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叶绍翁《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更新时间:2023-05-24 14:31:23 阅读: 评论:0

满意的近义词-单核细胞偏低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叶绍翁《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2023年5月24日发(作者:护士节)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叶绍翁《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

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

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

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

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

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

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

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

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新疆说唱-红层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叶绍翁《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4:3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098831774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叶绍翁《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叶绍翁《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