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起酥的制作方法
层酥制品可分为擘酥(即广式酥皮)和酥皮(即淮扬
酥皮)两大面皮。本文重点讨论一下酥皮(即淮扬酥皮)
的制作及其关键。酥面一般是由油脂和麦面擦制而成的,
油脂有熟猪油、黄油、色拉油等等,其中熟猪油是首选,
其成品洁白、细腻、酥层清晰;麦面一般选用低筋面粉。
酥面中面粉与油脂的比例一般为2:1,即500克面粉,
250克猪油,用折叠法(用掌跟一层层向前推擦,擦完一层
再滚回来,再重复前述动作),擦至无颗粒,面粉与油脂充
分黏合成团。 操作关键:1、制作酥面的油必须为冷油,
以熟猪油为佳;2、面粉一定要与油脂搓揉均匀,尤其在用
猪油时,多擦多揉才会使凝固的油在面粉中分布均匀;3、
如果是炸制品,酥面中的面粉一般为生粉,如果是烤制
品,有时也用熟粉(放在盘子中封保鲜膜上笼约10-15分
钟蒸熟),由于熟粉的蛋白质变性,失去形成面筋的能力,
起酥的效果会更好;4、由于现在很多都用的是桶装或罐装
经提炼过的熟猪油,其质地会因品质的不同而偏硬,所以
在擦制酥面时可加大猪油的量,500克面粉可加250-500
克不等;5、制作好的酥面需静置片刻(视工作间温度和气
温,或冷藏或置于工作温度下),待用时再次搓揉均匀成
团;6、酥面中的含油量一般烤制品要比炸制品的用油量
大。 面皮的制作可分为四类:1、水油面皮:即以500克
面粉、70-130克油脂、230-150克30度左右的温水(指炸
制品,如果夏天天热,还可用略低于30度的温水)或是80
度左右的热水(对烤制品而言)调制而成。此种皮最为常
见,也是酥皮中最为重要的面皮;2、糖、油面皮:即以面
粉、饴糖、油脂、水调制而成的(如苏式月饼所用的面
皮);3、发酵面皮:即以酵面来代替水油面,用烫酵来制
作面皮。如上海传统点心“蟹壳黄”的面皮:A、100克面
粉,5克酵母(即依士粉),50克30度左右的温水调制而
成,待其充分饧发。B、400克面粉,加入150克左右80
度的开水,成烫面皮,散尽热气后与A搓揉拌和均匀,再
次饧发即成面皮;4、鸡蛋面皮:在面皮中原有的原料中再
加入适量的鸡蛋,一般以500克面粉加1只鸡蛋,此种用
于广式面皮中较多(即擘酥)。 这里着重讲一下普通水油
面皮的制作过程(其余的3种基本相同):取所需量的面粉
倒在案板上,在其上面做一凹塘,入油脂、2/3量的水,用
手及刮板抄拌成葡萄面(即略显松散的一块块小面团),随
后倒入另1/3量的水,搓揉均匀并上劲。
操作关键:1、水油皮中的水温应随气候及所制产品的不同
而灵活掌握,一般控制在30-80度。气温高时水温可有所
降低,反之则相应升高水温;烘烤类产品的水温一般高于
油炸类产品,这样烘烤类成品的口感才更显酥松香脆;2、
水油皮中水、油脂、面粉的比例必须正确,调制均匀无颗
粒,软硬度适当,否则成品易产生裂缝;3、水油皮需搓
揉、甩打上劲,然后盖上湿布以防风干,静置片刻,使用
前再搓揉均匀。 按酥皮制品的种类可分为明酥、暗酥、半
暗酥,按酥皮的起酥方法可分为大包酥、小包酥。
明酥又可分为圆酥、直酥(排酥)。
圆酥:即将起酥后的胚皮(面皮包入酥面,擀开折叠三
层,再擀开)卷成圆筒形,用快刀由右端切下所需厚薄的
剂子,将刀面向上,用擀棒由内至外(或是由外至内),擀
成圆形皮。再将被擀的一面在外由反面进行包馅成型,最
终使被擀一面的圆形酥层显在外面。如苹果酥。
操作关键:1、擀制时双手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尤
其是圆形的中心点。2、圆形皮擀开即可,切勿反复擀制,
以免影响酥层。
直酥:即将起酥后的坯皮卷成圆筒形后,用快刀由右端切
下长段,再顺长段一切为二,成两个半圆形长段的坯子。
将刀切面向案板擀成圆形皮,包入馅心,使直线酥纹显在
外面。如萝卜丝酥饼。
操作关键:1、酥面的含量较其他制品要略少一点,这样在
炸制时层次才显分明,如酥面过多则容易松散、穿馅;2、
对于炸制时易飞酥、走层(即层次不清晰)的酥制品,如
确实无法掌握好酥面与面皮的比例,在炸制时可适当升高
油温,使之尽快定型,以防“飞酥”。
排酥:有两种方法:1、将起酥后的坯皮切下若干所需大小
的面片,然后重叠在一起。由右端用快刀切下所需厚薄的
剂子,刀切面向上,用擀棒顺直酥条纹擀开,包馅即可。
2、面皮及酥面分别放置于平底盘内,入冰箱冷藏1小时左
右(冷藏时间视两块皮的软硬度情况而定,油酥按下去已
经发硬按不动了,面皮按下去会有浅浅的手指印即可),取
出,将酥面摊放于面皮之上或是面皮摊放于酥面之上(两
块皮的大小需一致),反复折叠三次(即按3,3,3来折
叠),然后用刀斜切,擀开,包馅即可。前者适于制作量
少、要求精致的点心,如“杏片花瓶酥”,而后者则适于量
多、出品快的点心。
操作关键:1、起酥时两手用力须均匀,使酥面能在面皮内
分布均匀,胚皮厚薄一致,以确保重叠在一起的面片厚薄
一致;2、叠加在一起的面片一般不用任何粘连液(如蛋液
等),除非油量大的制品因难以叠加可在其每一层沾上少量
水;3、叠起后如过软可置于冰箱冷藏片刻(至切下的剂子
不变形即可取出);4、顺直纹擀开后正反两面都可以按成
品需要显露在外面(正反两面所显示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试试便知),而在另一面(也就是包馅的一面),需刷上鸡
蛋液再包馅,以防脱壳、漏馅。
暗酥:即在成品表面不见层次,只在其侧面或是剖析面才
可看得见。按起酥方法又可分为叠酥、卷酥。
叠酥:即将起酥后的胚皮反复折叠而起,再用快刀切成所
需坯皮形状,或圆或方,包馅即可,如君子兰酥。
卷酥:即将起酥后的坯皮卷起,由右侧切下一段,将刀切
面向两侧,按扁,擀开,光面向外包馅成型即可。如白皮
酥。
操作关键:酥面的含量要比明酥中酥面的含量大(明酥中
一般为6:4)。特别是烤制品,面皮中的含油量也要适当增
加。
半暗酥:即将起酥后的坯皮卷成圆筒形,由右侧切下一
段,将刀切面向两侧,在光面沿45度角斜切。切面向下,
轻轻擀开,包馅即可。如桃酥。
操作关键:因此酥皮类制品较特殊,仅有一部分酥层外
露,经炸制后受热膨胀性较强,如果开皮时出现大小面,
炸出后错层就更厉害,因此应严格掌握生坯的大小比例。
以上所说的开酥都可称之为大包酥。用这种方法制作速度
快,但层次相对小包酥而言不易起得均匀、清晰。
所谓小包酥,即用一张面皮包一张酥面,一次只擀制少量
的胚皮(最多4张)。先将酥面包入面皮内,擀长、卷起,
再顺长折叠三层(或是卷起)。然后再按需要制作所需坯
皮。其速度慢,效率低,但擀制方便,层次易起得清晰。
不管按哪类方法起酥,有几个共同点是值得注意的:1、制
作时面皮与酥面的软硬度必须一致;2、制作方法都是以面
皮包住酥面,即面皮在外酥面在内,其比例一般为6:4
(面皮:酥面),但烤制品的酥面含量可略加多一些;如果
是易“飞酥”的炸制品,比例可适当调到7:3,减少一点油
酥的含量。3、工作间温度太高时可将面皮及酥面入冰箱冷
藏片刻后再使用,这样可确保成品的层次分明,尤其是制
作明酥类产品;4、干粉尽量少用或不用,否则易脱壳发
硬,并引起拼酥造成层次不清;5、无论起酥的坯子还是制
好的生坯,放置在外的时间都不可过长(尽管可用保鲜膜
或是半湿布加以覆盖),否则表面易结皮。6、切坯皮的刀
一定要锋利,否则会在酥层上有划痕,炸或烤出来后酥层
就会不清晰;7、擀皮时需注意不宜擀太薄,一般为中间略
厚,四周略薄一些(尤其是圆酥、暗酥);8、将起酥后坯
皮卷起时一定要卷紧,卷后只能向使筒变紧方向搓滚,不
可反向,防止松散;9、包制生胚时需注意双手灵活包捏,
速度快、成型准,双手用力均匀,不可过重。 一款出色的
酥皮(这里还是指淮扬酥皮)类点心,单就其外皮而言,
不论是炸是烤,其成品标准应是香、酥、松、脆,含油量
一定要少,而不是干硬、软腻。最后想说一下,要制作出
一款味美型靓且富有创意的酥皮类点心,还是需要多实
践,多总结。
这是本人多年来制作研究的总结经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
助,并欢迎交流、讨论。
文中用料品牌:低筋面粉:美玫面粉;猪油/黄油:车轮
牌;高筋面粉:金象牌。 浅淡起酥面团的制作关键
方法一:
起层酥面团由水油面团和干油酥面团构成(也称面皮和酥
面)。
水油面团主要是以水、油、面粉为原料调制而成的面团,
根据制品的要求和用途可添加鸡蛋、牛奶、糖等,面团具
有一定的筋性、良好的可塑性和延伸性;干油酥面团则是
全部用油脂和面粉调制而成的面团,没有筋力、酥性良
好。水油面与油酥面相叠,经过起酥,形成二者层层相隔
的组织结构,成熟后制品自然分层,体积膨胀,口感酥
松。 制作油酥制品在调制面团时要求水油面与油酥面软硬
要一致。
水油面的面粉必须是低筋面粉,或是加少许高筋面粉,油
脂必须是冷油;在投料标准上,配比要适当合理,一般水
油面与油酥面的配比是6:4或5:5;在起酥方法上要求手
法干净利落,用力均匀,厚薄一致;在成型方法上,要求
大小一致,包口严密,美观工整;在成熟方法上要求火候
掌握灵活,油温要求控制在先低后高、先浸炸后上火炸;
在质量上要求酥松香脆、层次清晰明朗、色泽艳丽美观、
不含油、不起焦、不变形。 制作起层酥皮的方法主要有大
包酥与小包酥两种。
大包酥即是一次性多数量的开酥方法,其方法是将大团水
油面按一定比例包入油酥面,再擀成大面片,经一次或几
次折叠,最后擀成长宽的大面片,再卷成筒切剂而成。
小包酥即是一次一个或两三个开酥的方法,其方法是将小
团面团包入小团开油酥,再用小擀棍将其擀成长条再卷成
筒再按扁再擀开成长片,卷成筒即可。其特点是层次密
薄,擀制容易,面片光滑,不易变形。 起层酥皮由于品种
制品特色不同在制作上可分为明酥、暗酥、半暗酥三种。
1、明酥。
明酥是指制品酥层外露,层次清晰可见。在制作上不论是
大包酥或小包酥,凡是用刀切成的面剂、刀口切口均能呈
现酥层,有螺旋形或直纹形,前者称圆酥,后者称直酥,
其特点是清晰明朗,层次如页,形态美观,入口酥化。 在
制作明酥酥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1)酥表面要求整齐,
在开酥时,推擀时用力要均匀一致,以免厚薄不均匀而影
响层次均匀,卷筒时面片表面不能沾有干面粉,最好能用
湿布将表面湿润,卷筒时要均匀卷紧;(2)切剂时,刀要
快要薄,切好件后,刀口朝上,按皮时要用力均匀适当,
轻轻按扁,再用小擀棍轻轻擀开,擀制时,原则上刀口面
向案板,包馅时有酥纹的一面在外。(3)成型时,将清晰
一面朝上,两张合拢放好馅心后,在边沿上要涂一层薄水
或蛋清粘紧,索边要用力均匀,尤其不能用长指甲索边
(比如做盒子酥)。(4)炸制成熟时,油温一定要得当,先
将油烧至五成热(约140度),将油锅离火,待降至110度
左右,再放生坯下锅,必先在火外浸炸至生坯离锅底再开
火或上火,火力一般要求不高,直至生坯基本上浮,层次
清晰显露时,再用中火将坯炸至转淡黄色,定型后捞出,
沥去油。
明酥类点心常见的有三丝眉毛酥、松化萝卜酥、金牌鲍翅
酥等,这类起层酥皮的制法如下: 原料:A、面粉500
克,猪油100克,水200克。 B、面粉500克,猪油250
克。 制作:A原料和成水油面,B原料和成油酥面;取水
油面50克包入油酥面30克,封口捏紧压扁,擀成长条,
卷起,再擀成长条,卷起卷紧,呈圆筒状。在制作眉毛酥
和鲍翅酥时,可用刀将圆筒状起酥面团切片,刀口处为螺
旋形,再将其擀成圆皮即可;在制作萝卜酥时,应用刀将
圆筒状起酥面团破成两瓣,刀口处出现直线酥纹,再将两
瓣各切两段,再擀成薄皮(四边分别往中间擀几下擀薄),
包制馅料时,有层次的一面朝外。 2、暗酥。
暗酥是指制成品的层次在里面。在制作上起酥方法多数是
将酥皮卷成筒再切成或揪成酥剂,两边切口折在中间再按
扁,无缝的光面做面。暗酥制品在炸或烤时内部油酥受热
融化,气体向外散发,因而使整个坯形胀发膨大,其特点
是体积膨大、酥松化渣、内部层次清晰。 在制作暗酥酥皮
时应注意的事项有:(1)水油面团水温稍热(35度左右)、
面团质地稍柔软,卷筒时不需要卷筒过粗、过厚,以免产
生板酥;(2)包捏时要将两端切(揪)口向搭缝处折入,
再按扁。搭口处做里;(3)浸炸时,下锅油温不宜过高,
要离火下坯,先浸炸一会,再上火。 暗酥类点心常见的有
鸡仔酥、冬茸酥、黄桥烧饼等,其起层酥皮的制作方法如
下: 原料:A低筋面粉350克,高筋面粉150克,鸡蛋1
个,油75克,水225克。 B低筋面粉500克,油300
克。 制作:(1)将A、B两原料分别和成水油面和油酥
面;
(2)鸡仔酥、冬茸酥的皮制法:取15克水油面包入10克
油酥面,压扁擀成长条卷起,再擀成长条,两端压扁对
折,擀成圆皮,即包入馅料。
擘酥又叫千层酥,“起酥”也称“开面”,是广点和西点常用的
酥皮之一。擘酥一般使用特制的凝结板猪油,或牛油、奶
油和专用的起酥油,它是由多层折叠而成,调制制作过程
中,经过冰冻结实并且由于它的油脂量较多,起发膨松的
程度比一般酥皮都要大,各层的张开位比其他酥皮要宽要
分明,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筋韧性,受热时产生膨胀要大,
而成为层次清晰分明的多层酥,其特点是特别松香酥化,
入口即化渣。用擘酥并配上各种馅心可制成多种款式的高
档酥点。 在制作擘酥酥皮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1)必须使用特制的凝结纯板油或奶油、牛油等硬脂动物
油; (2)油酥与水面不能冻得过硬或过软,要槌得动,
能折合,水皮有一定的韧性方可; (3)冻好后用棒槌槌
时力度要轻要匀,槌出的厚薄一定要一致。 常见的劈擘酥
皮类点心有“掰酥鸡粒角”,其起层酥皮的制作方法是: 原
料:奶油500克,中筋面粉500克,鸡蛋75克,水150
克,糖25克。 制作:(1)取奶油50克与面粉300克、白
糖、鸡蛋、水一同拌合成团,成酥皮;剩余奶油 与剩余面
粉拌合成油粉团成酥心; (2)将水油面和油酥面分别放
在一个平底盘内,存放到冰箱里冷藏,待酥心凝固, 取出
用水油面包油酥面的方法将粉团擀成长方形,然后将头、
尾两端折向正中 部位,再对称一折,成四层折叠式酥皮,
再放回冰箱里冷藏,依此方法做第 二、第三擀皮,最后推
擀成宽长薄片,再分割成小块加工各需品种。 方法二:
起酥方面众多方法中的一种也是各地流行的广式点心中起
酥类的总括部分。
一、酥面的调制法
黄油250克,猪油250克,地瓜淀粉100克,低筋面粉
600克。
操作方法:黄油、猪油搓匀加入淀粉,压成板形,放入盘
内用保鲜膜包好放冰箱冷冻4-6小时,冻到油脂发硬结实
成块即成酥面。
二、皮面的制法
猪油125克,鸡蛋2只,中筋粉800克。
操作方法:猪油、面粉、鸡蛋加入适量的水,揉匀微软,
揉至面团光滑上劲为止,然后放入冰箱与酥面一起冷冻。
三、叠酥(其实这类作法还是称之为“排酥”,只是在用两块
皮的用料配方及破酥制作过程中采用的是广式“擘酥”的配料
及方法。最终成型后的成品为“排酥”。这类制作方法现今是
比较流行的。)
把冰硬的酥面取出,平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压,压平
压薄,再取出皮面,同样擀压成和酥面大小相同的扁块,
放在酥面上,对好对正,用擀面杖压成日字形,将两头向
中间折入,轻轻压平,再折叠成四层,再用杖压成日字
形,按上面的方法折叠,然后进行第三次擀压折叠,制成
后再擀成扁板形,切成大小相等的四条长条,用毛刷沾点
水刷一下,四条相间隔叠起来,包上保鲜膜放冰箱冷冻30
分钟即成,使用时取出用刀斜切成0.5厘米的薄块,稍微撒
点干粉,擀皮、包馅、油炸即可。
其特点是:酥层十分清晰,入口酥化,与酥皮不同处是油
量较多,需经冷藏,而且是油包皮,冷藏后冻结成微细的
脂肪球,分布在面粉颗粒周围,加热后渗入面粉颗粒内,
阻止面粉颗相互粘结,面粉颗粒之间形成无数细孔因此层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4:4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74903519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面点】起酥的制作方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面点】起酥的制作方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