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热门精选三篇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1 尧尧还有一年半就要上小学
了,为了将来能游刃有余的担任小学生妈妈的角色,本周我花
了大概3,4天的时间读完了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
六年》,读完后感觉收获良多。以下是我觉得值得大家注意的
几点:
首先,应该鼓励小孩子多玩、多运动,在玩乐中学习,可
以弥补在一般意义的学习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才能。例如,爬
山、拼图等能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才能。经常运动能使孩子保
持充分的精力。
第二,多读书,多多益善,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经常去
图书馆读书。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今很多图书馆都鼓
励在里面读书,可以在图书馆里阅读很多的书,这是在家里阅
读没法比的。遇到特别好的书也可以买回家里反复阅读。输入
多了,知识面自然扩大了,输出也会变得相对容易。
第三,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假如暂时跟不上学校进
度,家长也不用着急,重要的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且每个孩
子都有其擅长和短板,家长应该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特点,并针
对特点制定对应的措施。
第 1 页 共 8 页
第四,经常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予肯定,会激
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五,引导孩子喜欢自己的老师,只有喜欢老师,才会喜
欢上学和学好老师教的课程。
第六,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定好的
事情,假如临时有变化,也要彼此协商好弥补的方式。
第七,如何学好语文?多输出,例如多写日记等,假如孩
子不会写,可以口述,家长记录。如何学好英语?多输入,每
天听英语音频,逐步背诵好的语句。
第八,在孩子低年级时,要多陪孩子读书、玩耍,多鼓励
孩子,满足孩子对于亲情的需求和对于自己的认可。在孩子高
年级不需要自己时,适当放手,不随意干预孩子的事情,使孩
子不对自己形成依赖,也不使自己对孩子形成依赖,彼此独立
才能建立安康的亲子关系。
第九,多和孩子沟通,不利用家长的权威随意决定孩子什
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是大家商量着来。希望孩子做的
事情,家长首先要做到,例如,不许孩子上网玩游戏,家长就
不应该上网玩游戏。孩子最擅长模拟,一般家长喜欢干什么,
孩子也会喜欢干什么。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2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
他都是细枝末叶。”“我们陪着孩子成长,孩子让我们丰
第 2 页 共 8 页
沛。”拿到书,首先被吸引的是封面上的话。这两句话就像自
错综缤纷的枝杈和诱惑中确定了生长的根基和方向,让我的心
一下子沉静下来,仔细审视内心深处埋藏深久几近被遗忘的渴
求。
这本书的作者刘称莲老师,将自己女儿小学六年成长的点
滴详细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p 和总结,粗浅易懂,却给
人以启迪和深思。翻开目录,就有一种亲切感,“越玩越出
色”“泡在书海里”“学习是一颗糖”“我们要彼此听
话”“让天使自己飞翔”“换个方式表达爱”等,处处表达的
是无痕教育。无痕教育培育的是孩子成长的“根”,只有
“根”强壮,枝叶才能繁茂。翻开正文,更是亲切。文中详细
例举了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客观
讲述了一个家长的真实体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由自主会站
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家长的目光去审视孩子的教育问
题。
一、生活篇——越玩越出色
玩物并不一定丧志。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锻炼抗挫
折才能。在游戏中输得起的孩子,在其它方面比赛中也会输得
起。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孩子其实也在学习,而
且是在轻松地学习,他们学到的是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
第 3 页 共 8 页
在学校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
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而不是让孩子只会抱着课本和练习册。
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与瑰丽奇绝的美
永远在那里静默着,只有让孩子亲身去体验、去感悟,感受才
会深切,也只有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孩子才会发自内心
地热爱大自然,敬畏自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而形成自
觉的.行为。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一直对学生进展的保护校园环
境的教育。假如我们能引导孩子深切感受到校园的美,自然会
产生一种自觉保护校园环境的情感,这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
会更好。
教育专家孙瑞雪说:玩雪就是认识雪,砍一棵树就是认识
一棵树。面对一个自然的世界,孩子把自己的身心投放进去,
去感知它的美妙。这么一个体验快乐、锻炼英勇地过程,也是
帮助孩子建立人格的过程。小学阶段,孩子正处在可塑造期,
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让他们接触大自然。
而运动可以使孩子身体安康、调节情绪、帮助孩子进步学
习效率,让孩子增加自信,提升他们在群体的人气,拉近和同
学的关系,锻炼孩子的协作精神,为他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
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理解孩子的天性,除了尽可能为他们
创造轻松地环境,更不能随意占用孩子的课间活动或剥夺孩子
上体育课的权利。
第 4 页 共 8 页
二、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
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
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
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
思,而是想方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小学生一般很听老师的话,简直视
老师的话为圣旨。作为老师,假如让孩子喜欢上自己,那么他
就会愿意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并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所以
我们更要调动自己的智慧,用心而又不留痕迹地做一些事情,
让孩子在和同学、老师的交流相处中收获快乐,在好奇心和成
就感的满足中收获成长。
孔子说“少成假设天性,习惯成自然”,小时候养成的习
惯好比天生的一样自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从一年级就开场养
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以后的学些生涯非常重要。我一
直非常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手好字,两片巧嘴,
是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对我们的根本要求。写好字,不单是弘
扬民族精神,修身养性,进步审美兴趣,也是学习态度是否端
正的表达。郭沫假设先生曾经就写好字的问题,讲过一段精辟
的话:“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
总要把字写得符合标准,比拟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
习惯有好处,可以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擅长体贴人。草
第 5 页 共 8 页
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
逐渐免除这些缺点。”
每接到一个新班,我会先从培养学生认真书写抓起。我在
课堂上对学生握笔姿势和坐姿都要求到位。并把这些要求编成
小儿歌。比方握笔儿歌:拇指食指压着,中指下面托着,四指
五指贴着,手掌手腕指着,笔尖前面斜着,笔杆后面躺着。坐
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我常说要做的像铅笔一样
直。字体笔画书写时,我常赋予汉字生命,让学生把汉字当做
朋友。教育他们要把字朋友写得端端正正,像堂堂正正的中国
人。个子一样高,排得整整齐齐,像一队小士兵。横平竖直,
撇有锋,捺有脚,点假设水滴,折处有顿笔。如今学生一写
字,就知道念出相应的口诀,知道哪一笔该怎么写,知道悬针
竖、垂露竖。特别是三三班的林聪聪,原来写的字简直是疯
舞,字体黑乎乎的一片,如今也变得干净、端正、明晰了好
多。与字体一同进步的是他听课专心了,成绩也进步了。
学习习惯还包括每天的预习和复习、阶段性的小结以及课
外阅读等,这些习惯一旦在孩子10岁之前养成,对他后面的
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刘老师一再
提醒我们,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千万别等出现问题了才动手。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我学习,只有让孩子爱上学习,才是给了
孩子学习的无穷动力。
第 6 页 共 8 页
书还没有读完,但收获已经颇丰。教育孩子,陪伴孩子,
让孩子快乐、安康的成长使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陪孩子成
长,孩子让我们丰沛。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静待花儿沉着盛
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3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
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称莲老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学习。
其中让我感受深入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局
部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
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
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
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
而是想方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
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
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
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
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
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
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
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根
底。作者的理论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
慧。
第 7 页 共 8 页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
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
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考虑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别人生后
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老
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
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
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安康、快乐成长。
第 8 页 共 8 页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09:4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789911778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热门精选三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热门精选三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