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第二章_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更新时间:2023-05-24 10:05:33 阅读: 评论:0

兰花盆景-怎样写低保申请书

第二章_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2023年5月24日发(作者:鱼汤怎么熬)

第二章_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第二章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内容四、思考题五、参考文献宪法学

本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我国宪法结构的特点,掌握我国宪法结构的

特点,熟悉我国的主要宪法形式,悉我国的主要宪法形式,了解主要国家

的宪法形式与结构。主要国家的宪法形式与结构。

宪法学

本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我国宪法的形式与结构教

学难点:教学难点:我国宪法结构的特点宪法学

本章

本章

宪法学

2、宪法性法律:它是指一国宪法的内容不是统一规定在宪法性法律

一部法律文书中,而是由多部相互关联的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可分

为宪法本体法和宪法关联法。

本章

三、教学内容(3)教学内容()宪法本体法指一国的根本制度由多部单

行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由立法机关按普通立法程序制定,其地位和

效力同于普通法律,为不成文宪法国家采用,如英国。宪法关联法是指由

普通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宪法性法律,具体包括组织法、选举法、

代表法、代议机关议事规则、立法法、监督法等,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典。

3、宪法惯例:它是指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但在实际宪法惯例政治生活

中存在和通行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力的习惯和传统。一般由代议机

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政党领袖等开创先例并为后人所效法而形成的。

英国的影子内阁制、议会辩论制;美国的国会公开、法院违宪审

查、历史上的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等。

宪法学

本章

三、教学内容(4)教学内容()4、宪法判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

由司法机关宪法判例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经国家认可、具有宪法效

力的司法判例。它可在类似案件中反复引用。宪法解释:主要指立宪解释,

是在制定和修改宪法5、宪法解释过程中,由特定机关对宪法条文、规范、

原则、结构、功能及其法律关系等所作的分析、说明和补充。宪法解释与

被解释的宪法本身具有同等效力。6、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国际条约是

国际法主体之间、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就权利义务关系所缔结的双边或多

边书面协议;国际习惯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

的行为规则。1787年美国宪法第6条。1949年德国基本法第25条。

宪法学

本章

三、教学内容(5)教学内容()7、权威性宪法著作:、权威性宪法著作

缺乏相应的宪法规定与宪法判例时使用。美国的《联邦党人文集》、英国

的布赖斯通(Blacktone)、白芝浩(Bagehot)、戴雪(Dicey)等。

三、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我国采用成文宪法,

宪法典、宪法性法律等是主要渊源形式。我国也承认宪法惯例是宪法渊源

形式之一,但数量极少,在宪法渊源形式中的作用有限。我国不实行判例

法,尚未实行宪法诉讼制度,没有宪法判例,因此也不存在作为宪法判例

的宪法渊源形式。我国明确规定国家政策是我国法的渊源形式之一,强调

党的政策对宪法制定和实施的指导作用。我国不承认一般的宪法理论著作

是宪法的渊源形式,但明确把马克思主义的宪法理论和学说作为立宪和行

宪的指导思想,对宪法实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宪法学

本章

三、教学内容(6)教学内容()第二节宪法结构一、宪法结构概述:宪

法结构概述:宪法结构,即构成宪法各要素的组合方式、结合方式,可分

为宪法的形式结构和宪法的内容结构。宪法的形式结构,是指宪法渊源形

式的不同组合方式、结合方式,即宪法体系。一般而言,宪法的内容是由

宪法概念、宪法规范、宪法原则三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

结合方式即宪法的内容结构。1、宪法体系、宪法体系:宪法学成文宪法

体系:以宪法典为主体,以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等为补充而组

成的具有严格效力等级差别的形式结构体系。不成文宪法体系:由一系列

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等所组成的形式结构体系,

各组成要素之间地位平行,不存在效力等级差别,也没有形成核心层。

本章

三、教学内容(7)教学内容()2、成文宪法典的形式结构:、成文宪法

典的形式结构宪法典的体例,是指将宪法典的全部条文,划分为大小不同、

层次各异的部分,分别用相应的文字符号排列而成的形式结构:第一,以

()开首,章、节、条、款、项、目兼具,如1791年法国宪法、1919

年德国魏玛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等;第二,以章开首,节、条、款、

项、目兼具,大多数国家宪法采用此体例;第三,以条开首,款、项、目

兼具的体例,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采用此体例。3、成文宪法典的内容结

构成文宪法典的内容结构:成文宪法典的内容结构根据调整对象的性质不

同,分为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

限和活动原则,宪法的创制、实施和保障等。根据调整对象的方式不同,

分为目的性条款、纲领性条款、基本原则条款、规则模式条款、效力条款、

修正条款、过渡性条款等。

宪法学

本章

三、教学内容(8)教学内容()二、宪法的序言:宪法的序言:分类:1

分类:即宪法的前言或引言,是独立于宪法正文之外的一部分叙述性文字。

有明示序言(如中德宪法)和非明示序言(如美日宪法)之别。目的性序言: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1949年德国基本法原则性序言:1958年法国宪法、

1977年斯里兰卡宪法纲领性序言:1982年中国宪法、1992年越南宪法综

合性序言:1974年南斯拉夫宪法宪法学

2、产生原因:制宪者的需要;一国文化传统和立宪技产生原因:术

的需要效力与功能:3、效力与功能:

本章

三、教学内容(9)教学内容()宪法序言的效力:一般而言,宪法序言

具有宪法效力,因为它是宪法的宪法序言的效力有机组成部分,而大部分

宪法序言的部分与总则(总纲)的内容有重合或交叉之处,而宪法总则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序言具有宪法效力,但效力的作用方式和效果表现

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序言中的基本条款、基本任务条款、基本国策条

款及关于宪法本身的效力条款,属于规范性条文,具有规范性作用和效果,

即具有明确、具体的指引、评价和教育作用,它们的实施能够给国家、社

会和公民个人带来相对确定的利益和影响。而序言中的目的条款、史实条

款等则属于非规范性条款,虽然不直接具有规范性作用和效果,但具有确

认民主事实、教育和感化后人、激发民族精神等社会作用和效果。宪法序

言的功能:宪法序言是国家的宣言书、国家的总纲领、宪法与法宪法序言

的功能律的指导性规范

宪法学

三、宪法的正文:宪法的正文:

本章

三、教学内容(10)教学内容()1、总则:立国之根本,包括基本原则

条款、基本政治制、总则:度条款、基本经济制度条款、基本文化制度条

款、意识形态条款、国家标识制度条款等。总则不同于序言2、分则:总

则的具体化,宪法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分则:一部宪法的实体内容。

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权限和活动原则、宪法的

实施与监督以及过渡性条款(1993年俄罗斯宪法第2部分)等内容。3

附则:也称为“补则”或“最后规定”,通常规定宪、附则:法自身的最

高法律效力、生效时间和生效条件、宪法的修改和补充等内容。它不是每

部宪法所必需。1946年日本宪法第11章、1949年德国基本法第11章等。

宪法学

本章

三、教学内容(11)教学内容()四、我国宪法的结构:我国宪法的结构:

宪法体系:1、宪法体系我国现行宪法属于成文宪法体系,包括宪法典、

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其中,宪法

典处于我国宪法体系的核心地位。宪法典的体例:2、宪法典的体例新中

国的四部宪法典均以章开篇,兼具节、条、款、项、目。1982年现行宪

法共四章、七节、138条,另附有31条宪法修正案。关于章、节、条的

设计,均以中文数码明示,但款、项、目的设计,有明示,也有不明示的。

宪法学

本章

三、教学内容(12)教学内容()3、宪法典的内容结构:宪法典的内容

结构:按照宪法调整对象的性质不同,我国现行宪法典的内容包括国家的

根本制度和基本国策(序言、第一章总纲、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第二章)、国家机构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第三章七节)。在排列上,

我国现行宪法典改变了前三部宪法典的排列顺序,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义务”一章提到“国家机构”一章之前,突出了公民的宪法地位和作用。

按照宪法调整对象的方式不同,我国现行宪法典包括史实性条款、纲领性

条款、基本原则条款、规则模式条款、宪法效力条款、宪法修改条款等。

宪法学

本章

四、思考题(1)思考题1、名词解释:宪法形式、宪法典、宪法性法

律、、名词解释:宪法形式、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

宪法惯例、宪法判例。2、试述我国现行宪法的渊源形式特点。、试述我

国现行宪法的渊源形式特点。3、试述我国宪法序言的内容及其效力。、

试述我国宪法序言的内容及其效力。宪法学

4、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形式的

特点。

本章

四、思考题(2

)思考题()5、选择题: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我国宪法的渊、选择题:源?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D.宪法判

例宪法学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ABC)

本章

五、参考文献1、许崇德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许崇德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2、《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以及美国、法国、德国、俄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美国、

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宪法。斯、日本等国宪法。3、关于宪法序言的效

力:、关于宪法序言的效力:也有学者认为,宪法序言的法律效力必须根

据它所包含的内容,从具体分析中得出结论,这有三种情况:一是记载历

史事实的部分完全没有法律效力,二是确认基本原则的部分必须与宪法本

文的规范结合起来才有法律效力,三是属于规范性的部分具有法律效力。

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3-44页。还有

学者认为,宪法序言不是规范性的东西,它只是起到一种说明、解释或类

似宣言的作用,本身没有强制性,也不像条文那样规范具体,所以不具有

法律效力。浦增元:“宪法序言的基本特点”,《政治与法律》(

),1982(1)

宪法学

望梅止渴的近义词-有趣的事日记

第二章_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10:05: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939331771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第二章_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第二章_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pdf

标签:宪法第二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