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统计
论语今读(3):吾⽇三省吾⾝
论语
曾⼦(1)⽈:吾⽇三省(2)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3)?
译⽂:
曾⼦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替⼈办事是不是尽⼼竭⼒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师传授我的学业是不是温习了呢?”
注释:
1. 曾⼦,名参,字⼦舆。孔⼦的弟⼦。
2. 三省:多次反省。“三”表⽰多次。古汉语中,“三”“九”等数字不⼀定是实际的数⽬,可以⽤来表⽰“多”的含义。数字+动词,这样的
结构通常⽤来表⽰动作的频次。有⼈认为“三省”的“三”并⾮表⽰“多”的意思,⽽是指代下⽂具体反省的内容。这种说法我觉的不对,如
果“三”真是实指,那按照《论语》的写作风格,从“君⼦道者三”(论语宪问)推演,那句应该写作“吾⽇省者三”,这与原⽂不合,故⽽
此处的“三”应当表⽰泛指,与后⾯三件反省的事情只是巧合罢了。
3. 传不习乎: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传统的解释是站在曾⼦作为⼀个学⽣的⾓度⽽⾔的,说曾⼦作为学⽣,⽼师传授给他的东西有没有好好温习
呢?另外⼀种解释是站在曾⼦作为⽼师的⾓度说的,说曾⼦传授给学⽣的东西他⾃⼰有没有去实习呢?这种说法的理由是,曾⼦说这话的时
候,他已经是⽼师了,这话是曾⼦的弟⼦记录的⾔论,所以曾⼦说这话的时候应该是站在教师的⾓度说的。这个说法挺有趣的,但是缺乏⾜够
证据,⽽且略显牵强,故⽽我仍采⽤传统说法。
曾⼦是孔门弟⼦中⾮常重要的⼀个⼈,孔门弟⼦对其以曾⼦相称即是⼀个重要证据。⽽且论语中有⼤量曾⼦的⾔论,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圣孔⼦到
亚圣孟⼦的师承关系中看出得到⼀些佐证。
孔⼦>曾⼦>⼦思>XX>孟⼦
XX表⽰⼦思的弟⼦,具体是什么⼈⽬前还不知道。从上⾯的师承关系中可以看出,曾⼦起到了⼀个承上启下的作⽤,可以说是他沟通了⾄圣与亚
圣之间的思想桥梁。
在孔门弟⼦当中,曾⼦是最年幼的,曾⼦的⽗亲,曾点也是孔⼦的学⽣。
曾⼦算不得是个天资聪颖的⼈,孔⼦评价他说,“参也鲁”(《论语·先进》)。曾⼦虽“鲁”,但他“弘毅”,贵在坚持,贵在⾝体⼒⾏。别看
孔⼦的弟⼦那么多,在孔门弟⼦当中,颜渊死后,恐怕只有曾⼦真正继承了孔⼦的学问。
儒家讲究修⾏,不光是修习道德学问,还得付诸实践。儒家的学问不是空泛的东西,不像道家那么⽞乎,儒家的学问很实在。“正⼼诚意修⾝齐家
治国平天下”,每⼀个都是很实在的东西。
曾⼦也是个实在⼈,说的话做的事情也⼤多很实在。
“吾⽇三省吾⾝”,⽇,每天。省,反省。⾝,不是说⾝体,那样就成臭美了。曾⼦所说的⾝,是精神的⼀⽅⾯,是说⾃⼰的思想和⾏为。君⼦修
⾏的⼀个重要⽅式就是⾃我反省,每天都要反省,⽽且要“三省”,⼀次不够,得多次。这⾜以看出曾⼦在向内的修⾏⽅⾯所下的功夫。那么,曾
⼦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那具体要反省什么东西呢?
“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替别⼈办事尽⼼尽⼒了吗?和朋友交往真诚吗?⽼师传授给我的东西有好好温习吗?
曾⼦的反省,最能代表儒家的修⾏。在儒家推崇的品格⾥边,曾⼦这句话说了两个重要的⽅⾯,“忠”和“信”。孔⼦也说“主忠信”。下⾯就分
别说说何为“忠信”。
忠,尽⼰为忠。曾⼦说,帮朋友做事,替朋友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尽忠,尽⼼竭⼒,不能马马虎虎地敷衍了事,这才算是朋友尽到了朋友的本分,
但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多有⾃私之⼼,⼈为⾃⼰作打算,尽⼼竭⼒,这很容易,但要说为别⼈也尽⼼尽⼒,恐怕就不容易了呢。
信,诚也,⾔语真实。与朋友交往,最讲究⼀个“信”字,要诚实,不要虚情假意,当⾯⼀套背后⼀套。这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可不简单。⼈⼈
都有说谎的本能,从⼩到⼤没扯过⽪撒过谎的⼈估计没有。正是因为⼈很容易向⼈撒谎,所以要多多反省,不能任由其泛滥发展,否则以后以后就
没能相信你了。假如喊“狼来了”的那个⼩孩也像⼀样反省了⼀下,悲剧也就不会上演了。
莎⼠⽐亚说,“⽼⽼实实最能打动⼈⼼。”这话到现在是否有⽤,还真不好说。你现在要说⼀个⼈“⽼实”,这话可能还带着贬义,笑话你是不是
傻。这就很成问题了。当“⽼实”这样⼀个原本很好的词语带有了戏谑的⾊彩,信任危机就要发⽣了。没有⼈诚实,总想着怎么吹⽜扯⽪撒谎忽
悠,谁还敢信任谁?
反躬⾃省,我也不是⼀个⼗分诚实的⼈。因为“信⾔不美”,容易得罪⼈,说实话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可能⽐说谎的代价还要⾼,两害相衡取
其轻,没办法的时候不由得还是要说假话。这当然是狡辩,我也知道,所以每次撒完谎内⼼都饱受煎熬。能在这样的煎熬⾥活到今天,⽽且没有出
现什么⼤的⼼理问题,想想⾃⼰也是挺不容易的。
在“忠”“信”⽅⾯,我很佩服曾⼦。要做到忠信,就要克服⼈类⾃带的丑陋天性,要“克⼰”,这不简单。别⼈可能只是⽿朵听听,嘴上说说,
曾⼦却是⾝体⼒⾏。
传不习乎?依朱⼦的注解: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传,是⽼师传授给⾃⼰的东西,习,是从⽼师那学来的东西通过研习化为⾃⼰所
得。在曾⼦的三省之中,前⼆者主要讲如何做⼈,第三句则是讲怎样求学。⼦⽈,“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曾⼦反省⾃⼰,“传不习乎?”师
徒⼆⼈的⾔论,交相辉映,给我们提供了⼀个很重要的启⽰,学到的东西,要实习啊,要温习啊。
道理⼤家都懂,说起来简单,讲起来也不费事,但真正做起来的恐怕就是少数。⼤家都知道要努⼒,天天喊着喊着要努⼒,但真正肯下功夫的有⼏
⼈。
你可能在⽹上阅读了很多的⽂章,下载了很多的视频课程,聆听了很多⼤神分享,然后,你还是那个你,并没有多少长进,为什么呢?有⼈说,因
为你那是低品质的勤奋,这种说法很有意思,勤奋原来还有⾼低之说,有低品质的勤奋,⾔下之意还有⾼品质的努⼒?由于这类的⽂章我向来直接
忽略,不好过多评价。只是在我看来,勤奋就是勤奋,懒惰就是懒惰,没有什么很⽞乎的东西,曾⼦天分不好,于是将勤补拙,⼤处着眼,⼩处着
⼿,⾝体⼒⾏,最终成为“贤⼈”,他⽤了什么看上去很⾼级的技巧吗?没有,曾⼦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曾⼦的⽅法,就是⽼师传授给他
的东西他都去实习了。
别⼈把⽼师的话当成⼀句话去听,他不光听了,还要当成⼀件事情去做,这就是曾⼦进步的⽅法。
现在是互联⽹时代,⼤家有⾜够多的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孔⼦说,“三⼈⾏,必有我师焉。”⼤家能够找到的⽼师太多太多了。⽽且,据我观察,
很动⼈看上去还挺爱学习的,⼤家似乎很喜欢“⼲货”分享⼀类的⽂章,那么问题来了,别⼈分享出来传授给你的东西,你学到了吗?你实践了
吗?
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 你要真觉得纸上,或者屏幕上得来的东西“浅”,那倒还好,你可能会去⾃⼰琢磨、专研、实
践、推演,怕就怕在,⼈家把东西传授给你,你不觉的⾃⼰“浅”,反⽽产⽣⼀种虚幻的错觉,“啊,今天我⼜学到了好多东西呀。”这就糟了。
你可能只是会个⼤概,甚⾄仅仅有点印象,你并没有真正学会,就像我⾼中物理⽼师说:“题⽬,⼀定要⾃⼰动⼿做。光听光看是没有⽤的。有些
⼈呐,嘿嘿,⼀听就懂,⼀做就错,搞不好啊,明年再来过。”
要避免这种“我以为我会了”的错觉,那就跟曾⼦⼀样,时常反省⼀下⾃⼰,“传不习乎?”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3:15: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829421746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论语今读(3):吾日三省吾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论语今读(3):吾日三省吾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