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多学科融合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夏鑫 高晶
来源:《神州》2012年第34期
摘要:农业院校作为一个专业化特色较强的高校群体,其毕业生在职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彰
显出不足的态势,如何转变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使其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
的要求和需要的命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多学科融合角度出发,集中分析了当前农业院校人
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多学科融合教育的方法,提高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竞
争力的方法。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 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融合的实质就是利用不同学科的优势,综合性的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全方位、立
体化的探究,把各种学科的不同特点综合起来,由内而外,形成一个整体的培养孵化平台。农
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多学科融合的应用也成为必然,人才培养的进程中要坚持树立
“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化实际与多学科融合的普遍原理相结合,培养综合性人才、
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发展人才。
一、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延续90年代的培养模式系统。过分注重学校优势学
科的发展,对一些非优势或者较弱后学科的支持力度很小。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无法
跟上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与国外农业院校相比较,国内农业院校
的培养模式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处于落后状态。庞大的人才培养系统一旦形成,很难
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改观。出现了“尾大不掉”的情况。
2、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
国内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过分单一化也是目前的重要表现之一。大部分农业院校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处于单一化状态,即“专业教学—专业实习——自主就业”的模式。这种单
一化的现象虽然是一种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方便有效的方法,但存在着对学生个性化注重不足,
综合素质较低的问题。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不足
目前国内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上普遍不够。诸多农业院校固守传统陈旧的培
养模式,不知道如何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更有甚者根本不想去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2:48: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81331167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多学科融合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多学科融合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