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刘少奇家族五服之内地亲人(2)

更新时间:2023-05-23 22:25:54 阅读: 评论:0

男人的无奈-陈思娜

刘少奇家族五服之内地亲人(2)
2023年5月23日发(作者:留一点什么给自己作文600字)

实用标准文档

刘少奇家族五服之内的亲人(2

刘少奇及其兄弟、姐妹的子女,在本博中称为第二代。

目录:

第二代:

刘墨卿之长子----刘允其(刘殿邦)

刘云庭之长子----刘允明

刘云庭之次子----刘允亮

刘云庭之女儿----刘求英

刘云庭之三子----刘启书

刘云庭之四子----刘万国

刘作衡之长子----刘敦侯

刘绍德的女儿----鲁绮昌(刘少奇的外甥女,鲁勋昌的姐姐)

鲁绮昌的丈夫----蒋碧昆(刘少奇的外甥女婿)

刘绍德的儿子----鲁勋昌(刘少奇的外甥)

刘绍懿的三女儿----张先敏(刘少奇的外甥女)

刘少奇家族五服之内的亲人(3

第二代:

刘少奇之长子----刘允斌(母何葆贞)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刘允斌之原配----玛拉·费多托娃(第一任妻子)

刘允斌之继配----李妙秀(第二任妻子)

刘少奇之长女----刘爱琴(母何葆贞)

刘爱琴之丈夫----沃宝田(刘少奇女婿)

刘少奇之次子----刘允若(母何葆贞)

刘少奇之三子----刘允真(母王前)

刘允真之媳----艾心琦

刘少奇之次女----刘涛(母王前)

刘少奇之三女----刘平平(王睛,母王光美)

刘少奇之四子----刘源(母王光美)

刘源之媳----魏珍

刘少奇之四女----刘亭亭(母王光美)

刘少奇之五女----刘潇潇(刘思达,母王光美)

刘潇潇之丈夫----李跃(刘少奇女婿)

第三代:

刘允其之儿子----刘正山

刘允明之二女----刘维孔

刘启书之儿子----刘庆

刘敦侯之儿子----刘汉勋

刘允斌之女儿----索尼娅(中文名苏苏,母玛拉·费多托娃)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刘允斌之长子----阿廖沙(刘维宁,中文名辽辽,母玛拉·费

多托娃)

阿廖沙之媳----冬尼娅

刘允斌之二子----刘维泽(母李妙秀)

刘维泽之媳----徐海音,4个儿女)

刘允斌之三子----刘维东(母李妙秀)

刘爱琴之儿子----沃若朴

刘爱琴之女儿----沃若楠

刘平平之儿子----王北亮

刘源之儿子----刘畅

第四代

阿廖沙之女儿----马加丽达.费多托娃(刘丽达)

阿廖沙之儿子----刘安东

刘安东之媳----欧丽亚

第五代

刘安东之女儿----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第二代:

刘殿邦刘墨卿(刘绍源、又名刘作钦)之长子----刘允其(刘

殿邦)

刘殿邦,又名刘允其,刘少奇大哥刘墨卿之子。

1902年生,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今花明楼镇)人,

1911年入私塾读书,两年后入附近的西冲山小学学习三年,

以后又入私塾二年,

1918年起在家协助父亲种田。少年时刘少奇与刘殿邦叔侄

二人经常一起看牛割草。刘少奇在长沙读书,祖母鲁氏经常

派刘殿邦到长沙去看望,其间刘殿邦受刘少奇的革命思想影

响颇多。

1927年夏,刘殿邦随六叔刘云庭去找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

驻武汉办事处负责人兼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的刘少奇,想参

加革命工作。途经长沙时,恰遇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所暂

住的船山学社遭到袭击,几乎丧命,只得放弃,又回家作田。

1930年刘允其跟随父亲刘墨卿到安源高坑煤矿炼焦煤。

1932年担任宁乡双狮岭煤矿济生公司的押运员,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1934年在本地芳储乡当保长一年。

1939年自己购置轧花机两台,在乡间做轧棉花的生意至

1949年全国解放。1950年土地改革时,刘允其(刘殿邦)

里有田地20亩,自己耕种5亩,出租15亩,拥有炭子冲的

房屋一所,按政策划为富农成分。

1951年,中共宁乡县委、县政府了解到刘殿邦因长期患眼

疾,劳动能力逐渐减弱,生活日益困难,经县委书记李哲和

县长张继元推荐,将他安排为宁乡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负责保管古玩和古旧书籍。

195310月,经程潜推荐,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文化大革命”中,刘殿邦受刘少奇冤案的牵连,于1970

1月被开除公职,送回原籍劳动改造。

19796,撤销对刘殿邦的处分,19836,给予平反,

恢复名誉,补发其丧葬费和抚恤费。

19742,刘允其(刘殿邦)在宁乡家中病逝,享年73岁。

刘云庭(刘绍远)之长子----刘允明刘少奇在延安接回儿子、

女儿时的合影,左起刘允斌、刘云庭、刘少奇、刘爱琴、刘

允明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刘允明是刘少奇二哥刘云庭之长子。刘少奇的侄子。曾有

这样一件事:

194978月间,长沙刚解放不久,蒋碧昆的妻弟鲁勋昌

给舅舅刘少奇写了一封信,表达想去北京读正规大学的想法,

刘少奇派了侄子刘允明回湖南,了解情况后,加上刘少奇的

兄弟子侄,一行10多个人过武昌到郑州,绕道徐州,经济

南北上天津,辗转一个多月才到北京。蒋碧昆最终上了北京

人民大学。

刘云庭(刘绍远)之次子----刘允亮

刘允亮是刘少奇二哥刘云庭之次子。刘少奇的侄子。

1949年,刘允亮去北京由叔父刘少奇资助读书。刘少奇曾

对他说:“你父亲从小就培养我,我现在也从小培养你。”一

次,因为学校太远,刘允亮问叔父要一辆单车上学,叔父不

但没有同意,相反还对刘允亮说:“你们学校那么多同学,

每个人都骑单车上学吗?别的学生能走路上学,你为什么不

能走路上学呢?难道你特殊一些。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刘云庭(刘绍远)之女儿----刘求英

刘求英是刘云庭唯一女儿,刘少奇的亲侄女。

1960年,刘求英及弟弟刘启书、小弟刘万国去过叔父刘少

奇家。后来曾在新书《刘少奇在人民心中》一书上签字,作

为签赠本。其现在及往事不详。

刘云庭(刘绍远)之三子----刘启书

刘启书是刘云庭之三子,是刘少奇的亲侄子。

刘启书湖南宁乡人,19412月出生。1949年初秋,刘云

庭病危,临终给年仅8岁的刘启书及其6岁的弟弟遗言:“死

后,你们还小,找别人都不行,只有去找满叔(刘少奇)

就说是我讲的,你满叔一定会帮你们的……”

1958年,刘启书18岁高中毕业,他被招工到了湘潭江南机

器厂当工人,在车间里干的活又苦又累。但他记得离开家门

时父母的告诫:“你一定要记住,不要在外面打刘少奇亲属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的牌子!

1960年,刘启书和家人被接到北京刘少奇家。满头白发、

衣着朴素的刘少奇特别亲切,但招待他们的伙食却很一般,

还吃红薯。"吃饭时他经常逗我玩,还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

做人”不要在外面打他的牌子求人办事,更不要搞特殊化。

1960年有一天,20岁的刘启书见到叔父后,他大着胆子说

自己想换个工作,要叔父帮忙打打招呼。“你们谁都别想沾

我的光。”刘启书话还没说完,叔父就严厉地回绝了,对他

说:“你高中毕业,可以回乡里去,到炭子冲小学当个老师

嘛。

后来受聘为花明楼炭子冲小学校外辅导员之后,刘启书还有

模有样地上了一堂课他感到特别兴奋。

1966年,刘启书所在的工厂获知他是刘少奇的亲侄子之后,

把他划成“黑五类”,下放车间,监视劳动达10年之久。直

33岁才结婚。

刘启书非常廉洁,作为湖南省委副厅级纪检、监察专员,刘

启书一直过着平淡的日子,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玩牌。刘

启书从湖南省纪委退休后,靠退休工资生活。除了含饴弄孙,

翰墨书法成了他安度晚年的最大追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刘云庭(刘绍远)之四子----刘万国

刘万国是刘少奇二哥刘云庭之四子。刘少奇的侄子。

刘作衡(刘绍达)

之长子----刘敦侯(刘少奇的大侄儿)

大侄儿刘敦侯是刘少奇三哥刘作衡的长子,

希望大侄儿刘敦侯回到家乡带头种好田大侄儿刘敦侯是刘

少奇三哥刘作衡的长子,

1914年出生,比满叔刘少奇仅小6岁年。两人自小是在山

里放牛、塘中洗澡、路边打玩的“少年叔侄”。后来少奇家

里种几十亩水田,主要劳动就是靠身高个大、力壮如牛的大

侄儿刘敦侯。不论是田里的功夫,或者是打柴、码草、养鱼、

喂鸡一套湖南农村的看家本领,刘敦侯在几十年的劳动实践

中都练成了好把式。

新中国一成立,报纸上、广播里传来了刘少奇身居要职的好

消息,刘少奇也几次寄回家信,还特地问候大侄儿刘敦侯。

刘敦侯听到后喜笑颜开,就想离开农村进城谋个差事。他虽

只有一身力气和耕田种地的本事,但相信只要有靠山,干什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么都不会成问题。

1950年,刘敦侯终于到了北京中南海,他以为叔父一定是

前有枪兵护卫,后有打手保镖,威风凛凛,一派官气。谁知

一见面,刘少奇除了头发斑白了些,脸上生了皱纹以外,说

的还是宁乡话,穿的也是普普通通的布衣服,手下也并没有

三兵四仆,饭桌上主要还是蔬菜,桌子中央那份香喷喷的腊

肉还是刘敦侯从宁乡带来的。他问少奇:“九叔,这就是您

这个大官的生活呀?”刘少奇告诉他:“我不是官,是中国人

民的公仆,也就是人民的长工。我们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利,

没有别的特殊权利。”说话间,刘少奇问起家乡变化、群众

生活,照样平易朴实,一点架子也没有。刘敦侯找个机会向

少奇提出了想搞个干部当当的要求。刘少奇热情地握住这位

侄儿又黑又粗长满茧皮的手,耐心开导说:“与其他来北京

学习的年青人比较起来,你年纪要大一些,三十多岁了,又

成了家。还是听我的话,回去作田好。况且新中国刚建立,

各项建设刚开始,最需要粮食和农产品,当农民是最重要、

最光荣的职业。家乡有句老话说农民不作谷,饿死帝王君嘛!

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是振兴农业,解决衣食问题,使全国人民

吃饭肚子好从事建设。你是作田里手,力气又足,当农民最

适宜。生产粮食是最光荣的事业,我们都靠你们的支援才能

工作。民以食为天,你是生产粮食的,是人民的天,多么重

要的工作呀。我希望你回到家乡带头种好田,多打粮食支援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国家建设。农村里也需要劳动力嘛!你老弟年幼在外读书,

家里兄弟不能都出来呀,家里也需要人干活啊!一户人家,

人作田,有人当干部,有人读书,这样,才成其为一个家庭

!我劝你还是在这个光荣重要而又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岗位

上去努力贡献。

刘敦侯说:“邻居们都说我蠢,说叔叔在北京当大官,你怎

么不去找个好一点差事做呢?只要你叔父说一声,就会给你

安排个好工作。”刘少奇说:“你回去告诉他们,我不能随便

给自己亲属安排工作的。”刘少奇又说:“共产党不兴通过私

人关系,靠面子、靠背景安排亲属的。干部任免有专门机构

办理,用人的宗旨是唯公唯贤,不是唯私唯亲,要经过审查

考核,根据才德量力录用。我虽然是党中央领导干部,也没

有权私自用人,这才叫新社会嘛。”刘敦侯被叔父说得连连

点头时,听后心境开朗,愉快地回到农村。从此他一直是花

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村一位安心农业生产、技术高超的种

田好把式,几十年来再也没有想跳出“农门”,也没有因私

事找过叔父刘少奇。

本段摘自:刘少奇纪念馆文章《刘少奇严格教育晚辈二

三事》作者:孙中华

刘绍德的女儿----鲁绮昌(刘少奇的外甥女鲁勋昌的姐姐)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鲁绮昌是刘绍德的四个女儿之一,是鲁勋昌的姐姐,刘少奇

的外甥女。

刘少奇的六姐刘绍德生四个女儿后才生下个儿子鲁勋昌。

1944年鲁绮昌与蒋碧昆结了婚。蒋碧昆教授后来成为我国

著名宪法学家。

鲁绮昌的丈夫----蒋碧昆(刘少奇的外甥女婿)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时的蒋碧昆

在武昌丁字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一个宿舍区,住着我国著

名宪法学家蒋碧昆教授。

蒋碧昆教授1927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父亲是当

地知名的儒医。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花明楼这个地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国家主席刘少奇。

蒋碧昆不仅是刘少奇的同乡,而且是亲戚

1944年蒋碧昆即与刘少奇的外甥女儿鲁绮昌结了婚。

解放初期,刘少奇之侄刘允明回乡探亲,23岁的蒋碧昆和几

个同辈的年轻人一起随之北上求学。

在中南海见到刘少奇,刘少奇说:你们到共产党这里来找出

路,没有走错门,不过思想上不要有升官发财的打算。我个

人是没有资格介绍你们去读书或者工作的,一切要按规矩去

办,上学要经过考试,按标准录取;参加工作要经过思想改

造,由组织统一分配。你们以后出去办事,都不要打我的招

牌,也不要宣扬我们之间的关系。

后来,蒋碧昆经过严格考试,考上了刚刚创办的中国人民大

学,成为该校法律系的首届本科生。

蒋碧昆幼年受过多年私塾教育,并随父亲学过中医和诗词歌

赋。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乍一进入中国共产党兴办的新式大学,学习上难以接轨。当

他向刘少奇坦承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时,刘少奇严肃批评了

他的畏难情绪:你们现在很幸运,吃人民的饭,穿人民的衣,

读人民的书。打个比方,你们现在是欠了人民一笔账。但欠

账是要还的,不仅要还本钱,还要还利息。不然就对不起人

民。

在刘少奇的鼓励鞭策下,蒋碧昆刻苦努力,

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南政法学院从事宪法

学的教育与研究工作,成为该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科创始人。

蒋碧昆还参与了1954年宪法的起草工作和现行宪法第2

修正案专家咨询工作。近60年过去了,他著作等身,桃李

满天下。言传身教

蒋碧昆的岳母刘绍德是刘少奇的胞姐,这样的家庭关系在十

年浩劫中的遭遇可想而知。

蒋碧昆和妻子鲁绮昌一共生有三女一子。在没完没了的“抄

家”和“揭发交待”之后,

蒋碧昆夫妇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女下放到京山农村,直到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1973年才回武汉;

长女有幸在“文革”前就考上北京航空学院,但毕业时正值

1969年,她因为家庭问题从此与航空无缘,被分配到湖南

常德的一个盐矿;

次女中学毕业下放到松滋农村后多次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

可每次都因为家庭问题被卡住,寄回来的家书信纸都被泪水

沁透了……妻子因为担心女儿的命运精神分裂,久治不愈,

1990年带着病痛离开了人世。“文革”结束后,蒋碧昆一家

迎来新生活的曙光。

1977年,高考恢复,小女儿顺利被同济医学院录取,后赴

芝加哥攻读医学博士。

唯一的儿子蒋勉,1980年考上武大化学系,毕业后在武大

边工作边读硕士、博士,29岁时即被破格评为教授、博导,

现在是美国休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

如今,蒋家是“一门三博士,双教两高工”,即父子两位是

教授,儿子、儿媳和小女儿是博士,大女儿和大女婿是高级

工程师。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作者:刘我风发表日期:20100325日。

刘绍德的儿子----鲁勋昌(刘少奇的外甥)

刘少奇六姐刘绍德比刘少奇长8岁。幼年时的刘少奇在生活

上常常得到六姐的关照,姐弟俩感情很好。六姐儿子鲁勋昌,

19291月出生,是六姐六个子女中惟一的男孩。六姐生

四个女儿后才生下这个儿子,所以十分疼爱,夫妇俩把家里

的钱也重点用在送儿子读书上。鲁勋昌从小诚恳好学,成绩

优秀,在花明楼靳江中学初中毕业后,又考入湖南高等工业

学校学习了三年。

194910月,新中国刚刚成立,鲁勋昌高兴地跟随三舅父

刘作衡及其他兄妹等共17人来到北京,见到了他影像的四

舅舅刘少奇。

早在读中学的时候,鲁勋昌看到了四舅刘少奇写给家里兄姐

的信,信中说:“日本鬼子野蛮侵略进来了,中国人民生活、

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并告诫家乡人民,“家家户户都要组织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联合起来,一面生产,一面抗日,粮食财物要安全保藏,不

为敌人所掠。以后,盐、布等生活物资会紧张昂贵起来,要

作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读了这封信以后,十多岁的鲁勋昌对在延安当了“大官”的

舅舅十分敬慕。他提笔写了一封信,表示了自己追求进步的

愿望。根据来信信封上“陕西肤施”的地址寄去。不久,少

奇舅父在另一封写给家里的信中特意提了一笔,说勋昌甥儿

的信收到了。勉励他初中毕业后进工们学校,还说学生课余

可以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

斋成异》等小说。鲁勋昌对舅舅说的这几句话觉得十分新鲜,

几十年后都记得。那时,他就照舅舅说的去报考了湖南高等

工业学校。

19498月,长沙和平解放了。刚刚在工业学校毕业回家

的鲁勋昌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非常激动。他急忙跑到长沙,

买了一张刚刊登舅父照片的报纸和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

养》。他一口气将舅父的著作读了一遍,又提笔向在北京的

舅舅写了第二封信,写了自己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后的

初步感想,并且表示希望能到北京继续学习或工作。

194910月,鲁勋昌终于有了到北京见到舅舅的机会了。

得到三舅父刘作衡同意带他上北京的消息,母亲连夜替他准

备了行装。要去见不平常而从未谋面的舅舅了,该送点什么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礼物呢?母子俩想了又想,不知送什么好。而舅舅已托回家

替父亲吊丧的允明表哥捎了口信,说来北京的人,不要给他

送东西。

但是,知道舅舅爱吃南瓜、苦瓜之类的菜蔬,新鲜苦瓜不好

带,母亲便为他准备了一袋苦瓜干带去。走出家门时,母亲

把儿子送到门口,便眼含泪花不走了。她想起五个女儿都出

嫁了,身边一个爱子也要离家远去北方,不禁心酸难过。但

是母亲当着儿子的面没有掉下泪来,只是着重地叮咛了一句:

“到北京后,不要到舅舅那里去带厌,要争气!

第一次见到少奇舅舅,令鲁勋昌感到惊喜的是,舅舅竟然清

楚地记得他的名字。一行人在少奇舅舅住所一间约十二平方

开外的客厅里坐定,刘少奇扫视了一下,问:“鲁勋昌来了

没有?大家一同回答“来了。这大概是那两封信起了作用,

而且在那次去北京的十多个年青人中,只有他一人念了高中,

这些都在舅舅心中留下了印象。

接着,刘少奇又一一问了其他晚辈们的名字、年纪、文化程

度等,并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并问了各人家庭的一些情

况。在座的有他三哥刘作衡、侄儿刘允其等年岁较大的,也

有侄孙女刘维孔等年纪较小的。这次见面后,王光美向大家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赠送了《中国革命史》《世界近代史》和《论共产党员的修

养》等书籍。在刘少奇鼓励下,鲁勋昌积极备考,顺利通过

考试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

195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技术干部学校在全国招

收青年学员,鲁勋昌也踊跃地报了名。一天,他和另一位报

了名的同学一起去见舅父,这位同学是从部队选送到人民大

学来学习的。刘少奇问:“你们报名参军,是志愿的吗?”鲁

勋昌回答:“是志愿的,但原来是想念完大学的,现在党发

出了号召,我们就积极报了名。”刘少奇对鲁勋昌的那位同

学说:“你在革命战争中锻炼了一些年,你缺少的是专业科

学知识,你应该继续在人民大学学习。”又说,“这次招收部

分青年学生参军,应该让那些从未在部队里当过兵,又志愿

参军的青年去。就是从未在部队当过兵的,这次没有报名参

军,也不应受到批评。但是,如果是党和国家发出全民总动

员令,那就都应报名应征。”果然,鲁勋昌的那位同学没有

被批准去参军,而他自己的志愿得到了批准。这样,鲁勋昌

便放弃了在大学学习的机会,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经

过军校的短期学习,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从事雷达通讯服

务工作。

有一次,鲁勋昌受他所在部队首长的派遣,回国领取雷达器

材,他用在北京短暂停留的时间,去看望了一次舅舅和舅妈。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刘少奇见到穿着整齐军服的外甥,心里很高兴。说:“今天

天气热,你可以摘掉帽子,解开风纪扣,随便一点。接着,

询问了一些朝鲜战场的有关情况,鼓励他树立必胜的信心。

刘少奇、王光美特意让厨房做了几个菜,招待这位当了志愿

军战士的外甥。

1953年,鲁勋昌从朝鲜回国,在北京解放军空军第三训练

基地先后担任教员、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他仍然每隔

一段时间便找机会去舅舅刘少奇家里看望一下。刘少奇虽然

工作十分繁忙,每次外甥去了,他都很高兴。

1957年,全国干部和职工工资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调整。

就在他们单位的工资调整过后的一天,鲁勋昌到了舅舅刘少

奇家。刘少奇问他工资多少,鲁勋昌答每月100元。刘少奇

笑着说:“按人口平均计算,你的工资比我还要高呢!”他又

关心地说:“用钱要有计划,除了生活必需的开支外,余下

的钱要存入银行,以备急需。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刘少奇和老百姓一样过着艰苦的生活,

除了按计划和节约用粮外,他带着孩子们在家门口自种蔬菜

作补充。

有一次,鲁勋昌在舅舅家吃过饭以后,刘少奇笑着对他说:

“你可以交粮票呀!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鲁勋昌最后一次见到少奇舅舅是19662月,是“文化大

革命”即将爆发的前夕,鲁勋昌要从北京调到大西北去,他

想到以后不在北京,很难见到舅父母了,出发前,带着妻子

和年幼的孩子去看望舅父母。鲁勋昌回忆说,这时候,他所

看到的少奇舅舅是:“腰背圆直,脸色红润,思维敏捷,充

满活力;虽然他当时有了67岁,但觉得他的精神气魄,不

像老者,仍像青壮年一样。

刘少奇平静而和蔼地谈起了甘肃省的地理特点,他说,你要

去的地方,地势较高,海拔一千米以上,是古代通西域的必

经之地。这里的土地还是比较肥沃的,要靠祁连山的雪水融

化浇地,是比较贫困的省区。这里也有丰富的矿藏和文化古

迹。最后,还鼓励他要不怕困难,到艰苦的大西北去贡献自

己的力量。

本段摘自:刘少奇纪念馆文章《刘少奇严格教育晚辈二

三事》作者:孙中华

刘绍懿的三女儿----张先敏(刘少奇的外甥女)

张先敏是刘少奇七姐刘绍懿的三女儿,幼年时由于她家境较

好,父母送他在家乡读了几年小学。

19496月,19岁的张先敏到了北京以后,得到舅舅刘少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奇和舅妈王光美的谆谆教导和热情关心,幸运地进入北京师

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刚到北京时,刘少奇就敦敦教诲张先

敏:“旧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老实的人占便宜,欺

侮人民的人有官做。新社会不同了,人人都要树立为人民服

务的思想。是不是服务得好,会有人知道。一年不知道,两

年;两年不知道,十年;生不知道,死后也会知道。“旧社

会是靠关系办事,新社会是靠本事办事。你们吃人民的饭,

穿人民的衣,一定要好好学习,给人民做点事情,不能因为

我这个关系,就搞什么特殊。

张先敏正是按照刘少奇的教诲,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之路。

1951年冬天,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后,正在北京师大附中

学习的张先敏响应党和政府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的伟大号召,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分配到大连医

士学校学习军医。在学习中,刘少奇、王光美专门写信鼓励

她好好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的。她听从了舅舅和舅妈的教导,

在军校两次获得立功奖励。

19536月,张先敏从医士学校毕业,分配到沈阳市第八

航空学校卫生处眼科做助理军医,并且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

产党。当上了一名人民军医,张先敏十分高兴,一心一意钻

研医术,做好工作。那时,刚刚二十出头的她,真想和其他

城里姑娘一样,戴上一块手表。这既是工作的需要,在当时

来说,也是一件十分时髦的消费品。以她当时的工资津贴,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要买一块表是比较困难的。她想到慈父般的舅舅刘少奇,便

向他写了一封信,意思是想请舅舅给她买一块手表。

刘少奇舅舅很快给她回信了。信中关切地说:“你想买手表

工作起来更方便,舅舅是不反对的。但是,你用自己的劳动

所得买表更有意义”。张先敏知道,舅舅是在教育她懂得勤

俭朴素,艰苦奋斗,保持一个劳动者的本色。

于是,她便开始将自己每月余下的津贴费积存起来。这样,

一共攒了68元钱,她就向舅舅寄去。刘少奇接到这点钱以

后,又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添上了一部分,由王光美在北京给

她买了一块表寄去。舅妈王光美同时还给她写了一封信,嘱

咐她:有了手表,工作方便了,更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做个

人民欢迎的医生。

这块手表,伴随着先敏度过了近四十年的时间,进入20

90年代,年逾古稀的先敏又把它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她

说,“每当看到它,就想起了舅舅的教导,倍加感到他要求

我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意义多么重大。我现在也用这种精

神教育我的孩子,把这块表继续传给他们。

1955年张先敏从部队转业到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先

后担任主治医师、院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医师,直到1987

年退休。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1962年,张先敏在北京中国医科大学进修时,她两次幸运

地见到了少奇舅舅和聆听舅舅的教诲。舅舅再三嘱咐她,要

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处处拣重担子挑。无论做什么,都在依

靠党,凭自己的本事工作,不要靠关系。不许向别人吹嘘与

舅舅的关系。

1965年,刘少奇陪同外宾到了沈阳,下榻在友谊宾馆。正

好七姐住在沈阳女儿家里。刘少奇知道以后,将姐姐和她有

三女儿一家接到宾馆会见。这也是姐弟以及先敏与舅舅之间

的最后一次见面。

本段摘自:刘少奇纪念馆文章《刘少奇严格教育晚辈二

三事》作者:孙中华

2015712

文案大全

后天剧情-购买合同书样本

刘少奇家族五服之内地亲人(2)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22:2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519541761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少奇家族五服之内地亲人(2).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少奇家族五服之内地亲人(2).pdf

标签:刘绍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