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至2016十届奥运圣火点燃仪式的文化内涵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4 13:55:08 阅读: 评论:0

每天都有好心情-报任安书ppt

1980至2016十届奥运圣火点燃仪式的文化内涵研究
2023年5月24日发(作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9802016十届奥运圣火点燃仪式的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盗取火种

的神话,其圣火的点燃也是纪念普罗米修斯火神,他是人类火种的盗得人,圣火象

征的意义有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回顾点燃圣火历史,发现每次圣火点燃

都具有时代的象征和意义。分析发现在九届奥运点火人中,都有职业运动员作为

点火人,除有两节奥运会是多人点燃圣火之外,其余七届奥运会点火人都是代表性

的一名职业运动员点燃。九届奥运点火人合计为15人,从点火人所从事的体育

项目中,田径项目的运动员有6个,占总数的40%占据主要位置。

关键词:奥运会;圣火;文化;内涵

1.前言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

动会,每四年一届,会期不超过16日。发源地是希腊,宪章为《奥林匹克宪章》,标志是

奥运五环,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精神是公平竞争、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奥运会中,

火炬的传递和点燃圣火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圣火象征的意义有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

等。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圣火点燃仪式非常独特具有代表某种特殊意义,点火仪式是起源

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盗取火种的神话故事,在故事中表现出圣火的点燃也是纪念普罗米修斯

火神,他成为了人类火种的盗得人。在奥林匹克宙斯神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

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

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2.回顾点燃历史

圣火的点燃象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需要历经一段时间传递多个城市,最后抵

达奥运会主办地。圣火的点燃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点火人也是经过各种选拨和考量最终确定

的。通过历届奥运会点火仪式的分析,发现点燃圣火的人大多是主办国在国内具有代表性与

特色的人物,如为国争光的奥运金牌选手等,在狂热赞赏的观众前高举火炬,绕场一周后,

跑上圣火台点燃圣火。

1936年在柏林是奥林火炬首次点燃,1956年在墨尔本点燃奥运圣火,首度照亮了南半球。

1964年在东京点燃圣火,奥运火炬在亚洲首次被点燃。1976年蒙特利尔使用了以往不同的

作法,通过卫星传递奥运圣火。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采用了海底水下传递的方式。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中,圣火的传递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传递过程共用78天,在全世界传递了78000公里,并传遍了希腊所有

行政大区和所有州。

3.九届奥运会点火人基本情况及其分析

1 19802016 九届奥运会点火人的基本情况

1980年在莫斯科奥运会圣火开幕式上由谢尔盖 别洛夫在现场点燃圣火。本届全程火炬

接力还原了以往的传递方式,在线路上是最短的共5000多公里。谢尔盖 别洛夫是苏联著名

一名篮球运动员,在开幕式的当天由他点燃莫斯科奥运会主火炬。圣火点燃的那一刻,人们

似乎回忆起1984年洛杉矶的奥运会,其整个整个点燃仪式以飞越太空的方式将圣火点燃,

仪式的神圣变得更加创新而有特点。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得主约翰逊点燃了带有

五环标志的火炬。这位在罗马奥运会上获得十项全能冠军的运动员乔传打扮成太空人样子

过体育场,直接到凯旋门式的火炬台点燃圣火,奥运五环熊熊燃烧表现出独特的奥运精神。

汉城奥运1988年汉城·“精神不屈奥运会的点火仪式上,点燃火炬的是舞蹈演员孙美贞、教

师郑顺万和马拉松运动员金元铎三人。三人同时点火,使得汉城奥运会的点火仪式参与人数

也创了一项奥运会纪录。已经76岁高龄的孙基祯最后持火炬跑进主会场,而点燃火炬的是

一位舞蹈演员、一位教师和一位马拉松运动员。3人一起点火也创造了奥运会点火仪式上的

纪录。实际上,这个仪式的动人之处在于最后一棒。孙基祯于1936年奥运会上夺得马拉松

冠军,在1936年参赛奥运时,韩国正被日本占领,孙基祯被迫代表日本参赛,当他站在领

奖台上看到升起的太阳旗时,他痛楚地低下了头。孙基祯在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之前出场

对韩国而言是一种不屈精神的展露。

巴塞罗那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一箭穿心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永恒的经典,它的精妙之

处在于之前已经公开了用箭点燃圣火的策划,但由于这个计划本身存在的隐患,引发了人

类本能的好奇心。残疾人运动员里贝罗在巴塞罗那的夜空中射向70米远、21米高圣火台的

那支箭,至今仍在电视上一遍一遍地反复播放着。10万名现场观众和20亿电视观众共同见

证了这次惊险的点火仪式。为做到万无一失,里贝罗在开幕式之前足足练了不下3000次。

开幕式之前的最后一次演练中,里贝罗居然一箭失手,让西班牙组委会很是忐忑。正如所有

伟大事件一样,后来也曾有过这次点火的别样传闻———传闻称组织者在他射出那一箭之后,

其实是用早已准备好的自动装置将主火炬台引燃。但里贝罗的精妙箭法已经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次冒险的点火没有借助任何现代手段,却绝妙展现了人类原始的突破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

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不老传说是这一届美国人决定回归传统,不在点火仪式本

身上寻求突破———患有帕金森症的拳坛传奇人物穆罕默德·阿里颤抖地接过火炬,用一个慢

动作的姿势点燃圣火。在火焰的映照下,他的面孔充满了坚毅。这一幕感染了全世界人民。

悉尼奥运会2000年悉尼水中生火作为和海洋息息相关的国度,澳大利亚人早在圣火传

递时就别出心裁地搞过一次水底圣火传递。但没有人读懂他们的底牌:开幕式上的点火自然

也与水离不了关系。土著运动员弗里曼身穿银色连体防水服(这一点很像1984年的约翰逊)

她走出了水中,点燃了潜伏在水底的主火炬台———准确地说是一个圈状的火焰圈。然后,

这个火焰圈通过轨道上升至火炬台。四周瀑布飞泻,圣火光芒万丈,这幕水火交融的浪漫情

景成为了奥运历史上又一经典。雅典奥运会2004雅典返璞归真火炬台慢慢放倒,被点燃之

后又慢慢立起,这种古朴的点火方式象征着奥林匹克重归故乡。开幕式的精华全部都集中在

之前数小时史诗般的文艺演出上。不过在最后点火的人选上,东道主耍了一个手腕。帆船冠

军卡拉马纳基斯站在火炬台前。除了希腊人之外,全世界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甚至在主火

炬点燃半分钟后,美联、路透、法新三大通讯社都没有反应。原来,组委会在最后一刻更换

了原定的点火人选。

北京奥运会2008北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也许是李宁一生中绕运动场跑得最漫

长的圈。当一个人小小的身影在宏大的祥云背景下,被巨大的光圈聚焦,被全鸟巢的人聚焦,

同时也被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时,所有人都屏息等待那最后时刻的到来,偌大的鸟巢一瞬间竟

然有些沉寂。主火炬台被点燃的那一刻,也许并不出人意料,但让人震撼的反而是李宁那漫

长的一圈,也许这克服重力、阻力而努力跨越的一圈,正象征着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艰难

的历程吧。如同传说中的夸父逐日,这个夜晚,中国人以一种传说中的古老方式,表达了

锲而不舍追求奥林匹克精神的深远意境。伦敦奥运会2012伦敦17岁的海员卡勒姆-埃尔利耶,

18岁的医学专科学生乔丹-杜克吉特,16岁的短跑选手迪齐尔雷-亨利、18岁的欧洲青少年短

跑冠军卡蒂-凯尔克、19岁的世界级赛艇运动员卡梅隆-里奇、18岁的标枪运动员艾丹-雷诺尔

德斯以及19岁的中距离跑田径运动员阿德勒-特蕾西。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是由雅典奥

运会男子马拉松铜牌得主范·德利马点燃了火炬台。奥运圣火在里约热内卢的夜空下熊熊燃烧,

光耀四方。这也是在南美洲第一次举办奥运会赛事,打破了奥运会历史。

综上所述,1980年到2016年十届奥运会中口号为四字成语的共六个占比为60%,点火

人从事项目上田径运动员共六人,球类一个,从事除运动员外有教师和医学各一名,占比相

对较少,从中看出在奥运会点火人的选择上,更多倾向于从事田径的运动员,由于是田径项

目是大项,是运动之母展示着人类机体的最大潜力。在十届奥运会点火仪式上可以看出点火

人为一人的较多七届开幕式点火人都为一个人,汉城为三人点火,伦敦为5人则最多,对比

得出奥运会点火人数上为一人占比为80%,占据主流位置。在点火方式上越来越多创新,表

现出新时代的奥运精神,未来几届奥运会点火仪式或许大概率延续这种新的创意。

4.结论

九届奥运点火人中,都有职业运动员作为点火人,其中1988年汉城和2012年伦敦奥运

会中有多个点火人一起点燃圣火,汉城奥运会分别是舞蹈、教师、马拉松运动员点燃,伦敦

奥运会点火人的职业分别是短跑、赛艇、中长跑、医学。除上面两节奥运会是多人点燃圣火

之外,其余7届奥运会点火人都是有一名职业运动员点燃。在点火人所从事的体育项目中,

从事田径项目的运动员有6个,总人数共15人,占百分之四十占据主要位置。从事田径项

目的点火人比例较大的原因可能与田径是一个大项目有关。从得奖情况来看,九届点火人中,

在比赛中都获得过奖项,为自己所在的国家都有巨大贡献的个人,他们代表着一种奋斗不息、

展现奥运匹克运动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成,田雨普.奥林匹克圣火传递的历史与现实思考[J]. 体育文化导刊,2008(01).

[2]常乃军,王岗. 20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M].中华书局,2001.

[3] 郑小九. 论北京奥运会对奥林匹克伦理精神的超越[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02).

[4]卢延文.论运动训练领域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技,2016.0437):43-44.

作者介绍:1.卢延文,男,汉族,甘肃武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

育人文。

无法想象-项目前景怎么写

1980至2016十届奥运圣火点燃仪式的文化内涵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3:5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0770852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1980至2016十届奥运圣火点燃仪式的文化内涵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1980至2016十届奥运圣火点燃仪式的文化内涵研究.pdf

标签:点火仪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