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小常识
防溺水安全小常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安全问题,安全知
识的掌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安全的小问题。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防溺
水安全小常识,希望有所帮助!
防溺水安全小常识1
一、学生游泳安全应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戏。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游泳过程中的“四注意”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
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
回家。
2、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
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
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
全。
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
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三、溺水的原因
1、私自下水。未经大人允许私自到不明水域游泳,并且没有相应
的防范措施。
2、意外落水。在水边活动时失足落入水中。
3、打捞物品。物品掉落到水中后,在对水域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
进行打捞。
4、盲目施救。他人落水后,在自己没有救助能力的情况下,盲目
下水救人或采用手拉手救人。
四、溺水致死的原因
缺氧是溺水死亡的原因。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
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后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从
而导致死亡。
1、水面以上及水面以下温差较大。有些水域表面以上及以下温差
较大,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后,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
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2、被水草缠绕、陷入淤泥。有些水域中会有很多的水草和淤泥,
下水后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淤泥中而失去
控制能力。并且水底乱石较多,坑洼不平,极易发生危险。
3、水域底部出现断层。有些水域岸边看起来很浅,但底部呈现断
层或坡状,在水中很容易突然落入深水区,出现呛水、惊慌紧张而导
致溺水。
五、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再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六、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
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七、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
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
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
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
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
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
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八、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
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
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
解除抽筋。
九、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
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3、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
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十、防溺水安全三字经
防溺水,六不准,牢遵守,定安稳。
看小河,多秀美,私下水,危险随。
水泥岸,直且立,力不支,无处栖。
黑淤泥,藏水底,如陷入,难逃离。
大河流,轮船行,水流急,波涛滚。
漩涡多,暗流行,被卷入,危险多。
不会游,远离水,同学邀,立拒绝。
会游泳,莫逞能,下水前,想亲人。
学救助,提技能,遵规章,享太平。
防溺水安全小常识2
(一)、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
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
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
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
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
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
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
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
筋、感冒等。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1、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
备活动马上入水,水温、体温、气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
收缩,刺激感觉神经,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
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2、如何准备:
通过跳跃、慢跑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至2-4分钟。其目的是使身
体内各个器官进入到活动状态。
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适应水温,然后下水。
水上准备工作。入水后不宜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马上流入深水
区。应在浅水区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速。
(三)、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
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2、在水中解脱抽筋的方法,主要是牵引抽筋的骨肉,使收缩的肌
肉伸展和松驰。具体的解脱方法如下:
(1)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这样迅速交替做
几次,直到解脱为止。
(2)一个手掌抽筋时,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的手掌,并做振颤动作。
(3)小腿或脚趾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卧在水上,用抽筋肢体对
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
侧肢体的膝盖上,帮助伸直,就可以得到缓解。如一次不行,可心连
续做几次。
(4)大腿抽筋时,吸一口气,仰卧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并弯曲
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振颤动作,
最后用力向前伸直。
(四)、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
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
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
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
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
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
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1)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
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
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
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2)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
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
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3)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
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
压,进行心脏复苏。
(五)、面对洪水时如何避免溺水
1、发洪水时应注意往高处逃;
2、尽力躲避大浪;
3、尽量抓住浮托物;
4、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5、洪水来之前要准备好食品、药品、手电筒等,并选好转移的路
线和地点。洪水来时要听从街道、乡村政府干部的指挥,全家带上食
品和衣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6、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
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
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注意事项
1、不私自游泳,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
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2、要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
炎、皮肤病、严重沙眼及各种传染病人不宜游泳;经期女士不宜游泳;饱
食或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后不宜游泳。
3、准备好必要的用品及防护设备,如游泳衣、水镜、救生圈等。
下水前应作陆上热身,以免发生抽筋等不适反应。
4、把握好游泳时间。游泳时,身体热量散失快,能量消耗大,不
宜在水中呆得过久,一般不应超过一个小时。
5、游泳过程中,如果发生抽筋或体力不支现象,切不可惊惶,也
不要举手挣扎,应平躺在水面上,露出嘴和鼻子,同时深吸气,浅呼
气,使身体仰浮在水面上,用与抽筋腿同侧的手握住脚趾向上拉,另
一只手压住抽筋腿的膝盖,使腿伸直。
6、如发现有人溺水,一定要从溺水者的侧面游过去,千万不要从
正面过去,以防被溺水者抱住而一同溺水。溺水的.人被救上岸后,先
要清除掉他口鼻中的泥沙,然后。救护者可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
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屈膝的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捶其背,使
其腹腔里的水流出。如果溺水者已经苏醒,要给他穿衣保暖,并让他
安静休息,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将溺水者送往医院抢救。
防溺水安全小常识3
1.溺水的概念
溺水又称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于水被吸入肺内(湿淹溺
90%)或喉挛(干淹溺10%)所致窒息。
2.溺水的种类
溺水分为故意性、非故意性和意图不确定三类。故意溺水包括用
淹溺和沉没方式故意自害或用淹溺和沉没方式加害他人;非故意性溺水
包括意外淹溺和沉没以及自然灾害和水上运输事故导致的淹溺;意图不
确定溺水是指不能判定为故意性溺水和非故意性溺水的溺水行为。
3.溺水致死的原因
溺水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
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另外,溺水致死的原因还包括:
(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
息。
(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3)淡水淹溺:大量水分进入血液,血液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
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跳停止。
(4)海水淹溺: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
力衰竭而死亡。
4.溺水的症状
从人体外部特征判断,溺水者面部通常青紫、肿胀、双眼充血,
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湿冷、上腹胀满、烦躁不安或神
志不清、呼吸不规则、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肺腔一般
有积水,内有泥沙或其他水中的杂质。从医学检查判断,溺水者的肺
部罗音、心音弱而不整,淡水淹溺者有血液稀释和溶血的表现,海水
淹溺者有血液浓缩和高血钾的表现,严重者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
亡。
5.溺水死亡原因的判定
造成溺水死亡的原因通常是在溺水过程中吸入大量的水,导致窒
息而死亡。此外,由于吸入的水是周围环境中的水,在水中生长的硅
藻也必然一同被吸入肺中,最后留存在肺部以及周围的体液环境中,
用硅藻检验技术检验时,呈现硅藻检验阳性反应。
6.中小学生溺水高危行为
近年来,导致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件的高危行为大致可以归纳为:
不熟悉水性,私自下水游泳;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水中嬉戏;在江、河边
捉鱼、捕虾;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
人员的水域游泳;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7.对溺水者要及时抢救
溺水者往往需要及时抢救,只有及时抢救才能把溺水带来的危害
降到最低,所以有必要了解溺水对人体的伤害过程,提高人们对于溺
水后抢救时机的把握。人发生溺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
神经系统便遭受不可逆的损伤;时间再长,就会对人体造成更深的伤害
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必须充分把握溺水初期的最佳抢救时间。
未成年人溺水的后果包括死亡和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所导致的残疾。
溺水后应尽早开始基础生命支持,尤其是在溺水5分钟内实施心肺复
苏,恢复有效呼吸循环是成功复苏、降低死亡率和减轻严重神经系统
后遗症的最有效方法。
防溺水安全小常识4
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
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洪泛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常
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假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有效的办法是:一是
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尽量安慰稳定好他们的情绪;二是想方设法发
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三是利用竹木
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洪水中如何逃生
处于水深在0.7m以上至2m的淹没区内,或洪水流速较大难以在
其中生活的居民,应及时采取避难措施。因避难主要是大规模、有组
织的避难,所以要注意: 一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
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以选择最佳路线,避免造成"人到洪
水到"的被动。二要认清路标。在那些洪水多发的地区,政府修筑有避
难道路。一般说来,这种道路应是单行线,以减少交通混乱和阻塞。
三要保持镇定的情绪。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
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已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
地方逃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
避。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3、更不能为了转移家禽、贵重物品及其它原因而延误逃洪时间,
造成“人物双亡”。
4、被山洪围困在山中,应及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
援。
防溺水安全小常识5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
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
如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
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除江、河、湖、海、溪边之外,水池、
排污渠、窨井、采石坑(洞)、粪坑、蓄水池、鱼塘(池塘、虾池)等都可
能因学生玩耍或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
(2)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
照顾。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游泳
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
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
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
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
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
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学生洗澡过程中若发生漏电或煤气中毒事故,也可能因失去意
识而倒在浴缸、澡盆、马桶中而发生溺水事故。
防溺水安全小常识6
将溺水者救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口腔内、鼻腔内的淤泥和杂物,
迅速进行吐水急救,同时找其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抢救者右腿膝
部跪在地上,左腿膝部屈曲,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左膝上,使
溺水者头部下垂,抢救者右和按压溺水者背部,让溺水者充分吐出口
腔内、呼吸道内以及胃内的水。
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迅速疏通呼吸道后,使其仰卧,头部后仰,
立即进行对口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是,抢救者捏住溺水者的口吹气,
吹气量要大,每分钟吹15——20次。
如果溺水者心跳停止,立即让溺水者仰卧,用拳头叩击心前区1-2
次,用力要适当。然后,双手重叠放在溺水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有规律不间断地用力按压。按压时双臂绷直,频率要达到80——100
次/分,深度3——4厘米(儿童为2——3厘米)。直到能够摸到病人颈
动脉搏动时停止。如果只有一个救护者做心肺复苏,每按压心脏7—
—8次,向肺内吹气1次,效果更好。经过现场急救后,迅速将溺水者
送到附近的医院继续抢救治疗。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7:2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843461768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防溺水安全小常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防溺水安全小常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