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追星倒奶事件舆情观察:恶性逐利引发公众愤怒
舆情背景
近⽇,⼀段⼀群⼈受雇佣,将⽜奶瓶盖⼀⼀拆开,并将⽜奶倒⼊沟渠的视频在⽹上热传。
事件的起因,是粉丝为了给《青春有你3》中的选⼿“打投”。“打投”指的是“打榜”+“投票”。粉丝购买赞助商奶制品后,扫
描瓶盖内的⼆维码才能为偶像助⼒。买得越多助⼒越多,喝不完⼜转卖不了,直接倒掉便成了最“快捷”的处理⽅式。
舆情简述
2021年4⽉28⽇晚,事关《青春有你3》选秀节⽬,⼀段为“打投”⽜奶被倒⼊下⽔道相关信息,开始在社交平台中饭圈类
博主内⼩范围传播。
为选秀节⽬打投的⽜奶,瓶盖上有⼆维码,⼀个⼆维码能投⼀票,为了给⾃⼰的偶像刷票,疯狂购买⽜奶,只为了瓶盖
上的那⼀个⼆维码。扫完⼆维码后,竟然雇⼈倒掉,那是新鲜⽜奶,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已经倒掉了27万瓶。
4⽉29⽇,反⾷品浪费法正式实施,与此同时,“打投”奶被倒视频在⽹上热传;5⽉4⽇下午,新华社发⽂怒批⽜奶被倒
掉;同⽇,北京⼴电局责令爱奇艺暂停《青春有你》第三季后续录制;5⽉5⽇,爱奇艺回应被责令停录《青春有你》第
三季:暂停节⽬录制,整改存在问题;5⽉6⽇晚,爱奇艺就“倒奶视频”致歉,《青春有你3》停⽌录制;5⽉7⽇,《青
春有你3》赞助商蒙⽜就倒奶事件致歉:完全⽀持并积极配合爱奇艺及节⽬组的整改措施,确保妥善处理。
舆情观察
1、舆情传播⽹民正⾯情绪极低
《青春有你》选秀节⽬的粉丝雇佣⼤量⼯⼈,将打榜投票所购买的⼤量酸奶倒⼊⽔沟。此舆情事件在4⽉28⽇晚开始在
社交平台中⼩范围传播,参与事件传播的也多为娱乐类、影视类、饭圈类⾃媒体博主,当⽇舆情并未引起公众的⼴泛关
注。
4⽉29⽇,恰巧正式实施的反⾷品浪费法,明确提出,应当“树⽴⽂明、健康、理性、绿⾊的消费理念”,“形成科学健
康、物尽其⽤、防⽌浪费的良好习惯”。粉丝追星倒⽜奶事件与“厉⾏节约,反对浪费”形成鲜明对⽐,该事件参与传播的
博主逐渐增多,舆情热度也于4⽉29⽇晚19时左右到达第⼀波峰值。
之后,舆情进⼊平缓期,在社交⽹络中也没有出现较明显的集中传播。直到5⽉4⽇,新华社发⽂怒批⽜奶被倒掉,舆情
事件迅速⾛⾼,5⽉5⽇达到舆情传播的峰值,5⽉6⽇14时开始逐渐回落。其中,在5⽉5⽇舆情峰值的当⽇,新增加传
播资讯类⽂章达到3145篇,⽐前⼀⽇环⽐增加88.61%。截⾄5⽉9⽇,该舆情在全⽹的相关资讯报道近26万篇。在舆情
传播渠道中,客户端占⽐达到45%,微博占⽐达到30%,然后依次是微信、⽹络媒体、论坛和数字报刊等。
在该舆情事件中,热门词云有⽜奶、偶像、浪费、追星、打投、爱奇艺、⾷品、痛批、选秀等等。在舆情传播中,⽹民
的情感中性占⽐超过55%,敏感情绪占⽐接近44%,正⾯情绪占⽐仅在1%左右。
为何⽹民在传播该舆情事件中,正⾯情绪较低?对此,新华社的⽂章指出了根源所在:“⼤量⽜奶被倒”的背后,是以浪
费和挥霍为代价的吸睛牟利,是对劳动的不尊重、对法律的亵渎和蔑视,其最终结果是误导、侵蚀青年⼈的追求和三
观,不只是把⽜奶倒沟⾥,⽽是把青年⼈带沟⾥!
2、舆论质问谁在操纵这种肆⽆忌惮的浪费
有⽹友对倒掉的⽜奶进⾏统计,粉丝们为了⽀持⾃⼰喜欢的偶像,被倒掉的⽜奶⾼达27万瓶!
被倒掉的27万瓶⽜奶背后是不理智的追星⾏为和开盖“才能⽀持”偶像的游戏规则。因此,多数⽹民追问:粉丝为偶像打
投的不理智⾏为应该被批评,但背后的操纵者才是最应该被“拷打”的对象。
根据《青春有你》的冠名赞助商蒙⽜乳业在2020年年报披露显⽰,旗下产品真果粒因《青春有你2》实现“逆势增长”。
粉丝为追星倾倒⽜奶事件发⽣后,蒙⽜真果粒道歉称:“对于浪费⽜奶饮品的⾏为,我们⽆⽐痛⼼并坚决反对⼀切形式
的⾷品浪费。对于由此产⽣的不良社会影响,我们深表歉意,并将深刻反思,积极整改,切实履⾏社会责任,避免此类
事件再次发⽣。”
事件再次发⽣。”
资料显⽰,《青春有你3》偶像助⼒的含乳饮料分别为真果粒花果轻乳系列和真果粒⾼端缤纷果粒系列。其中真果粒花
果轻乳系列每箱10瓶,售价69.9元/箱,每箱20个助⼒值;真果粒⾼端缤纷果粒系列每箱12包,售价54元/箱,每箱10个
助⼒值。
因此,可以为选⼿助⼒的“奶票”最⾼可达17元,⼀个“助⼒值”花3.5⾄5.4元,以⽬前《青春有你3》前九名选⼿最新助⼒
值超5600万的数据来看,粉丝们为⾃⼰喜欢的偶像打榜花费超2亿元⼈民币以上。
其实不仅仅是《青春有你3》,近年来,男、⼥团选秀节⽬的赞助商多是奶制品,这也催⽣出了⾏业乱象。利⽤投票与
⽜奶挂钩,形成了独特的“奶票”模式,不仅诱导粉丝倾囊相助,还滋⽣出“黄⽜”囤积⽜奶、倒卖“奶票”等怪象。奶制品成
为⼀种拖累的背后,暴露出选秀节⽬策划存在导向问题,过度追逐经济利益,⽤“奶票”诱导粉丝⽆度花钱,⽽漠视社会
效益。
3、饭圈⽂化备受争议
“新鲜⽜奶倒⼊⽔沟”原本是教科书⾥的情节,如今却在现实中上演。在该舆情事件中,畸形的饭圈⽂化再度进⼊公众视
野。
饭圈其实就是粉丝圈⼦、粉丝群体的⼀个简称。粉丝组成的组织和团体,⾃发地给偶像助威或宣传,有⼈负责拍照修图
发图,有⼈负责视频剪辑,有⼈负责其他⼈对⾃⼰粉丝的评论,有⼈负责转发和数据。粉丝们投⼊⼤量的时间、⾦钱和
精⼒,这种现象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孙佳⼭看来,是“饭圈⽂化”越来越强调流量明星与粉丝个体成长的“伴⽣性”,甚⾄
将粉丝与流量明星打造成“⽼母亲养⼉⼦”式的关系。
近年来,在许多选秀类节⽬中,都可以看到利⽤粉丝“奶票”选⼿的操作。这些打投与其说是拼⼈⽓不如说拼的是⾦钱,
谁粉丝多,谁花钱多,谁就可以投更多票。在背后的资本运作之下,不少粉丝应援已经超出了理性范围,因此,畸形发
展的饭圈⽂化已成为拉动娱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并且不良风⽓愈演愈烈,侵蚀着分辨能⼒尚不成熟的青少年们的价
值观。
对此,《光明⽇报》发表时评指出:随着饭圈规模的扩⼤以及架构在粉丝情感之上经营⾏为的增多,很多问题必须得到
引导和规范。促进饭圈亚⽂化的良性发展,娱乐公司和相关平台都不能置⾝事外,应该在规则的制定、宣传和监管上肩
负起相应的责任。对于粉丝来说,也应该多⼀些理性,少⼀些盲从。我们不愿意再看到以浪费和挥霍为代价的打投,如
此出道⼜有怎样的“正能量”可⾔?
4、浪费带来青少年价值观问题
粉丝为追星倾倒⽜奶事件霸占着热搜的同时,众多声⾳都在谴责栏⽬组,谴责⽜奶赞助商,公众以最朴素的良知产⽣愤
慨的同时,此舆情事件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也需要进⾏思考和反思。
每年我国有着各样的选秀节⽬,⽽且都门庭如市;每年我国也有百万的艺考⼤军,有⽆数青少年想挤进娱乐圈。⼀些青
少年热衷进⼊娱乐圈,因为看到的是明星挣钱快,社会地位⾼,投资回报率⾼。其实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问题
和价值导向问题。
追星,应当追⼀种价值和信念;偶像,应当是⼀种榜样和指引。但是,粉丝追星倾倒⽜奶事件,粉丝却成了资本收割的
⾲菜,依靠⽗母的⾎汗钱或⼀个⽉收⼊⼏千块钱的⼈,却热衷于关⼼⽇收⼊上万的娱乐圈⼈员,成为了精神上的弱者和
懦夫。
尤其是在当下,我国虽然已经取得扶贫攻坚的胜利,但很多偏远地区民众和⽣活在城市边缘的家庭,还远做不到随便喝
⽜奶的⾃由。因此,倾倒⽜奶事件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资本逐利和其背后产业链的存在,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青少年价
值观导向的偏向,产⽣了极⼤的社会负⾯影响。
舆情短评
⼀桶桶新鲜的⽜奶被粉丝雇⼈倾倒进河中,在这场资本狂欢的游戏中,偶像趁机赚取知名度和影响⼒,然后⼤举捞⾦。
也因此,节⽬组、平台和赞助商获得了⾼热度和巨⼤收益。舆情刷屏后,平台和商家先后致歉,对公众有了交代。忙碌
中,⼈们也许很快就会将这件事情遗忘,舆情也逐渐归于平静。
闹剧总有收场的时候,平台和商家利⽤偶像和粉丝收割了⾲菜,然后出来“深刻反省”“⽆⽐痛⼼”,利⽤“⾃罚三杯”的道歉
闹剧总有收场的时候,平台和商家利⽤偶像和粉丝收割了⾲菜,然后出来“深刻反省”“⽆⽐痛⼼”,利⽤“⾃罚三杯”的道歉
信来承载了这场闹剧。
平台、商家和粉丝,⼀个愿打⼀个愿挨,但是,没有想到,因为⼀桶桶倾倒的⽜奶引出了公众的愤怒。因此,选秀不是
简单的造星,不是简单吃相难看的资本收割。选秀,应该⾸先秀出社会责任感,秀出价值观,秀出公俗良序。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6:1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0026301783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粉丝追星倒奶事件舆情观察:恶性逐利引发公众愤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粉丝追星倒奶事件舆情观察:恶性逐利引发公众愤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