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诗》试解
初唐四杰第一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传诵不衰的名篇。唐末
王定保《摭言》卷五已记载有创作此文的传说,据宋初《太平广记》
卷一七五所引:
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属文,清才浚发,构思无滞。年十三(《摭
言》做“十四”),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帅宴于滕王阁。时帅府有婿善
为文章,帅欲夸之宾友,乃宿构《滕王阁序》,俟宾合而出之,为若即
席而就者。既会,帅果授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帅即拂
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帅沉
吟移晷。又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
不朽矣!”
由于事迹富有传奇性,后世还将这故事敷衍为话本(如《马当神
风送滕王阁》)、杂剧(如明代郑瑜《滕王阁》)、戏曲(如清代周皑《滕
王阁》)等。人以文传,可见文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
《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的结尾,其性质犹如史传或碑记文
的赞或铭。武汉大学《新选唐诗三百首》(一下简称“新选”)分析序
和诗的关系为:“前者(指序)是一篇著名的骈体文,后者(指诗)
可以是序的概括和缩写。”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它以简约的文字感染读者,引起读者
丰富的想像,这是任何其他文学样式所不能比拟的。然而,由于凝练,
也给正确理解带来了困难,因而古人就有“诗无达诂”的慨叹。一般
而言,即使内容朦胧暧昧如李商隐的无题诗,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
是,而由于作品艺术的魅力、音调的铿锵、辞藻的华美,所以尽管理
解的角度和深浅有所不同,阅读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美感享受,
依然无害于欣赏。但是,提到鉴赏,似乎在欣赏之外,要有所鉴别的
意思;也就是尽可能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诗作的涵义,包括其中的讽喻
或寄托。这就首先应该弄清楚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以及写作的时间和
背景,否则就很容易陷入“郢书燕说”的境地,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
《滕王阁诗》因有《滕王阁序》这把钥匙,其涵义一般尚不难索
解。所以用这首诗为例,排比近年来出版的选本中对此诗的各种解释,
从鉴赏角度,试做一些分析,以就正于先达。
先引原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对于初唐四杰,不少文学史家都评为“他们都富有才情而又有建
功立业的壮志”,因此,“很自然地在作品中表现出勃郁不平的感慨
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王勃的《滕王阁序》(包括诗),确实是这种
“才情”和“壮志”,“不平感慨”和“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但
是,自清代吴调侯、吴楚材的《古文观止》用“伤古思今”四字笺释
“阁中帝子今何在”一句以后,近年的选本基本上沿着这条路子解释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1:5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142511753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王勃《滕王阁诗》试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王勃《滕王阁诗》试解.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