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教案

更新时间:2023-05-24 11:23:44 阅读: 评论:0

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三八征文

《村晚》教案
2023年5月24日发(作者:郑板桥竹石诗原文)

1.古诗三首

【简案】

第三课时

课前预习 读诗歌,思考三首诗表达的不同

教学内容

单元导入,猜读诗题;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再读课文,理清

脉络;赏读古诗,感悟诗情。

.会认“漪”1个生字。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无。

教学过程

导入

探究一: 谈话导入,扣读诗题

1.谈话导入。

2.谈话引出作者。

3.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村晚)

4.读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6.教师小结: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

新授

探究二: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3.师生合作读。

4.教师小结:

探究三: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感情,体会诗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探究四:对比阅读,感悟表达

1.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请比较一

下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全班学生交流汇报并填表。(课件出示表格的答案)

3.教师小结:

4.完成课后小练笔。

5.搜读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

练习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村晚》。

2.比较三首诗有异同,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概括三首诗的异同,三位诗人都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

小结

瞬间的情景,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1.基础作业:熟练背诵,正确默写古诗。

2.拓展作业:课后小练笔

作业

【详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漪”1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通过表格对比等方法感受三首古诗的异同。

教学过程

探究一:谈话导入,扣读诗题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一首诗通过小孩子学种瓜来

体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一首诗通过孩子因冰块做成的打击乐器摔碎而失落沮丧来表现

孩子的聪明、天真。你们还能背诵这两首诗吗?谁愿意背一背这两首诗?

2.谈话引出作者。

这节课我们要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

他的名字叫雷震。

3.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板书:村晚)

4.读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

“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我们学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

《稚子弄冰》用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查工具书、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小组交流讨

论等。

2)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村晚》,理解诗意。(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村晚》。

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古诗的情况。首先检查古诗的朗读情况。(课件出示诗的节

奏划分)(指名读)

教师相机指导“陂”和“漪”的读音。指名学生按节奏朗诵古诗,学生评议后齐读。

4)古诗讲究韵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应该注意把这首诗的韵脚“陂、背”读得清晰、响亮。

5)学生练读,指名读,学生评议,全班齐诵古诗。

6)检查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全班交流汇报诗意)

6.教师小结: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板书景:草、水、山、日;板书人:

归、横、吹)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扣紧诗的题目,为理解古诗的

大意做好铺垫。重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提高学生自学古

诗的能力。

探究二: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结合注释说一说“陂”“漪”分别是什么意思。(池岸;水中的波纹)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1)指名学生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结合注释说一说“腔”“信口”分别是什么意思。(曲调;随口)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3.乡村的晚景多美啊——(学生接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的

生活多么悠闲自在呀——(学生接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教师小结:《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乡村傍晚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

特别是牧童骑在牛背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在,让人无比向往。

设计意图: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情景中,入情入境,体会

其中的乐趣,为学生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探究三: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感情,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之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全体师生在配乐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晚》。

2)学生自由背诵古诗《村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赏读古诗,感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反复朗诵古诗,

背诵古诗,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探究四: 对比阅读,感悟表达

1.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的古诗,请比较一下这三首诗有

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全班学生交流汇报并填表。(课件出示表格的答案)

3.教师小结:这三首古诗都向我们展示了古时候儿童生活的情景,只是写的事情不

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夏天孩子们学着大人在桑树下种瓜的事情;《稚

子弄冰》写了冬天孩子们剜冰,用彩线将冰穿起来当打击乐器,冰块摔碎了孩子们失落

沮丧的事情;《村晚》写了傍晚,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归来的事情。三位诗人都善于捕

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

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的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掌握由面到点的写法。

4.完成课后小练笔。

1)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

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

2)学生自由完成小练笔。(老师相机指导)

3)用展示台展示写得好的小练笔。

5.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请

同学们课后去搜集这组古诗中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的形式,找出三首古诗的异同,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古诗中

描绘的情景指导学生注意捕捉生活中某件事的某一个瞬间,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

指导学生写小练笔,意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

生活感悟作文-西游记第三回

《村晚》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1:2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98624177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村晚》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村晚》教案.pdf

标签:村晚作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