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金色花》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由假象“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
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
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根底,我确定了如下的教
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而提高朗读能力。
〔2〕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
〔2〕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
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说明
本节课采取“美读感知法〞和“交流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
复朗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通
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深刻感悟到
作品的内涵。
2.学法指导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并结合自身体验,
归纳出朗读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说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也许知道泰戈尔,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
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这首诗因
为它是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不但有交流
和倾诉的欲望,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教师设问: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
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是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子
女,而你们有想过要回报母亲吗?
3.学生自由答复。
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沐浴着母爱,也不要忘了回报母爱。今天,
我们就来看着诗人泰戈尔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出示课件: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亲切自然,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使课伊始,便引
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简介作者
1.教师设问:同学们对诗人泰戈尔有哪些了解呢?请借助自己的资料看一看,
然后互相交流。
2.学生互相交流。
3.课件展示:泰戈尔生平简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泰戈尔的生平资料,使学生锻炼了动手查找资料的
能力,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借助课文学会动手、动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
的学习热情在此时已被激发。]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课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
4.教师明确并质疑: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但要想读出诗歌的真正韵味,我们
还需仔细探讨课文。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诗歌,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
5.教师示范朗读。
6.学生自由答复。
〔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
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
〔四〕合作交流,品读诗歌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采取了
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1.教师设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那作者要表达
一种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答复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从诗歌的朗读技
巧,如节奏、重音、语速、语气等到方面加以答复。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归纳出:
在朗读这首诗时还应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并让学生从诗句中归纳出人
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明确:同学们对这首诗中的人物分析得非常透彻,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
结合我们对诗歌中人物的探讨来示范朗读,读后请其他同学从诗歌朗读的节奏、
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加以点评。
3.指名示范朗读,读后其他同学评议。
教师明确:同学们的点评都很到位,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诗歌
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仔细品味,然后进行访读。
4.出示课件:《金色花》配乐朗诵,学生欣赏。
5.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淘气孩子
的口吻来读。
6.学生分组朗读。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重在读。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范读、品读、听读、自由
朗读、分组读,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意,既体验了作者的情感,又感受到了语言
的优美,使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五〕合作探究,释解疑难
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模式,深刻理解主题。
1.过渡:同学们刚刚朗读得非常棒,下面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共同探
讨一下。
2.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探究。
⑴“我〞为什么这么快乐?
⑵“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再三不让妈妈知道呢?
⑶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教师提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的碎花,象征圣洁而美丽。这时,学
生不难得出,作者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说明我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的、美丽
的。〕
板书:圣洁 美丽
教师明确: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都很透彻,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再次合作,一起
把这首诗歌朗读一遍。
3.师生合作,再次深情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共同探究,
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品的内涵,既突破了本文的难
点,又充分表达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六〕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同学们,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
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
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
母亲的爱呢?
2.学生自由答复。
3.教师明确: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老师相信如果你们的父母也在场,一定
会深受感动,并为你们的这种行为深感自豪。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及
自身生活体验,齐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
教学中,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整体的,不断建构的教学平台,给学生留下
丰富的想象空间,不要凝固学生的思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环节
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启了学生无穷的思维空间,而且通过学生
的内心告白,再次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深深爱意及回报之情。]
〔七〕总结概括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
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表
达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好好珍惜母爱,细
细品味母爱,懂得去回报母爱以及关心过我们的所有的人。
〔连线,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既与板书相照应,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此时,学生
对本诗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八〕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此板书设计既表达了新课改的要求:简洁明了,又是对全文的概括
与总结,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九〕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背诵课文,准备朗读比赛。
2.母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根据你的体会感受,你认为母爱就是什么呢?请
用句式:“母爱就是……〞来表达。
例句:母爱就是没完没了的唠叨。
[设计意图:阅读与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是阅读
训练的深化,又是写作训练的一种方式,两者可以教学相长,相辅相成。
《散步》
----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散步》。
本单元的各篇课文,从内容主体来看,都在表现亲情,属于“亲情单元〞。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刚上初中不久的学生理解起来比拟切近,平易。
《散步》这篇课文那么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气氛,但是
这篇文章并不仅限于亲情,还可以读出其他丰厚的内涵,有生命的轮回或延续的
感慨,人生的选择,人到中年特有的责任感等。
【学情分析】
1、我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对生活缺少体验,而且由于受社
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那
么。加之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感受比拟少。因此,这篇课文的学习
对学生的亲情教育特别的重要。
2、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开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都已大大提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通过第五课《秋天的思念》这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根本掌握了朗读及
分析人物情感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根底。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感受和理解课文中表现的
亲情,唤醒和丰富学生的的亲情体验,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并体会文章的语
言美。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亲情故事,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训练语气、节奏的技巧。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设计意图:根据部编语文教材的设计理念及本单元的单元要求:
一是语文课程要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设置了目标二和目标
四;
二是语文课程要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设置了目标目标一和目标三。
课时方案:两课时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部编教材的要求、本单元的学习特点及本篇课文的重要地位,我把本节
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定位在朗读上,力图让学生读中品、读中思、读中悟,提高语
文素养。同时采用情境创设、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精神。
2、学法
先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感受并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人性美。然后学生在朗
读中小结课文,情感得到升华,最后学生进行课外写作,寻找身边浓浓的亲情。
【资源运用】
1、利用范读进行朗读指导,利用电子白板呈现朗读要求,为突破教学重点打
下坚实的根底;
2、学生朗读课文时播放背景音乐,进行情感渲染;
3、利用电子白板呈现重点讨论的问题,一是节省时间,二是易于学生把握,
讨论。突破第一个教学重点;
4、利用电子白板呈现对称的语句,指导学生朗读,非常直观,突破第三个教
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导入新课
首先,我请学生讲述生活中被小事感动过的经历,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
受,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与学生交流情感,亦定下课堂基调。同时以学生现有
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可锻炼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到达教材与生活,作者
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听范读、整体把握语气、节奏
2、学生集体朗读。
朗读要求:
揣摩朗读的语气节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学生再朗读。
朗读要求:揣摩并努力读出全文的感情基调,读准文章的语气、节奏。
4、学生自由谈:
a、学生简单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b、谈谈自己对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最深,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1、部编教材的体系结构安排,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
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每册书六个单元,兼顾人文主
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努力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语文能力培养,通过不同的
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加以落实,在七年级至九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七年级以培
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七年级
上册的阅读方法是朗读和默读。
从本单元的阅读技巧的角度来看,本单元继续训练朗读技能。训练重点在
于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因此在这篇课文的设计当中,注重各种角度的朗读。
有示范的感染学生反复的练习,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不断调动内心感受,不断打磨
语言技巧。
所以,在这一过程我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
文本、品味语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2、本文叙事单纯,脉络清晰,所以,不需要在文章表层信息上花费过多时
间但基于本班学生学习能力及根底,因此我在课堂上还是有必要让学生简单的概
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最深,对课文
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三、精读课文、探究主旨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文章中人物的语气语调,努力体会任务的性格特点和
情感。四人一组交流下面问题:
1、面对散步分歧,我做出决定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结尾说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
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如何理解这个结
尾?
3、你从文章中读出了哪些情感?小组交流,并朗读具体的文段。
4、本文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设计意图:这局部讨论旨在让学生反复朗读的根底上,自主探究,通过交流
合作,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感受和理解课文中表现的亲
情,唤醒和丰富学生的的亲情体验,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最后归纳出文章
的写法。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而且问题设计少而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这一环节采用鉴赏的方法仔细品
味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1、同学们朗读写景的语句,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2、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并朗读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就是学习语言,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要在
体会文章人性美的根底上探寻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品读课文,加深体会
朗读指导:
1、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2、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几方面。
设计意图:
通过最后的朗读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中所表达的多种思想感情,体会文
章流露的浓浓的人性美、语言美,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自由答复,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对课堂知识加以稳固。通过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的温暖
和爱,使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得到升华。
〔八〕、课后作业:
1、寻找身边的亲情围绕“亲情〞的写200字左右的短文。
2、围绕本文的内容,将本文写成一首诗。
3、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类似课文这样感人的文章吗?请向大家推荐一篇
让我们同学来共同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
1、作业一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生活中的亲情故事,感受温暖的亲
情;
2、作业二的设计旨在给学生布置创造性的作业,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同
时也深化本篇课文的学习。
3、作业三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亲情,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4:23: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23029175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2年统编版语文《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说课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2年统编版语文《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说课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