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下期项城二高高二理部第五次考试(重点班)
物理试题
命题人:靳大鹏 审核:高二物理备课组 2014-04-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单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只能沿直线传播(2)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
光带和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都是折射色散形成的(3)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
合外力为零(4)机械波的传播周期与机械波中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周期相等(5)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半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一定为振幅的2倍(6)观察者向波源
靠近,观察者感觉波源的频率变大(7)激光是纵波,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
质中的波长相同(8)振荡电流是正弦交流电流(9)电磁波发射时要调谐,接收
时要调制和解调
A、(1)(2)(3) B、(4)(5)(6) C、(5)(6)(7) D、(7)(8)(9)
2、(单选)一根自由长度为10 cm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连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P.在P上再放一个质量是2m的物块Q.系统静止后,弹簧长度为4cm,
如图所示.如果迅速向上移去Q,物块P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后,弹簧的
最大长度是:( )
A. 9cm B. 10cm C. 11 cm D. 12 cm
3、(单选)一个单摆在匀加速运动电梯内作做简谐振动,其周期是电梯静止时
的两倍,则电梯的加速度为( )
A.大小为g/4,方向向下 B.大小为g/2,方向向上
C.大小为3g/4,方向向上 D.大小为3g/4,方向向下
4、(多选)如图是一条软绳,绳上选有18个质点,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首先向
上振动,其余质点在相互作用力的带动下依次振动,从而形成简谐波。由波的
形成及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1带动质点2是利用绳上质点间的弹力实现的,因此每个质点均作受
迫振动
B.每个质点开始运动后,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C.绳子上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时,方向都向上,振动周期都相同,质点1
振动一个周期,波向前传递一个波长
D.绳子上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5、(多选)如图,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
次为2 m、4 m和6 m。一列简谐横波以2 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
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 s时a第一次到达最
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B.在t=6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C.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4 s
D.在4s E.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6、(单选)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单色光源S从如图所示 的中轴位置沿垂直于SO的方向向上移动一段微小的距离,则相邻 明条纹间的间距如何变化?中心干涉条纹向何方向移动? ( ) A.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不变,中心干涉条纹向上移动 B.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变大,中心干涉条纹向下移动 C.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不变,中心干涉条纹向下移动 D.相邻明条纹间的间距变小,中心干涉条纹向上移动 7、(单选)若实心玻璃管长40cm,宽4cm,玻璃的折射 率为2/ ,光从管的左端正中心射入,则光最多可以 3 在管中反射几次( ) A.5 B.6 C.7 D.8 8、(单选)与通常观察到的月全食不同,某同学在2012年 12月10日晚观看月全食时,看到整个月亮是暗红的。该同 学画了月全食的示意图,并提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最为合 理的是( ) A. 太阳光中的红光经地球大气层折射到月球 B.太阳照射到地球的红光反射到月球 C.地球上有人用红色激光照射月球 D.太阳光中的红光在月球表面形成干涉条纹 9、(多选)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O点为圆心,OO' 为直径MN的垂线。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玻璃砖右侧且垂直于 MN。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O点,入射光线与OO'夹角 θ较小时,光屏NQ区域出现两个光斑,逐渐增大θ角,当θ=α时,光屏NQ区域 A光的光斑消失,继续增大θ角,当θ=β时,光屏NQ区域B光的光斑消失,则 ( ) A.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 B.A光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C.α<θ<β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 D.β<θ<90时,光屏上只有1个光斑 0 10、(单选)一束由红、紫两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三棱镜。下面 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分离成两束单色光的是( ) 11、(单选)如图,一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 传播,图中实线为 t=0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 t=0.286s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周期 T和波长 λ 可能正确的是( ) .. A.0.528s,2m B.0.528s,4m C.0.624s,2m D. 0.624s, 4m 12、(多选)如图所示,图(甲)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的剖面图,在其上建立 直角坐标系xoy,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现有一束单色 光a从原点O处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气射入该材料内部,则单色光a在该材料内 部不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图(乙)中的 ( ) ...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 13、⑴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__ ____(选填下列措施前的序号) A.摆线长应远远大于摆球直径 B.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C.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测量单摆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周期, 而不能把只测一次全振动时间当作周期 D.将摆球和摆线平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间 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O点作为悬点 ⑵某同学在一次用单摆测 T/s 22 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 5.0 5 量5种不同摆长与单摆的 4 04. 振动周期的对应情况,并 3 2 将记录的结果描绘在如 00 图所示的坐标系中.图中 1 各坐标点的标号分别对 3.0 应实验中5种不同摆长的 情况.在处理数据时,.画 02. 出该同学记录的T-l图线. 2 l/m 求重力加速度时,他首先 00 O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求出图线的斜率k,则用 斜率k求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___. ⑶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提前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14、(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 验,他用带有游标尺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测量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x。 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某一条亮纹(将这一条纹确定为第 1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情况如图丙所示;转动测量头的手轮, 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齐第6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游标尺上的示数情况如图丁所 示,则图丙的示数x= mm;图丁的示数x= mm。如果实验中 12 所用的双缝间的距离d=0.20mm,双缝到屏的距离L=60cm,则计算波长的表达式 = (已知量和直接测量量的符号表示)。根据以上数据,可 得实验中测出的光的波长= m。 (2)在上述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将光源与单缝间的滤光片取走,在屏上能 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 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填字母代号)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干涉条纹仍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亮光 D.屏上无任何亮光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 ............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5、(8分)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2m/s。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1.0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 ②求出x=2.5m处质点在0―4.5s内通过的路程及t=4.5s 的位移和振动方向。 16、(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v 0 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车上,物块 v 0 m 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足够长。求: (1) 小物块相对小车静止时的速度; (2) 从小物块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所经历的时间; (3) 从小物块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时,系统产生的热量和物块相对小车 滑行的距离。 17、(9分)如图所示,是用某种玻璃制成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圆柱体光学器件, 它的折射率为,横截面半径为。现用一束细光线垂直圆柱体的 R M 轴线以=60°的入射角射入圆柱体,不考虑光线在圆柱体内的反射。 i 真空中光速为。 c (i)作出光线穿过圆柱体并射出的光路图。 (ii)求出该光线从圆柱体中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原方向多大的 角度? (iii)光线在圆柱体中的传播时间。 18、(10分)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C BCR=ABMNA 为半径10cm的四分之一圆弧,与水平屏幕垂直并接触于点。由红 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圆心,在分界面上的入射角45°, OABi= 结果在水平屏幕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MN 。 ①判断在和两处产生亮斑的颜色; AMAN ②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第五次考试物理参考答案(重点班)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号 答B D D B A AD B D ABC ACD BCD 案 C 13 、(每空2分,共6分)(1)ABC(2)(3)BC 14、(每空2分,)(1)0.15 8.95;约5.87×10m (2)C 共10分 -7 15(8分)解①波长,周期 ②,则4.5s内路程s=4nA=90cm;x=2.5m质点在t=0时位移为y=5cm,则经过4 个周期后与初始时刻相同,经4.5个周期后该质点位移y=-5cm。振动方向为沿Y轴正方向。 16(9分)解:物块滑上小车后,受到向后的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小车受到向前的摩擦力 而做加速运动,因小车足够长,最终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如图8所示。 v 0 由于“光滑水平面”,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m (1)由动量守恒定律,物块与小车系统: mv = ( M + m )V 0 共 s 2 ∴ V 共 mv 0 Mm l s 1 图8 M V 共 (2)由动量定理,: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对物块应用动 F 量定理有 其中F=umg -Ft=mV-mV 0共 解得t=mv/u(m+M)g 0 (3)由功能关系,物块与小车之间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等于 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11 - f l(M+m)Vmv 共 22 0 22 Mv 0 2 ∴ l 2() μM+mg 17(9分)解:由折射定律,得,光线射入圆柱体内的折射角为 ,由几何知识得,光线从圆柱体射出时,在圆柱体内的入射角为30°,在圆柱体外 的折射角为60°,光路图如图所示。(3分) (ii)由几何知识得,出射光线偏离原方向的角度为α60°(3分) = (iii)光线在圆柱体中的路程 (1分) 传播速度 (1分) 所以,光线在圆柱体中的传播时间为(1分) 18、(10分)解:①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C、C, 12 ,C=60 (1分) ,同理C=45 (1分) ,, 12 00 所以紫光在AB面发生全反射,而红光在AB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且由几何关系可知, 反射光线与AC垂直,所以在AM处产生的亮斑P为红色,(1分)在AN处产生的亮斑P为 12 红色与紫色的混合色 (1分) ②画出如图光路图,设折射角为r,两个光斑分别为P、P根据折射定律 12 求得(2分)由几何知识可得:,(1分) 解得 cm (1分) 由几何知识可得ΔOA 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 解得cm 所以cm(2分)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6:5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318271757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二理部第五次考试重点班物理试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二理部第五次考试重点班物理试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