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张康之、李传军《一般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 管理中的激励)【圣才出品】

更新时间:2023-05-24 02:03:32 阅读: 评论:0

祖少磊-7月11日

张康之、李传军《一般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 管理中的激励)【圣才出品】
2023年5月24日发(作者:政治学习计划)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六章管理中的激励

16.1复习笔记

一、激励概述

1.激励的含义

(1)“激励”一词,英文为motivation,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

(2)在汉语中,“激励”一词古已有之,其含义是激发、鼓励从而使人振作;

(3)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激励就是在外部某种刺激因素的影响下而使人产生一股内在

的动力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不断追求和奋斗的心理活动过程;

(4)按照行为科学的研究,人的需要、动机、行为与满足之间,可以用简单的模式(见

16-1)表示如下:

16-1简单的激励模式

①需要是指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

映。客观需要,既包括人体内所需要的也包括社会性需要。

②动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或想法,它是推动人行动的直接原因。

生动机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a.由于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要、欲望和驱动力等;

b.个体身外客观存在的刺激。前者是内部条件,后者是外部条件。

③行为是指人们受某一需要所驱动而为了达成某个目标所表现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的社

128

/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会性行为一般是指动机性行为,即由动机引发、维持并指向一定目标的活动。所以,动机性

行为是内部需要和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人的心理与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是指由一定的外部刺激而引发出人的动机、产生

不同程度的内在动力并朝着希望实现的目标而努力的心理活动过程。

(5)从管理的本质看,激励是为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过程。管理者

从组织目标出发,通过激励,使得组织中的成员都能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6)激励过程实际上存在一个连锁反应,解释这一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的动机

被激发的结果是个内生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只能由外在所表现的行为与工作绩效加

以判断。但其中有两点是显而易见的:

①人的动机是以需要为依据的,未能获得满足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

②人的行为是由某种动机所引起的,这种欲争取的条件、内心的希望和愿望等,会对人

的行为起着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

(7)事实上,激励过程中的需要、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往往是需要、动

机、行为与满足交织在一起。首先,需要的内容是多样的,一个人的动机,在任何时候都也

是复杂与矛盾的。

2.作为管理手段的激励

激励具有以下特点

(1)激励有着明确的目标。任何激励行为都有其目的性,只有设定明确的目标才更有

利于组织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使组织成员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并实现组织的预期目

标。

(2)激励通过控制人们的需要和动机而发生作用。激励正是通过未满足的需要发挥作

228

/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用。这就要求管理者运用激励手段必须以控制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前提,只有把组织成员的需

要引导到管理系统有条件使其得到满足的范围中来,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

(3)激励是一门艺术。激励手段的运用赋予了管理活动主动性的特征。激励能够真正

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管理活动得到被管理者的积极响应和配合。这是运用其他管理手段所

无法达到的。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通过激励去提高管理效益;通过激励把

人才吸引到组织中来;通过激励挖掘组织成员的潜力和调动起组织成员的潜能;通过激励激

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

3.激励的机理

(1)激励的过程

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影响人的需要或者动机而达到引导人的行为的目的,它实际上是

一种对人的行为的强化过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他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

需要和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这种需要或目标可以是生理或物质上的,也可以是心理和精

神上的。

②在现实情境中,人的需要往往不是只有一种,而是会同时存在多种需要。这些需要的

强弱也随时会发生变化。任何时候,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总是由其全部需要中最重要、最强烈

的需要所支配和决定的,是朝着满足优势需要的目标努力的。这种努力的结果又作为新的刺

激反馈回来调整人的需要结构,指导人的下一个新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激励过程,又称动

机一行为过程另一方面,这也为组织激励员工,使其未来规划与组织目标达到一致提供了

理论依据。

③激励是通过影响组织成员个人需要的实现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的。毫无疑问,激励因

素就是能影响个人行为的某种东西,它对一个人是否愿意做些什么事情有重大影响。考察所

328

/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有的激励理论,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人们愿意做那些能够从中得到报偿的事情。

这种能够得到报偿的事情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处”,规范地讲就是“利益”。利益(物质的与

精神的)能激励人,因而,能够满足需要的利益就是激励因素。

(2)总的说来,管理者在运用激励手段的时候,需要在激励过程中把握激励的机理。

①激励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连锁反应过程,只有需要、动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才会产

生一定的激励效果,这也就是绩效;

②激励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先前行为的结果还会反馈回来影响以后的行为,

反映在激励过程的反馈线路上;

③任何激励都是针对具体的对象做出的,这个对象就是被激励的人。激励活动无非是诱

导出激励对象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愿望和动机的原因就是需要。

4.激励的作用

在管理活动中,激励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吸引并真正留住人才。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使组织成员感觉到自己受到重视,

心甘情愿地留在组织中为组织效力,激励可以使人忠于组织目标,从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

(2)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组织提高绩效。激励从人的内部状态出发,把

人的动机系统激发起来,对行为有强大的推动力量。因而,激励可使员工最充分地发挥其技

术和才能,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3)能够创建优秀的组织文化。持续而有效的激励能够使一个组织形成向上、热情、

追求卓越等良好的氛围,可以使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得到全体员工的拥护和外界的认可。

(4)可以全面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正确的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428

/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激励还可以提高组织成员的职业技能。

(5)对整个社会具有推动作用。激励不仅对组织发展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整

个社会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正确的激励可以引导和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们向着组织、

会所希望的方向努力。

二、激励过程

1.把握人的需要

总体说来,人的需要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划分。

(1)需要的纵向层次是指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人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需要的变化顺

序,同时,又指人在特定时期从若干种需要中抉择“优势需要”的先后顺序。对于这一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给予了经典性的解释。掌握这两个变化规律可

以帮助我们明确哪些需要才是最应该满足的“优势需要”,从而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开展

激励工作。

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

现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在纵向上有高低层次之分,即人有低级需要和高级

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高

级需要。低级需要属于人的最基本需要,主要反映在物质性和生理性方面,而高级需要则更

侧重于精神和心理方面。

需要的纵向层次还表现在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具有一定的顺序上。马斯洛认为,任何人都

首先受生理需要的支配,这些生理需要对于维持生存最为迫切。所以,人的低级需要无论如

何都是不容忽视的,恰恰是应该优先满足的基本需要。并且,只有在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前

提下,高级需要才会出现。这便是需要变化的一般规律。

528

/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应当注意的是,能够满足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条件是有很大差别的。低级需要通常既

容易区分又容易满足,它比高级需要的满足更可感知或更可观察,也更有限度。

(2)需要的纵向层次揭示的是需要的高低层次及其变化规律,而需要的横向差别则更

多地反映了不同需要在不同人身上甚至是在同一个人不同时期里的不同体现。换句话说,

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并非只有一种需要,而是有多种需要。所以,人

的需要也可以做出横向的划分。在这一方面,美国学者大卫·麦克利兰和弗雷德里克·赫茨伯

格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麦克利兰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自我实现”提出挑战,提出“工作激励理论”

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麦克利兰把人的需要归为三大类,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会交往的需要

和对权力的需要:

成就需要可以造就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具有成就需要的人往往对工作的成就有着强烈

的要求,时时想着把工作干得更好。这类人在选择自己的工作同伴时,宁愿选择专业技术水

平高的人而不选择关系密切的朋友。这类人在性格表现上往往是:

a.自己设定挑战性的目标;

b.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成功;

c.要求立即得到反馈、弄清工作的结果。

社会交往需要强烈的人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类人常常从友爱、情谊的社交中得到欢

乐与满足,具有团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权力需要强烈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对政治的兴趣,希望指挥与控制他人,希望控制向上

和向下的信息渠道以便施加影响,并极力争取掌握权力。

2.认识行为的动机

由于人感到了某种需要就会产生某种企图,这个企图就是动机,有了这个动机才会激发

628

/

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六郡

张康之、李传军《一般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 管理中的激励)【圣才出品】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2:0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65012176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张康之、李传军《一般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 管理中的激励)【圣才出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张康之、李传军《一般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六章 管理中的激励)【圣才出品】.pdf

标签:李传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