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介绍
维果茨基在他38岁正值创造高峰时期不幸因病
逝世。为此苏俄著名心理学家M.T.雅罗舍夫斯基认
为,“假若弗洛伊德在这个年龄死亡,那么科学就不
知道精神分析;假若巴普洛夫在这个年龄去世,那么
科学就不知道条件反射”。然而维果茨基却在他短暂
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为
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1. 维果斯基生平及主要著作
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1896-1
934),白俄罗斯人(Belorussia),前苏联(俄国)
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主要研
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
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维果茨基生于1896年,卒于1934年。与皮亚杰
是同时期的人物。但不同于皮亚杰认知发展泛宇宙统
一的观点,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
知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其理论中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
彩,在1936至1956年间受到苏联政府当局的打压,
禁止讨论其理论。直至60年代,维果茨基的理论才
受到美国心理学界的重视。
1917年,维果茨基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
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他对心理学有浓厚的
兴趣,读了很多心理学、语言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著
作,曾先后工作于莫斯科实验心理学研究所、缺陷研
究所、莫斯科心理学研究所,并在莫斯科、列宁格勒、
哈尔科夫等城市的许多高等学校讲授心理学。1934年
因患肺病逝世,终年只有38岁。
他毕生从事心理发展问题,重点是人的高级心理
机能的发生和发展。他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
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
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维果茨基与
A.H.列昂节夫和A.P.鲁利亚等人由此形成了一个极
有影响的文化历史学派——“维列鲁学派”,在30
年代显得特别活跃。维果斯基是一位极有才华的学
者,他既提出了有独到见解的理论,又创造性地进行
了许多实验研究。在思维和语言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研
究中,他提出的观点和应用 的方法都在国内外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他在苏联心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终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维果茨基涉足心理科学
的众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后世留下了186
种计200万字的著作。其异常丰富和颇具创造性的心
理学思想受到全世界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被誉为2
0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维果茨基的重要论
文著作有:《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1925年)、
《儿童期高级形式注意机制的发展》(1929)、《高
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31年)、《精神分裂症的概
念障碍》(1932)、《心理学讲义》(1932)、《思
维与语言》(1934年)。
再版著作:
①Vygotsky, L.S. (1962). Thought and Lang
uag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②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维果茨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
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
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现了维果茨基研究热,预
计这股浪潮将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波及现代心理科学
的各个领域。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1:4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775631745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维果斯基生平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维果斯基生平介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