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练习和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23 15:10:33 阅读: 评论:0

做实做细-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俗世奇人》练习和答案
2023年5月23日发(作者:小班建构游戏)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苏七块》

一、选择题。

1. 苏七块的职业是(

A.牙科医生 B.骨科医生 C.职业小偷

2.苏七块“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意思是(

A.戏唱的好 B.和金少山有矛盾 C.声音远近一样响,运气丹田

3.苏大夫看病有给规矩,

A.看病之前,先拿出七块银元 B.看病之前,先喝一碗酒

C.看病之前,先准备接骨工具

4.有一天,一个三轮车夫拿不出银元,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大夫照样摸牌算牌,装作不知道

B.为三轮车夫抓了药,收了药费

C.通过这件事情,具体刻画了苏大夫的倔强之处

5.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了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这样的描写,说明(

A.苏大夫医疗马虎 B.苏大夫技术高明 C.苏大夫治疗速度快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短文见书本第5-6页,版本参考:作家出版

社)

1.根据课文填空: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 求医无

钱,再写 暗中相助,最后写 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

胜。

2.判断:

1)三轮车夫张四摔伤,因无七块银元,苏七块坚决不给他治伤,当看到

张四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苏七块“这下比按铃还快,”马上给张

四疗伤,可见,苏七块是一个贪财势利,毫无同情心的人。

2)苏七块赠送药物这一细节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苏七块善良的本性和鲜

明的个性。

3)苏七块职业是医生,在医术上可谓是“正骨神医”,但“人家骂他认

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的医德遭人质疑。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2《刷子李》

一、选择题。

1. )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

A.刻砖刘 B.泥人张 C.刷子李

2.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

A.半信半疑 B.深信不疑 C.决不相信

3. 刷子李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 )屋子。

A.一间 B.三间 C.九间

4.刷子李一身( ,一双黑布鞋。

A.黑衣黑裤 B.白衣白裤 C.白衣黑裤

5.曹小三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那是(

A.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的。

B.粉浆落上去的白点、

C.曹小三看花了眼,上面什么也没有

6. 为下面三句话选择合适的词语,并体会其中的妙处。

1)干活前,他把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一身黑衣黑裤。

2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3)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

大小。

A.果然 居然 竟然 B.竟然 果然 居然

C.居然 竟然 果然

7.如果听到一个老天津人称呼一个人为“蛐蛐张”,可能这个人(

A.特别喜欢吃蛐蛐儿,特别是油炸蛐蛐 B.很会养蛐蛐儿

C.会学着蛐蛐的调儿唱歌,是一个戏迷

二、判断题。

1. 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因为天津人迷戏也懂戏。

2. 天津人好把手艺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起来称呼。

3. 刷子李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只收一半钱。

4. 曹小三瞧见刷子李裤子出现一个白点,立马偷偷告诉了师傅。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3《酒婆》

一、选择题。

1. 首善街那家小酒馆,算是( ,不插幌子,不挂字号。

A.顶末尾的一等 B.顶前面的一等 C.中等

2.来首善街喝酒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B.许多有钱人也来排队买酒

C.这个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

3.首善街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路,会顺着( )找回来。

A.鱼腥味 B.酒味 C.猪骨头的味道

4.关于“酒婆”,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衣衫破烂、头发乱、脸色黯 B.是这个小酒馆的头号酒鬼

C.每次都会带些酱肠头、五香花生来喝酒

5.首善街,“首善”是“第一做善事”的意思,文中的意思是(

A.第一做善事 B.很多人做善事 C.对社会虚假的批判

6.老板动了良心,发誓不往酒里掺水的原因是(

A.掺水被警察抓住,罚了1000个大洋 B.给佛爷叩头了

C.老板娘有喜了

二、判断题

1.“炮打灯”是一种价钱贱,酒味大的酒。

2.小说极力描写酒婆的醉态并且将其写得“好看”,是为了使其醉后的

“乐”“潇洒”与醉前的“黯”“寒伧”形成对比,表现穷人只有醉后,才能

有片刻的“洒脱”

3.文章对酒婆的外貌、拿钱时的动作、“没有知道她叫什么”等,说明她

是一个穷困、地位微的人。

4.酒婆喝完就走,从不赊账,也不多事,又说明她虽嗜酒却很老实本分。

5.酒婆死了,老板在知道祸根在自己身上,感到非常内疚,后悔自己不该

一时头脑发热,诚实了一次反而害了酒婆。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4《死鸟》

一、选择题。

1.天津卫的人好戏谑,故而人多有外号。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人的外号当面叫,有人的外号只能背后说。

B.凡有外号,必有一个好笑的故事。

C.所有的故事可以随便当笑话说。

2.贺道台的能耐有两样,分别是(

A.伺候头儿和鸟 B.学做小狗和顺毛驴 C.养鸟和教鸟说话

3.八哥在贺道台家说的第一句话是(

A.太太起痱子了吧 B.笨鸟 C. 裕禄那王八蛋

4. 知府笑道:“还不是平日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想必贺大人总喝好

茶,它把茶名全记住了!”这句话的主要用意是(

A.贺大人平时喜欢喝好茶 B.暗示这只鸟很聪明,说什么都能记住

C.埋下伏笔,“裕禄那王八蛋”也是平时贺大人无心说的

5. 贺道台笑了。说道:“过三个月,我叫它能说快板书。”这是(

A.夸张的说法 B.实事求是,可以做到 C.随口说说

6.“上司打趣,下司拾笑。”的内容是(

A.“现在什么时候了,哪还有明前茶?” B.一齐讪笑八哥是个傻瓜。

C.贺道台没有教鸟说话,是“这东西总是时不时蹦出来一句”

二、判断题。

1. “说完他伺候头儿,再说他伺候鸟儿。”是一个过度段,起到承上启下

的作用。

2. 林先生笑道:“就是学人说话还差点。它总不好好学。怎么教也不会,

可有时不留神的话,却给他学去了。”这句话的主要作用是埋下伏笔,为后文鸟

说“裕禄那王八蛋”作铺垫。

3. “贺道台得意这鸟,更得意自己。”得意自己主要是自己会伺候上司。

4. 贺道台就得了“死鸟”的外号。人们传外号的时候,从不附带着这个故

事。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5《张大力》

一、选择题。

1. 张大力的主要特征是(

A.力大没边 B.食量奇大 C.内心强大

2.《张大力》中,侯家是一家卖( )的店铺,叫聚合成。

A.青石大锁 B.石材 C.

3.“聚合成”设大锁的目的是(

A.为力大之人提供展示平台 B.证明店铺锁的质量好

C.证明石料坚固耐用

4.锁上刻着一行字:

A.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B.凡举起此锁者赏锁具一套

C.凡举起此锁者赏花一束

5.张大力先后举起了( )次青石大锁。

A.1 B.2 C.3

6.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

举起来不算!,这句话说明了(

A.聚合成有意刁难张大力 B.聚合成是不讲诚信的典型代表

C.表明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

7.文中说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在这个故事中,“方法”具体

指(

A.凡是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B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C.在店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

8.“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由此,我们可以

看出张大力(

A.力大无比 B.有勇无谋 C.善于思考

9.侯家后的“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沉的青石大锁,其实用现代商业

眼光看,目的是(

A.吸引顾客 B.称赞张大力 C.让力大之人有展示之处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6《冯五爷》

一、选择题。

1. 冯五爷是浙江宁波人。冯家出两种人,一经商,一(

A.厨师 B.卖鱼 C.念书

2.冯五爷念书,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资聪颖 B.落笔生花 C.目不识丁

3. 天津卫是商埠,毛笔是用来记帐的,不是用来(

A.写字的 B读书的 C.画画的

4.中国人想赚钱,第一个念头便是(

A.卖青菜 B开饭馆 C.贩牛羊

5.冯五爷拿定主意,开个宁波风味的馆子的原因是(

A.天津产盐,吃菜口重,宁波菜咸,正合口味。

B.祖籍宁波,宁波菜最拿手

C.海鱼河虾是天津人解馋的食品,在宁波厨子手里一做,比活鱼活虾还鲜

二、阅读理解。(理解内容参考《俗世奇人》39页)

1.文章3次写了“状元楼”出现赤字的原因,填写下表。

时间 方法 人物 处理办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判断

1)作品叙述了冯五爷在天津卫开店的经历,冯五爷经营不善而导致开店

失败的经历。

2)冯五爷从人的本能、天津居民结构、品味习惯等角度考虑,选择开宁

波风味的饭馆。

3)胖厨子将汗巾扔给小童,主要是外边凉了,不用带大毛巾。

4)冯五爷得知真相后三天没说,是因为胖厨子辜负了他的信任,让冯五

爷觉得没有什么人可以靠得住了。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7《蓝眼》

一、选择题。

1. 古玩行中有对天敌,就是造假画的和(

A.卖假画的 B.买假画的 C.看假画的

2. 这看假画的名叫蓝眼。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蓝眼在锅店街裕成公古玩铺做事,专看画。

B.蓝眼不姓蓝,他姓江,原名在棠,蓝眼是他的外号。

C.蓝眼来源于他的眼睛,像外国人,有点蓝。

3. 蓝眼的绝技“半尺活”,他看画无论大小,只看(

A.半尺 B.一半 C.题签

4.这两幅画,原来还是先前那幅是(

A.真的 B.假的 C.真假难辨的

5.蓝眼最终是上了( )的当。

A.黄三爷 B.念书打扮的人 C.裕成公的老板佟五爷

6.根据你的理解,“流言闲语”的来源应该是(

A.好事者的闲言碎语 B.顾客的无事生非 C.黄三爷的故意传播

7.蓝眼最终(

A.不是败在专业素养,而是败在心理素质。B. 不是败在心理素质,而是败

在专业素养 C.不是败在流言蜚语,而是败在老板的不信任

8. “他刷地一拉,疾如闪电,露出半尺画心。”这一段描写的作用,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写出了蓝眼看画的熟练与自信,与后面两度看走眼形成鲜明对比

B.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衬托造假者黄三爷的造假“功力”

C.体现了蓝眼的技术高超,本领高强。

二、简答题。

文中三次写到了“蓝光”,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简要的说一说三次表现

了蓝眼怎样的心理。

第一次:一道蓝光

第二次:两道蓝光

第三次:三道蓝光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8《好嘴杨巴》

一、选择题。

1.《好嘴杨巴》中,杨七和杨八不是(

A.兄弟两人 B.卖茶汤的高手 C.无亲无故

2. )的手艺好,关键靠两手绝活。

A.杨七 B.杨八 C.李鸿章

3.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这个就得靠(

A.杨七 B.杨八 C.李鸿章

4. 李鸿章(李中堂)大人来天津,知府大人觉得(

A.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反而显得有特色。

B.京城豪门,肯定是山珍海味比较吸引人

C. “杨家茶汤”粘软香甜,好吃无险

5. 李中堂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的原因是

A.不喜欢吃杨家茶汤 B.把芝麻粒认成了灰尘 C.茶汤太烫了

6.李中堂赏银百两的原因是(

A.茶汤很好吃 B.杨八随机应变,替李中堂解了围

C.茶汤津城有名,赏银百两,以示嘉奖

二、阅读短文

1.文章当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杨巴的口才之好?把相关的内容抄下来。

1)杨巴的心理活动:

2)其他官员的表现:

3)李鸿章心理活动:

2.判断题。

1)题目中“好嘴”的“好”字,文中一切围绕“好”字而写。

2)作者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表现人物的大本领

大智慧。

3)茶汤上那些黄渣子不是脏东西,是碎芝麻。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9《蔡二少爷》

一、选择题。

1. 蔡家二少爷的能耐特别——(

A.卖家产 B.坐吃山空 C.买家产

2.下面不能体现黄老板的眼力的是(

A.二少爷家上面几代都是地道的玩主。

B.蔡家十五年的时间,已经渐渐显得河干见底的样子。

C. 记住,蔡二少爷不能再打交道了。

3. 黄老板说:“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中,“骆驼”指的是

A.蔡二少爷 B.黄老板 C.蔡家老爷子和太太

4. 像蔡家这种人家卖东西,有两种卖法:一是卖穷,一是(

A.卖精 B.卖贫 C.卖富

5.黄老板自以为摸透了蔡家的命脉。蔡家的“命脉”是(

A.家产越来越多了 B.家产越来越少了 C.家产时多时少

6.蔡家是天津出名的富豪,折腾盐发家,有钱做官,还全好(

A.做生意 B.古玩 C.做官

二、判断题。

1.十五年前打蔡家出来的东西是珠宝玉器,字画珍玩。说明蔡二少爷家当

时家底还很厚实。

2.黄老板耷拉着眼皮说:“二少爷,麻烦您把包儿打开吧!”体现了黄老板

的礼貌。

3.黄老板对毛老板的问话“笑了笑,没有答茬”的原因是他也不清楚东西

是哪里来的。

三、简答题。

时间 所卖物品 卖法 黄老板态度

十五年前

十年前

五年前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0《背头杨》

一、选择题。

1. )成了维新时期男人们流行的发式。

A.辫子 B.背头 C.光头

2.“背头杨”之所以新鲜,是因为是个(

A.女的 B.男的 C.小孩

3.“背头杨”名字叫(

A.杨二小姐 B.杨大小姐 C.杨家老爷

4.“背头杨”遇见的第一件麻烦事情是(

A.进了女厕所,被误认为是男的 B.进了男厕所,闹了见尬尴事情

C.不知道自己究竟上男厕所,还是女厕所。

5.最终,背头杨(

A.坚持不留长头发 B.又留起了长头发 C.索性剃了个光头

6. “当时,男人的辫子剪得太急,而且头发受之父母,不肯剪去太多”

下面的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

A.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7. 只听蹲着的一个女的大声尖叫:“流氓,流氓!,是因为(

A.厕所里钻进去了一个流氓 B.厕所外边站着一个流氓

C.把“背头杨”误认为是男的了

二、判断题。

1.“背头杨”斯文好静,整天呆在家,所以剪了个大背头。

2.背头俗称“马子盖”,像玉米穗子背在后脑壳上。

3.当时,“革命”的标志之一是“剪长发”

4.“叫这一带的女厕所都赛闹鬼的房子,没人敢进去。”意思是说这一带的

房子经常闹鬼。

5.大直沽一带的女厕所经常有人冒充“背头杨”闹事。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1《认牙》

一、选择题。

1.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写了好几个医生。华大夫( )的医术一

流。

A.接骨 B.治牙 C.推拿

2. 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

A.爱打麻将 B.脾气差 C.记性差

3.华大夫手艺高是因为把心思都放在治牙上了;记性差是因为(

A.心思都在牙上,所以“认牙不认人”。 B.眼神不好

C.记忆力有问题

4.华大夫确认劫匪,是根据(

A.嘴角的黑痣 B.巡捕房的描述 C.那颗虎牙

二、阅读短文

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

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

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

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

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

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

么差?也是费猜!

1.华大夫令人费猜的事情分别是

2.他能把真牙修得赛假牙一样漂亮。“赛”天津地方土语,有“

的意思。

3.小说的主人公是华大夫,作者为什么以《认牙》而不是以《华大夫》为

题呢?谈谈你的看法

4.小说结尾处说“这事传出去,人们对他费猜的事就全明白啦”,试结合

小说内容,说说人们究竟明白了什么,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2《青云楼主》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青云楼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脸窄身簿,皮黄肉干,胳膊大腿又细又长,远瞧赛几根竹竿子上凉着的

一张豆皮。

B.他能写能画,能刻图章,连托裱的事也行,行家们赞不绝口。

C.青云楼这斋号就叫他想出来了。他自号青云楼主。

2. “人在青山里,心卧白云中”。是一种( )的感觉。

A.闭目摇肩,真如隐士。 B.整天鱼味肉味葱味酱味换着样儿

C.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挤成个团儿

3. 青云楼主高兴得要疯的事情是(

A.他这辈子,头次叫人这么崇拜 B.洋人一次买走了他很多作品

C. 原是这老美的嘴唇像樱桃一样又小又红

4.青云楼主写“宁静致远”这四个字的原因是(

A.可能这四个字是他最拿手的作品

B.因为老美回国后“都折腾出了神经病”

C.因为他一夜未睡,忽然来了灵感,灵感就是“宁静致远”

5.在这个故事中,前后冲突最为强烈的是(

A. “瞪圆你们的狗眼看看吧”到“你们不认我,人家老美认我”

B.美国人的无比崇拜到挂倒书法作品

C.怀才不遇的又苦又酸到孤芳自赏、自我陶醉

二、判断题。

1.文中的老美十分喜欢中国的老东西。这是一种真喜欢。

2.“踩凳子挂画时,差点来个人仰马翻”表现了青云楼主人的做事不稳

重。

3.青云楼主人要求美国人照照片寄来的原因是他想留着纪念。

4.美国老外其实根本不会欣赏中国书法之美。

5.自拟书房对联是对青云楼主人的直接描写,表现其孤芳自赏。

6.通过周围邻居对“青云楼”斋号的评价,是侧面描写。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3

《小杨月楼义节李金鏊》

一、选择题。

1.民国二十八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龙王爷”是(

A.传说中掌管雨的龙王 B.大雨 C.一个人的绰号

2.小杨月楼急着回上海,遇到的难题是(

A. 没钱赎当 B.买不到车票 C.黄浦江结冰

3.“足有六尺高,肩膀赛门宽,老脸老皮,胡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

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这个人是(

A. 张大力 B.李金鏊 C.冯五爷

4.小杨月楼走后,天津卫的“锅伙们”听说这件事,纷纷帮忙。“锅伙”是

指(

A.指在简陋食宿处住着的单身工人、小贩

B.烧菜做饭的伙夫 C.卖锅的小伙子

5. 李金鏊在转年冬天,遇到的麻烦是(

A.上海奇冷,黄浦江冰冻三尺买不到船票回津

B.在上海断了口粮

C.天寒地冻,水面结了冰,断了码头上脚伕们的生路

6. 李金鏊说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把上海所有名角约到一块儿,

A.义演三天 B.捐钱捐物 C.唱戏给脚夫们听。

7.关于李金鏊描述比较准确的词语是(

A.重义轻财 B.指挥有方 C.蛮横无礼

二、判断题。

1.写大名鼎鼎的李金鏊就住在破瓦寒窑,为下文小杨月楼对他助己赎当能

力的怀疑作了铺垫。

2.李金鏊对素不相识的人施以援手,不求回报。

3.李金鏊为上千弟兄的衣食求人,重义轻财。

4.“万成当”答应小杨月楼拉东西,是因为李金鏊是给地头蛇,恶势力,

“万成当”的人不敢得罪他。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4《泥人张》

一、选择题。

1. )原名张大山,捏泥人的排第一。

A.泥人张 B.张大力 C.张锦文

2.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3. 张锦文被称为“海张五”,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

B.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

C. 张锦文靠着贩卖军火赚下金山的。

4.泥人张左手伸到桌下边,打“鞋底”抠泥巴。主要是为了(

A.表现泥人张的技术高超,即使是“鞋底”的泥也能捏的有模有样。

B.说明了泥人张捏泥人的材料没有准备好。

C.暗示了泥人张对张五爷的瞧不起。

5. “贱卖海张五”的最终结局了(

A.所有泥人都被低价卖掉了 B.所有泥人都被张五爷高价买走了

C.所有泥人无人问津,最后落满灰尘不了了之

6.关于“泥人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常去的地方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

B.面对张五爷的挑衅,泥人张一个面团砍过去了

C. 泥人张真捏的海张五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

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二、判断题。

1.他把这团往桌上‘叭’地一戳,“戳”写出了泥人张对海张五的憎恶、

鄙夷不屑的心理。

2.结尾写海张五派人花大价钱买走全部的泥人的做法,是对海张五自取其

辱的无情嘲讽。

3. “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表现了泥人张的技术高

超。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5《绝盗》

一、选择题。

1.文章的题目叫《绝盗》,下面关于“绝”理解不正确的是(

A.设计的“局”绝 B. 偷盗的人绝 C. 这是走不通的一条路

2.“结婚转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做事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这句话埋下伏笔,与下文的( )相呼应。

A.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

B.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

C. 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

3.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

生。”开头写故事发生地“人头极杂,邪事横生”,暗示(

A.故事没有看到的那么简单

B.人来人往,这里比较奇怪

C.经常有许多美好的故事上演

4.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排第一的是(

A.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

B.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新婚之人家的东西悄无声息的全部搬走了

C.东西偷来了,转身又被偷走了

二、阅读短文。

事过三天,小两口去上班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

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

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

斧和麻绳。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1.这一段话是 描写。

2.第四段主要运用了 描写。

3. “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这句话中,能不能把“看似”去

掉,为什么?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6《小达子》

一、选择题。

1.小达子的看家本领是(

A.偷的巧 B.望的远 C.跑的快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话说到这儿,别以为这电车上的天下( )小达子的。

2(口袋没盖,上边露着钱包窄窄一道边儿。可要想伸手把钱包抻出

来, )妄想。

3)下车时人的重心和注意力都向下, )口袋的钱包不用去抻,它自

个儿就舒舒服服不知不觉出来了。

A.就是 于是 也是 B. 就是 也是 于是 C. 于是 就是 也是

3.下面词语形容小达子比较确切的是(

A.心灵手巧 B. 眼刁手疾 C.随机应变

4. “话说到这儿,别以为这电车上的天下就是小达子的。”这一句可以放

在(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A.3节和第5节之间 B. 4节和第6节之间 C.文章的结尾

5.小达子再也不上电车的原因是(

A.心灵幡然悔悟,重新做人 B.遇到了高手,心灵受到了打击

C.偷到了一块金表,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二、阅读理解。

奇怪的是,那人胸口地方亮闪闪, )晃着那条又粗又亮的表链!难

道他还有一块表?小达子不自觉用手一摸自己怀中,吓了一跳, )空空

如也。他半辈子偷别人,头一遭尝到挨偷后的感觉。更栽跟斗似的,他怎么也

琢磨不出这家伙用什么法儿从他身上把表取回去。这人见他发傻的样子,龇牙

一笑,笑里( )带着几分轻贱他的意味,好似说:“你笨手笨脚也想干这

个!”然后收起笑来,转身而去。

1.用“然”组词,再填入括号里。

2.这段话和书中的第 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小说当中的冲突效果。

《俗世奇人》阅读练习17《大回》

一、选择题。

1. 大回是能人,专攻(

A.垂钓 B.卖鱼 C.吃鱼

2.关于大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回姓回,人高马大,手大脚大嘴大耳朵大,人叫他大回。

B. 别人钓鱼凭的是运气,大回凭的便能耐。

C.大回钓鱼的装备比较精良,给他钓鱼带来了很多方便。

3.大回钓鱼用的红虫子,全放在( )存着。

A.瓶子里 B.纸袋里 C.嘴里

4.使用“铜环”这种特殊方法的,是钓(

A.王八(甲鱼) B.红鲤鱼 C.小泥鳅

5. 据说这种背上拴着( )红绳的鲤鱼,放到河里,可以跳龙门。

A.一根 B.两根 C.三根

6. “故而,小鱼不钓,等它长大;母鱼不钓,等它潲子(产卵),下面

诗句意思最接近的一句是(

A.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B.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C.霜吹柳叶落都尽,鱼吃雪花方解肥。

二、判断题。

1.作者为了写出大回钓鱼技术之高,举了“钓王八”和“钓鲤鱼”两个例

子。

2.小说第9段介绍了天津卫人过年“放生”这个风俗,其作用引出“放

生”为了“行善,求好报”,与大回的钓鱼形成对比。

3.“连鱼秧子也逃不掉”表明了大回钓技的高超,但他却不会把任何一个

坑里的鱼钓绝了。

4.第七段描写了钓王八的细节,说明了天津卫八大家找大回定鲤鱼的原因

——有绝法。

《俗世奇人》 答案

1.《苏七块》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B 5.A

二、简答题

1.三轮车夫 华大夫 苏七块

2.(1)× (2) (3)

2.《刷子李》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A 5.A 6.A 7.B

二、判断题

1. 2. 3.× 4.×

3.《酒婆》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C 5.C 6.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4.《死鸟》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C 5.A 6.A

二、判断题

1. 2. 3.× 4.×

5.《张大力》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6.C 7.B 8.C 9.A

6.《冯五爷》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A

二、阅读短文

时间 方法 人物 处理办法

一帮伙计 换了人 第一次 截墙扔出

一帮伙计 换了人 第二次 垃圾车运出

关了店 第三次 把冻肉旋成灯座 胖厨师

21. 2. 3.× 4.

7.《蓝眼》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A 5.A 6.C 7.A 8.C

二、简答题

(1)表现了蓝眼的自信

2)表现了蓝眼看到假画时误认为是真画,吃惊羞愧的心理。

(3)表现了蓝眼高价买了假画,通过比较知道真相后震惊绝望的

心理。

8.《好嘴杨巴》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B 4.C 5.B 6.B

二、简单题

1.

2.

9.《蔡二少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C 5.B 6.B

二、判断题

1. 2.× 3.×

三、略

10.《背头杨》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B 6.A 7.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11.《认牙》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二、阅读短文

1.能耐大 记性差 2.好像 3.更能体现出作者的用意

4.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全心全意。

12.《青云楼主》

一、选择题

1.B 2. 3.A 4.A 5.B 6.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13.《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A 5.C 6.A 7.A

二、判断题

1. 2. 3. 4.×

14.《泥人张》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B 6.B

二、判断题

1. 2. 3.×

15.《绝盗》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A

二、阅读短文

1.外貌 2.语言 3.

广播词-马屁王

《俗世奇人》练习和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5:1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258331756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俗世奇人》练习和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俗世奇人》练习和答案.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