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
【核心素养】
通过对溶解度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数据处理能
力。
【教学目标】
;
;
,作图,分析,比较学习数据处理的两种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关于溶解度概念和认识溶解度曲线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
作图,分析,比较,以及数据处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难点:探究过程中的观察与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
教师:首先,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段视频。
这里是大美青海的旅游胜地——茶卡盐湖,这里盛产食盐和纯碱。这里农民冬
天捞碱,夏天晒盐,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停顿一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教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不能无限制
的溶解,也就是溶解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化学上就叫做溶解度。
也就是从定量的角度公平公正的比较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我们这节课,主要研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首先请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
家清楚了吗?
板书:溶解度
第 2 页
什么是固体溶解度呢?
活动2【活动】【学做思一】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导学导做导思】(13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从36页第一自然段到探究前。先思考,再小组讨论,
完成以下问题:
板书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哪一小组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1)你认为固体溶解度概念里哪些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生回答:一定温度下;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学
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定温,100g的溶剂,饱和状态,单位:g,也就是概念里
的四要素)
教师补充:如果不指明溶剂的情况下,这里的溶剂通常情况下指的是什么呢?(学
生回答:指水),既然是质量,单位是什么呢?g。
同学们赞成他们小组的观点吗?
看来同学们抓概念的关键词又快又准!这就是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
第二个问题:哪一小组给大家分享一下?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影响的因素有溶剂和溶质性质,温度。
教师追问:能不能举出实例说明溶质影响?那么溶剂呢?
学生补充:溶液的形成那一节课,高锰酸钾能溶于水,而不能溶于汽油,碘能
溶于汽油而不能溶于水。
教师:这小组既知道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外因,也就是温度,也给大家分析了内
因,也就是溶质与溶剂。
这小组分析问题全面而透彻,值得表扬!奖励两个爱心。
,?
学生回答:10℃时,;
在10℃时,100g的水,最多可以溶解31g的KCl;
在10℃时,饱和溶液中,KCl和水的质量之比为31:100;
KNO的答案略
3
第 3 页
教师追问:你的描述准确,还可以说的更准确吗?你怎么得到的呢?
教师补充:还有其他说法吗?
看来同学对概念能学以致用,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教师追问:9-1的溶解度的数据怎么得到呢?
就是化学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实验。
过渡:通过实验可以测出来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何表示呢?
像表9-1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列表法,这些数据除了用列表法表示,还有没有其他
表示方法呢?
活动3【活动】【学做思二】认识溶解度曲线
【导学导做】1.请仔细观察37页图9-12、9-13。
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像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就叫做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教师:你们自己能画溶解度曲线吗?(停顿一下)大家来试试看,比一比哪一组画
的又快又好。(板书 二、溶解度曲线)
,用不同颜色笔按导学案上的要求画溶解度曲线。
1,3,5小组画NaCl和NHCl的溶解度曲线。2,4,6小组画KCl和KNO
43
的溶解度曲线。
,查出NaCl和KNO25℃和85℃的溶解度,把数据写在导学案的表格中。
3
教师:请1,3,5小组代表展示并读出NaCl的数据,2,4,6小组代表读出
KNO的数据。
3
通过画图,我们能从图中大致读出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得
到,实验测出的准确数据是:;;;185;同学们的数据有小小的误差都是很正
常的。
教师追问: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同学们手中一共有哪些关于溶解度的表和图
呢? 请根据你们手中的表和图,小组协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思】请结合你手中的表和图进行讨论,小组协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一般规律?(板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
3
B: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如NaCl。
第 4 页
C: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
2
教师:你是从哪个表或者图看出来的?其他小组支持他们小组的观点吗?
本小组观察很仔细,归纳概况的很简明,值得表扬,给他们掌声。
2、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教师:这一小组观察很仔细,交点很具有代表性,也很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
用途很多。这是一个难点,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再深入的讨论。
作图法和列表法都可以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你能说出两者的区别
吗?
3、列表法和作图法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列表法:数据准确,来源可靠,
作图法:反映溶液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直观;但是数据不精确。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教师点评:在这个数据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抽取并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有意义上的数据,而列表法,作图法就是常见的
数据处理方法,以后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借鉴。
活动4【讲授】学以致用
教师:现在你们能解决上课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猜一猜,可能与什么有关呢?这是为什么?
答: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幅度很大,温度很低时溶解度很小,碳
酸钠就会沉淀在盐湖底部,而氯化钠不会沉淀。因此此时打捞盐湖底部可以得
到较纯的碳酸钠固体,因此冬天捞碱。
第 5 页
夏天温度较高,碳酸钠溶解度变高很多,于是溶液里碳酸钠变得很不饱和。但
是氯化钠溶解度却基本没变。因此晒掉一部分水分后,氯化钠先饱和,而碳酸
钠未饱和。碳酸钠留在湖水里,而氯化钠却会析出沉淀,因此夏天晒盐。
教师:你们能用科学的道理解释生活的现象,用睿智的眼光,透过现象,看到
事物的本质,真的是太聪明啦,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就学完了,你收获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固体溶解度,学会了画溶解度曲线,还学习了两
种数据处理方法。
活动5【练习】达标练习
(提示:打开配套习题,互动答题,更快更便捷的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 6 页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8:40: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38457175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溶解度》第二课时教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