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源减少的严峻挑战与我们的对策分析
一、北京地区生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北京地区有普通高校83所,其中本科院校60所,专科院校23
所;本科院校中央部委属高校36所,市属高校37所;民办高校10所。2007
年北京地区本专科招生录取8.08万人,高考升学率73.6%,北京率先进入
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自1998年扩招以来,为了保证北京高等教育录取
率,满足北京生源学生的升学需要,在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增加的情况下,
北京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更多地依赖外埠高校、市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其中
北京市属高校在京内生源招生比重很大。在经历扩张之后,北京高等学校
招生步伐明显减缓,普通高校本科规模趋于稳定状态。在高等教育的供需
上,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随出生率下降而减少,“首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研
究报告”显示,到2010年,高考录取率将稳定在75%左右。该研究报告显
示,“十一五”期间,北京适龄人口将呈大幅度下降趋势。高校在未来将面
临生源不足的潜在危机。
二、我校新生、在校生规模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多学科、多校区的市属综合性大学,每年招生
8000余人,占北京地区招生数量的十分之一,30年来共培养了18万余名
毕业生。我校担负着为北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
和管理人才的重任。但根据近年的招生情况以及对未来状况的预测分析,我
校生源的质量和数量已潜伏着危机,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
保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我校近四年招生规模及在校生规模情况
为对我校未来几年的招生及在校生情况有一个较为合理的预测,以分
析由此产生的影响并寻求合理的对策,现将我校近几年的招生及在校生规
模情况统计如下:
1
表一 我校2005-2008年学生数据统计
招生情况 在校生情况
学年度
当年招生 实际招生未报到率在校生人
计划 人数 率 数
2005年 9217 8689 28546 176
2006年 9558 8952 29175 138
2007年 8466 8138 28610 114
2008年 8515 8198 27949 130
流失人数 流失率
注:1.在校生人数的统计时点为每年10月份。
5.73%0.62%
6.34%0.47%
3.87%0.40%
3.72%0.47%
2.每年高职升本科有相当数量的考生自愿放弃推荐资格或有些专业无合格考生
可推荐。
3. 流失人数是指退学人数,流失率=流失人数∕当年在校生人数
从上表数据分析显示从2007年较2006年,我校的招生计划发生了锐
减,减招规模达到1092人,从学生报到情况来看,从2006年以来,未报
到率呈降低趋势,但每年的未报到率仍维持在4.9%左右,即每年的未报到
人数平均达到445人左右,在学生招生规模降低的情况下,高的未报到率
不仅是招生指标及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学校的声誉。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招生规模的降低,在校生的规模也随之降低,
2006以来,在校生规模每年以600人左右的速度递减。在校生规模的减少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招生规模的缩减,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学生退学等原
因产生学生的流失,近四年以来平均每年的流失率约在0.49%。
(二)我校未来四年招生规模及在校生规模情况
参考徐阳、司洪昌《北京高等教育未来的展望和预测》的研究数据(见
表2)以及北京市2008年实际招生计划、2009年计划招生数据,可以看出
从2008年开始,在维持70%左右高考升学率的情况下招生人数会呈现不断
减少的趋势。
2
表2 2009-2016学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数
年度 2009 2010 2015 2016
毕业生数 72679人 61915人 46621人 41513人
预计报考人数 87214人 74298人 47087人 41928人
来源:《北京高等教育未来的展望和预测》
应届高中毕业生是高等教育主要生源,北京地区高中毕业生数量减少
势必使得北京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进行调整,我校作为一所多学科、多校
区的市属综合性大学,生源主要来源于北京地区,占北京地区招生数量的
十分之一左右,而北京地区部属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招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高中毕业生人数减少必将对我校招生规模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表一中我校近几年的招生及在校生情况,并结合上述北京未来几
年的高中毕业生规模情况,按2008年10月在校生27949人,次年招生规
模按每年250人等差数列递减,此外每年的平均在校生流失率为0.49%,可
可大致预测我校未来四年在校生人数情况,具体情况见下表:
招生情况 在校生情况
学年度
在校生人数 流失率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人数
流失
27563
26930
26052
24929
三、措施与对策
北京地区升学竞争的压力已经大大缓解,高考竞争已从能不能上大学
的竞争转变为能不能上好大学上名牌大学的竞争。将来,北京地区将形成
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生源争夺变得更为激烈。为此,必须学校采取“内涵
式”发展、办出特色等有效措施来化解潜在生源问题,促使学校持续健康
3
地发展。
一、主业与副业的分离
做强主业,加强专业建设,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培育副业,
设立资源集团和后勤服务集团,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具有自负盈亏、自主经
营、具有活力和效益的高校企业。
二、增设辅修专业
为更好地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适应性强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
型人才,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同时修读辅修课程、辅
修专业和双学位。辅修专业的开设,相当于增加一定数量的学生生源,有利
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文理交叉、工管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实现质
量、效益协调发展。
三、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
基于学校应该灵敏地反映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要,也是高校依靠学科基础服务经济社会、获得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学科方
向的需要。
四、办出特色
在办学规模上更应注重发挥自身的特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
多元化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换取社
会的信誉度和生源的回归。培育和凝聚优质教学资源,获得良好的社会声
誉。
五、办出效益
进行资源配置的整合,要进行成本核算,业务单位要开源节流。高等
教育数量、结构等都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因此就存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问题。一定的投入要有最大的产出效益,或一定的产出效益要是用最少的
资源投入,这样的发展才是有效益的发展。
课题组
4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星期二
5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3:54: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708571743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校生源减少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08-12-23.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校生源减少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研究-08-12-23.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