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

更新时间:2023-05-25 13:39:39 阅读: 评论:0

工作会议记录范文-合理施肥

《黄河颂》教案
2023年5月25日发(作者:最美笑脸)

《黄河颂》教案

【精华】《黄河颂》教案三篇

《黄河颂》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

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

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

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

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

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

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

颂》

(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

《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 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 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

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

4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 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

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师在此可以做

出调整性的解答:

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

()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

1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

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

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诗句的具体分工------学生对所选语段进行分工朗诵,创造多样式的朗诵

方法。

2 全班评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组合,予以鼓励。

本环节的设置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学生的情

感逐渐引向高潮。

(四)深入探究,探寻诗歌的朗诵要点

教师质疑: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好一首诗词?(以本课为例说明)(学生

思考、讨论)

师生共议得出。如:1,把握诗词的节奏、重音。

2,对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把握

3,对诗词语言的品味

4,调节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学生个体再次自由朗诵,将刚才的所得加以体会。

让首轮诵读欠佳者再诵课文,展示自己的进步。

(五)再诵课文

配以音乐,将学生的感情调至高峰,教师读朗诵词,全班一起朗诵。

(六)拓展延伸

教师紧接《黄河颂》: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的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

情。他向着黄河巨人,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于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

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曲曲壮

歌一气呵成。同学们,你想再颂黄河吗?那就去读读《黄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

入地认识黄河吗?那么,下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寻黄河吧!

《黄河颂》教案 2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培养朗读诗歌的能力。

②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③理解歌词内容,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趣。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感悟歌词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歌词的能力

课前准备

歌词是贴近大众的文化样式,形式活泼,琅琅上口,深得学生的喜爱。课

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歌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兴趣,增加积

累。

教学设计:

一、 导语。

大家知道“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吗?(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身

上都流着同样的血,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吗?早在80万年以前

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勇

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

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就是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

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篇――《黄河颂》

二、 话说黄河。

(学生自由畅谈)

小结:大家的发言让老师再次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而深厚的文化底

蕴,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在哪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我们

伟大的民族精神,诗人光未然做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儿

女,向着黄河唱出颂歌。

三、 吟诵黄河。

1 师范读。要求:批注重音字,语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来读。

2 探讨朗读语速,语气及重音。

3 分小组朗读、学生评价。

4 师生联读。(配乐)

四、 探究黄河精神。

1 河有怎样的气势和精神,你是怎样体会的?

2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作者描写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

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为了表达什么感情?

3 你能用一个相似的词来替代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来发出你自己

的誓言吗?

(生小组合作探究)

五、 咏唱黄河歌曲。

六、 小结: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中华儿女,

维护的祖国的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

斗,为我们的民族挤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课外延伸。

++++++++++++++

《黄河颂》教案 3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

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

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

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

“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

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后记:

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

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笑对生活-功能性纤维

《黄河颂》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13:39: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931791781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黄河颂》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黄河颂》教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黄河颂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