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6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
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店铺
精心整理的《孟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孟子》读后感1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说“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
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曾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
子”。孟子被誉为亚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自己思想的完整体系,提出有许多
重要的思想创见。孟子主张“仁政、兼爱、非攻,和平,反对战争,
人性向善”。个人感觉《孟子》比《论语》更为丰厚可读,是儒家最
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今天,我坐下来
静静的摊开这本书,再次让思想在孟子的精神世界中遨游感悟。
孟子的代表作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
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这几篇文章我反
复诵读,颇有感受:
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认为: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
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
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
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
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
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
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众疾苦,
要为解除民众的疾苦而尽心竭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
以及人之幼”。在这篇《梁惠王上下》中,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安定繁
荣和发展,需要做到优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在《公孙丑上下》
中,孟子倡导仁义,主张施行仁政。他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行仁政,得人心,就多助;不行
仁政,不得人心,就寡助。在《滕文公上下》,孟子强调士大夫要有
“大丈夫”的气概,在立身行世方面要注意节操;要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向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在我认为,孟子是怀有匡正天下的巨大抱负的。在《离娄上下》
中,讲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在我看来,修、齐、
治、平,从本质上说,就是施行仁义之道。得天下,在于得民心;得民
心在于行仁政。孟子是以集成儒家的道为己任的。在《万章上下》中,
通过对历史的阐述,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下》
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
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在圣人门
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
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
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
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
“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
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
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
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
近。
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
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有无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第二,人性之所以是
善就在于人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先天固有的道德意识。孟子说:“恻隐
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
之心,人皆有之。”正因为人们存在着内在的鲜艳的道德意识,所以
人性是善的。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有不善,是由于后天的外在环境造
成,不是人性本身边不善。第四,对于这种善的本性,或者善的本心,
必须着意的加以培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在于专心致志的存心养性。
作为儒家文化的先祖,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对中国的影响长达
几千年,直至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为人处世,思想道德。其思想精
华博大精深,今天我只是管中窥豹摘录下自己浅短的感受和心得,孟
子思想的厉害之处在于不管是阐述怎样施行仁政治国平天下,还是做
人处事,他都能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
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总之《孟子》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每次诵读都
会使人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它可以平和我们烦躁的内心,可以让我
以圣人的精神为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做的更好!
《孟子》读后感2
利用业余时间,我仔细阅读了《孟子的智慧》一书,感受颇深,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
“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
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
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
面的。
(二)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
左右逢其源。”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
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
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
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
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
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
“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
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
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
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
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
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
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
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
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
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
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
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
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
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
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
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又说:“教亦多术矣,予
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
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
诲。
(五)
最近几周,我完成了《孟子》这本书。
其书共分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孙丑章句上,公孙
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下,万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其实,我对那些古文是一窍不通。但是后来,我发现家里实在是
没有什么书了,只能读它了。它里面有原文、译文和注释,这也带个
我了不少便利。一开始,我是按照原文、注释和译文来读的。原本就
不懂古文的我按照这个顺序读书,自然更是“一头雾水”了。我是读
着读着就不想读了。因此,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直到几天
后,我无意中先看了译文,又看了注释,最后才看了原文,这样我一
下子就可以读懂了。真是太棒了!我终于成功了。
于是,在后面的阅读中,我是严格按照先译文,后原文,再注释
的顺序。我也明白了很多孟子的思想和道理,我受益无穷。
(六)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
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
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
《孟子》读后感3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
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
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
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
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
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
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
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
命;
《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
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
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
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
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
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
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
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
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
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
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
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
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
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
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
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
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
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
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
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
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
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
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
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
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
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
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
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
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
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
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
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
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
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
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
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
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
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
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
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
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
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
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
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
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
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
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
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
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
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
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
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
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
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
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
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
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
影响。
《孟子》读后感4
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
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三
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给后世留下了孟
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千古美谈,成为母教之典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
家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
儒家宗师。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
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
王道",主张德治。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
"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
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
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
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
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
品"。
孟子是一个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穷则独善其
身,达则兼济天下。"处身于战国乱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
辅佐诸侯统一天下。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一个分崩离析,中央集权
沦丧的时代,武力才是解决争端,争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径,孟子倡导
的"仁政"必然难以被统治者所接受。虽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
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
以天下为己任,"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即
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学说宣布于天下,以此来影响并匡正世风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孟
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
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
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
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
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
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
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
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
尽收眼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表面
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
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
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
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
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
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
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
近。
所以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纵观能成大事者,
贵在目标与行为的选择,也就是他们懂得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没
有目标,或者做多了无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
无为的人。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只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
瓜,终无所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
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
一定要舍弃一些事不做,去做该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饮"的宁静胸怀。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在这个社会里,有些人做着自己
做不了或不喜欢的事而一事无成,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
不堪。
《孟子》读后感5
“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是《孟子》中《公孙丑
(下)》篇里的一句话。其意是说君上总喜欢任用听话的人(接受自
己的教导),而不喜欢以能教导自己的人为臣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们往往喜欢听奉承的话、谄媚的话,一般的臣子总想讨君上的
喜欢,一味的趋奉迎合,上边说的一切的是对的,而君上也往往喜欢
听话不违逆自己意图的下级,上下结合,形成了所谓的“和谐”君臣
关系。但那些有思想,有本事,敢担当,有责任的臣子往往有忤逆君
上的行为,坚持“仁”的道义与主张,对君王劝导、规诫,披肝沥胆,
为了国家社稷可谓大公无私,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导致得罪了上级与
许多同僚或小人,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与抱负。这种现象,历史上屡
见不鲜。因此,敢给领导“上课”,敢于得罪人,有思想,有见地,
有棱角的干部不应被疏远、被遗忘,而应加以培养使用,使其更有作
为,更有担当。一句话,太平官太多太好当,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的太少也太难当,惟其如此,孟子的“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
教”才显得犹有警示作用。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孟子》中《滕文公
(下)》篇里的一句话。是孟子同滕文公对话讲仁道时所论述的一个
观点。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
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阳虎曰:‘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矣’。”百姓的基本情况是,有固定
职业的人才能安分守己,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就不能安分守己。如果不
能安分守己,就放荡不羁,胡作非为,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等到他
们犯了罪,再去惩罚他们,这是陷害百姓,哪里有仁君在位做出陷害
老百姓的事情呢?所以仁爱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谨慎从事,节省开支,
尊重百姓,对社会取之有度,不能贪财。阳虎说过:‘要财富就不能
仁爱,要仁爱就发不了财‘。”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百姓,二是针对君王及统治阶层。
针对百姓是讲要有自己的事业,有固定的收入,爱岗敬业,生财有道。
如果没有固定的职业与收入,则形同市井游民,无业盲流的无道德、
无操守、无底线之人,邪恶异端之事往往发生在这类人身上,这是社
会的悲哀,也是统治者的无能。仅仅惩罚而不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
不是贤明的君王所为,也不是有道的王国;针对君王及统治阶层而言,
是告诫他们要体谅民生,体察民情,鼓励有恒产者置业生产,服务社
会,引导无恒产者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不要好逸恶劳,要勤劳致富,
安居乐业。同时统治者不要对民众索取无度,要多听取老百姓意见,
倾听民间疾苦,做一个廉洁清明的人。鲁国大夫阳虎曾说过:’想发
财就不能有仁爱,想仁爱就不要想发财‘。类似今天我们说的当干部
别想发财,想发财别来当干部。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仁道的思想,
于我们当下很有借鉴意义。
《孟子》一书中《梁惠王(下)》篇里有孟子与梁惠王等君王非
常精彩的对话,通篇论述孟子的“仁义”、“王道”思想,运用大量
的典故比喻来劝诫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要以德服人,以德治国,
用道德的力量使天下统一,倡导“仁者无敌”。孟子由“五十步笑百
步”,“挟太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非不
能也,是不为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等一系列的类比,使君王由衷
地感叹:“夫子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进而认可孟子“以若所为,
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以这样的做法去满
足所想达到的目的,好比爬到树上去捉鱼,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方
法与目标大相径庭,相差甚远,越是努力,离目标越是背道而驰。孟
子通过一系列的论述与类比,说明一个道理,君王也想治理好国家,
也有美好的愿景与目标设计,但方法手段都太过功利,没有抓住“仁”
的根本。以“威“而非以“德”,以“利”而非以“义”为目的,造
成了自己的努力与目标诉求反而相反的尴尬局面,且孟子又进一步指
出:“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力而
为之,后必有灾。”告诫君王爬到树上去捉鱼,虽不得鱼,却无祸害,
但君王以这样的做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处心积虑,劳民伤财,不但
达不到目标,反而会引祸上身,提醒统治者要以正确的手段来达到正
确的目的。
另外,孟子一向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但在此
他又特别提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也即没有恒产而有
恒心的,只有士大夫才能做到,这类人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有道德,
有信仰,有追求,如果君王改革政治,施行仁政,就会使士大夫都来
归附,进而百姓们都来归附。那样王国就会兴旺发达,民众就会安居
乐业,君王也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我们现在发展经济也好,改善民生也罢,政策与措施都要接地气,
可操作。特别是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更要实事求是,不可为单纯的完
成任务而不讲工作方法。“不忘初心”不仅仅是指我们的来时去路,
同样也指我们践行初心的方式方法。总之,不能脱离群众,否则就是
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行为也只能是缘木求鱼,距初心越来越远。
《孟子》读后感6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
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认同感比较强。
《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
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
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
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
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
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
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
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
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孟子怀抱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觉,用他的
“义”与“道”,从个别情况的“应该”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导
人向善,也就是“觉此民”。
孟子的所有观点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所谓“人性向善”观点的基础
上,而这个观点也恰恰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对于当今这个时
代来说最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思考领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论,先
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
义、礼、智”四端,如果能够去扩充它的话,将“若火之始燃,泉之
始达”,所以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乃若其情,则可以
为善矣”。
既然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来的恶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
“乃若其情”呢?孟子给了我们两个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原
因,即环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迁的原因,而这里的环境又不仅
仅只是周围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情况,还有具体到
逆境与顺境的差别,《孟子》中的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议论,身处逆
境的人被激发的羞耻心可使之用生命维护原则,而身处顺境时的人却
更易迷失,放弃了“乡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则,环境可以说是决
定为善还是为恶,义或不义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个十分重要
的内在要求就是坚持,孟子也在书中举了“杯水车薪”的比喻,义能
克不义,仁能克不仁,然而没有坚持也无法成功。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抵御环境坚持本心时,仁义之士必是贤人、君
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坚守原则的人才能够辅佐君主、诱民
向善;“仁者无敌”,仁义之诸侯与民同乐、亲贤疏佞,又怎不会“王
天下”呢?所以尧、舜、禹之世,孝悌礼义为人所共循,天下安乐。
虽然孟子有一套从人性向善到仁者无敌的完整理论,但是要想导
善,还缺不了他的非凡辩才。孟子无论是与君主对答,还是与对手辩
论,都能够引经据典,把《诗》《书》灵活应用;并且以常理入手,以
小见大,十分生动;更擅长环环设问,最后以对方的答案为自己所依托
来解答对方的问题,让对方只能无言以对,认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国,正值东西方文化潮流交互撞击之际,从个人
到家庭,至自各阶层的社会乃至于国家,在当今物质文明较为发达的
今天,却逐渐陷入一种内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状态。在这个物欲横流,
进退失据的环境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
受到很大挑战,但是,究竟是什么在变化?变化的背后是什么?
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面对各种所谓的领导敢于说出自己
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系国家。
现在的人们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从,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达出自己
内心的想法与感受,给我们的国家真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又
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对自己与领导者统治者的意见不合的情况时,能坚
持自己的意见呢?在这个充满金钱与利益的社会中,人们渐渐的迷失了
自我,只会跟着金钱与利益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当每个人如孟子般坦
诚,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系国家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成一个真正和谐
的社会吧。
首先,社会的稳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社会只有稳
定的环境中,才能求得前进和发展。孟子提倡的和谐相处,执中有权
的原则及方法,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统一性,对我们不断协调社会成
员之间的关系,使上下级之间、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处于和谐状态,
具有积极的启示。同时,它又为社会的和谐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础。其
次,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强调治国为政
要爱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与民同忧同乐、获得民心,进而
安定社会和统一天下,主张国君要把人民当作三宝之一,提出了“民
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卓越见解,深
刻地阐述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先秦时代“民为邦本”
的思想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统一,孟
子提出了一套对社会进行经济约制的主张。这主要包括社会分工和产
品交换制度、制民恒产的土地制度、“取于民有制”和薄收赋税的财
政赋税制度、优先照顾穷困的抚恤制度。
当我们今天做事时,总会不由的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
患意识,当我们面对灾难,能够伸出援助之手时,我们不禁要感慨:
华夏儿女的优良传统与善良之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千年前儒家
学说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也是以后千万年不变的美德、传统。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2:3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9030061773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孟子》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孟子》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