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1) (2) (3) (4)
之。”
【注释】
(1)
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实行统
治,即“德治”。
(2)
北辰:北极星。
(3)
所:处所,位置。
(4)
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解释翻译】
孔子说:“ 周君 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
()
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个共实际上念拱,共有向的意思,围绕、相向这个意思。朱子
在《集注》里面解释说:「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 为
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这个为政的政,我们讲这是把持政治, 这叫
为政。谁是为政的 这个国的领导人,这是为政者。为政的意思, 朱子
?
说这个政就跟正邪那个正,就是准确那个正是一个字。它的意思, 「政
者,正也」。「正人之不正」 人有不正的地方,你把他正过来了, 这
,
叫为政。
这里面也有出处的,《论语》里面就有一章讲到「季康子问政于
孔子」。季康子是鲁国三家大夫之一,三大家他是的一家大夫。他把
持朝政,治理得不好,所以他要向孔子问政。「孔子对曰:政者,正
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夫子就讲,「政者,正也」。政治是什 么
意思 就是公正无私这个正。你守住公正,你给大家做个好榜样, 「子
?
帅以正」,子是对季康子的尊称。说您老人家「帅以正」,帅是 表率,
你给大家表演出正的样子,以身作则,谁敢不正 整个国家也就 正。你
?
把持朝政,你正了,大家都正。「己身正,不令而从」,你不 用下命
令,大家都跟着你学了,都会做得正。如何得正 要『为政以 德』,用
?
道德。所以正的标准是德,符合道德的就叫正,不符合道德 的就不正。
朱子解释,「德之为言得也」。德这个字能够当那个得到的
「得」 那个字来讲。什么意思 「得于心而不失也」。这个道德,你真
?
正按照 道德而行,你就能够得民心,不失民心,你就不失天下,得民心
者得 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关键是为政者自己要行得正,这叫「为政
以 德」。
夫子用了个比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子解
释说:「北辰,北极,天之枢也。」这个北辰实际上是北极的意思, 有
古注把北辰做为星的名字,可能是北极星,但是好像有点牵强。朱 子这
里是说北极,那是指方位,是天之枢也。枢就像这个门,它的中 轴,门
绕着这个中轴转。它之所以能开关,它因为有轴,那个门户有 个轴。这
里就是地球北极跟天空相对的地方,那一个空间就叫北辰。
因为我们地球在转,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所有的天上的星星都
围着北极这个方向在转。所以这北极指向的地方就好像一个门的中枢、
轴,所有的星星跟着它转。所以它「居其所,不动也」,也就是说, 北
极指向的天空,这个空体是不动,就好像门的轴,它是不动,门在 动,
围着轴在动。「众星共之」这个共就是向的意思,「言众星四面 旋绕而
归向之也」,所有的星星围着北极这样的一个空体,这个中轴 在环绕。
用这样的一个比喻来比喻人君、,就好像这北辰一样。众星 比喻他的大
臣和他的百姓。为政者、领导人,能够「居其所」而不动, 所有的臣民
就围绕着转,就是围绕拥护他。为什么 因为他为政以德。
?
所以朱子说,「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他
行得正,用道德来修养自己,就能够得到无为而治。无为是什么 他不
?
起心、不动念,更不是说想要去做一些什么样的事,他无为,他不用 起
心动念做什么事情,自然得到天下人归仰。为什么 这是一位圣王。 这
?
是用北辰来比喻这样的一个相。所以,我们中华老祖宗的文化重德 行。
《大学》里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无论你
是国家、天子,还是庶人 一般普通老百姓 ,都要以德为本。 你
()
以德为本,「本立而道生」,你根本正了,一切都能正。所以身修 而家
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为什么 因为天下都是围绕着一 身在
?
转的。就像一个圆,身是圆心,家国天下是圆周。你身正了,整 个圆都
正了。身,这个心摆得不正,整个圆周也就跟着不正。譬如北 辰,众星
共之。
实在讲,身,它还有一个圆心,就是我们的心,所以叫心正而后
身修。心如何正 你能格物、致知、诚意,你的心就正。你把贪瞋痴慢
?
这些烦恼放下,你心就正。你有所好乐,就不得其正,好乐是贪 有所
;
忿懥,就不得其正,忿懥是瞋,瞋恨、不高兴,都是瞋,瞋恚心 有所
;
恐惧,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恐惧忧患这是愚痴,不明因果,不明 事
理才会生出恐惧忧患来。所以把贪瞋痴放下,你心才正,你身才修。 一
正一切正,心一正,身家国天下,全都正。为什么 身家国天下,完 全
?
是你心中所现物。所谓「一切法由心想生」,「一切唯心造」。你 这心
能造天下万物,所以心正了,万物都正,这叫格物。格物的格是 什么意
思正万物都正了,这叫格物。怎么格 从心里头格,格除你心 内的物
?! ?
欲烦恼,你的心就正了,万物也就正,这叫格物。这个道理非 常深,真
正悟明这个道理了,你就知道原来修心、修身、为政,都是 一桩事情,
不是不同的事,是同一桩事,一修一切修。
所以朱子引程子的话讲,「为政以德,然后无为。」何必要有为
原来为政都是修身之事,都是你自己修心之事。所以「为政以德」, 你
就修心而已,你修身而已。不用起心动念做什么有为的事业,也能 够无
为而治。反过来,我们如果为政不以德,无论你怎么去治理天下, 还是
不能圆满,总有欠缺。所以圣人为政抓住根本,《大学》里讲,
「此谓知本」,这知道根本了。我们能不能知道根本 根本在哪 就是
??
讲你修身。修身就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知本,这是「知 之
至也」。你真正知道这个,你的知才叫圆满。为什么 你真知道这个 道
?
理,你必定会反求诸己,从自己身心来修,这叫从根本修」然后你 才知
道,原来根本没有外面的事,全是你自己家的事,都是你心内的 事。
朱子又引范氏,就是范祖禹,也是位大儒,他讲:「为政以德,
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所守者至简而能御烦,所处者至 静
而能制动,所务者至寡而能服众。」这也是讲得很好,继续把这个 道理
给我们来分析。你为政以德,你用道德来修身,这是为政以德, 从而影
响家国天下,就能做到不动而化。你不用去向外攀求,你就自 自然然能
教化百姓。因为百姓都看着你,向你学习。不言而信,你说 的话自然就
能够让大家信服。甚至你不说话,完全用身教,你就有这 样的信用,大
家都对你心悦诚服。无为而成,你不用起心动念想着我 怎么样去为政,
自自然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成,成什么 成就和谐 社会,和谐世
?
界。所以,这是大道理。
「所守者至简」,你所守的,守着什么 守着德,最简单的只管
?
自家,不管人家,只顾自己修德,人家自然受你转化。「所守者至
简」,最简单,但是能御烦,御是驾驭,烦是很繁琐,很多样的事情 你
都能驾驭得好。我们讲领导人是日理万机,这很烦,很烦人的事, 果然
你能够守着至简之道,你仅仅一味修德,《大学》里讲,「有德 此有
人」,你就有很多能人帮你。他们对你真正是敬服,他们由衷的 愿意协
助你,因为你是有德之人,你真正做到垂拱而治。「所处者至 静」,你
处在什么地方 静而不是动,你心能够安定,能够静虑。因为 《大学》
?
里讲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你能够知道反求诸 己,认真的
修德,你心也安静,你就能制动,你就能够驾驭动荡的场 面,以静制
动,整个场面就给你定下来。这是你的功力深厚。「所务 者至寡」,你
所做的事情很少,寡是少,根本不需要做很多事,就是 自己修德,天天
反省检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你应 该做的,就一桩
事。「而能服众」,大众就能服你。
蕅益大师在《点睛》当中说到,「为政以德,不是以德为政。须
深体此语脉,盖自正正他,皆名为政。」他讲的这个道理很深刻。 「为
政以德」跟以德为政不一样,我们细细去品味着这两句话的意思, 是不
同的。以德为政这里面有起心动念,你还要想着用你的道德去为 政。现
在我们讲「以德治国」,你看这里面有没有起心动念 确实有。 那有就
?
不叫无为,所以就不能称为无为而治。「为政以德」,这里头 没有起心
动念,他真是无为而治,他注重自己修德上,重心在德而不 是为政。以
德为政,它的目标还是为政,为政以德它目标是修德。这 真的叫以德为
本,抓住这个根本。德修好了,自然政治就好了,经济 也繁荣了,社会
也安定,社会国家都能和谐。所以我们仔细的、深深 的去体会这个个语
脉,「为政以德」。
所以朱子讲,对于古圣先贤的道理要「虚心涵泳」,持续的去玩
味,才能品出里头的真实义。真实义是什么 蕅益大师给我们点睛点出
?
来:「盖自正正他,皆名为政」。为政是什么事情 就是自正正他之事
?
所以「政者,正也」,夫子讲,为政就是正。正什么 既正自己,也正
?
别人,自正正他。自正是根本,以自正为本就是以修身为本。身正了,
别人也自然正,「己身正,不令而从」,这就是为政,「为政以德」。
江谦先生他在《补注》里面为我们又讲到,「为政以德,则正己
而物自正。不言而民信,不动而民敬,不怒而民威于鈇钺。」为政者 自
己真正修德,自己正了,一切物都正。这个物包括人物,包括一切 事物
都正了。为什么 道理很深,简单说来,自己跟一切物是一不是二, 自
?
己以外没有他物,全部的物就是自己。宇宙和自己完全是一体的, 所以
自己正了,整个宇宙万物都正了。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无 不正。
你深体到这样一个道理,你就知道真的应该从根本修。所以, 到了这个
境界,「不言而民信」,你不用言教,大家都对你信服。你 「不动」,
没有任何举措,人民百姓都对你尊敬,都能够向你学习, 他也正。「不
怒」,你不发怒,「而民威于鈇钺」,他就自然不敢造 罪业,不敢犯
罪,这个比刑罚更有效果。
江谦先生又讲到,「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
孤而民不倍。故取譬于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上是指上位的
人,为政者。「上老老」,第一个老是动词,尊敬的意思,对老人尊 敬
这叫老老。在上位的领导人能够尊敬老人,敬老爱老,百姓也就兴 孝
道,孝道就是敬老爱老。首先对自己父母要孝敬,从而能够孝敬一 切
人,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上长长」,第一个长也是恭敬的意思,对长辈恭敬,这叫长
长。 领导人能这么做,百姓也能兴悌道,大家都能够尊敬自己的兄长、
长 辈,从而带起敬重长辈的社会风气。现在社会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
对老人不恭敬。老人好像没有用了,退休了,对社会没有带来任何利
益,所以被人所遗弃。如果有这样的风气,这个社会怎么能和谐 你想
?
想,一个老人工作了一辈子,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到他晚年的 时
候,反而被人遗忘,甚至被人所嫌弃,他内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他 怎
?
么能够心安 社会又怎么能够安定 所以对老人我们都要恭敬、敬爱。
??
老人不是一个没用的人,而是我们社会的恩人,我们对老人不是遗弃 而
是应该报恩,这样,孝悌之风才能带起来。这需要整个国家领导重 视这
个条。
「上恤孤」,恤是怜悯的意思,怜悯孤儿、弱小的,人民百姓就
不会行悖逆之事。所以真正要和谐社会,我们要提倡敬老爱幼。孟子 讲
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你社
会和谐并不难做。所以用北辰来做比喻,讲领导就像北辰一样, 「居其
所,而众星共之」。你行善,你修德,大众也就跟着你行善修 德,社会
自然和谐。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
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 活
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 价值
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5:1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12348177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语名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语名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