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不止在农村吧,基本上只要在中国有老人过世,都是这么立碑的。
因为中华民族的丧葬文化也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一向“死者为大”,
“祖宗为大”、“先人为大”,所以在对待祖先丧葬墓碑上一向是非
常认真而传统的,长久流传下来这些礼仪,称呼都没有变化,用字也
一样。
“故”就是“故去”了,“过世”了。只不过不用“死”、“亡”
这些相对负面的词。
“显”就是“显达”、“显赫”的意思,是对故去的老人的尊称,
类似于民谥吧,一般是德高望重,或者已经是族中辈分最高的人,同
时又子孙满堂,就可以用“显”。普通人就用“先”,“先”就是
“先人”的意思,这个只要是自己小孩立碑,那就没什么讲究,谁都
可以用。其实我们平时讲到自己的父亲,一般说“我爸”,在古人那
儿就会说“家父”,但是如果父亲过世了,咱们好像没有特有的称呼,
只说“我爸在的时候”,而古人就会称“先父”,就代表父亲已经不
在了。“先”字在这方面用得很广。
“考、妣”就是古称“父、母”的意思了。语出《礼记·曲礼
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所以墓碑上刻有“显
考”、“显妣”,就是这里埋着我伟大的父母的意思。如果是“先
考”、“先妣”,就语气平淡些,这里埋着我过世的爸妈。
其实最开始古代用“考妣”以称在世的父母,如《尔雅·释亲》:“父
曰考,母曰妣。”晋郭璞注引《苍颉篇》:“考妣延年。”至今还有成语
“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着急和伤心(现多含贬义)。语
出《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后来随着父母的其他称谓更加简单、实用,“考妣”二字就只在
墓碑、铭文、纸钱封上出现了,专指“过世的父母”。
其实没什么难的,只要搞清楚“考妣”两个字是对父母的不同称
呼,不闹笑话就可以了。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在农村的墓地中,我们常常在墓碑上看到“故显考某公讳某某、
故显妣某门某太君之墓”这样的字眼。也有的没有“故”字,称为先
考先妣或者显考显妣。其实,墓碑上的故、先、显等用法非常讲究,
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要随意解读。下面,晏子就从这些字的意思及来
历,说明一下用法上的讲究。
“考妣的词意及用法”
“故”也好,“先”也好,“显”也好,都是加在“考妣”之前
的,是对“考妣”的一种修饰。所以,我们先要知道考妣的意思。
考妣,原指父亲和母亲,不论是否健在。《尔雅·释亲》:“父曰
考,母曰妣。”成语有“如丧考妣”,说明考妣愿意即为父母,和去
世无关。后来演变为专称去世的父母。《礼记·曲礼下》称:“生曰父,
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嫔,妇人有法度者之称也。”也
就是说,父母去世称考妣,妻子去世称嫔。汉朝郑玄注释,“考,成
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於考也。 ” 意思是说,父亲抚
养教育之女之德成,母亲相夫教子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相媲美,这反
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时期家庭中父母的分工和地位,也反映了古人
对父母的尊敬。
考妣词意的转换,应该和古人的谥法制度有关。古代达官贵人去
世后常用一个字来评定其一生,称为谥号,普通的老百姓没有资格受
谥。但是父母对于子女都是有功德的,出于对父母的感念,父母去世
后,普通百姓也想模仿达官贵人们给父母弄一个谥号,于是“考妣”
做为对父母的赞扬,就成了普通老百姓对父母的通谥,专指去世的父
母了。
“故、先、显”的意思及来历
“故”,即故去之意,是对去世之人的一种讳称,直接说“亡”
或者“死”,显得不雅和不庄重,所以,才会用“故”字代替。不过,
墓碑都是给去世之人立的,所以这个故字用不用是不要紧的,加上这
个字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大部分的墓碑中,直接说先考妣或者显考妣。
而明清以前的老墓碑中,常常会发现这个字,说明古人树碑更讲究庄
重,宁愿意思重复,也会加上这个字。
“先”,指先人,已经去世的人,在考、妣之前加一“先”字,
也表示父母已去世。《简明古汉语词典》对“先”的解释中:“已故
的,例:思厥先祖父”。所以,加先,直接证明是已经去世的前辈。
古人用词讲究庄重和雅,“先” 是“亡”的讳称,又是一个敬词,所
以在墓碑上加个先字,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怀念和和哀痛之情。先考
妣,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
“显”,有显示、显赫之意,用在墓碑上,取声名远播之意,是
对去世之人的一种溢美之词。而显字用在墓碑上,是从皇字演变而来
的。
根据清朝徐乾学 的《读礼通考》,古人在祖、考及妣之上,都加
一个“皇”字,但元大德年间皇帝诏书改为“显”字,因为普通百姓
不能称“皇”,虽然墓碑上的“皇”字的取义是美和大,但是皇帝身
份显赫,不让普通百姓用“皇”,那么普通百姓只能改用“显”字。
由此可见,墓碑上用“显”字,是因为皇帝干预,由“皇”字演变而
来,“显考妣”,也是对已故父母的一种赞美,说明已故父母“德行
昭著,声名远播”。
“先”和“显”不得乱用
先和显,一个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一个是对已故父母的美称,
按说用哪个都是可以的。但是,古人其实是非常讲究的,因为古人的
树碑方式和我们不一样,古人去世即可以树碑,而我们现在一般的规
矩是父母都去世,且最后一个烧了三年,方可立碑。
古人对先和显的用法,最基本的讲究,就是看去世之人的亲人情
况。如果去世之人前面没有尚在世的长辈,下面已经有了孙子辈,这
种情况可以算做德行圆满,可以溢美了,所以用美称,称为“显考
妣”。但是,如果去世之人去世时还年轻,前面尚有长辈在世,后面
又只有儿子辈尚无孙辈,那德行还不圆满,立碑时只能称为“先考
妣”。
现在,我们通行的一般是孙子为爷爷立碑,就是说给先人立碑时,
去世的人已经有了孙子辈,这种情况下,去世的人前面一般已经没有
了长辈,就不必用敬称,完全可以用美称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
墓碑,一般都称为“显考妣”,只有在老墓碑上才会看到“先考妣”
的字样。
墓碑牌位的写法
墓碑和牌位,现在好多人不会写。因为现代人把中国传统文化丢
掉了,所以很多人书写牌位的格式都不规范。
书写牌位时,要有恭敬心。我们要对鬼神恭敬,写牌位的时候,
不能够写同音字,异体字。名字的每个字都要写准确,不能用其他字
代替。所以我们帮人写牌位的时候,名字一定要问准确。中国字很复
杂,好多同音字,所以我们要认真,家属提供名字的时候,他不懂、
不注意,但我们要注意,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问,每一个字都要问
清楚。
其次,书写要工整。有的人写草字,把牌位写的乱七八槽的,这
样不行。要怎样呢?要用正楷,一笔一划的写,这是一个。另外一个,
不能涂改。
除了写亡者的名字,还要写阳上,阳上是我们阳上人。写阳上人
的时候,称谓一定要和亡人的关系对应。比如说亡人是母亲,叫杨淑
芳,那么阳上人应该是儿子或女儿。如果不写阳上人,只单独写一个
杨淑芳就很麻烦。一提杨淑芳,来一大群杨淑芳,哪一个?还有一个
问题,比如杨淑芳的儿子叫李杰。一百个杨淑芳里面,可能有五个杨
淑芳的儿子都叫李杰,儿子也同名同姓,这个怎么办?所以牌位后面
还要写上两行字:一行写生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什么时辰;另一
行要写卒于,也就是死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哪一个时辰。这样写
不会错了。
现在懂的也不多。墓碑上直接就写亡父,或者父亲大人谁谁谁,
这是个错误的写法。有的人是直接写亡父某某某,这也是个错误,最
少最少是对父亲不恭敬。
牌位的书写和墓碑的书写,要让别人一目了然,人家不用问一看
就知道:这个亡者他的父母或者岳父母、长辈,还在不在世间,一看
墓碑就知道。女的死了以后,一看牌位,人家不问就知道,亡者的丈
夫在不在世间,有没有孙子辈的,她父母还在不在世间,牌位上一看
就明了了。
现在很多人不懂,直接书写亡父某某某之灵位,特别简单,说明
不了问题。就是到鬼王哪儿,也给鬼王找很多麻烦,人家找不到,索
性不找。所以有时候虽然写了牌位,但是没有效果。我现在给大家简
单的介绍一下牌位的书写,大家要记着。有机缘最好请一本我们助念
团倡印的书,叫《简易快速解脱手册》,是《简易快速解脱手册》、
《中阴身自救法》、《饬终须知》、《助念生西须知》四本书合订在
一起的。我们助念团大量流通这一本书,在这本书后面,有牌位的书
写格式,大家自己去看一看。今天我就依照这个格式,给大家做一个
简单的讲解。
我们按照中国自古以来的写法,父母去世以后,不能写父母,不
能再称父母。他们活着时称父母,过世以后,父亲称考,母亲称妣。
考和妣,考是父,妣是母。父亲去世了,不能说亡父,那是对父亲最
大的不敬,一定要称先考或显考。
如果牌位一开端是先考,外面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父亲死了儿子
立的牌位。可是他家里面还有老人,也就是亡者还有父亲母亲,最少
有一个人在,或者是他父亲母亲不在了,岳父岳母还在世间。只要父
母长辈还有一个人在世间,他有长辈在,他死了只能叫先走,。在这
个家庭里面,还显示不出他,所以称“先”。
如果他父母、岳父岳母,长辈一个都没有了,除没有长辈外,而
且他还有孙子辈,那么他在家里面是辈分最大的一个人,就写显示的
显。他在家庭里面地位最尊贵,称显考。如果没有孙子辈,他还不能
称“显”,只能称“先”。
妣是母亲,先妣也是亡者还有公婆、父母,至少有一位长辈还在
世,称先妣。显妣和显考也一样,都是长辈没了而且有孙子辈,就可
以称“显”了。
显和先之分,是一定要没有长辈,而且要有孙子辈,上边没有老
人了,自己下面要有孙子辈,才能称“显”,否则称“先”,男女都
一样。
写牌位的话就是先写上先考,或者是显考。比如该文作者父亲的
牌位:父亲姓程,如果上面还有个爷爷,或者家里面有一个老人,我
父亲就称先考。他姓程,叫志忠。写牌位时,要在程下面要写一个
“公”,程公,这个“公”是对他的尊称。下面就说讳,要讲名字了,
讳志忠,府君生西之莲位,这样写得就很圆满了,全称:先考程公讳
志忠府君生西之莲位。如果长辈没有了,父亲是在家里面最高的辈分
了,那要写:显考程公讳志忠府君生西之莲位。父亲的写法,相对简
单一些。
而母亲牌位的写法,比父亲的要复杂一些。以母亲为例:母亲姓
杜,父亲姓程,母亲的名字叫杜秀珍。母亲去世的时候,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都没有了,而且母亲去世的时候,父亲也已经去世了,所以
给母亲写牌位时候,就可以称呼显妣。显妣下面不能说杜秀珍,显妣
杜秀珍那就错了。怎么称呼呢?她的娘家姓杜,因为她嫁给父亲了,
按照中国传统做法,她姓程,她不姓杜。
她姓程,还要再写上娘家的姓。就是显妣程母,这样称呼。因为
她在程家生儿子了,她是程家儿子的母亲。她娘家的姓放在后边,但
全称不能说程杜氏。她活着可以称程杜氏,死了以后不能称程杜氏。
还要写上名字,但她的名字也不能直接写,她已经嫁到程家了。娘家
的名是娘家父母起的名字,她结婚以后活着做人的时候,她叫什么名
字呢?她叫程杜氏。但是牌位上只写程杜氏不行,还要把她小时候的
名字写上。
所以说程母下面要写杜孺人。孺人是小孩的意思,下面再写“闺
名”,就是当闺女时的名字,这样就完整了。就是说她现在嫁到程家
了,已经生孩子了,她是姓程的母亲,她的娘家姓杜,小时候当闺女
的时候的名字叫秀珍。 在这里,女的比男的还多一个规矩。如果亡者
符合显妣的条件,而且丈夫也不在了,她就不称“孺人”,要称“太
孺人”。
该文作者母亲去世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没有了,而且
父亲先于母亲去世,所以母亲她就不称“孺人”,要称“太孺人”。
人家一看太孺人就知道了,亡者丈夫不在了,上面长辈也没有了,已
经有孙子辈了。所以我母亲牌位全称是:显妣程母太孺人闺名秀珍生
西之莲位。 家里面如果老人去世了,要写牌位,一定要儿子儿媳写,
儿子儿媳没有了,有女儿的话,也可以女儿写。阳上人是儿女辈,称
呼是先考先妣或显考显妣。只有儿子儿媳俱亡,孙子才可以主丧。如
果阳上人是孙子的话,这个称呼变了,牌位上就不是显考显妣了,应
该是显祖考,显祖妣,也就是我们世上称祖父祖母,称谓一定要对应。
但是大家要记住,有一个条件。如果爷爷奶奶的牌位是孙子来立,
在阳上人写孙子的话,那一定是父亲母亲,叔叔婶婶全不在了,爷爷
牌位才能轮到孙子去写,孙子才能主事。如果父亲母亲在世,叔叔姑
姑在世,就轮不上孙子主事。只要这个老人家有儿女,有儿媳妇,孙
子辈的都不能去主事。
如果牌位是显祖考,人家不问了,这个老人家孙子主事了,他的
儿女全死光了。你敢吗?你的父亲母亲还没有去世,你这个当孙子的
就主事给写牌位了,大笔一挥,阳上人谁谁谁,你把你父亲母亲判死
刑了!懂的人一看,你父亲母亲不在人世间了,所以不能随便写,这
个一定要明白。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7:3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850111769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