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问路”教学
[摘要]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解决学习语文的困惑。在困惑中去实践,
去探索,去创造,找到解决困惑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困惑;探索;对策
目前,全国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我们教师更是热情高涨,积极参
与,努力探索新课改理念。然而,通过我们基层教师近两年的新课改实施体验,
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伴随新课改的一度推进,却产生的诸多困惑,致使我这位小学
语文教师,时时有种凌驾于新课标课堂而无法适从的感觉。正所谓“学而不思则
罔”,这些困惑,一天得不到解决,教育部推进实施的新课改理念也就一天得不
到突破,语文教学的意义更将随之付诸东流了。所以,它们如鲠在喉,必须得说
出来,望各位资深同仁能予以“解惑”。
首先,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不够用。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通过方法驻点学
生勇于探索,对新知识产生兴趣。可是,在一个班级中,有一大部分学生还没有
真正动起来,一节课的时间就到了,学生发言时间少,老师的个别指导难以开展。
这样就是使得学生的个体体验不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失效。
其次,怎样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而流于形式,缺乏在
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课堂上只有少数同学能参与,其余学生仍是被
动,似乎“无事可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于是,就成
了我们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虽然新课改下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也能常见诸于各种级别的色彩斑斓的
公开课。但是具体到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当我们常态地去审视当下农
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现实,甚至去了解那些常年司职小语的教师的内心愿想时,却
发现他们常常心存思惑。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薄弱,小学生语文能力低下,是有目共睹之事。就笔者任
教的班级来看,学生是源自全乡数所村小的三年级学生。接班之始,班级39多
个学生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书读不成句,字写得东倒西歪,课堂说话出语结巴,
且词不达意,声若蚊蝇,更不肖说其它语文能力了。而面对着语文基础这样偏低
的小孩子,除了循序渐进,除了细育漫化地牵扶而外,恐怕就再也没有更好的办
法了。虽然其它农村语文教师所面临的学生景况或许有较好的机遇,但未必好多
少。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5:29: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997471765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投石问路”教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投石问路”教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