市售固体医用凡士林,干姜粉(未经炒制,并以100目或120

筛子筛过),陶制罐器, 加热水锅(要比陶制罐器略大些)。凡士林、

干姜粉的比例是21(按重量)

2)制作过程

a.将凡士林倒入陶制罐器中,再将此罐器放入水锅中, 往水锅

注水适量,开始隔水加温,溶解凡士林。切记水温勿超过90摄氏度。

b.待凡士林完全溶解成液体状态时,分多次慢慢加入姜粉“注意,

须将每次放入的姜粉搅拌均匀后,才可再加下一次,直到所有姜粉加

入,搅拌均匀,以免姜粉沉底。

c.继续以小火加热水锅,使锅中水温维持在8090 度之间。姜

粉如是用100目筛子筛过的,熬煮6小时;姜粉如是用120目筛子筛

过的,熬煮2小时。 熬煮过程中每20分钟左右搅拌一次,让姜粉与

凡士林充分融合。这一步很关键,两者充分融合的标准就是挑出一点

姜膏两指对搓,以感觉完全没有颗粒状为合适。

d.熬煮完成后,把药膏分装瓶裹,须等完全冷却后才可上盖。如

果还有余温就上盖,姜膏就不容易常温保存。

2、应用方法

姜膏可以作为外热源使用,甚为方便。它可用于其他温敷垫、红

豆袋与暖暖包等替代品无法敷到 的区域(如:耳后原始点、肩胛骨内

侧特殊点、手肘、手背、脚踝与脚背等)“往皮肤涂抹姜膏时, 涂很

薄一层便可,涂过后可用保鲜膜再包一下,起热速度会很快,外用适

宜,但不可涂抹于创口处。

3、注意事项

(1)、市售凡士林稠度不一,凡士林与姜粉比例可稍作调整。较稀

的凡士林,姜粉比例可略高一点,目的是使姜膏枯稠适度,涂抹后不

会流淌。

(2)、皮肤比较细嫩敏感的部位(如面部、眼睑),可用120目以

上筛过的细姜粉制作的姜膏,因其热力较弱;较不敏感的皮肤,可用

80100目的筛子筛过的姜粉制作的姜膏,热力较强。

() 常见姜品的保存

1、鲜姜若不立即使用,需置冰箱冷藏。

2、热姜汤应存放在保温杯中依需要服用, 但不宜久存超过12

时,若觉变味,则已变质,不可饮用,最好是当天煮当天用。

3、干姜片、姜粉须密封,若要长久保存,则要冷藏。

点击下图可以选购姜产品

原始点案例交流平台 点击体验小程序 小程序

一年级学习目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姜汤、姜粉、姜粉泥、鲜姜泥、姜膏)的制作与应用!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6:4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044411783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姜汤、姜粉、姜粉泥、鲜姜泥、姜膏)的制作与应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姜汤、姜粉、姜粉泥、鲜姜泥、姜膏)的制作与应用!.pdf

标签:姜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