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自艺术歌曲的特点
黄自(1904—1938)字今吾,小字四由。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
的一个书香门第。我国著名现代作曲家河音乐教育家。20世纪30
年代,一批从20年代成长起来、或出国深造的音乐家(如黄自、应
尚能、周淑安、马思聪等),先后登上了我国的乐坛。他们以自己多
年所学热情投入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音乐编辑等方
面的活动,为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
作用。从音乐创作讲,当时以黄自及其作品最具有突出的影响。
他是我国最早开始系统全面传授作曲技术和音乐理论的音乐教
育家。艺术歌曲是黄自歌曲创作中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他这方面
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以我国古诗词创作的独唱曲和为音乐
会演唱所写的独唱曲。前者的代表作有:以宋代诗人辛弃疾诗词所
谱写的《南乡子》,以宋代诗人王灼诗词所谱写的《点绛唇》、以当
1 / 7
代诗人白居易诗词所谱写的《花非花》、以宋代诗人苏轼诗词所谱写
的《卜算子》等。这些歌曲的音乐大多篇幅不大,但技法简练、结
构严谨、形象鲜明,能较好的体现原始的意境和感情。黄自的抒情
歌曲,是他全部创作中特别有艺术价值的部分。黄自的歌曲中的旋
律,和诗歌语言配合得非常紧密,好像是从歌词中自然流露出来
的。他在写作歌曲时不但力图恰切地表达歌词内容,还力图使音乐
的音调和节奏与诗歌和韵律紧密结合。他生前出版的独唱歌曲集
《春思曲》(1933年6月商务印书馆印行),包含《思乡》(1932
年)《春思曲》(1932年)《玫瑰三愿》(1932年),都是黄自艺术歌
曲的代表作。前两首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是色調鲜明的彩绘。而
《玫瑰三愿》则直抒胸臆,不事渲染,是一幅素笔勾勒的白描。在
《玫瑰三愿》中,钢琴对旋律只是起了衬托的作用。而《思乡》《春
思曲》中的某些意境,都是由钢琴用造型手法与和声手法表现出来
的。在这两首艺术歌曲中,钢琴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歌
调,几乎可以成为钢琴独奏曲。从他的歌曲创作中可以看出,他曾
2 / 7
受到较好的欧洲古典与浪漫派音乐传统的熏陶和他在创作中体现了
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的高度结合,
以及声乐与伴奏的高度结合,创作构思偏重于技法严谨、洗练,感
情细致、含蓄的个人风格。
一、音乐创作民族化:旋律曲调与调式民族化
黄自先生1934年有这样的说法:“总之我们现在所要的是学习
西洋号的音乐方法,而利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旧乐与民谣。
那么我就不难产生民族化的新音乐了。”黄自先生作为我国第一代系
统掌握了西方传统作曲技法的作曲家,他早在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
拓荒阶段,就致力于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融汇,并
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地努力去实践,他的不少作品历经数十年,至
今仍受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宝库中的珍品。究其根
本,“他在应用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能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音
乐的特质,使自己的作品打上‘中国风格’的印记,这种创造性的
尝试,应是其重要原因。”犹如刘靖之所说:“论述中国二十世纪欧
3 / 7
化的新音乐,不仅要熟悉欧洲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以及中
欧、西欧和南欧音乐发展历史,还要将新音乐放在中国音乐悠长的
历程,更应该把它置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作为艺术歌曲音乐表现的基本要素之一,旋律的风格特征往往
突出于其它要素之上。黄自先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的大量声乐
作品采用了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特色的五声曲调,甚至直接用民间乐
曲的音乐素材作旋律,而旋律的音调特点又对和声的配置及音乐风
格的形成具有制约性作用,所以这种旋律曲调的民族化尝试是中国
艺术歌曲新时代的创举。可以说黄自先生所追求的旋律曲调与调式
民族化,是缘于符合中国听众审美情趣和听感认知的一种表露。
二、钢琴伴奏中的造型手法
这类艺术歌曲中黄自先生在钢琴伴奏的运用及和声的处理上都
有自己独到之处。比如,在《思乡》和《春思曲》中描绘的意境,
都是由钢琴造型手法和和声手法表现出来。他成功地以素雅的笔
调,深情优美的旋律,新颖细致的和声进行,勾画出一幅幅中国的
4 / 7
恬淡幽静的意境。如《春思曲》中用轻柔缓慢的伴奏和弦与优美抒
情的旋律相结合来描写潇潇夜雨。《思乡》中同样用钢琴伴奏造型手
法在“一声声道:不如归去!”处来描写杜鹃的啼声。
钢琴伴奏有流水的上下起伏感,同时伴有似杜鹃跳动的轻巧节
奏型,左手与右手相呼应,歌曲最后伴奏中又出现了柳丝轻拂的描
写,暗示着又回到现实,仍怀着满腔离愁别恨,要随流水一同归
去。
《花非花》全曲旋律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曲。虽然短小,但音
乐典雅精致,结构工整严谨,耐人寻味。
三、歌曲的题材特点:以情景交融的现代诗、旧体诗为来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王国,富有作诗、吟诗、唱诗的传
统。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题材大部分以旧体诗和现代诗为
主。黄自先生对文学有很深的修养,喜欢为古典和近现代诗词谱
曲。
黄自先生在作曲时对中西方的文化和音乐以及审美观等,从多
5 / 7
方面解剖、分析,把中国的诗词与欧洲的作曲技法这两种不同的东
西,化异为同,令他们生动地和谐起来。他能比较深刻的理解诗歌
的含意,并通过富有诗意与幻想的音乐给予生动、具体的形象刻
画,注重表现个人的主观感触,让听众在狂热的激情,怀古的意
韵,幽怨的感伤中徜徉遐想。
四、音乐与诗歌完美结合
黄自先生善于用简练的音乐语言表现诗的意境,歌曲中的旋律
和诗歌语言配合得非常紧密,好像是从歌词的朗诵中自然流淌出来
的。他在写作旋律时,很注意歌词的韵律和声调与旋律的结合,同
时他还是很注重旋律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黄自先生把西洋
作曲技法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通过对古典和现代诗词的深入研
究,将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中西融合”,让他在中国的土地上生
根开花,并以创新的精神使之升华。
总的来讲,黄自的创作中体现了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曲调流
畅、优美,歌词与曲调的高度结合,以及声乐与伴奏的高度结合,
6 / 7
创作思维细致、集中,和乐曲结构简洁、严谨的特色;同时在一部
分作品中对音乐的民主风格作了种种创造性探索。正是这些才是他
的创作能过于给予当时,以及后来我国专业音乐界以较大的影响。
7 / 7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6:2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0308553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黄自艺术歌曲的特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黄自艺术歌曲的特点.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