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24 13:49:56 阅读: 评论:0

贵阳情人谷-辗转的意思

(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3年5月24日发(作者:电工实验报告)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

一、 包头市(课改卷)

2006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必

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

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 ________________ 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_______________

文则是 ________________

9

•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甲文的大意。

(一)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交错相通 描写 阐述 .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 .

67&910

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

二、 南充市:

2008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

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 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 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

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 解音,而畜③素琴一

自《晋书》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24. 2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分)

⑴渔人甚异之( ⑵阡陌交通(

⑶颖脱不羁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25. 1

请从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 差的句子。(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

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分)

3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4

翻译下列句子。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束缚,约束 ⑷停止⑴对……感到惊异 ⑵交错相通

224.

26•1

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 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

格。(意对即可)

2

25. 1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27.

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⑵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译文:

1.羁:拘束,束缚。 2.

4. 3.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6. 5.畜:同“蓄”储蓄。

7.适:满足。 8.

9.尝:曾经 10. 蔽:遮挡 11.

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辍:停止,停下。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此:这样 12. 解:理解13.具:具备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 被乡邻所看重。曾写《 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

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

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

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 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地睡觉 。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 只是见酒就喝, 如果没酒,(陶

渊明)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琴上也没有弦。每当朋友们来喝酒,

就弹琴唱歌,说: 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为什么非要有琴的声音呢!

三、太原市

2008

阅读文言文,完成 题。

91213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

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 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 卒亡天下。若

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yi

:安定。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

9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

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

104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2

3

4

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 要: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 绝境:

诚不可缺 ______________ 诚:

卒亡天下 ______________ 卒:

11 4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不知有汉,无

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3

•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 获得的启示。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答案:

译文,房玄龄上奏说: 我看过朝廷府库的兵械,远远超过隋朝。 ”太宗说:铠甲兵械等武器装备,诚

然不可缺少;然而隋炀帝兵械难道不够吗?最后还是丢掉了江山。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百姓人心思定,这 就是朕最好的兵

械。”

10. 1 234

)同“邀”,邀请 )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确实 )终于

)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11. 1

)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

121

•示例: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 《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 “苛政猛于虎”

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

2

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四、安徽芜湖 文言文阅读(

200915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 “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

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 ”曰:“无

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 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 姑称呼公婆。④

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 4

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阡陌交通: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之哭也: _____________ ④苛政猛于虎也: ________________

18•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吾子又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2

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的

22

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字)(分)

13

20. 4

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分) _____________

译文: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

去询问说: 听您的哭声,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 ”妇女于是说道: 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

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 ”妇女、回答说: 这里 ”孔子说: 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 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17. 4

分)①交错相通 ②通“邀”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一分)

18. 4.2

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分)②如今我的儿子又被老虎咬死

分)

.2

19. 31

分)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分)

20. 2

(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 祥和幸福。(

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 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

2

分)(意对即可)。

五、年河北省)

2011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女。外人。黄发垂

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 及利、吴兵法。家

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 。同

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 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⑤周同:人名,

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 ①:箭的尾部。

ku

1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1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未冠:

2

22

•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分) ............

(《马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匕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

B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以鱼我所欲也》)

C

.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出师表》)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2

4

•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飞年少时就很有气节,沉稳忠厚,很少说话。天资敏捷聪慧悟性好,能清楚地记住(许多)书与传

〔书传:指经书及解释经书的著作) 。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里比较清贫,捡木柴作为火

烛照明。背诵复习一直到天亮都不睡觉。 (岳飞)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气,不到二十岁〔未冠 :不到

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之礼〕 ,能挽起三百斤的弓剑。(岳飞)跟着周同学习射剑,周同能同时发射

gu

三支箭都能中箭靶子,以此做给岳飞看;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再次发一箭又中。周同大吃 一惊,把自己所喜爱

的好弓箭送给岳飞。岳飞于是就练习得更勤快,全部得到了周同的箭术。

答案:)邀请()没有成年

1. 12

2.B 3. 12

)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 )岳飞因此

更加刻苦训练,全部掌握了周同的射箭技术。

4•5•

环境优美;生活愉快;民风淳朴;社会安定。 刻苦读书;苦练射箭。

六、(年山东荷泽)

2011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

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 田力作,以视西北

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 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

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 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 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xm:

12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分)

②甫行数里

①黄发垂 ( ) )

_

2 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分)

①阡陌交通 ( ) ②悉如外人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标出卜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44

.翻译下列句子。(分)

)(2

只标一处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 女人也参加农业生

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 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

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 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

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

答案:答案:①评分:每空分,共分。

1ti cof 12

u

2

•答案:①交错通达 ②全 ③正,正在 ④遗憾

评分:每小题分,共分。

14

3

•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评分:答对得分。共分。

22

4

•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评分:每小题分,共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4

52

•答案: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评分:共 分。意思对即可)

老师评价-沉默的意思

(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3:49: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073961774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完整版)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治水必躬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