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山四绝黄山奇松

更新时间:2023-05-25 15:01:08 阅读: 评论:0

姜山湿地-定字开头的成语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山四绝黄山奇松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反问)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山四绝黄山奇松

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於海拔

800米以上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地扎根於巨岩裂隙。黄山松针叶粗

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

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

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无树非松,无石

不松,无松不奇。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它有一

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

宾客的到来。如今,这

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迎

客松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

寿千年。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树

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干中部

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开双

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旅游。它是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

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理,形象可爱。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

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 / 21

陪客松位于黄山玉屏峰前文殊台上,海拔1670米处。四棵古松,

犹如仙女,亭亭玉立,姿态秀丽,常年累月在此陪伴游人观景,故

名。树龄均已500年,均高5米。东侧两棵,干围1.15米;西面两

棵,干围1米。冠幅直径均为5米。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

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

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

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且不说那展翅欲飞

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

妮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正因有

了遍布峰林沟壑的黄山松,于是,黄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

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

始于松。

英姿飒爽的迎客松

黄山松针叶短硬,树冠扁平,颈干粗韧,叶色浓绿,盘根于石,

傲然挺拔,生态适应性极强,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万均等通过考察

和鉴定发现黄山松与台湾松其实是同一树种。

黄山松,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品种,是以黄山命名的两针叶松

树,广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诸省及河南南部、

湖北东部,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峰山顶、陡坡、山脊、裸岩等

地段。黄山松针叶短硬,树冠扁平,颈干粗韧,叶色浓绿,盘根于

2 / 21

石,傲然挺拔,生态适应性极强,在悬崖陡壁上形成树冠平展的旗形

树,在平缓的山坡或山脊上形成不同年龄级的黄山松林,姿态各异,

构成景区独特的景色。黄山松的外形与华北、西北的油松极为相似,

故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一直把黄山松当作油松。1936年,中国植物学

家来黄山进行实地考察,经鉴定认为黄山松针叶短,微细,树脂的数

量、位置与油松截然不同,是一种新树种,因为这一科学现象是在黄

山首次发现,所以就以黄山来命名这一树种。1961年,著名林学家郑

万均等通过考察和鉴定又发现黄山松与台湾松其实是同一树种,于是

将黄山松与台湾树合并为一种,改学名为PINUSTAIWANENSIS,仍保留

黄山松这一中文学名。

双龙松

??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或倚岸挺

拔,或盘曲虬劲,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

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

横、忽卧、忽起。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

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

??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

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

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

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

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

3 / 21

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质和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

花草、树叶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被黄山松吸收,这样黄山

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由于大部分黄山松都有是依峭壁而

生,植物天生的喜光性,向阳性和求取水份的本能,使得黄山松的枝

枒都明显地向一边倾斜。正是因为地理环境和阳光、云雾、风霜等气

候条件的影响,造化出黄山松千姿百态的奇状。

连理松(冬)

??黄山松是黄山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黄山列入

《世界双遗产名录》,其中有54棵古树名木被列入了《名录》,这54

棵古树名木中有32棵就是黄山松。

??黄山松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却十分艰苦,因而

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

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黄山松的根扎得很

深,能够汲取岩石深处的养份,黄山才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

历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

龙爪松

??黄山松是黄山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数出名字的松树

成百上千,每颗都独具魅力。黄山园林部门从19823月开始,陆续

为黄山古树名木登记建档,目前已完成110株古树名木的登录工作,

其隶属21科、32属、36种。1990年,黄山列入《世界双遗产名

4 / 21

录》,其中有54棵古树名木被列入了《名录》,这54棵古树名木中

34棵就是黄山松。

??黄山松的观赏价值自然不用多说,黄山松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经

济价值,南唐李廷珪曾用黄山松松烟为原料,制作出丰肌腻理,光辉

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直到今天,李廷珪墨仍然是文房

四宝之一徽墨中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黄山松具有使人陶醉的魅力,富有雄浑浪漫的诗意和含蓄深邃

的意境,诱发艺术家无限的遐想和创作激情,并且付之笔端,跃然纸

上,摄入镜头。

竖琴松(冬)

??黄山是黄山文化的发祥地,而黄山松则具有使人陶醉的魅力,

富有雄浑浪漫的诗意和含蓄深邃的意境,诱发艺术家无限的遐想和创

作激情,并且付之笔端,跃然纸上,摄入镜头。因此,以黄山为题材

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这些文艺作品不仅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而且丰

富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宝库。

??明末清初,有一批画家寄情黄山,描绘黄山的美景,如渐江、

石涛、查士标、梅青、虚谷、雪庄,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石涛。现代名

家有黄宾虹、汪采白、张大干、傅抱石、刘海粟、李可染等,他们笔

下的黄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中国山水画宝库中留下了珍贵的

5 / 21

遗产,形成了黄山画派。黄山松则是他们笔下最重要的创作对象之

一。

探海松与石笋峰

??古往今来,咏赞黄山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最早吟咏黄山的文

学作品出现在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黄山,写下了《送温处士归白鹅

峰旧居》和《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有序)》两首,最早记述黄山的

游记是宋代吴龙翰的《黄山记游》,作于宋咸淳戊辰(1268)年,明

万历年间潘之恒编纂的《黄海》,就记载了宋代、元代、明代的一些

名人游黄山所写的游记。据不完全统计,从晚唐到清末,描写黄山的

诗词歌赋就有近3万首,后人写黄山的诗文就更加不计其数了。让我

们看看诗人笔下的黄山松吧

??明代诗人朱鹭在《黄山松》中写道

松无五仭高,矮者二三尺。

敷枝或横亩,平翠可布席。

咄咄离奇者,石端绝上滋。

根大于其本,短干特修枝。

高既不盈寻,大亦不盈斗。

6 / 21

霜藓封苍肤,纠结百重厚。

一松王一石,苍古看不厌。

??清代文人施闰章在《黄山怪松歌》中呤咏:

山中老松多诡绝,风伯手揉云绾结。

青枝如组踵屈铁,根似引绳长百折。

高可寻丈短尺许,寄生以石不以土。

餐风饮雾无凡姿,倒身拂地翩跹舞。

清代诗人黄景仁在《黄山松歌》中赞叹

黟山三十有六峰,峰峰石骨峰峰松。

有时松石不可辨,一理交化千年中。

当代诗人张万舒在《黄山松》中大声叫好

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谁有你挺的硬,扎的稳,站得

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7 / 21

要站就站上云头,七十二峰你峰峰皆到,

要飞就飞上九霄,把美妙的天堂看个饱!

你的雄姿象千古高峰不动摇,每一根针叶都闪烁着骄傲;

那背阳的阴处,你横眉怒扫;

向着阳光,你迸出劲枝千万条!

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在《金缕曲?黄山抒怀》中感叹

昂首青霄界,惊造化,黄山幻景,松奇石怪。

雪虐风摧亿万载,芙蓉娇娆不败。接瑶池,无边云海;

绝壑虬枝傲苍穹,欲飞腾,破壁出天外,挽长虹,巡九派。

贴壁松

??人们来到黄山,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更能从中感受到

一种精神,黄山松精神不就是民族精神吗?不就是时代精神吗?

??人们来到黄山,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和坚强,更能从中

感受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从六个方面加以浓缩和概括,那就

是:

8 / 21

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

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

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

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

望泉松

??当你来到黄山的玉屏景区,有迎客松伸展着巨臂欢迎你远道而

来,有陪客松陪伴你观景揽胜,当你离开玉屏峰往后山进发的时候,

有送客松为你送行,还有立于峭壁上的望客松深情地目送你远去,你

是不是已经深深地感受到黄山人民的热情友好和深情厚意了?

??当你来到始信峰,看到虬劲的黑虎松,坚毅的龙爪松,热情的

接引松,你是不是已经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

??当你看到相依相偎的连理松,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有人从中

感受到了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祝愿,而有人则从

中理会了一分为二的辨证思维,甚至还有人从树的上部往下看,从而

9 / 21

悟透了合二为一的玄机,比如天人合一,比如人与自然合而为一,似

乎都能从中找到直观的注解。

送客松

??当你驻足于竖琴松旁,你是不是能感受到那曼妙的音乐穿过远

古的时光隧道响起,越过空旷的自然空间响起,或者从你的心灵深处

响起。

??20xx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来到黄山,在西海的

团结松前,被这棵铁根盘结,侧干众多,团团簇簇,围抱生长,象征

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的黄山松深深打动,他亲自带领大家唱想了《团

结就是力量》。当你来到团结松旁,当你看到一棵松树也试图诠释团

结的内涵,教会人们如何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你的内心会不会有一

种震撼?

??当你一次次解读黄山松精神内涵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在山体

的雕塑中,黄山松是不屈不挠的灵魂,是干涸而贫脊的山崖上无比生

动的音符,是禁锢不住的生命于岩石的缝隙中透亮的纯洁之绿;你甚

至会感觉到,那古朴而苍凉的岩石下有一股温暖的潜流,你甚至会感

觉到,你的心灵会被一种精神的光芒点燃和照耀。这时的你是不是会

突然顿悟黄山松精神不就是民族精神吗?不就是时代精神吗?

云涛汹涌托日出,送客松独展英姿

10 / 21

??黄山是中国的名片,黄山五绝是黄山风光浓缩的精华,而黄山

松位列黄山五绝之首,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黄山松是中国名片上

的点睛之笔。

黄山松是黄山景观中的精华,而立于玉屏峰上的迎客松,是千千

万万黄山松中的至宝,她雍容端庄,仪态万方,让人魂牵梦绕,流连

忘返。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黄山人的化身和骄傲,她不

仅被黄山人视为珍宝,更被中国人视为国宝。于是她的倩影走进了人

民大会堂,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如今,又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黄

山旅游事业的发展而走出国,走向世界。

扇子松

??迎客松是黄山松中的杰出代表,是珍品中的极品。黄山人极为

重视迎客松的保护工作。黄山园林局自1983年起,就为迎客松配备了

一位专职特护,对她实行全天候科学守护。一个人守护一棵松,这在

世界范围内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20年来,迎客松未出现过任何意

外。

??迎客松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在人民大会堂迎接嘉宾。1959年,由

安徽芜湖工艺厂精心制作的巨幅铁画《迎客松》被悬挂在人民大会

堂,这幅铁画由宋亦英、王石岑作画稿,由著名铁画工艺家储炎庆率

领他的六大弟子和女儿储金霞锻制,40多年来,迎客松作为党和国家

领导人会见中外贵宾的背景而永驻青史。这是任何一棵树或任何一个

树种都无法享有的殊荣。

11 / 21

??迎客松曾牵动着敬爱的周总理的心。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

黄山迎客松情有独钟,他会见外宾时经常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巨幅

铁画前合影留念。1972128日,是黄山人的记忆中极其痛苦和灰

暗的一天,一外地游客吸烟乱丢烟头,导致天都峰失火,大量的黄山

松和黄山杜鹃花被烧毁,此事惊动了中央领导,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

话询问火情,并指示一定要保护好迎客松。由于发现及时抢救得力,

火情得到了及时控制,迎客松安然无恙。

陪客松

??迎客松曾为一代伟人小平送行。19xx219日,小平

与世长辞,第二天,黄山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怀着沉痛的心情

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小平的追悼会,节目最后打出了小平

永垂不朽的字幕,画面上紧接着出现的是黄山迎客松的长时间定格,

笔者当时和在坐的许多黄山人一样都觉得很意外,这个时候怎么会出

现迎客松?是不是导播出错了?后来我们在接待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的

一位时谈及此事,对方说:这决不是导播出错,而是我们的精心

安排。我们当时想要在节目的最后选用一个画面为小平送行,这

个画面的要求很高,一要能代表我们的祖国,二要能代表我国人民,

三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四要有画面的美感,五要为全国人民熟悉,

大家想了很多很多,最后一致认为,只有黄山的迎客松能担此重任。

倒挂松

12 / 21

??1996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冯?德罗

斯特在考察了黄山风景区以后,翘起大拇指说:黄山中国的名片,我

为她骄傲!黄山是中国的名片,黄山五绝是黄山风光浓缩的精华,而

黄山松位列黄山五绝之首,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黄山松是中国名

片上的点睛之笔。

??黄山松,热情而又稳重,好客却不谦卑,亲切略带矜持,迎宾

绝无虚意,她不仅体现了黄山人的性格,更代表了中国人的风采!

附:《黄山名松谱》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挺立在玉屏峰东

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

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迎客

松名始见于民国《黄山指南》。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胸

65.6厘米,枝下高2.5米,冠幅10.713.7米,两只巨臂斜出

7.6米。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有巨幅铁画《迎客松》。

??望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峰至莲花

沟途中,立于石罅之中,枝叶苍劲,姿态优美,俯望游人,似在点头

致意。树高5.6米,胸径42.3厘米,冠幅6.68.1米。树龄约450

年。

13 / 21

??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玉屏楼右侧道

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树高4.8米,胸径25.5

米,冠幅4.52.5米。树龄约450年。

??探海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卧云峰陡腰,

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枝叶茂盛,根扎悬崖,侧枝倾伸前

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

??蒲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索道上站

附近,地处海拔1610米,树身不高,侧枝密集盘曲,针叶簇集冠顶,

铺展平整,状似蒲团。树高2.9米,胸径35厘米,冠幅99.5米。

树龄约350年。

??黑虎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鹅岭索道站

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

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

伟,虎气凛凛,故名为黑虎松。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

约百余平方米。树高8米,胸径71.3厘米,地径79.6厘米,枝下高

5.2米,冠幅12.510米。树龄约450年。

??卧龙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

之二。原先的卧龙松在文殊院道上,不知何年破壁飞去。现指卧龙

松,横生于卧云峰悬崖石壁中,树干分两*盘曲生长,角崭髯张,似苍

龙卧坡。树高2米,胸径30厘米,枝下高0.3米,冠幅3.55.8

米。树龄约300年。

14 / 21

??麒麟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北海至清凉台

路边海拔1470米处,树干1.5米处分作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

落,状如送子麒麟。树高4.6米,胸径47.4厘米,地径55.9厘米。

树龄约500年。

??团结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打鼓峰海拔

1520米处,铁根盘结,侧干众多,6大主枝,团团簇簇,围抱生长,

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该松树高17.4米,胸径68.5厘米,地径

71.7厘米,枝下高3米,冠幅910米。树龄约400年。

??连理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始信峰途中海

1630米处,拔地而起,一根两干,并蒂齐肩,如情侣相依。树高

20.6米,胸径69.4厘米,地径76.4厘米,枝下高3.5米,冠幅12.7

12.5米。树龄约400年。

??竖琴松(辕门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卧

云峰侧的北坡,地处海拔1660米,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

U状,形似竖琴,又如古时官署中的辕门。有游道从辕门中穿过。

树高8米,胸径48.8厘米,地径66.9厘米,冠幅11.312米。树

龄约550年。

??陪客松(西、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两株古松相对而生,绿

荫如盖,和迎客松遥相呼应,默默陪伴着游人揽胜观景。陪客松东西

15 / 21

两株胸径分别为34.8米和37.9米,树高5米,枝下高分别为2.6

3.1米,冠幅分别为5.37.2米、8.48.7米。树龄约400年。

??棋枰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四。生于光明

顶至天海途中,盘踞道旁,华顶如盖,冠幅荫广逾丈,冠平如棋盘。

树高4.7米,胸径33.2厘米,地径38.9厘米,枝下高1.9米,冠幅

7.89.1米。树龄约200年。

??凤凰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海心亭东百米处,树干分为两

大主干,继而又分成四股平整枝桠,状似凤凰展翅欲飞。树高2.9

米,两根主干胸径分别为23.1厘米、24.7厘米,地径37.7厘米,枝

下高1.6米,冠幅6.95米。树龄约200年。

??破石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西海排云亭海拔1470米处,树

生石上,根扎石中,将整块岩石劈成三块。破石松树高6.4米,胸径

37厘米,枝下高1.2米,冠幅7.55米。树龄约150年。

??大王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北海至西海途中海拔1490

处,主干粗壮,高耸挺拔,冠幅荫广,形如巨伞,尽显王者风范。大

王松树高14.4米,胸径70.1厘米,地径87.6厘米,主枝有40多根,

树冠浓密庞大,伸展开来方圆达150余平方米。树龄约450年。

??孔雀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长于白鹅岭至白鹅山庄路旁海拔

1550米处,主枝向上,侧枝旁伸,头高尾长,似孔雀昂首挺立,振翅

16 / 21

欲飞。树高6.6米,胸径34.1厘米,地径36.8厘米,树龄约150

年。

??龙爪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始信峰,5根主侧根裸露土

表,粗大,扇形伸张,似苍龙之爪,苍劲有力,深扎岩中。树高12.5

米,胸径45.5厘米,冠幅125米。树龄约300年。

??接引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三.始信峰三面

临壑,唯有东南与另一峰相隔丈许.早先断木为桥,以渡游客.此松生于

两峰隔谷边缘,清人刘大櫆记述:北岸有松,横枝直抵南岸。似在接引

游人。后改木桥为石桥,名渡仙桥,游者仍扶此松枝过桥。接引松树

4米,胸径30.5厘米,冠幅3.55.5米。树龄约500年。

??连根松(西、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北海狮林饭店后

侧,地处海拔1450米,一根两干,树体极度偏冠,树冠上部分三*

唯树干基部和树根相连。树高分别为5.9米、8米,胸径分别为46.2

厘米、57.9厘米,地径分别为49厘米、59.2厘米,枝下高分别为5

米、2.5米,冠幅分别为11.29.4米、8.111.1米。树龄约350

年。

??扇子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北海清凉台海拔1500米处,树

干极短,扎根悬崖峭壁,侧枝似从岩缝中伸出,扇形张开,犹如展开

折扇,带来清凉世界。枝叶茂密,冠幅4.55米。树龄约350年。

17 / 21

??盘羚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天都峰,地处海拔1680米,树

干不高,树冠多层平展,盘根错节于形似羚羊的怪石上,松石搭配成

景。树高4.2米,胸径35厘米,冠幅7.26米。树龄约250年。

??望泉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天都新道海拔1680米,立于悬

崖,虬干三折,斜向伸展,冠向汤泉,似在探望温泉之胜。树高3

米,地径26.2厘米,枝下高0.5米,冠幅3.52.5米。树龄约300

年。

??盼客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天都峰新道海拔1670米处,树

冠生于一侧,似伸展巨臂,翘首期盼四海宾客。树高7.5米,胸径47

厘米,地径52厘米,枝下高2.7米,冠幅89米。树龄约400年。

??蜡烛松(西、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云谷寺旧寺庙址

旁,地处海拔890米,东西两株相对,树冠整齐,如一对点燃的蜡

烛。树高分别为10.1米、11.9米,胸径分别为47.6厘米、48厘米,

地径分别为54.5厘米、57厘米,枝下高分别为4.7米、3.8米,冠幅

分别为10.512.1米、9.610米。树龄约200年。

??梅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云谷寺至白鹅岭途中喜鹊登梅景

点处,,海拔1330米。松似古梅,枝干盘曲古朴,其旁有巧石状如喜

鹊,松石揉和成景喜鹊登梅。树高3.5米,冠幅53.5米。树龄约

450年。

18 / 21

??贴壁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天海白云景区,地处海拔1600

米,隔岸相观,此松主干挺拔,侧枝向两边平展,树体紧贴峭壁而

生,犹如一幅天然壁画。据目测,树高9米,胸径20.1厘米,枝下高

2米。树龄约220年。

??双龙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云景区步仙桥往西海大峡谷

洞口北侧,立于悬崖绝壁间,从石缝挣出,分作两干盘曲伸展,如双

龙探海。此松为第三代双龙松。第一代双龙松生于西海回音壁,1977

年遭雷击后枯死;第二代双龙松位于白云景区步仙桥下方,于1988

开发白云景区时发现,20xx年春自然死亡;第三代双龙松,于20xx

发现。

??倒挂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原松被旧志为列九大名松之八,位

于莲花峰老道中,已枯死。现指倒挂松,生于莲花新峰一线天左侧峰

壁上,根盘生于石缝,主干粗短,侧枝多长,逆悬危崖,似虬倒挂。

树龄约300年。

??罗汉松生于云谷寺海拔910米处,树干端直,树冠偏于一侧,

呈三层排列,形似罗汉。树高23米,胸径74.5厘米,地径89.2

米,枝下高11.5米,冠幅9.28.8米。树龄约260年。

??灵芝松(披云松)生于鳌鱼洞老鹰石下,树冠浓密,偏向一

侧,侧枝斜向伸展,枝叶集中于冠顶,形似一棵巨大的灵芝,又如鳌

鱼洞前的一朵浮云。树干自基部分三大主枝,胸径分别为16厘米、21

19 / 21

厘米、28.5厘米,树高3.7米,枝下高0.2米,冠幅7.28米。树

龄约180年。

??聚音松生于始信峰顶,主干直立,树冠整齐平展,可会聚八方

佳音。此松于19927月枯死。20xx7月就地移植一株松树,仍名

聚音松。

??飞龙松生于莲花峰顶海拔1863米处,虬干曲结,树冠偏生一

侧,松形如苍龙腾空欲飞。树高5.5米,胸径30.8厘米。树龄约170

年。

??注:关于黄山名松,古今有不同的记载:

??《黄山丛刊》(第四辑)《黄山史概》(作者清?陈鼎)中记载

16大名松:迎送松、卧龙松、鹤盖松、锡杖松、蒲团松、美人松、接

引松、扰龙松、棊枰松、仙盖松、文松、破石松、春睡松、倒挂松、

缥缈松、耕云松

??《黄山丛刊》(第四辑)《黄山松石谱》(作者清?闵麟嗣)中

9大名松:扰龙松、迎送松、卧龙松、蒲团松、接引松、棊枰松、

破石松、倒挂松、困龙松

现在所说的10大名松是指:迎客松、探海松、蒲团松、连理松、

麒麟松、竖琴松、黑虎松、接引松、龙爪松、凤凰松等。

20 / 21

??以上所选的32棵名松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黄山松,同时

也是位于黄山风景区精华游线上游人可以观赏到的名松。

21 / 21

新年祝福语公司-器组词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山四绝黄山奇松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5:0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9806818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山四绝黄山奇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黄山四绝黄山奇松.pdf

标签:黄山四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785℃幽默笑话段子
  • 764℃恋爱说说
  • 760℃五儿孝母
  • 574℃陈大惠老师
  • 406℃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399℃银行印鉴卡
  • 354℃联想思维
  • 352℃分门别类
  • 347℃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