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来历》说课稿
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年”的来历》是小学语文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它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春节,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出现在“中外文化”这一主题单
元中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而且贴近儿童生活,又体现了时代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增进民族自豪感,更好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
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年”的来历》讲述了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年”的来历。教材共有6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向我们讲述了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也叫“年”,然后用一
个疑问句引出下文有关“年”的来历的故事。
第2自然段介绍了因为“年”兽的样子可怕、凶猛,所以人们对“年”兽十分恐惧纷纷躲
避。
接着3—5自然段详细地向大家阐述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出现后是如何将“年”兽撵跑的,
他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也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重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第6自然段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年”也就由此而慢慢地演化成
了今天我们的春节,以及一些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在本文中还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除夕乡亲们逃往深山,好心的老婆婆劝白胡子老头和
大伙一起上山躲避“年”兽的情景;一幅是白胡子老头放鞭炮、穿大红袍等方式吓跑“年”兽的
情景。它有助于学生课文。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继续学文,了解白胡子老人赶跑“年”兽的办法。
2.体会老人的聪明勇敢,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遇到危险与困难,要冷静想办法解决。
4.交流自己家乡过年的风俗。
3、教学重难点、关键
弄清白胡子老人是用什么办法把“年“兽赶跑的。
“他的办法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二、教法、学法
1、 教法
①复习与激趣相结合
因为兴趣是学生学文的最佳途径,只要有了兴趣学生会主动学习更加乐学。这样既可以
新旧知识衔接,又可以将旧知识得以巩固。②图文结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有助于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形象。从
而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③扶放结合、以读代讲法
根据不同内容和难易程度,我适时选择不同的教法。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中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予讲评和鼓励,激发他们
的斗志;通过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还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提高朗读水平。
2.学法
与教法一一对应,采用“读读——画画——想想——问问——议议——练练”的方式,
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互相探究相结合。在扎实的语言环境中抓住重点词语和段落中的关键
语句,合理表达自己的见解理解课文,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
识和理解能力。
三、 教学程序
1、 复习导入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大家都知道春节又叫“年”,因此老师也提前给你们准备了一
份过年的礼物。(出示幻灯片)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我说你
要准确读出这些词语才会有奖励。大家一听更来劲了,一副不服气的表情。词语对于他们来
说十分简单,所以齐读后他们就会得到期盼已久的那份礼物 (鞭炮)。因为鞭炮是同学们
春节最喜欢的,听到那个声音他们一定很兴奋。
接下来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了解,我出示“年”兽的图片和相应的问题请同学们用简练
的语言回答:“年”是一头怎样的怪兽?为了躲避“年”兽的伤害,人们怎么样了呢?在一名同
学回答过后,通过齐读第二自然段共同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新旧知识紧密衔接)
2.整读全文,重点感知。
幸好一位白胡子老人出现,他是怎样撵走“年”兽的?老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
的的整读全文找出相应的段落3-5自然段。(培养自学能力)在寻找中我选择了默读独立思
考再互相交流探究的方式,既可提高学生个人阅读分析能力又使能力稍差的学生在交流中得
到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也在表达上也可以得到锻炼,在交流中双方得到互补互进。探究后指
名反馈,给与评价,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有了了解又可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使他们在
接下来的学习中信心倍增。那撵跑“年” 兽的老人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看画面,再读读
3—5自然段请你用相应的词语来形容一下。学生们一看到画面就感到新奇,这个人的气色、
精神与别人有些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立刻会想到我得怎么说,这样一定会自觉地去文中
寻找答案,并马上举手回答。因为“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在文中位置十分明显,这对于他
们来说太简单了,从而透过画面人物的形象对这两个词图文结合得到进一步理解。
接下来来到老婆婆家他与老婆婆有了哪些对话,从中你又知道些什么?采取分别扮演不
同的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各自的情感(老婆婆的善良和白胡子老人的自信、勇敢)
了解其中的内容并汇报。 让学生再读中领悟。朗读时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适当的引导示范,
也十分有助于解决问题,为下一步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半夜时分,“年”闯入村子,结果如何?它是如何被吓跑的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或语句回
答,始终使学生不脱离课本,掌握最基本的学文方法。但此时的读文就可以开放一下让学生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以最快最准的方法找到答案。”年“是吓得浑身战栗、大惊失色、仓皇逃
跑。不用细说就可以想像和开始的耀武扬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白胡子的做法红纸、亮光、
鞭炮声和红袍则是最有利的证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板书,再次使学生有了明确
的答案。突出了文章重点。
为什么白胡子老人能想出这些办法呢?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继续读文。这
次的回答对一些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较难掌握,不好理解。因此边读边画后,
我为这些同学创造了共同解决问题,虚心向人请教的机会,不要因为不懂而厌学,而是更加
积极地学。在合作探究中知道原来“年”有三怕“怕红、怕光、怕响声。待学生汇报后板书,并
提出问题为什么老人能根据”年“的三怕想出那些办法呢?(突破难点)这就需要孩子们动脑
思考问题。(因为他像我们一样善于思考)说明老人很聪明。聪明得让乡亲们都惊奇,所以
有感情的朗读第5自然段,并请读得好的同学给大家示范。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体现了读
文的重要性。
最后齐读最后自然段,学生准确概括“年”就是由此演化而成,一些风俗也流传至今。为
全文起到一个整体效果从而说明此段是全文的小结。
四、知识拓展,总结全文。
故事结束,“年”的由来也有了了解,但文中的老人却给我们印象很深。谁能用用自己的
语言来说说白胡子老头儿是怎样的人呢?在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当你遇
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做?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将课文内容做了延伸。学生凭自己对
本文的理解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布置作业
收集各民族春节习俗
六、教学板书
张贴红联——怕红色
30.“年”的来历 燃放爆竹——怕响声赶“年”
灯火通明——怕亮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3:4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47703041743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30 《“年”的来历》说课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30 《“年”的来历》说课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