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主要特征
(一)清晰的自我角色感
自我角色感是指大学生在现实社会或虚拟世界对自我存在的认
知状况,主要包括社会角色和网络角色两种。对于社会角色而言,反
映了大学生一方面能够明确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要能
较准确地领悟国家对青年的期望,进而能运用角色权利履行历史使
命、担当社会责任,最终体现为能够不断实践社会角色的一种行为模
式。对于网络角色来说,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时空中,所表
现出来的能够承担和遵循的一种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能够被网络社会
期待和界定的,并能够适合网络生存的行为规范及行为模式。
具有健康网络心理的大学生也一定具有对自我社会角色和网络
角色都具有清晰感知的能力。清晰的自我角色感,首先要求大学生在
现实社会能够充分、合理的扮演好自我角色、承担好社会义务;其次
要求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也能够合理把握自身角色、文明行使责
权,并能够自由选择与转换自己扮演的角色;最后,大学生还要能够
具有让自己的两类角色能够顺利转换、自由切换,在心理上不感到有
何不适应。
(二)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网络价值观是反映网络对于人的意义或价值,是人们基于网络化
生存、网络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网络一般价值的根本看法,是网络文
化的核心。正确的网路价值观不仅反映网络使用者能充分认识并感
1
悟到网络的积极意义,还要能够清醒的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各种不
利影响,这也是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重要条件之一。
1.充分认识并享受网络文明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网络媒体在大学
生当中有着极高的普及率和覆盖率,已成为大学生和全社会获取信
息、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中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2.清醒认识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活的不利影响。大学生要能正确认
识网络世界,正确看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和
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使自己以良好心态和正
确的价值观面对互联网,尤其是具有清晰的网络道德认知和道德意
识。
(三)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网络行为又称为电子行为、虚拟行为、上网行为,网络行为从心
理学的角度界定为在互联网创造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称为虚
拟空间、塞伯空间)中,个体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或获得某种经验以文
本为中介而表现出交互式或非交互式行为。从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
2
行为的内容和特性,可以把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主要分为交流行为、信
息行为、娱乐行为、学习行为、消费行为以及侵犯行为等各类,良好
的网络行为习惯主要体现在网络行为的文明性、科学性等方面。
网络行为的文明性主要体现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首先要遵循国家
1
2
周成龙. 网络价值观的形成、冲突与融合[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01):72.
黄健. 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16.
社会关于网络行为的文明法规,同时还要能够在不同场合自觉维护网
络文明规定;网络行为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大学生的上网行为符合一定
的科学性,尤其是在上网目的、上网内容、上网时间等方面的管理上
要符合一定的科学依据。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20:2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449361757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主要特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学生健康网络心理的主要特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