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目的:
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全面提
高医疗质量。
责任人:
医务部、药剂科、各临床及医技科室相关医护人员。
内容:
1、 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
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
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
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2、 各科室应把合理用药作为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
理的重要内容,遵循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按照“临床诊疗指南”、
“临床途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本规定的要求,严
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相关科室应积极开展门诊、住院病人合理使
用药物的评价工作,切实推进临床药物合理使用。
3、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
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药物
治疗情况应在病历上做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
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
案。
4、 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
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务部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5、 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的特点,结合患者病情
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
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
用,可用低档的药就不用高档的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
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对较易导致严重耐药性或不良反应
较大以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应实行使用审批制度。
6、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的规定使用抗菌药物,规范用药品种与给药方案。根据感染部
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
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
7、 规范开展病原微生物监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
掌握规范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提高抗菌药物敏感试
验结果准确率。相关工作以及操作规范按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
法》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逐步提高临床感染性疾病的病原送检率,
为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8、优先选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凡使用自费药品,必
须告知患者或家属,并获得其签名同意。
9、 药剂科要逐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工作模式,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及时收集药物安全性和药效学方面的信息,为临
床用药提供服务。
10、逐步加大临床药师培养力度,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
的条件。逐步推行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和用药方案设计工作。临床药师
要主动开展专项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
监测,逐步开展对消化系统药物、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抗肿瘤及免疫
调节药物、血液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和神经系统药物,进行数
据采集和用药的合理性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1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处方用药
进行适宜性审核,发现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应告知开具处方的医师,
情况严重的应拒绝调配并向医院有关科室报告。
12、 要制定逐步完善实施临床医师用药知识的培训计划和制度,
重点加强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配伍禁忌、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知
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医师药学知识水平,强化医师合理使用药物的意
识。
13、 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和检查,定期通报合理用药情
况,因滥用药物造成的不良后果、引发医疗纠纷的,予以全院通报批
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同时医院要把药物合理使用考核情况作
为科室及个人年终考核的参考指标。
本文发布于:2023-05-24 01:0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6165417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临床合理用药制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临床合理用药制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