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媚笔泉记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3-05-23 01:40:00 阅读: 评论:0

自我评价500字-羚羊挂角

游媚笔泉记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2023年5月23日发(作者:什么季节断奶最好)

游媚笔泉记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游媚笔泉记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

合,屏矗墉回,崭横①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然。十余里,

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②。溪有深潭,

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

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

公麟之“垂云泮”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

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

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

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 ①崭横:山势高峻绵长。 ②巂(xī):杜鹃鸟。

试题一:

1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连山殆数百里( )(2)时有鸣巂( )(3)山风卒起(

4)游者悚焉(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及县治而迤平 /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B.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泮”也 / 云霞明灭或可睹

C.是日,姜坞先生与往 /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

D.使鼐为之记 /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5分)

1)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2)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21.本文重点描写沿途的风光而非“媚笔泉”。请对这样的写作思

路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8.1)大概(2)有时(3)通“猝”,突然(4)害怕(4分)

19.C2分)

20.5分)(1)这年三月上旬,(我们)步行顺着龙溪的西边进

入。

2)层层叠叠的石头宛若高楼,象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龙溪的

西面。

21.本文作者应邀赴宴而作此“游记”,通过交代游踪记录了循溪

进入沿途所见,最后自然地落笔在媚笔泉,使媚笔泉和周围的风景形

成完整的山水图卷,加上对沿途人文环境的描写,共同渲染出左学冲

邀饮之地的奇幽古雅。(4分)

试题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连山殆数百里

2)步循溪西入

3)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

2)游者悚焉,遂还。

3.文章最后一段中“游者悚焉,遂还”,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4.第二段中“鸟飞若坠”中的“坠”字很有表现力,试作简要赏

析。

【参考答案】

1.(1)大概(2)沿着(3)铺开

2.(1)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居住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

就用“垂云沜”来命名。

2)游人对此有些害怕,于是起身回家。

3.环境恐怖

4.站在山上俯瞰飞鸟,用“坠”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山高谷深、

悬崖陡峭的特点。

注释:

1)媚笔泉:在今安徽桐城县西北。

2)桐城:县名,在安徽中南部。

3)连山:绵延的山峰。殆:恐怕,大概。

4)及:到。县治:县政府所在地,指桐城县城。迤(yí)平:

渐渐平伏。

5)屏矗(chù)墉(yōng)回:山崖像屏风一样矗立,像城墙

一样曲折环绕。“墉”,城墙。

6)崭横:形容山崖高陡地横挡在前面。径:通行的意思。

7)“龙溪”二句:弯曲的龙溪,从它们中间流出。

8)以岁:在这年。

9)步:步行。

10)积雨:长时间下雨。霁(jì):天放晴。

11)漎(cóng)然:形容流水声响。

12)蕙草:一名薰草,俗称佩兰。枞(cōng):树木名,又叫

“冷杉”。

13)巂(guī):巂周,即杜鹃,又叫子规鸟,善鸣。

14)浴起:刚洗完澡站起来。

15)振鬣(liè):形容马脖子挺伸着。“鬣”,马颈上的长毛。

宛首:转过头去。侣:伙伴。

16)援:攀附。

17)“俯视”二句:意谓低头看水中倒影,天空的云好像溶化

在水里,飞鸟好像在往下坠落。

18)连石:崖上岩石连绵。重(chóng)楼:两层楼房。

19)“翼乎”句:像展翅欲飞的大鸟临立在小河沟的右岸。

20)李公麟:舒州舒城(今属安徽)人,字伯时,北宋元祐年

间(10861094)进士,官至御史检法。精通古文字,擅长画山水

佛像。元符(10981100)末年归居龙眠山庄,所以又号龙眠山人。

沜(pàn):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状的水池。

21)求:寻找。公麟地:即指垂云沜。识:辨认。

22)被而名之:意谓这是被后人用“李公麟垂云沜”来称呼这

块岩石的。

23)罅(xià):裂缝。

24)荫数十人:树荫之大,可以遮蔽数十人。

25)可布席坐:可以铺开席子在上面坐。

26)何文端公:何如宠,字康侯,桐城人,明代万历年间

15731620)进士,累官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谥号

“文端”。“公”,古代对别人的尊称。摩崖:在山崖石壁上铭刻的

文字。书:书写。

27)“泉漫”三句:意谓泉水冒出来,流到崖石上,人们就在

石上凿了一个圆池子,然后导引泉水流入下面的溪里。

28)左学冲:左世容,字学冲,乾坤举人,曾任武进县教谕。

丈:古代对长者的'尊称。方:正在。为室:盖住房。

29)未就:还没有完工。

30)要(yāo):邀请。

31)卒(cù):通“猝”,突然。

32)“肃振”二句:意谓风吹得岩壁上的丛杂草木都失色抖动,

连水都冲击山石叫喊起来。矶(jī)石:水边突出的石头。

33)悚(sǒng):恐惧,害怕。

34)姜坞先生:姚范,字南菁,乾隆年间(17361796)进

士,作者的伯父。与往:一同前往。石交鸣。游人害怕,就起身回家。

参考译文

桐城县的西北方向,绵延的山峰大概有几百里,一直到县城所在

地才逐渐平缓下来。那渐趋平缓的地方,两座山崖忽然合拢,像屏风

一样矗立,像城墙一样环绕,山崖高峻横挡在前面,似乎不能通行。

龙溪水曲折流淌,从这崇山峻岭之中流出。

在这一年的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

了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哗哗的流水声。走了十多里

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石、惠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

橡树等,不时还能听到杜鹃鸟的鸣叫声。龙溪的下面有一个很深的水

潭,一块大石头露出水面,好像一匹马洗完澡站起身来,甩着鬃毛转

过头去看它的同伴。攀附着石头向上登攀,低头往下看时,天空中的

浮云好像溶化在潭水里,有鸟儿飞过,好像在往下坠落。又向西沿着

山崖走了大约二里路,山崖上层叠着的一块巨大的岩石仿佛有两层楼

高,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临立在龙溪的右岸。有人说这是宋代画

家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也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居住的地方没

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头的裂缝中间生长着一

棵大树,树荫之大能遮蔽几十个人。大树的前面有一块平地,可以铺

开席子坐下。大树的南面有一泓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文字

铭刻在泉边的峭壁上面,将此泉命名为“媚笔之泉”。泉水漫过石头,

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于是向下导引泉水流入下面的龙溪里。

左学冲老人在水池边上正在平整土地盖房子,房子还没有完工,

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时分,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

来,肃杀悲凉,振荡岩壁,树木草丛、众多泉水与水边矾石交相鸣响。

游人对此有些害怕,于是起身回家。这一天,我的伯父薑坞先生也和

大家一同前往,我跟随着他去了,他让我将这次出游写了下来。

赏析:

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

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

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

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

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

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

欢隐逸的意向。

文中既写了山势、溪流、奇石、树木、鸣禽、深潭、泉水、园池、

屋舍等自然景物,又涉及李公麟、何如宠诸多名贤。同时,又没有辜

负左公往日的教诲和世交的情谊,文中“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

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的记述,把左公及其别墅毫无雕饰地融于一

炉。全文文笔清新,描写生动,对比衬托,形象鲜明,在艺术上形成

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美感。如“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大石出潭中,

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俯视溶云,鸟飞若坠”、“肃振

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等都是如此。

内敛的反义词-研究生考试招生网

游媚笔泉记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01:39: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772001752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游媚笔泉记阅读题答案及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游媚笔泉记阅读题答案及赏析.pdf

标签:矶怎么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