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佛教因果论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自古以来很多的仁人志士对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佛学的理论对文
学、艺术、修身等不同的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课题从佛教中的因果论和缘
起论进行论述,讲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这些的因果关系中全方位、深层次
的剖析事物的发展和联系。
关键词 佛教 因果论 缘起论 应用
一、佛教因果论简介
佛教的起源地是印度,在公元前由印度传入到中国。经过历史的演变、民族、
文化的熏陶等使得佛教产生了不同的流派。我国的佛教流派主要有汉传佛教、藏
地佛教、上座部佛教。而因果关系是佛学理论中阐述最多的一个板块,因果论是
佛学理论中的基础和核心,一般而言不懂得因果论就不能更好的理解佛学,更不
能彻底的完成对佛家思想的感悟。
佛教因果论是讲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因果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因
果关系。我们没看到的只是结果还没有表现出来。因果论的精髓是符合自然界的
规律的。佛学揭示的是因果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我
们生活的社会和环境,也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印光法师曾经说过:“如来
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佛教中的各种菩萨也不能超出因果之
外,他们只是比一般的普通人更加的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性。能更好的预测出事
2
物的发展态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崇拜菩萨的原因。
3
业、因、缘、果、报即因果,意思是造作、活动。人们的一切身心活动包括
“三业”,“三业”即身、口、意。代表的是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佛学中的
“业”也不能看清、不能触摸、也不能掌握,但是我们的人生一切都是受到他的
影响。所谓的“业”也就是因,即原因、起因、业因,而因果论中的果即结果、
报应、回报等。因缘际会所以产生了结果报应。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的
行为、采用的方式、所做的方案都是在种因,所种的因不同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不
同的。而种的因主要有善因和恶因,就是我们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就
是经常使用的因果论。由因到果、由果到因,因果循环,轮回不止。
由《瑜伽师地论》我们可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不虚弃,果无浪得。
因果的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谓六道轮回就是善恶的果报,普遍说的善就是
利人利己、做好事,而恶则是损人不利己、害人害己,佛学中将善恶分为十种。
每种有上中下三个级别,十善分别是:1、不杀生灵、放生、养生,2、不偷盗而
布施;3、不邪淫而修梵行(清净行);4、不妄语而说诚实语;5、不两舌而说调
解语;6、不恶口而说柔和语;7、不绮语而说直质(正直、朴实)语;8、不贪
而修不净观;9、不嗔而修慈悲观;10、不痴而修因缘观。十恶就是:1、杀生;
2、偷盗;3、邪淫(属于身三业);4、妄语;5、两舌;6、恶口;7、绮语(属
于口四业);8、贪;9、嗔;10、痴;(属于意三业)。
佛学中认为人一声都是行善积德则死后会进入天堂,享受轮回的美好。而大
奸大恶之徒则是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因此种什么因的什么果,选择善还是
恶都是自己的权利。虚云大师说过,“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
了的。
二、佛教因果论特色
佛教的果主要有三种:第一、现报:善恶的报应在今生就得到应验;第二、
今生所做的善恶报应在轮回之后下一世得到体现,父母辈的善恶报应会反应到下
一代身上。;第三、后报:善恶的报应会延续到很多代以后,永远的遭受到报应。
我们培植的善根、所修的福报等会让我们享受到赢得的福气,而造恶的结果使得
我们永远的厄运不断。印光大师曾经讲:“不知吾人之心,与天地鬼神,诸佛菩
萨之心,息息相通。我心虽起一念,彼则无不了知,故曰,人间私语,天间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周安士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
道也”。而星云大师则说:因果比电脑还准确,因为电脑会发生故障,因果是丝
毫没有差错的。可见因果是自然界中一种神奇的规律,不受我们的控制,并且身
上的操控着世间的一切。读《涅磐经》中有:“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
4
循环不失”的说法。再一次的证明了因果的前后关系、紧密联系性。
1水野弘元著,香光书香编译组译,《佛教真髓》,台湾:香光书香,2002
2 佐佐木现顺著,周柔含译《业的思想》,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3
3 印顺,《佛法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三、佛教因果论的功能
佛教因果论的功能主要从一下的几个方面进行体现:
1、命自我造,种善还是种恶都是取决于我们自己,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
对其他人的态度、对人生的开看法、对世间万物的判断等都是需要我们自己进行
选择的。选择的不同,结果就不同。这也使得我们更加的相信自己的命运都是自
己掌控的。虽然背后是因果在支配,但是主要的选择权还是在我们本身。强调个
人的意识形态主观。这也是对天数论和宿命论的挑战,充分的发挥人的主动能动
性和创造性。
2、劝善止恶,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核心。
因此每一个人都要以善为基本的行事准则。无论我们的出身是怎样,我们都应该
弘扬善,自觉的会遵守世间的一切规律,爱护他人、保护生物、维持法纪。这样
我们的内心会更加的平和,更加的富有。
3、众生平等,众生平等讲究的是每个生物都有生存、生活的权利和空间。
自然的和谐就是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强调的是生命的平等、无尊卑。
四、佛教因果论的现实应用
当代社会各种的国际战争、环境污染、人类自相残杀、宗教问题、生存问题
等,这些的问题看似是孤立的,但是确实必然的。因为人类的经济发展使得每个
人的月野心在会不断的增加。对自然的破坏、对物质的贪欲、对权利的占有,各
种的邪恶逐渐的侵吞和腐蚀了人心。这也是人们中下的恶因。因此在时间到达时
便会显影出来。人类将要为自己以前和现在所做的一切承担后果。各种的战争使
得家破人亡,环境污染导致物种灭绝、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等,家
园尽失。因此佛家讲究的平等、因果、道德、行善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
为,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重新建立人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也是很多的专家学
者在强调的。21世界世界的发展要在经济资本和佛学中共同度过,因为两方面
的内容相互的协调、相互的平衡、相互制约,在现实中无论是人类的发展、国家
的崛起、民族的兴旺、家庭的和睦、个人的修养等方面都需要借鉴佛学的因果思
想。从因果思想中世间万物的关系。更好的理清楚自己做要做的事情,以及做的
事情的后果,所谓三思而后行就是这样的道理。从这些的道理中我们总可以找到
很多的借鉴内容。这些的内容将会让我们更加的动的生活、更加的爱护生命、更
加的理解佛学。
注释:
[1]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2]霍韬晦,《佛学》,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
[3]霍韬晦,《现代佛学》,香港,法住出版社,1998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10:3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809445175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浅析佛教因果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浅析佛教因果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