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基础知识
宴会是因习俗或社交礼仪需要而举行的宴饮聚会。那么你对宴会
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宴会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宴会的起源
宴会起源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朦胧时代。早在农业出现之前,原
始氏族部落就在季节变化的时候举行各种祭祀、典礼仪式。这些仪式
往往有聚餐活动。农业出现以后,因季节的变换与耕种和收获的关系
更加密切,人们也要在规定的日子里举行盛筵,以庆祝自然的更新和
人的更新。
宴会的发展
中国宴会较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周易·需》中的“饮食宴乐”。
随着菜肴品种不断丰富,宴饮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宴会名目也越来越
多。
宴会的分类
历代有名的宴会有乡饮酒礼、百官宴、大婚宴、千叟宴、定鼎宴
等。今宴会已有多种形式,通常按规格分,有国宴、家宴、便宴、冷
餐会、招待会等;按习俗分,有婚宴、寿宴、接风宴、饯别宴等;按时间
分,有午宴、晚宴、夜宴等;另外还有船宴等。
宴会的意义
从宴会的发展,可以看到国家在一定时期里经济、政治、文化的
发展及民族烹饪技术发展的水平。
宴会的礼仪
1、坐位
古代传统宴会无论是在家还是在酒楼举行,主人多迎客于门。客
至,相互致礼,迎入客厅小坐,先以茶点敬客。待宴会陈设具备,宴
请客人一一入席。一席的坐次以左为上,称为首席,相对者为二座,
以次递推。现代饭店中的宴会,吸取了西方宴会中以右为上的习俗,
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的右侧,第二主宾就坐于主人的左侧或坐于第二
主人的右侧。客人坐定后,主人必敬酒,客必起立承之。每上菜,主
人必殷勤让菜。宾客餐毕起身后,复让至客厅小坐,上茶,寒暄告别。
宴会坐位各个时期不同,各个民族也不同。
2、菜肴
宴会的菜肴要求精致,菜肴的组合须有高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
技术性。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制定不同风味的菜肴。宴
会的菜肴包括:①冷菜。根据人数和标准的不同可用大拼盘或4~6个
小冷盘或中冷盘。除冷菜外,还应备有萝卜花、面包、水果、冷饮等。
②汤。西餐汤与中餐不同。中餐宴会习惯饭后上汤,而西餐习惯吃完
冷菜后上汤,然后再上热菜。③热菜。一般采用煎、炒、炸、烤、烩、
焖等烹调方法烹制口味多样的菜肴。
3、顺序
宴会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有一定的节奏。宴会开始前,服务
员要摆桌椅、碗筷、刀叉、酒杯、烟缸、牙签等一切餐具和用具,冷
菜于客人入席前12分钟摆上台,餐桌服务员、迎候人员及清扫人员要
入岗等候。客到之前守候门厅,客到时主动迎接,根据客人的不同身
份与年龄给与不同的称呼,请到客厅休息,安放好客人携带的物品,
主客人休息时按上宾、宾客、主人的顺序先后送上香巾、茶、烟并帮
助客人点烟。客人到齐后主动征询主人是否开席。经同意后即请客人
入席。应主动引导,挪椅照顾入座,帮助熟悉菜单、斟酒,主宾发表
讲话时,服务员要保持肃静,停止上菜、斟酒、侍立一旁,姿势端正,
多人侍立要排列成行。
4、时间把握
正式宴请宴会的时间一般以一个半小时为宜。要掌握好宴会的节
奏,宴会开始,宾客喝酒品尝冷菜的节奏是缓慢的,待酒过三巡时开
始上热菜。由此节奏加快,进入高潮,上主菜是最高潮。当上完最后
一道菜时,服务员应低声通知主人。宴会快要结束时,应迅速撤去碗、
碟、筷、杯等,换上干净台布、碟、刀,端上水果,同时上毛巾,供
客人擦手拭汗,并做好送客准备。客人离席,要提醒不要忘记物品。
客人出门要主动道别,送出门外以示热情。
5、其他
合理美味的菜肴,热情周到的服务,恰当掌握宴会的时间,控制
上菜节奏及热情的迎送工作是圆满完成一次佳宴必不可少的因素。
中国宴会
中国宴会是如何形成,目前烹饪界对此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现
从诸多起源说中,择取几种有代表性的分述如下:
1、研究中国烹饪史的陶文台先生认为: 黄帝时代有完整的古乐,
在“举行典礼或隆重的喜庆活动时,人们聚会时才演奏的,有可能也
是‘侑食’的乐章,如是则可以设想,黄帝是已有萌芽状态的筵宴
了”。研究中国筵宴的陈光新先生认为: “筵席萌芽于虞舜时代,……
探寻其始因,则与古代的祭祀、礼俗和宫室、起居密切相关。”
2、接着又说: “从直接渊源上讲,筵席是在夏商周三代祭祀和礼
俗影响下发展演变而来的。”以研究川菜筵席史独树一帜的侯汉初先
生认为: 中国“筵席是在商代烹饪发展成熟之后才产生的,它起源于祭
祀之礼,完善于宫廷宴会”。
3、《中国烹饪百科全书》中,熊四智先生写的“宴会”辞条释义
写道: “宴会起源于社会及宗教的朦胧时代。”
4、王子辉先生认为: 陶烹时期( 从黄帝到尧、舜时代) ,“由于食
物有了进一步的盈余,烹调方法的增多和酿酒的出现,以及氏族社会
和私有制初步形成,人们集会聚餐活动也逐渐开始。到了新石器后期,
出现了原始的宴席和为氏族首领服务的职业厨师”
5、邱庞同先生认为,古代宴席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然而“以源于
养老说更具说服力”。持同样说法的还有高成鸢先生,他认为,“古
代祭祀之后的饮食活动,决不是家族的聚餐,而首先是‘养老’礼仪。
养老与祭祀并行,也是‘礼’的最早组成部分。”“最早的独立宴席
仍是正规的礼仪,即早期的‘养老’之礼。”虞舜时代养老的燕礼则
是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宴席。
6、研究殷商文化的学者史昌友先生认为,宴会源于殷商时期的聚
餐,他说: “从聚餐又延伸出筵席,这是一种融合了许多‘礼’的内容
而形成的就餐方式。”
7、专家们关于宴会起源的说法,可谓是各执一词。有说源于祭祀
的,有说源于氏族聚会或聚餐的,有说源于养老的,也有说多成因的,
等等。再结合其他文献资料介绍,其中以宴会起源于祭祀说为主流,
而且又以持宴会产生于夏代说的人比较多。笔者认为,宴会源于祭祀
更贴近史实。问题在于,宴会起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何种祭祀活
动最为密切相关呢? 这在祭祀说中没有明确的阐释。如果说宴会是社会
生产发展的产物,那么探讨宴会的起源,就不能不了解社会生产的发
展。而要了解社会生产的发展,就不能只了解国家产生以来的社会生产
的发展,还必须上溯到更久远的原始社会。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2:4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67224176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宴会基础知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宴会基础知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