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5-24 04:21:23 阅读: 评论:0

教育素材-工作分工

《说勤奋》读后感
2023年5月24日发(作者:亚马逊河流域)

《说勤奋》读后感

《说勤奋》读后感1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名叫《说勤奋》。当我读完它时,我就非常敬佩司

马光和童第周身上的一大优点,正是这个优点引导着他们,最后经过了不断地努

力,终于成功了。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都出去

玩了,为了不去打扰他们,司马光便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

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用林头做了个“警枕“,睡觉时只要稍微一

动,枕头就会滚到一旁,醒后他就会继续读书写作。他用了整整19年的`时间,

终于写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到17岁才进中学,而且在第一学期,他的学

习成绩很差,但他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

他总习惯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经过半年努力,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

他到比利时留学的时候,完成了青蛙卵剥离手术,在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读过这篇课文,我学习到了: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对人

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我们只有勤奋好学,才会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

有的奉献这个道理。

《说勤奋》读后感2

以前,我们曾学了一篇__叫《说勤奋》,课文举了两个例子。童第周17

才进中学,学习十分差,但他肯下功夫,终于赶了上来,并且长大后完成了高难

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读了这个故事,我受益匪浅。勤奋是多么重要,古今中外,哪个古人、名人

不是靠勤奋而有所作为?只要你肯下功夫,即使你反应迟钝,也能取得与聪明人

一样的成绩。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时候他并不聪明,智力迟钝,

呆头呆脑,还曾留过级,被老师认为是不可造就的人。但牛顿没有自暴自弃,刻

苦努力地做科学研究,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说:“别人用一倍时

间做一件事,我就用十倍时间去做。”

我国科学家葛洪家里非常贫穷,白天要干活,晚上要借书抄,彻夜苦读,还

不远千里虚心求教,他读书破万卷,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现在我们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才的条件比他们好得多,就更应该脚

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学习,要比他们更出色,不要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我应

该向牛顿和葛洪学习,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说勤奋》读后感3

四年级我们学习了读《说勤奋》这篇课文。文中主要通过古今名人的事例说

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读了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

我从小喜欢声乐,想长大了当歌唱家。因此八岁就开始学音乐,无论严寒还

是酷暑,我每次都准时到培训中心,每天都苦练学的歌,现在我已拿到声乐七级

的证书。有一次在与爱乐合唱团参加迎新年演出时,博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我终于成功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我的同学茆凌霄,她从八岁就开始学二胡,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她都不请

假,每次学习都像对待考级一样认真。她已经通过四级考试了。这个“六一”儿

童节时还在庆祝会上演出,赢得了听众的掌声。

以上的事例足以证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付出才

能成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说勤奋》读后感4

我学过的课文如珍珠般闪亮,让人爱不释手。但我更喜欢又大又亮的这颗珍

珠——《说勤奋》。

《说勤奋》这篇__,文笔生动,内涵深刻,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司马

光,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书就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

一遍地高声朗读,至到背的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刻苦,为了抓紧

时间学习,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

便读书写作。还讲了童弟周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期末他的成绩很差,但他

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晚上睡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

回顾一下当天学习内容,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

前茅。《说勤奋》这篇__还巧妙运用了华罗庚说的一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__中的司马光和童弟周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他们让我明白了人要一生勤奋

学习,没有能学完的知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由此,我不仅联想到自己,我不

勤奋,很懒惰,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不算好,妈妈让我做卷子但我不想做。

读了这篇__,我决心今后一定要向司马光、童弟周学习,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遇到的不会的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说勤奋》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说勤奋》这一篇__。这一篇__主要讲了一个道理是:勤奋是

通往世界的桥梁,我向你们介绍两个人物,就是司马光、童第周。司马光是一个

勤奋而又聪明的人。同学们,一定记得那个砸缸的司马光。小时候,每当老师讲

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就去玩了,司马光却躲在屋读书,一遍又一遍的高声

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跟加勤奋了,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原

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童第周是一个笨拙的人。童第周十七岁时才上中学,他的学习成绩很差,

他后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刚亮,他就在校园里。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

惯回顾一下当天学习的内容。他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

于赶上来了,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经过这两个人的刻苦努力,他们的学习

成绩躲在班里名列前茅。

我要向司马光童第周学习,我们要从小开始勤奋,勤奋在人当中是十分重要

的,人只能靠着自己的勤奋来学习,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

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说勤奋》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说勤奋》这篇课文后,我的感受很深,还懂得了一个道理:

美好的理想,是必须靠坚强的毅力去拼搏,才能实现的。

我读《说勤奋》这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用两位著名人物做对比。一位是北宋

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一位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

司马光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和弟弟只读一会儿书,就出去玩儿,

他却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长大以后,他更

加勤奋。他还作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19

年时间,编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童第周以前并不像司马光那样聪明,17

岁才进中学。不过经过他几年的努力,同样北能了很大的成就,他在比利时完成

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

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但只要肯下功夫,

就一定会成功的。正如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

要付出努力,就可以有所成就。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

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说勤奋》读后感7

自从读了《说勤奋》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要想成功,不是坐享其成,

而是要付出辛勤劳动。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

甜才。”

比如北宋著明的史学家司马光,小时后,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

会儿,就出去玩,而司马光却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直到读的滚瓜烂熟为

止。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木头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

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之后便继续读书写。

他把这枕头叫“警枕”他用19年的时间,终于编成了著明的史学巨著《资

治通鉴》。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一定不能忘记

“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生活作出应有的

贡献。这段话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告诫。

七年级下册政治-表扬

《说勤奋》读后感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4:21: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732831766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说勤奋》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说勤奋》读后感.pdf

标签:说勤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